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国-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等司马防一家面对强权只能无奈点头之后,郭嘉很开心的让他们回家歇着去了。
就别想着去啥冀州啦!
然后曹旭对他说出了司马防只敢心里想想却没好意思说出来的话。
“奉孝,我怎么觉得你没安好心?”
郭嘉:“……”
你还有脸说!他这是为了谁啊!
不过……好吧,某种程度而言,他确实……没安好心_(:зゝ∠)_
郭嘉对曹旭说道:“将军不觉得司马一家都是可造之材吗?”
曹旭想了想也点头:“看起来是挺不错的。”
郭嘉于是就满意了:“所以说嘛,这么好的人才,放在袁绍那里多浪费啊,不如去青州学馆考试嘛,尤其是那个叫司马懿的,他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以后得多关注一下。”
总结来说就是……
“这可是一群聪明人呢,我觉得伯瑾先生会高兴的。”
曹旭想了想摇头:“这个说不好,毕竟再怎么聪明,但他并没有学过青州的课程呀,我记得好多人刚来青州的时候都不适应,就连我小师叔都挂科的。”
她说完这话,还不等郭嘉有什么表示,吕布就兴奋起来了。
“哎!对呀!他们去了肯定不适应!”
曹旭看他一眼:“人家不适应,你干什么这么兴奋?”
吕布嘿嘿一笑:“难得有机会可以看一大家子聪明人一起挂科呢。”
曹旭:“……”
敢情你就是见不得人家好是吧?
这一刻,曹旭深刻的感受到了吕布对于挂科的怨念。
而这事说起来的另一个重点人物纪衡,此时依旧留在荆州,不过比起操心黄承彦那一家子,最近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
司马徽。
说起来,因为听说司马徽和黄承彦是好友,纪衡原本想要打好关系之后说不定能从司马徽这里听到一些黄承彦家里的事情。
可在他想办法打听黄承彦的事情之前,他就先一步的被教育事业转移了注意力。
要说起来也是荆州名士,尤其是他很得到刘表的赏识,刘表多次邀请他做官,只是司马徽无心仕途这才拒绝了刘表。
但司马徽和庞德公一样,虽然自己不出仕,但平日里也教学生。
纪衡想着后世的卧龙凤雏好像都跟他们有点关系。
再加上人家也有自己的书院,因此聊天的时候自然也就说到了教育问题。
纪衡对这个问题是很关注的。
他本人虽然有着后世的见识,但谁都知道,也许现代的东西更加先进,但其实它本身却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下社会的情况。
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并不能完全照搬的。
但和司马徽聊起这些事情,司马徽说的很多话就给了纪衡灵感,很多问题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纪衡心中还有一重更加重要的想法。
他想搞科举。
但这事情太大,他轻易是不敢说出来的,就算是对着曹操曹旭,纪衡也不敢随便说出来。
反正有人说,隋朝之所以会亡,其实和搞科举也有关系。
这虽然是甩锅的话,但纪衡并不否认这话其实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因为科举牵扯到的人和事太多了,真的会造成各阶层的动荡不稳,因此隋朝亡了,科举或许不是直接原因,但肯定也是间接原因之一。
这不是一件坏事,但做起来真的需要小心。
就像是把头像印在人民币上的那位老前辈说的唐宗宋祖中的唐太宗,在科举的事情上也是不敢一次性就动什么大手脚的,很多事情还是得慢慢来。
唐朝啊,那已经是好几百年以后了好吗!
到了那个时候那位唐太宗都得慎重小心,纪衡他敢不慎重么?
因此很多话纪衡是不敢随便说的。
但这时候他拿一些模糊的话语表达了大致的想法来试探司马徽的态度,几天的交流过后,纪衡觉得在这事上,司马徽的意见比曹操的都要靠谱。
果然,司马徽一听他的想法就给他否决了。
“事情倒不是说不好,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刘表尚且要依靠世家大族掌握荆州,假使这样的事情发生,你以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谁都知道,这年头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是靠推举的,这就造成了,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祖辈为官的,只要不是中途完蛋了,基本世代都能做官,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哪怕是做个县令,那都是惊天的大事了。
就像当年的纪衡家,他们家若有孩子年纪轻轻就做了县令,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可对于曹家来说,看看曹操就知道了,人家压根不把县令当回事。
纪衡他们家到底在谯县还算是个有点底子的人家,那么寒门士子又甚至普通百姓又如何呢?
科举制度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直入心肺的一刀,一旦做了,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其他不提,就算是现在的青州。
想想荀家?
这也是个大家族好吗!
因此以司马徽的见识,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件好事,但他还是表达了反对,并且把话说的非常明白。
纪衡听到这话也是苦笑一声:“算了,我也不过是一时兴起而已,这事还是不做了。”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放弃。
纪衡想着,也许科举是不能搞了,但在学馆内部则可以给学子们普及考试制度,考试成绩好的,可以得到更好的推荐,出了学馆就当大官前途一片光明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学馆本身,纪衡想要让它更加亲民一点。
此时的青州学馆因为奖学金等各种设置,其实已经让很多读不起书的寒门学子们可以读书了,但纪衡觉得他还可以做的更多。
或许他这辈子都搞不出科举来,但留下点希望,纪衡觉得,以后若是有了合适的时机,后人再来做这事的时候,将会容易很多。
至少不该有人说,搞科举是会亡国的这种话。
然后没多久,纪衡收到了曹旭的一封书信。
他原本并不意外,他和曹旭是经常通信的,而且一般分两封,一封信说正事,一封信就是些家常闲话了。
反正自从有了纸,通讯都变得方便了,这也不算个大事。
然而这次,纪衡看到曹旭的书信,直接懵逼了。
曹旭的信上很直接的告诉他。
奉孝给你捞了几个孩子回来呀,尤其是那个叫司马懿的,他说你一定会喜欢呢!
……反正,不管纪衡喜欢不喜欢,吕布是很喜欢就对了_(:зゝ∠)_
当然,吕布喜欢不喜欢,这跟纪衡没多大关系,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司马懿?!!!
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郭嘉你行的。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大家啦
我本来通宵写这章的
结果早上的时候没撑住睡着了_(:зゝ∠)_
于是直到这个点了才发文
给亲爱的们道歉哈,是我犯蠢了qaq
第111章()
纪衡觉得人生的机缘真的是大起大落,压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上什么。
就像他特意去找庞统,却发现庞统压根不在,可曹旭和郭嘉那边啥事都没干,司马懿……或者说是司马防一大家子人,就那么主动撞在了曹旭的手里。
虽然比起司马懿,纪衡还是更想要庞统的。
至少庞统给人的感觉很安心啊。
司马懿……纪衡不由得就得想到他家里那几个儿子。
因此郭嘉说他一定会喜欢司马懿这样的年轻人,纪衡实际上对司马懿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但他并不觉得这就得把司马懿丢一边不管。
就算知道后来司马家算是狠狠地坑了一把老曹家,但也正因为如此,纪衡才更觉得不能把司马懿留给别人啊。
反正这到了青州都是得去学馆念书的,纪衡想着要不他以后多跑几趟学馆,找司马懿聊聊人生哲学数理化什么的。
……说不定他就跟曹植一样爱上伟大的物理了。
纪衡觉得这个计划其实有点靠谱。
反正他已经歪了曹植歪了诸葛亮,甚至就连原本该是个挺正常的小伙子的曹昂目前都点上了武力值,所以说,再加上一个司马懿也没啥。
这么想着,纪衡也就安心下来。
但他很快就再次糟心了。
就像他之前刚说过的那样,机缘这种事,是真的完全不好说啊。
就在纪衡打算最后一次去书院拜访庞德公和司马徽,然后就转移阵地去想办法扯孙策那边的事情的时候却见到庞德公非常感慨的样子。
纪衡不由得上前询问,然后他就听到庞德公说:“刘玄德将军真是个好人啊。”
纪衡顿时更加疑惑。
这说起来,刘备此时应该还在扬州吧?怎么就跟刘备扯上关系了?
庞德公告诉他,庞统原本是回老家去探望亲人,之后又因为有其他的事情,于是就稍微绕了下道,谁知道却遇上水匪,差点性命不保。
因为目前扬州战火四起势力混杂的关系,扬州境内的江面上水匪是少不了的。
庞统就刚巧遇上了。
然后更加巧合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庞统差点性命不保的时候,他遇上了刘备。
刘备也是个很正直的人,遇上了有水匪作乱的,他一定会管,于是刚好救下了庞统。
而刘备在听说名叫庞统的少年是庞德公的亲戚的时候,也对庞统很不错,此时他就派了人护送庞统返回荆州。
庞德公之前才刚收到庞统写来的给他报平安的信件。
此时他十分感慨:“这次可真是多亏了刘将军了。”
纪衡:“……”
呵呵。
所以所,眼看着卧龙是没希望了,老天爷就直接把凤雏送到了刘备的面前?
但纪衡此时并未死心他对庞德公问道:“看起来,庞统对玄德将军的评价也很高?”
说起这个,庞德公摸摸胡须:“是呢,他十分感激刘将军的救命之恩,况且,将军本身也是仁义君子。”
对于这话,纪衡还真不好说什么。
他之前就说,刘备实际上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与他接触过的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他,甚至将他引为知己。
就连纪衡自己,他原本是对刘备怀抱成见,先天就没什么好印象的,但在与刘备接触之后,也不由得觉得刘备是个很不错的。
如果说纪衡尚且如此的话,那么如今还只是个少年人的庞统会被刘备吸引,这也就不是什么很让人不可相信的话了。
这个时代尚且不是这些年轻人的,在三国的中后期这些名字闪耀的人物,此时还都十分稚嫩。
就像是憋不住想要怼郭嘉,结果反而被顺走的司马懿,就像是此时估摸着对刘备的好感度已经很高的庞统。
哎,说起来,庞统和司马懿是差不多大的吧?
纪衡有些羡慕刘备的好运气,但刘备此时却很不高兴。
以皖县为中心向着舒县方向进军的曹旭曹旭已经打下大片地盘,刘备当然也不会差。
吕布嫌弃扬州没有好对手,那么这一点对于刘备手下关张二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但在地盘扩张到一定范围之后刘备发现了不对劲。
他继续扩张的道路被曹旭挡住了!
刘备忍不住摊开地图,他看着地图上标注面色瞬间一变。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郭嘉之前对他那样意味深长到底是因为什么!
此时的刘备若继续向北则进入大别山地区,且他显然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因为大别山再向北,那就是豫州,而此时豫州靠近荆州的地方,已经是被默认归属刘表的,张绣的军队正在此处。
而如果向东……不用想了,东面就是曹旭拦住了他,难道此时的刘备能够和曹旭动手吗?
刘备心中不由的哼了一声,他算是清楚为什么曹旭以皖县为界限,打下皖县以东的属于庐江的地盘之后就不再向东前进了。
他原本以为那是因为往东的九江是留给曹操那边解决的,但现在看来,这分明就是保存力量,防止他在此时有什么异动。
至于说往西?
往西就是荆州啊!
刘备不能攻打曹旭,难道他就能攻打刘表了吗?
显然这也是行不通的。
最后刘备的视线只能向南转移。
可就在他想要试着向一江之隔的豫章发展的时候,就有战报传来。
孙策攻占彭泽!
此时的彭泽鄱阳一带,已经完全属于孙策。
听到这样的消息,刘备不由得捏紧拳头。
就算是他也不由得在心里赞一句,郭嘉可真是好的很!
在郭嘉的搅和下,刘备原本可以跟着曹旭身后捡便宜的,但此时却要自己打硬仗,这也就算了,刘备对这事忍一忍也没什么,但此时的情况却是,刘表,曹旭,孙策三人的地盘将刘备包裹其中,无论刘备想要向着哪一面发展,他都必须要击败强大的对手。
曹旭好对付吗?
显然曹旭代表着曹操,而此时手握天子的曹操是除了袁绍之外最强大的一家。
至于说刘表和孙策,哪个都不是好应付的。
刘备一开始只以为曹旭不去攻打九江是因为她要防备自己,可现在看来,曹旭保存实力,又何尝不是在呼应江对岸的孙策?
因为有了曹旭压阵,孙策的底气就很足,再加上孙策确实善战,因此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落入孙策手中。
刘备知道,此战过后的孙策与之前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郭嘉看到刘备的攻势平缓下来的时候,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他知道,刘备此时已经感受到了他特意为刘备画的这么一个圈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郭嘉和刘备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怨,但谁让此时的刘备和陶谦是一家,而曹操则需要扶持孙策呢?
那么郭嘉当然不会愿意刘备的势力做大,否则到时候刘表完全可以凭刘备牵制孙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