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马骐所做之事虽然该死,但是他却并不怕,毕竟向宫里进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也是他为何能在‘交’趾屹立不倒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

    说到底,马骐不过是皇家的一个家奴而已,他尽心尽力给皇家办事,皇家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

    尤为重要的是,皇家对马骐十分信任,有他在‘交’趾当耳目非常放心。

    由此一来,无形中也就助长了马骐的嚣张气焰,成为了‘交’趾不折不扣的太上皇,‘交’趾三司被他牢牢地压住,连‘交’趾布政使黄福也被他赶走。

    可惜的是,马骐有些太过得意忘形,不仅大肆收敛钱财,给自己捞取了不少好处,还干涉了‘交’趾的军政事务,犯了皇家的一个大忌,终将成为一枚被皇家所抛弃的弃子。

    “马中官之事,皇上自有安排,李大人稍安勿躁。”李云天知道李清正对马骐的不满,于是笑着安慰道。

    作为宣化府知府,李清正不可避免地与马骐有过冲突,马骐曾经打着向皇家进贡的旗号向他索要钱财和物品,结果被李清正拒绝。

    李清正可与‘交’趾的那些官员不一样,是从京城里下来的,而且还是堂堂的翰林学士,自然没有将马骐这个阉人看在眼里。

    马骐也知道李清正在京城根基深厚,在官场上有着不少同僚和‘门’人,是个不好招惹的人物,故而也不敢明着招惹李清正,要知道这个倔老头可是连洪熙帝的面子都敢不给。

    因此,马骐‘私’下里给李清正下了不少绊子,两人之间逐渐势如水火。

    “皇上已经准备查处马骐?”李清正闻言眼前顿时一亮,不由得惊喜地望着李云天,他在官场磨砺多年,自然能听出李云天话里的含义。

    “赵大人,宣化府有多少兵力?”李云天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望向了坐在一旁的赵卫德。

    “禀大人,自从‘交’趾那些暴民闹事起,卑职和李知府就征召了各县民壮,现有兵卒一万二千余人、土兵三千余人。”赵卫德向李云天微微一躬身,沉声回答。

    “赵大人,本官准备从这些兵卒中挑选五千人加入骁武军,你安排一下,届时骁武军的人会对他们进行检测。”

    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宏声下达了命令,“告诉府里的土司,本官不白用他们的人,每个人本官每月给他们一两银子,如果战死的话本官给他们五两的抚恤!”

    “遵命。”赵卫德闻言微微怔了一下,显得有些意外,向李云天一抱拳应承了下来,随后有些不解地问道,“大人,为何要让他们加入骁武军?”

    “本官也不瞒你们了,本官这次只带了三千骁武军前来。”李云天不由得苦笑了一声,“我军‘交’趾惨败的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京城流言四起,百姓们无不视‘交’趾叛军如洪水猛兽,为了平复京城的局势,捍卫我大明的威严,故而本官匆忙出征,哪里有时间准备平叛的大军。”

    “三千人!不是十万人?”李清正和赵卫德闻言不由得大惊失‘色’,神情愕然地望着李云天。

    如果两人没有记错的话,现在骁武军的那些骑兵还在宣化城里沿街大肆宣扬骁武军这次要来十万大军平叛,三千人也就是十万大军的一个零头而已,如何能与有着二十万之众的叛军‘交’战?!^!

    。。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坏消息() 
'全文字三江阁'“兵不厌诈,本官这样做是为了稳定‘交’趾百姓的民心。{}”

    李云天见李清正和赵卫德神情震惊,于是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本官准备在广西征兵,等明年就会有一支数万人的骁武军,届时就是那些叛军的灭亡之日。”

    “大人,你准备在广西征兵?”

    李清正和赵卫德再度感到意外,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两人原本以为李云天会调集北方明军各地方卫所的‘精’锐南下,万万想不到他竟然会在广西征兵,广西卫所的士兵的战斗力可远远不及北方卫所的军队。

    “广西的气候和地形与‘交’”李云天知道两人心中所想之事,不动声‘色’地解释道,“本官这次征兵不仅面向军户,而且也面向民户,只有达到本官标准之人才能参军,本官相信他们不会令本官失望。”

    “大人,下官觉得不宜让本地士卒和土兵加入骁武军,以防消息泄‘露’,使得叛军知道大人此次前来兵力不足。”赵卫德知道木已成舟,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唯有想办法应对,故而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说道。

    “这个消息是瞒不了的,叛军终究会打探出来,与其这样不如本官亲自告诉他们本官兵力不足。”

    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微笑着向赵卫德说道,“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们越是轻视本官,那么对本官越为有利。”

    “大人是故意泄‘露’的消息?”赵卫德终于明白了过来,李云天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疏忽,而是有意为之,脸上顿时充满了惊讶的神‘色’,有些不明白李云天此举的意图。

    “现在‘交’趾的战况如何?”李云天笑着点了一下头,由于涉及到军事机密,他并没有再解释什么,而是望向了李清正。

    “叛军已经攻占了‘交’趾三分之二的地区,除了清化城外,我军‘交’州以南地区悉数陷落。”李清正脸上的神‘色’不由得一暗,沉声说道,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堂堂的大明雄师竟然会被‘交’趾的叛军打得落‘花’流水。

    “清化城守将是谁?”李云天顿时觉得有些意外,不由得问道。

    ‘交’趾的地形有些怪异,它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北面的地域开阔,而南面的地域却沿着海岸线呈斜长状,南北相距两千余里,而东

    如果从空中往下看的话,‘交’趾所辖的地域呈现出一个倒置的葫芦形状,葫芦头很大,而葫芦肚子却细长。

    清化城位于‘交’趾的中部,正好在葫芦头和葫芦身子的连接处,是黎利的老巢。

    如今叛军已经推进到位于‘交’趾中北部的‘交’州城,‘交’州城以南地区几乎都成为了叛军占领区,而清化城竟然还在明军手中,着实令李云天感到诧异。

    “禀大人,清化府知府是罗通,永乐十年的进士,曾经巡按四川,清化卫指挥使是打忠,曾经在英国公南征的时候立有军功,得以世袭清化卫指挥使。”李清正闻言将清化的两名重要文武官员向李云天做了介绍。

    “不容易呀!”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罗通和打忠能在叛军的腹地守住清化城,看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倘若‘交’趾各城的守将有两人十分之一的能耐,‘交’趾的局势也不会如此严峻。

    “大人,据下官所知,成山伯曾经下令罗通和打忠弃城,不过两人依旧坚守。”这时,赵卫德不由得开口说道,不动声‘色’地表达着对成山伯的不满。

    “噢?”由于信息不通,李云天还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显得有些惊讶,随后就无奈地摇了摇头,以王通的为人这种事情可是做得出来的,否则也不会派人送黎利请求册封陈暠为安南王的奏表。

    “大人,下官昨天得到一个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成山伯七天前集合了‘交’趾城的官吏军民出城,在城外立坛与叛首黎利结盟,相约退兵,并宴请黎利,赠给了黎利锦绮,而黎利也回赠宝物为谢。”赵卫德迟疑了一下,沉声告诉了李云天一件事。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想不到王通竟然敢‘私’下与黎利议和,这可是弥天大罪,形同叛国。

    “你是说,成山伯与叛首相约退兵?”随后,李云天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不由得望向了赵卫德,急声追问道。

    黎利送来的奏表意思很明确,要朝廷册封陈暠为安南王,这意味着‘交’趾将再次成为大明的属国,而王通的退兵其实就是从‘交’趾撤军,难道王通有如此大的胆子,胆敢违逆宣德帝的圣旨?

    不过下一刻,李云天就明白了过来,七天前朝廷的公文刚刚送到宣化府,而宣化府和‘交’州城所在的‘交’州府中间隔着太原府和三江府,王通根本就不知道宣德帝已经下次再次平叛‘交’趾的事情。

    ‘交’州城是‘交’趾最大同时也是城防最坚固的一座城池,本来李云天还想凭借‘交’州城的城防阻挡住叛军的攻势,可如今看来这将成为一个奢望,七天的时间足够王通布置好撤兵的事宜,他先前对‘交’趾的部署将被完全打‘乱’。

    “禀大人,卑职也只是听说而已,如今‘交’州府到处都是叛军,消息传递不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李清正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情,神情诧异地望着赵卫德,赵卫德谨慎地回答。

    “赵大人,你派人即刻赶去三江府打探消息,如果……如果成山伯真的撤了兵,那么立刻停止前行,就地驻扎在三江府,等待本官前去。”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沉声向赵卫德说道。

    “卑职遵命。”赵卫德知道事态紧急,因此不敢怠慢,起身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急匆匆地离开,前去安排人手赶赴三江府。

    “这个成山伯,可坏了我大事,让我如何向皇上‘交’待!”等赵卫德走后,李云天不由得冲着李清正苦笑了一声。

    李云天知道黎利并不想与大明的关系搞得太僵,故而想以‘交’州府为界限,与黎利达成一个停战协议,将‘交’州府以南的地区‘交’给黎利自治,而‘交’州府以北地界依旧归大明,以此来争取喘息的时间,整编从广西征募的士兵。

    ‘交’州府以南地区有十二府、直隶州,面积占了‘交’趾的三分之二,这是黎利绝对愿意看见的一幕,已经达到了他造反的目的,绝对不愿意与拥有数百万大军和上亿人口的大明死扛到底。

    可是,倘若王通撤离了‘交’州城,那么‘交’州府可就保不住了,届时也将成为黎利的囊中之物,明军控制的地区无疑将进一步减小。

    尤为重要的是,‘交’州城是‘交’趾三司的治所所在地,也就是‘交’趾的省会,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战略意义,事情要是传出去了让大明的颜面何在?

    “大人,这非你之过,毋须自责。”李清正闻言不由得开口劝慰李云天,李云天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赶到‘交’趾,已经尽

    “李公,现在没有外人,你称呼我‘复生’即可。”李云天笑了笑,向李清正说道,不仅尊称李清正为“李公”,言语中透‘露’出一股亲密,更显得无比和蔼。

    “既然大人如此说,那么下官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清正顿时笑了起来,如果换做以前他会觉得李云天此举非常虚伪,是在拉拢他,不过现在不一样,他认为李云天不拘小节,‘性’格直爽,两人之间的恩怨早已经烟消云散。

    “李公,你有没有黄福黄大人的消息?”李云天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问道。

    黄福以工部尚书和詹事府詹事的头衔随着柳升大军前来‘交’趾,准备总掌‘交’趾布政使司衙‘门’和按察使司衙‘门’,自从柳升兵败后黄福就音讯全无,也不知道是死在了‘乱’军中还是逃了一命。

    对李云天来说黄福可谓至关重要,黄福在‘交’趾为政十九年,广施仁政,深得‘交’趾百姓爱戴,也因此与马骐‘交’恶,如果有黄福来助他一臂之力的话,那么‘交’趾以后的事情将变得容易很多。

    “我也没有黄大人的消息,如果黄大人能一直留在‘交’趾,‘交’趾也不会成为今天这幅模样,阉宦误国呀!”听李云天提到黄福,李清正脸上的神‘色’不由得变得暗淡下来,颇为感慨的说道。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一声苦笑,李清正口中的“阉宦”自然指的是‘交’趾镇守中官马骐,如果不是马骐排挤陷害黄福,黄福也不致于离开‘交’趾。

    而黄福不离开‘交’趾,马骐和‘交’趾的那些地方官就不会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最终导致了‘交’趾爆发了比先前几次更大规模的叛‘乱’,进而使得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李云天看来,即使黄福在‘交’趾顶多也就是推迟‘交’趾叛‘乱’的时间,如果不撤换‘交’趾的那些贪婪的地方官员,叛‘乱’终究会爆发。

    而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这个错误,先让王瑾拿下马骐,再撤换‘交’趾的地方官员,进而解决‘交’趾叛‘乱’的根源,这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赈济() 
'全文字三江阁'就在李云天进入宣化城的当天下午,一直紧闭着的宣化城城‘门’打开了。{}

    在城外灾民愕然地注视下,宣化卫的士兵们将一辆辆装满了粮袋的马车赶出了城,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了数十个粥棚,正式拉开了宣化城赈济灾民的序幕。

    当灾民们排着队领取食物的时候,放赈的士兵告诉他们是宣德帝下诏打开宣化城内原本储存军粮的粮仓赈济他们,可谓皇恩浩‘荡’,使得灾民们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与此同时,宣化府知府衙‘门’在城内和城外都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定南将军已经下令,将在灾民和宣化城的百姓中征召管理灾民的人员,像衙‘门’里的官员一样享有俸禄,并且等平定‘交’趾叛‘乱’后举荐政务优异者为官。

    除了“征召令”外,告示上还有“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都找到了活干。

    尤其是“开荒归田令”,在灾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灾民们纷纷沸腾了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定南将军竟然会下达这样一条法令,只要在宣化府开垦十亩荒地那么等平定叛军后就能在户籍所在地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