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国-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旭不由也很惊讶。
目前计时的方式还很原始简陋,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能够把时间如此精确明白的表现出来的,而且虽然木箱子体积不小,但作为家具来说倒也不是很大,哪家都有地方放一个。
她对其他不太懂,只想着行军打仗要是能带上这个,那么约定时间就不必说什么看信号行事,或者干脆只能靠着办事的将领自己看天色估算时间了。
这会精确很多啊。
而且这还仅仅是最基本的用处,还有其他好处更是说不尽。
时间真的是太重要了。
见曹旭有兴趣,纪衡一笑:“你等下,我给你看里面的构造。”
纪衡其实对这么个木箱子体积的钟还是有些不满意,他想要的其实是后世那种可以戴在手腕上的表。
不过能做出东西来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改进什么的,以后总会有的。
曹旭听着纪衡的话却连连摆手:“你算了吧,我对这东西可是听不懂,让我看个新奇倒还有趣,真要讲起道理来,我恐怕反要觉得这东西可恶了。”
想也知道这里面的构造不会太简单。
纪衡说道:“其实这还有点缺陷,总不那么准确,因此用上一两月就要调试一次,重新校准时间。”
按照他们之前的计算,这座钟使用一月左右将会产生的误差大约在三到五分钟左右。
这还在接受的范围内。
……虽然在现代说起来,用一个月就这么大的误差,这肯定是不合格产品了,但这时代说来确实是很不错。
曹旭也不觉得麻烦:“可是平日里也不需要麻烦什么,一眼就能看清楚时间,一月才校准一次,真不错。”
这钟完全是机械钟,运行的动力来自内部的发条。
这年头能够做出这样的传动,并且满足时钟所需的稳定绝对算得上是个划时代的壮举,要不纪衡也不会口中说着嫌弃,实际上神情却骄傲的很了。
毕竟这年头主要还是用滴漏计时,一般人家都不会配备这玩意儿,于是寻常人只好看天自己猜了。
再说了,这只是发条以及相关传动装置的初次尝试,纪衡有信心一年之内就能优化出可以不必放在地上台子上,而是能够放在桌上的钟。
唯一的问题是发条这东西经常需要人工上满,于是青科院给这第一座钟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小装饰。
圆盘旁边有一个铜制将军人像,将军手中握剑,动力充足的时候是剑指苍穹的豪迈姿势,但当动力不足,提醒要尽快重新上满发条的时候,剑就会落下,连带着将军的脑袋都会低垂下来,看起来挺丧气。
这倒是不必担心哪天钟会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突然停了,只需要主意观察将军小人,他们就可以提前为钟重新上满发条。
家中的一切倒是轻松可爱,但当第二天曹旭去见刘协的时候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曹旭这次没穿盔甲,只是寻常官服而已,只是她却带着剑去见刘协。
按理说,若无特别的恩典,外臣见皇帝是绝不可能携带兵刃的,可曹旭这样做却无人敢阻拦,甚至当刘协看到她大步走来的时候,都没有勇气质问曹旭这件失礼的事情。
曹旭倒是客客气气的跪拜行礼,刘协哪里敢让她在地上跪着,连忙叫人起来。
可曹旭起来之后却对左右说道:“你们都退下。”
宫人们顿时有些迟疑,虽说曹旭权势滔天,可她不常管皇宫的事情,平日里他们过得如何还是得看刘协的。
因此大家都有些迟疑。
曹旭眉头一皱:“怎么,我让你们退下没听见吗?”
刘协连忙说道:“大将军让你们退下,你们就赶紧退下!”
话是这么说,但刘协心中忐忑不安,等宫人离开之后他对曹旭问道:“爱卿大胜归来,朕、朕正准备为爱卿庆功呢。”
曹旭没搭理他这一茬,只是说道:“这么说来,陛下应当已经听说刘备的事情了,刚巧,我也遇上件事情想要请陛下解答。”
刘协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曹旭说道:“我在刘备处发现了之前董承所提到的衣带诏。”
刘协立刻说道:“爱卿,这、这都是当年董承哄骗于朕,假借朕的名义做的,朕也是被他迷惑啊。”
这事他们之前就说过,刘协也是将所有责任推给董承,那时候曹操等人都没有再多说什么,像是默认了一般。
那么此时曹旭旧事重提又是为了什么?
曹旭道:“若仅仅是衣带诏倒也不值得意外了,真正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刘备处还有一封密信。”
刘协的面色瞬间苍白起来,额头上也不由得冒出冷汗。
曹旭知道,至此,她已经彻底掌握刘协了。
曹旭与刘协相谈时间不算很长,但因为左右伺候的宫人都被命令退下,外面又有侍卫把手,倒是没人知道曹旭到底与刘协谈了什么。
但所有人都知道的是,在曹旭与刘协相谈之后,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脸色苍白面色绝望的刘协。
然后第二天刘协就病了。
若说这事与曹旭无关,谁都不会相信。
听说刘协是真病而不是装病之后,就算是纪衡也忍不住对曹旭问道:“你到底对陛下……说了什么?”
“说了点文和提醒我的事情罢了。”
若不是照着贾诩的计策说,曹旭本事再大也就只能吓唬吓唬人,吓到生病的可能性倒是不大,尤其刘协的病看起来让大夫完全束手无策,只能说是郁结于心的心病。
听到贾诩的名字,纪衡顿时就不想多问了。
早说了,贾诩此人行事,手段大部分时候都是让人看不惯的,即使他的做法向来有效,可董卓与李郭的前车之鉴尚且不远,想想这些,再把贾诩和刘协的情况联系在一起,纪衡又怎么会不明白了。
“这种事……至少不该你插手。”
最后纪衡也只能这么说。
可曹旭摇摇头:“这事只能我来做,伯瑾,做这事是要背负骂名的,也许就要被骂千古,我不能让哥哥来担。”
否则就算曹操走到了那一步,也会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
而除了曹操,能够做这件事情的人就只有曹旭了。
道理纪衡是明白的,可他就是觉得不满:“凭什么要你牺牲这么大啊……”
曹旭笑道:“这也不算什么,再说了,就算骂我,谁又敢在我活着的时候说我一句不是?”
以曹旭的权势和一贯的行事作风,恐怕就算朝中上下对她如何不满,也不敢公开非议一句的。
“他们想说话,就要用命来换,我又不在乎!”
纪衡叹了口气:“所以我才总觉得自己做的还是不够……”
他已经倾尽所能,但有些时候还是觉得无力。
他无法真正的护住曹旭,至少不能做到无微不至,他无法给曹旭一个最好的时代。
但他不会放弃。
“谁若想要骂你,就叫他先来骂我。”
他揽着曹旭,下巴靠在她的肩膀上:“这事你不擅长,交给我应付。”
“好,以后若有人骂我,我就找你告状!”
说到这里,曹旭自己也憋不住笑了出来。
与曹旭的轻松相对的,大概就是江东的气氛了。
此时不管是周瑜还是孙策都笑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人撑起了后世半张考卷考点的怂怂233333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怂怂无处不在
第171章()
曹旭在临淄停留了没多久就让曹操给叫过去了。
不过曹操没要曹旭带兵去,他只要曹旭一人过去而已。
此时的曹操已经身在徐州了。
显然,曹操很清楚这将是他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 他绝不愿意错过这一战。
曹操目前在盱台暂时停留,算起来也就是后世盱眙县那块地方; 靠近洪泽湖。
曹旭赶到的时候曹操正在吃鱼。
曹旭看着他嘴角一抽:“这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吧?”
曹操摆摆手:“这有什么在意的; 来尝尝; 这洪泽湖的鱼虾不错; 果然让厨子去你家学习一段时间是明智的。”
曹旭:“……”
这已经不是曹操第一次往她家派厨子了。
……所以说; 哥你到底把我家当什么了?
这么想着; 她却已经坐了下来,曹操立马让人也给她上一份。
鱼虾都是刚从湖里来的; 再加上做的确实不错,因此曹旭也吃的很开心。
兄妹两吃完之后; 曹操才说道:“其实叫你来也不为其他; 我记得你跟孙策关系不错?”
见曹旭点头,曹操继续说道:“既然如此; 你是不是可以劝劝他,都已经到了这一步,我还是希望他能够自行归降,顺应大势。”
曹旭听到这话几乎没有想就反对道:“这不可行,孙策不会这么容易屈服。”
如今看起来是曹操拥有相当的优势,可实际上孙策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扬州除了庐江九江两地,其他都在孙策手中,另外他还占据了大半的荆州,也就是说,大半的南方都在孙策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要孙策不战而降是不可能的。
曹操却依旧不死心:“但孙策是聪明人,他应该明白如果我下定决心要打,他最后赢的可能性不大。”
“这可说不好,”曹旭说道:“从实力对比来说确实是我们更强一点,如果说水军,我们也不差,于禁李典张绣几位将军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但问题是,南方作战,我们的对手仅仅是一道长江吗?”
相比起北方,此时的南方地域更加广阔,扬州一地就抵得上北方好几个州郡,因此别以为孙策有扬州和半个荆州这地盘小,如果比数量,孙策确实比不过曹操,可比面积就不好说了,孙策可没比曹操差很多。
最重要的是……
“我们不熟悉南方作战,南方的地形,气候,山川水流我们没有一样是熟悉的。”
这就像是打惯了平原战的人你让他去打丛林战山地战,九成的可能性要被坑一脸。
曹旭的话算是给了曹操当头一盆冷水,他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可到底没说什么。
曹旭看着曹操的反应就知道为什么前线没有其他人愿意提醒曹操这话了,也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给曹操出主意,说让她来劝说孙策归降。
劝降孙策是假,给曹操泼冷水才是真。
这种话只有她来说曹操才不会生气,换个人难免要被心情不好的曹操大骂一顿,甚至有可能骂完了曹操也听不进这话。
嗯,这种错误如果让纪衡说的话,就是自信心过度膨胀,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当中也不是输在了所谓的水军上,就是输在了他那过度膨胀的自信心上了。
当时何止一个人劝说曹操,可曹操都没听进去。
这次曹旭说了,曹操就不得不听。
曹旭的面子他得给。
更何况曹旭在他面前说话确实很有分量。
曹操过了好一会儿才再次开口:“详细说说你的判断。”
见曹旭挑眉看他,曹操哼了一声:“若不让你说个够,岂不是辜负了公台的一片苦心。”
曹旭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算是知道了让她来是谁出的主意了。
不过她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从总体综合实力来说,我们是远胜过孙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战争并不是仅仅靠着这一点就能打赢了,事实上决定胜败的因素很多,最开始的综合实力对比并不是决定性的。”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和中国的对比彻底说明了这一点,那时候日本可是高喊着三个月灭亡中国,虽然这话狂妄,可当时世界上却少有声音反驳这话,大部分国家是认同这一点的。
……即使不是三个月,中国也不能抵抗更久。
而两国的实力对比就更是如此了。
可最后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恐怕是一场称得上奇迹的战争了。
至少在当时不少西方人眼里是这样。
曹旭不知道这些,可纪衡知道,就算是到了今天,他其实也在担心曹操重演赤壁之战。
如果来一次赤壁那样的失败的话,他们统一天下的时间推迟十年都算说的少了。
他与曹旭论起这事,好在曹旭和他想法差不多,此时曹旭也是这么对曹操说的。
“如果说孙策主动来犯的话,打赢我们的可能性不大,可他无力反击却足够自保,如果我们轻敌,那就给了孙策最好的机会。”
曹操皱着眉头,更不高兴了:“难道我们就不能打?军队都已经开过来了。”
他之前想要孙策主动归降,其实最重要的目的是抬高自己的威望,他现在不缺威望,但若是着眼于战后的话,孙策的主动归降是非常重要的。
曹操已经意识到了未来他将面对怎样重要的选择。
他需要在那一天来临之前给自己攒下更多的资本。
曹旭说道:“并不是不能打,我从未怀疑过我们是否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只是想说,越是到了最后的时刻,越是该谨慎行事。”
曹旭已经感受到了曹操内心的急迫,但这种事急不得。
她今天必须说服曹操,必须彻底让曹操冷静下来。
“我知道哥哥为什么想要尽快解决孙策。”
她称呼哥哥而不是主公,这让曹操有点意外。
曹旭说正事的时候向来不提与他的私人感情,都是公事公办的称呼主公,但这也让曹操心中意识到曹旭这话说的非常认真。
曹旭在警告他。
果然,他听到曹旭继续说道:“哥哥想要一场辉煌的胜利这是很正常的,但现在对孙策打出如何辉煌的胜利其实能够得到的好处都有限,我们需要的只是赢而已。”
只要能赢,是否精彩辉煌那都不重要。
如果有那样的事情当然很好,却也只能算作锦上添花,可一旦因为对于胜利的急迫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似的他们输了,这几乎就是致命的。
“我们必须赢,没有输的选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