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江一九七八-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到《电影双周刊》,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大特写》。

    1975年,香港学院派导演的先驱唐书璇创办了《大特写》。整本周刊用普通纸印刷,不以明星艳照为封面,而是以文字内容为主导,让香港电影杂志不再只是翻看的画报,而是可以阅读的书籍,因此,《大特写》一出现,就引起大批年轻电影好爱者的关注和欢迎。

    而唐书璇是民国著名军阀唐继尧的孙女,早年在香港定居,后来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后于1969年回香港拍摄了电影《董夫人》,这是第一部在欧洲电影节上受到广泛关注的香港电影,并荣获数项金马奖。她还是香港影坛学院派导演的先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许安华,徐可,谭加明等人。

    但是《大特写》并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它的编辑部是开放的,读者和作者可以随时到访。而且文章的作者基本是零稿酬,就连编辑们大多都是义务兼职,都有正式工作,出稿审稿都不太稳定,所以《大特写》在运营方面一直屡屡亏损。再加上当时唐书璇准备结婚成家离开香港,这本杂志最终在1978年上半年停刊了。

    《大特写》停刊后,不少青年电影爱好者都为之惋惜。在现在的总编辑舒棋的倡导下,一批《大特写》的编辑和作者们,共同创办了《电影双周刊》。

    可惜的是《电影双周刊》还是沿用了《大特写》的那一套管理模式,除了在湾仔那边有一间小办公室外,编辑们还大多是兼职的。就像陈柏升,继续当他的公务员,就连杂志社的总编辑舒棋先生,现在的正式工作还是嘉禾的编剧和副导演。

    结果导致现在的《电影双周刊》在高端比不上《明报周刊》,在娱乐比不上《嘉禾电影》。杂志社的定位不明,经营混乱,特点不清,销量奇差,只能在一小部分读者群里流传。

    想起办公室里被退回来的几百本《电影双周刊》,陈柏升苦笑了一下。突然电影院里一下黑了下来,电影要开始了。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镜头就让陈柏升愣了一下,随着电影的进行,一条条观后感被陈柏升手里的笔纪录了下来。

    “实景的运用,纪录片的风格……”

    “音效清晰真实。”

    “配乐低沉,给人一种压抑感……”

    “昏暗的房间内部也始终带着莫名的压抑。”

    “镜头很平稳,换位也少,ri系怪谈类电影的突变?”

    “巧妙的分段式拍摄……”

    “剧情很少,这是一部为了恐怖而恐怖的恐怖片。”

    “整部作品似乎都压抑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怨气,编剧和导演被家暴过么?”

    (注:吾混迹于起点贴,常闻水神于新人曰:龙k,新人勿去。昨riq群忽闻龙k有人评吾书,大喜。遂想:吾非新人,可去。看书评,大喜。遂看回帖,却五内俱焚。吾仰天长叹:龙k,非大神不能去。)

第40章 歪楼的报纸() 
“老齐头,把你这所有的报纸给我来一份!”李轩大手一挥扔出一张百元大钞豪气万丈的说道。根据港娱小说的理论,主角的第一部电影肯定会引起轰动,第二天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都好评如chao,自己怎么能错过!

    老齐头满脸黑线的抬头看了看还隐约挂在东方天幕上的启明星,终于忍不住了,喝骂道:“扑街佬啊,天都还没大亮呢,哪来的报纸!昨天的要不要?”

    “啊?不要不要!呵呵,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兴奋得一晚没睡着的李轩这次又尴尬了,懦懦的拾起报刊摊上的百元大钞站在了一边。

    李轩一屁股蹲在了报刊摊旁边,一晚上没睡觉的后果出现了,脑子迷迷糊糊的,头也不停的往下垂下去又猛的一下抬起来。

    过了好一会,李轩貌似隐隐约约听到自行车的声音。

    “齐叔,你的报纸!”一个小男孩的声音说道。

    “哎,好好好。伟仔你可真勤快,比以前那个阿坚早多了!”

    报纸!

    李轩一下来jing神了,摸了一把眼角的眼屎,睁开眼就朝报刊摊看去。却见一个小男孩背朝着他丢了好几捆报纸在报刊摊上。

    “齐了?齐叔。”

    “齐了,齐了!”

    “那齐叔,我去下一家了。”小男孩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说道。

    老齐头挥了挥手:“快去,送完了早点回家!”

    “哎,那齐叔拜拜。”

    “拜拜!”

    小男孩说着就骑上了自行车,一个重踩自行车就飞了出去。李轩使劲的揉了揉眼角,他感觉那个小男孩的侧脸好眼熟。可惜等他把眼睛上糊着的眼屎揉干净时,只看到那个小孩远去的背影。

    “老齐头,送报的换人了?”李轩站起来问道。

    老齐头一边解着报纸上的扎绳一边没好气的回道:“是啊!”

    “额……”这老头态度有点不善啊,李轩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新来的叫啥?”

    “不清楚,只知道叫伟仔,不对啊!”老齐头忽然看向李轩:“你不就买个报纸么?问这么多干什么?”

    “啊哈!”李轩摸了摸后脑勺:“这不是看你还在拆绳子么,就随口问问。”

    “神经兮兮的!”老齐头把解开的报纸往报刊摊上一放:“自己拿,拿多少报纸给多少钱。”

    “哎!”李轩应了一声,就朝摊子上的报纸抓去。本来一部电影午夜场的时候就该有影评人评论的,可惜悲催的李轩那天刚好遇到了大陆从越兰撤兵,这场李轩记忆中打了好几个月的战争其实才半个月就结束了。结果当时满香港的报纸全是那方面新闻,搞得李轩的电影放出去没激起一点浪花。

    这次就不信还是那么惨!

    “《明报早报》、《东方ri报》、《星岛晨报》、《信报》。《成报》、《文汇报》,再来一份《华侨ri报》”李轩随手把钱往摊子上一扔:“老齐头,我走了,不用找了!”

    主刊统统不看,全是那场战争的后续讨论!李轩把所有报纸的娱乐副刊全部掏出来放到了一起。

    “先从《明报早报》看起!”李轩翻开了报纸。

    “额……”李轩无语的看着娱乐版的头版头条。

    “秦祥琳、邓莉君的罗马假ri!”

    仔细一看却是有一名影迷在罗马看见秦祥琳与邓莉君携手享受“罗马假期”,这名影迷还上前要求合照,不过被秦祥琳客气地拒绝了。

    “呲——”李轩嘶了一下后槽牙,好!邓莉君这时候是亚洲天后,自己是比不了了,不过怎么头版上没一点自己电影的消息?

    翻到第二版,李轩终于看到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文章。

    “《咒怨》——恐怖片类型片的新方向?怪谈电影的进化?”

    李轩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却是小夸了电影一下,说什么独特的东方式恐怖,内容上、或是风格上、还有内在意识上都和世界恐怖片的总体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电影。不过,文章还指出了电影在在情节上的薄弱,拍摄手法的不足等。

    “嘿嘿!”李轩一阵傻笑,虽然文章比较小,也不是头版,但内容听起来很不错。

    李轩接着又打开了《文汇报》,不用看头版了,还是邓莉君的绯闻,直接翻到第二版,这下不是豆腐块了,占了大半个版面呢。

    “恶寒!《咒怨》!一部为了恐怖而恐怖的恐怖片!”

    这下李轩懒得看内容了,标题一看就不错。直接丢下了这份报纸,看其他的报纸怎么说的先!照例肯定不是头版。

    “《咒怨》,一晚吓晕四人!——《星岛晨报》”

    “家暴后的死亡世界,探讨电影的黑暗成因。——《成报》”

    “家暴的黑se世界,压抑情节惹争议!——《东方ri报》”

    “《咒怨》人心深处的白se恶灵,家暴后的死亡怨灵。——《信报》”

    额,李轩愣了,昨晚又吓晕人了?而且,这些报纸怎么到后面都在说什么家暴?李轩又翻了翻最后面《华侨ri报》,可结果报纸翻烂了也没看到关于《咒怨》的任何新闻。

    这个?和预想的有点不一样啊!李轩也不想想,新的拍摄手法,新的电影类型,首映ri票房都还没出来。有几个影评人敢夸口了说的,还不得先等等,打打擦边球。要是电影票房好了,再夸再贬都由得他们去了。

    “哈哈!”邹汶怀放下手里的一份《星岛ri报》,坐在老板椅上对对面的何惯昌问道:“惯昌,昨晚吓晕的那四个人没事?”

    “嘿,你还问我,院线可是一直是咏昌管着呢。”坐在对面的何惯昌笑哈哈的说道:“不过我估计这部电影票房应该不错,能一下吓晕这么多人的电影我还没见过呢。”

    “哈哈,我估计也不错。对了,邵氏那边的《鬼叫》卖了多少票房了,你得到消息没有?”

    “哼!”何冠昌瘪了瘪嘴:“昨天是130万,今天估计更少,打死都到不了140万了。”

    “哎……”邹汶怀叹了口气,又接着问道:“那阿龙那边……”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打断了邹汶怀的话。

    “请进!”

    “咔擦”一声门开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来者正是蔡咏昌,嘉禾公司的巨头之一,负责院线和电影的发行生意。

    “汶怀,好消息啊!”蔡咏昌一进门就大声说道。

    邹汶怀看了看蔡咏昌手里拿着的一份报表问道:“昨天的票房统计出来了?”

    “二十八万!”蔡咏昌扬了扬手里的报表说道。

    邹汶怀听了此话一愣,赶紧说道:“把报表给我看看!”不由得他不急,第一ri上映就能到二十八万票房的话,那总票房要是运作的好的话保底就可以到四百万,甚至可以延长放映时间冲五百万大关,就像嘉禾刚刚结束放映的《笑拳怪招》一样。

    “啧啧!”邹汶怀看着手里的报表摇了摇头,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数据。

    “汶怀,听说拍这电影的家伙是一个人干的?”蔡咏昌在一旁问道。

    正在看报表的邹文怀点了点头答道:“嗯!”

    “那怎么不把他挖到我们公司来?”

    “哈哈!”邹汶怀把报表往座上一扔,笑着说道:“都怪罗围和三毛带的好头啊,现在都知道开公司和我们嘉禾合作最挣钱,那为什么还要跑我们公司里来。”

    蔡咏昌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忽然想起罗围这个名字,转头对一旁的何惯昌问道:“惯昌,阿龙的事怎么样了?”

    何惯昌冷笑了一声:“那个吝啬鬼,死也不肯松口,早晚撑死他!”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wxs520 ……》

第41章 有钱的大佬们() 
“怎么?这次《笑拳怪招》大丰收,罗围又是只给龙仔三千块?”邹汶怀笑着问道。

    罗围,香港有名的跟风大师。1970加入嘉禾,后来导演了李晓龙的《唐山大兄》和《jing武门》,算是半个捧红了李晓龙的人。75年另立山头创办了罗围影业公司,还是主打功夫片,罗围自负能捧红李晓龙,当然也能成就别人,于是签了已经准备去澳洲转行做厨师的陈元搂,替他改名“诚龙”。可惜连拍了几部功夫片都是惨败,直到1978年吴斯远外借诚龙拍《蛇形刁手》和《醉拳》才令其走红。

    邹汶怀暗喻的就是《醉拳》拍摄后,外借诚龙拍戏的吴斯远给了诚龙五万块的片酬。可惜这笔钱被罗围全部给拿走了,事后只给了诚龙三千块,而当时诚龙在罗围公司的月工资也就是三千块,也就是说诚龙拍了一部大火的片子才等于多打了一个月的工。

    而《笑拳怪招》已经于三月七号下画了,香港票房544万,现在排在今年的票房第一。凭此,罗围的电影公司起码可以分到200万港币。

    何惯昌眯着眼睛答道:“这回他还知道给龙仔几万块安抚一下了,可是几万块?嘿嘿……”

    “你们啊,就是墨迹。老是慢慢磨慢慢磨,这得磨到什么时候才能把人挖过来!”蔡咏昌不赖烦的在旁边说道。

    “哈哈!”邹汶怀看着蔡咏昌哈哈一笑:“咏昌,不磨还怎么办?你第一次砸了一百万,人家没要;第二次砸了两百七十万,人家还是没要。看来,阿龙还是很讲义气的。”

    “义气?”蔡咏昌冷冷一笑,他想起了上次递上两百七十万港币支票时,诚龙脸上的那股犹豫。

    看见蔡咏昌脸上的不屑,邹汶怀凝重的问道:“怎么?咏昌你还要试一试?”

    “我这次再加两百万,看谁还讲义气!”

    “四百七十万?”何惯昌在旁边吓了一跳:“咏昌你疯了?”这四百七十万都够拍好几部电影了,难怪何惯昌吓了一跳。

    “我倒是认为咏昌没疯。”邹汶怀邹着眉头说道:“罗围肯定是留不住人的!听说现在邵一夫也看上阿龙了,我们早点挖过来早点安心,决不能让邵氏把人抢了过去。”

    听了这话,何惯昌担忧的看了邹汶怀一眼说道:“钱倒是小意思。可是,罗围那家伙不是善类,我怕那家伙下yin招!”

    “呵呵……”邹汶怀不屑的冷笑了一声:“到了我们这个地位,yin招可是不能摆上台的,黑白两道谁没有人,要是他敢出yin招我倒是好办了。”

    “那就这么定了,我下午就去见阿龙,这次就不信搞不定!”蔡咏昌大声说道,说完又转头看着邹汶怀问道:“喂,汶怀,还有什么事没有?没有我出去准备了。”

    听到这话,邹汶怀拿起桌上的报纸问道:“对了,昨天晕倒的那几个人没事吧?”

    “没事。”蔡咏昌挥了挥手:“我都派人盯着呢。再说戏院门口都贴了禁止告示了,到时候要是真出事了责任也少很多。”

    “晦气!”邹汶怀瞪了蔡咏昌一眼:“反正你注意一下,能不出事就最好别出事。”

    “对了,我们要不要加几家影院播放?”

    邹汶怀一愣,拿起桌子上的报表又看了一下。首ri二十八万,十五家戏院放映,如果加上剩下的四家和租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