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矩阵世界-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赶回宿舍,我又开始用另一种方法查询。
我们在外国影视剧中,常看见角色调查别人时,采取黑客手段,一堆所需要的资料马上就蹦出来了。我对黑客技术一窍不通,只能老老实实用“白堵”等几个搜索引擎,搜索了一下噙先生,其实我之前也曾搜过,这回发现同以前那次结果差不了多少,材料少得可怜,也只有我们的那个官方微博网页所发表的那些。就这些上回搜还没有呢,我们的微博创立后才有的。
但这也不足为怪,噙先生近十年来潜心打造红楼梦虚拟世界,几乎是隐性埋名,而这些年正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关键时期,能称得上信息的东西也就是这个时间段内“大爆炸”,大量涌上网络,在这个时期“隐居”,又怎能积累起信息呢。
也正因为如此,方…舟子打假打到噙先生的头上,就更令人觉得不合情理,这样一个根本没有利用什么博士头衔谋取名利的人,也几乎默默无闻的人,值得方…舟子这样大动干戈么?他是怎么样找到这个对象的?至少肯定不是通过网上搜索选定的。
第二天正是我预定休息的时间,里面的事情安排好了,不必过去。虽然要调查噙先生的事就不能休息了,但我心甘情愿。休息也其实就是在宿,补补觉,也没多大意思,还真不如去追寻噙先生的足迹呢。
先给钟老打电话联系,说有事要过去请教,问他能不能抽出时间,他爽快答应了。不过,他说不用我跑到他那里了,他马上就过来,在他那间办公室谈。
我一听,十分高兴。倒不是我懒得跑那段路,而是在他的办公室,这地方触景生情,是个能引发记忆的场所,而且,如果需要资料,当场就能在他的那些老库存中找一下。
过去还在一起工作时,他从未主动地谈起噙先生的往事,但我能感受到他对噙先生还是有很深感情的。我甚至认为,他独自珍藏回忆,并不希望与人分享,所以我也是几次欲打听却最终没开口。不过,这一回事涉噙先生的名誉,他应该不会再深藏于心了。
果然,当他听说了事情的缘由后,气得一拍桌子,气愤地说:“这个方…舟子,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居然连去世的人也不放过,掘坟鞭尸,是何道理!有那么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随便找找就能找到一大堆,你这个‘斗士’眼变成‘斗鸡眼’了,斜到哪去了?”
等他情绪稍平复些,我才说:“钟老,你别太生气了。慢慢从头说吧,我想整理出系统些的东西,放到微博上,让更多的人都能知道他的学术成就。”
钟老陷入了回忆之中:“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八五年——上世纪,对,得加上这个词,好遥远了。那时我是跟一位国内著名的红学家吴老先生做助手,而他,是当时全国重头拍摄的大戏《红楼梦》的顾问,老先生身体不太好,所以涉及到剧组的一些事情,都是我跑,比如传达他对剧本的意见啦,所选演员的意见啦,等等。当然啦,我也偶尔会提下自己的一点见解,在剧组那边,也算是个长驻人物。这个剧的拍摄,我等于跟到底了。那时的剧组,也很重视集思广益。你别说,我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后来噙先生这个虚拟红楼梦世界的建设,也是大有帮助的。”
钟老也是个很低调的人,他参与过八七版《红楼梦》拍摄的事情,从我接触他以来,根本没听他提过。想起那回李总导带新版红楼剧组来时,把我们当成一伙完全不懂影视的“麻瓜”,在那自我陶醉、吹嘘水平如何高,钟老仍是那么淡定,压根儿不提自己曾是参与过经典剧拍摄的前辈。
“有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个飘着小雨的九月天。那时剧当然已经开拍了,但其实仍在边拍边推敲。我接到吴老先生的电话,在一间办公室查看他提到的一集里黛玉的台词。这时,就听有人敲响房门,我应了声‘请进’,他就推门走了进来。这就是我头一次和噙先生见面。”
“他那时候还不到四十岁,样子很帅,稍有点瘦,文质斌斌的,不过精神上好像挺疲惫的,像是经过了长途旅行的样子。他先是问这里是不是红楼梦剧组,我回答说是,他又问,那你们曾经选拔过演员吧?我有点奇怪,剧组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演员的事,当时可是国人皆知,他的口气却好像是在求证这事似的。但事实上,演员早已经选拔完毕,培训都完了,角色基本定型,当然,并不排除若有了更合适的人选,角色也有微调的可能。
“这时,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女孩子的照片来,我心想,又是个来推荐自家孩子的家长,我见过不少,选上了欢天喜地,落选的垂头丧气。
“见他要给我相片看,我忙说,我可不是负责选拔演员的,不过是在这里做些铺助性的工作,我领你去找管这事的人吧。他说,不,我只是想来打听下,这是我女儿,你们这里见没见过她。他这么一说,我就把照片接过来,因为我跟吴老先生也看过不少应试者本人或照片,说不定会见过。
“不过,我把照片一接过来,就吃了一惊,因为这个女孩子已经是一副古装打扮,发式等也是古代的仕女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不,这么说不准确,是太有气质了,而且,绝对是我心目中最重要的女主角林黛玉的完美样子。当然,当时这个角色已确定下来了,就是现在大家都非常认可的那位,已英年早逝。不过,在当时,她可不像现在这样被认可,还有相当多的争议,具体我就不说了。当时我在心里给她打的分是80分吧,并不是我最认可的。而照片上这个女孩子,那种美丽,那种诗人的气质,可是天然呈现,简直可以打一百分。
“我记得,我当时竟一下子站起来,说,你这位女儿,她是来应试黛玉这个角色的吗?他回答说,她是想来试这个角色的。我赶紧问:那她现在在哪里啊?你瞧,把人家刚问完的话都给忘了。太激动了呀。他颇失望地说:‘我就是来找她的呀。我知道她要去应试,但我没有同意。后来接到她的留言,说非要去试一下这个黛玉的角色,竟自己一个人走了,我才急忙追过来。怎么,你们并没有见过她?’”
第57章 追忆先生(下)()
他的讲述也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没想到打听噙先生的学历,竟牵出了这样的故事,真是意外的收获。
“听了他的话,我才回味过来,可不是么,人家是来找人的,赶紧说:‘要是见过了,不就早把她留下了么?简直太完美了。请问,你们是哪里的人?’他说:‘这个么,算是从美国吧。对了,我先介绍下自己,我姓噙,我女儿叫噙玉。’我禁不住担心地问:‘哎呀,原来你女儿是一个人从那么大老远的地方来的?她今年多大了?’‘十六岁。’‘正是花季呀。剧组也确实就在这个年龄段选演员的。这样吧,我领你再去找下一直主持选拔演员的副导演,应试的人,他肯定全见过了。要是他也没见过——’我没有往下说,是的,那是我不想说的,就得赶紧想法到别的地方寻人了。
“他也马上说:‘那就麻烦你赶紧领我去问下吧。’我就领他走,不过在心里其实没有抱多大希望,因为我知道,像他们那些很专业的导演,能漏过这么个人么?到了那里一问,果然,同刚才差不多,人家也是先惊喜地问人在哪,恨不得马上见到,听说是来找人,也大失所望。其实,比起我们的失望,噙先生那才叫失望,不,是焦虑啊!”
钟老动情地接着讲下去:
“一听女儿根本没来过这里,我看他是强自压抑自己,保持镇静,很礼貌地谢过我们,准备走了。副导演还跟他说,如果找到了女儿,一定带她来这里,她太适合角色了。这话说得不那么合时宜,人家这女孩就是因为来应试角色才走失的呀。不过,我也理解他的心情,看到这么适合的角色,哪个导演能不激动呢。
“我送噙先生走出去,也是很难过,但主要是为他,我在剧组算是个客人,不像导演们有那样强烈的主人意识。我说:‘你再到入境处、机场这样的地方打听打听,还可以向警方报案。你别太担心,她那么漂亮,很引人注目的,一定会有人注意到她。’他不知怎么回事,只轻轻地摇了摇头,说:‘谢谢你了。唉,不那么容易呀。’我们握了下手,我觉得我们好像有了点老朋友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他停下来,看得出,他沉浸在回忆中,心情格外激动,也有些沉重。我大气不敢出,这故事很震撼啊。我理解了他为什么从不提这个虚拟红楼梦的黛玉原型问题,也隐约猜到了这个故事的悲伤结局:噙先生一直没有找到他女儿。
过了一阵子,他才接下去说道:“再次见到噙先生,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了。其实,这些年里我也时不时地想到他。我也跟着剧组待了不少时间,有时免不了想,如果这个黛玉是小噙玉来演,会怎么样呢?当然,也就这样一掠而过,毕竟现任演员也是扮演得很出色,争议也渐渐没有了。后来八七年在全国播映,也是一片叫好,现在更是成为经典了。”
他又停顿了下,才接着讲下去:“这以后,我也把红学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学术方向,出版了那么几本专著,本来不值一提。不过,倒是由这几本著作,让我和噙先生重新有了联系,以至于后来的合作。我觉得,我这几本著作的价值也就在此,让我有了一个终生的朋友。不,应该说,在一些领域,说他是老师也不为过。他的知识面那是太宽了,不可思议。”
这个评价让我吃惊,他对噙先生也是如此钦佩,难怪他要拍桌怒骂方…舟子呢。
“其实后面的事你也会猜到了,他找到我,就是商量这个虚拟红楼梦中心的建设,他觉得我在这方面可以当个顾问式的角色。我当时也颇为自负,觉得没什么问题,不过相处之后才知道,他对红楼梦的理解程度,也绝对是红学专家级的水平。
“让人吃惊之处就在这里,你自然也知道,现在的学科深度到了什么程度——一个人专攻一门学问,穷其一生,能把其中的问题研究到专家的程度就很不容易了。像过去那种跨学科成为多个领域的大学者,如达芬奇、伽利略、罗蒙罗诺索夫那样的,根本不可能了。不过噙先生绝对是个例外,听他说学的专业是生理学,但他在人工智能、电脑技术方面的程度,也绝对是顶级专家的水平,否则也达不成今天‘中心’这样的高度,让那些个外国来的专家也瞠目结舌。”
可能是出于激动吧,他讲的不像平时那样有逻辑性,这时他又倒回去回忆两人再见面的事情。
“几年没见,他来找我,我自然很想知道当年他找到女儿没有,其实我已猜到他没有找到,否则一定会主动高兴地跟我说的。不过,他后面讲到创建‘中心’的动机时,曾主动说:‘这也算是对我小女玉儿的一个永远的纪念吧。’他既然提到了,我也就同情地说:‘你一直没找到她?真的很替你遗憾。’他说,他以前并未读过红楼梦这本书,既然女儿如此想来扮其中的一个角色,如此的着迷,他也就开始研究起这本书来,这让他懂得了女儿为什么如此喜爱这本书,他也沉浸其中,渐渐萌生了要搞一个虚拟的红楼梦世界的念头,把其中的人物和景物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他也坚信,女儿确实在外貌和气质上是最适合扮演黛玉的,所以他第一个虚拟出来的人物,就是以女儿容貌为模特的黛玉小姐,在她身上融入了巨大的心血和感情。也正是看到了这个活生生的黛玉,让我也坚信这个前无古人的目标是能实现的,马上答应了参与其中。
“以后在一起工作后,我又渐渐知道了我们第一次见面后的事,据他说,他在这边终于没有找到女儿,只好回去了,但他的心里已萌生了要建一个全方位的虚拟红楼梦世界的想法。后来他刚好看到那个轰动一时的《黑客帝国》电影,找到了灵感,把相当的精力用到商业中,也积累了一笔巨额的财产,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当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他决定来到中国创建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因为红楼梦产生于中国,在这边有最广大的基础,也有众多的研究者。”
在这样一个飘着小雨的日子,听钟老娓娓讲述当年的这段历史,让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往事之中,甚至自己的主要目的也差点忘了。等我意识到这点,便赶紧追问起这方面的事来。
“那噙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没有了。据我了解,他和妻子在女儿走失之前就已分开,这些年来,他一直独身一人,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了。”
“那,别的亲戚也没有了?”
“从没听说他提起过,也没有自称亲戚的人来找过他。”
“那他的家在哪?家总归有吧。”
“这个小楼就是他的家了啊?后期这十年,他就住在这儿。”
“他的墓地是在这边吗?”
“谈不上墓地。他的骨灰已按他的遗嘱撒在大海里了。”
我心想,这个噙先生倒越来越像是穿越过来的,孤零零一人,无亲无故,查不到此前的事,连死后也是如此孤单。
“那他得的病到底是什么病呢?”我还想知道得更详细些。
“血液方面的病吧,绝症。”
“那他是在医院里去世的了?”
“不,他应该算是工作到最后一刻吧。当然,那时整个系统已经完工并运行了。去世的那天晚上,当时就我们俩在,他坐到能进到系统里的椅子上,戴上了头盔,对我说:‘我再到里面看看。’我——”
讲到这里,我注意到钟老的脸已不知是因激动还是悲痛,竟有点扭曲了,好像再也讲不下去了,停顿了好长时间,可能已完全陷入当时的回忆中了。过了不知多久,他好像才醒悟过来,轻声说:“……就是这样,他是在中心走的,很平静。”
我的脑子里也好像展现出一幅图画,本来,我还想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