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酒篓子,并不单单指能喝酒的人,而是那种能一边喝酒一边将酒精分解成汗排出体外的人,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千杯不醉,比那种凭借着强壮体格硬拼酒量的人能喝得更多。
通常来说,酒篓子的体内有两种活性酶,酒精进入胃里的时候一种活性酶将其主要成分乙醇分解成乙醛进入血液里,进而加快血液循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脸色会变红,然后第二种活性酶会把血液里的乙醛再分解成汗排出体外。
这样一来,酒篓子们在喝酒的时候不仅脸上会涨得通红,而且额头上和身上还会大汗淋漓,如果在酒桌上遇见这种人的话那么可就要小心了,拼酒的话很难拼过他们。
如果只有一种活性酶的话,那么酒精会在胃里分解成乙醛后进入血液,但由于没有第二种活性酶乙醛无法排出体内,因此他们的脸色虽然很红但无法排汗。
要是两种活性酶都没有,那么究竟就会通过胃部后进入肝,被肝分解消化,这种人喝起酒来通常越喝脸色越白,自然对肝部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脸色越喝越白的人意味着将酒精都囤积在了肝部,凭借着肝部来解酒,这种人虽然喝酒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异常来,但往往在酒精承受量达到一个极限后突然醉得一塌糊涂,而且两三天都难以恢复过来。
而拥有一种活性酶的人在喝醉后第二天就能缓过劲儿来,可以继续与人拼酒。
在李云天看来,既然女真人喜欢喝酒那就他就在喝酒上做文章,进而取得斡朵怜部女真人的信任。
“禀族长,钦差大人遣人来传送公文。”酒至半酣,就在李云天和猛哥帖木儿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把酒言欢的时候,一名女真人官吏忽然快步走进了大厅,半跪在地上用女真语向猛哥帖木儿禀告道。
“上使大人,下官前去接钦差大人的公文。”猛哥帖木儿闻言连忙起身,躬身向李云天解释着。
“猛哥帖木儿指挥使,这又不是钦差亲自前来你要是去迎接一名送递公文的下级官吏的话,岂不是乱了礼制?”李云天闻言放下手里盛着羊奶的酒杯,微笑着开口说道,阻止猛哥帖木儿前去接公文。
虽说皇帝派往地方的钦差地位尊贵,地方官吏无不礼让三分,对钦差的随从通常也都是客客气气,毕竟大打狗还要看主人。
但官场上等级森严,钦差的随从即便是再耀武扬威但终究只是低级官吏,见了官阶比起高的官员还是要行礼,否则就是乱了官场上的等级尊卑。
猛哥帖木儿不仅是建州左卫的指挥使,而且在宣德元年去京城朝见宣德帝的时候被封为了都督佥事,并授予了冠带,是大明不折不扣的正二品的武官,在官阶上与大明六部的尚书平级。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年间文臣和武将在官场上的地位还是平等的,从三品的文官见了正三品的武官通常都要行礼。
很显然,宣德帝不会派正二品的大员来辽东这样的苦寒之地办案子,那样无疑是大材小用,通常都会派七品左右的文官来辽东办差,大不了挂个六部侍郎的加衔而已,但是其随从人员却没有加衔的待遇,这意味着此次前来送公文的人官阶远低于猛哥帖木儿。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是宣德帝身边的重臣,自然知道宣德帝派了哪些官员到地方上办案,因此很清楚猛哥帖木儿口中的钦差是谁,
其实,猛哥帖木儿口中的那个钦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钦差,按照大明的礼制只有像巡按御史这样的京官才算是钦差,有着皇帝颁发的诏书印鉴,其余那些领受皇帝诏命办差的人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钦差。
不过为了方便办案,同时也是为了抬高身价,那些奉了皇命办差的人时常在地方上也以钦差自居。
猛哥帖木儿神情有些诧异地望着李云天,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会阻止他去接公文,不过既然有李云天这个宣德帝钦命的出使朝鲜国的副使坐镇,那么他就少了很多顾虑,沉吟了一下后坐了回去,让人把送公文的人请来。
不久后,一名身穿大明武官官袍的正六品的粗壮百户怒气冲冲地领着一群手下闯进了会客大厅,使得大厅里正在跳舞的女真女子下意识地就停了下来,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大胆猛哥帖木儿,竟然不出门迎接钦差大人的公文,居心何在?难道想要造反不成!”粗壮百户见会客大厅里莺歌燕舞正在举行盛大的酒宴,顿时冷笑了一声,指着猛哥帖木儿高声呵斥道。
“放肆!”李云天闻言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没想到粗壮百户竟然如此跋扈,看来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明军平日里对女真等族十分轻蔑,于是将手里的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面上,面无表情地向那名粗壮百户喝道,“你可知道冒犯上官是何罪责?”
“你是何人,胆敢管钦差大人的闲事?”粗壮百户打量了一眼身穿棉衣的李云天,冷笑着问道。
李云天为了暖和也穿上了棉衣,而粗壮百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样式的棉衣,因此不清楚李云天等人的身份。
“你好大的胆子,即便是裴俊亲来也不敢在本官面前口称‘钦差’二字,你竟然打着他的旗号耀武扬威,乱了朝廷的礼制,实在是可恶。”
李云天早就知道粗壮百户不清楚自己的来历,因此面色一沉,伸手指着他沉声喝道,“来人,将这个胆大妄为之徒抓起来,送去辽东都司衙门治罪!”
听闻此言,猛哥帖木儿禁不住吃了一惊,神情诧异地望向了李云天,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如此强势,上来就要捉拿粗壮百户。
。。。
。。。(美克)
第六百六十七章 叛将()
“大胆!”见李云天要让人拿下自己,粗壮百户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指着李云天怒声说道,“本官乃朝廷命官,你想犯上作乱不成?”
说话间,门外拥进了一群李云天的护卫,面无表情地向粗壮百户奔了过去。
粗壮百户身后的手下见状纷纷抽出腰刀迎了上去,挡住了那些护卫的去路,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
见此情形在座的骁武军武官和斡朵怜部的官吏纷纷站了起来,一些人的手不由自主地就摸到了腰刀的刀柄上,他们都喝了不少酒,只要来上一点儿火星的话势必酿发一场群殴。
粗壮百户的脸色不由得变得难看起来,他此次前来只带了二十多名手下,倘若被围殴的话肯定要吃大亏,保不准连小命也要丢了。
“绣春刀!”忽然,粗壮百户注意到与他手下对峙的那些护卫腰上挂着的腰刀的斜长刀鞘,双目顿时流露出惊愕的神色,随后诧异地转身望向了李云天,“你们是骁武军的人?”
由于骁武军朱雀大营就在辽东,因此粗壮百户见过朱雀大营的骁武军武官的佩刀,知道骁武军武官使用的佩刀是宣德帝特谕的绣春刀,在大明除了讲武堂的人外只有锦衣卫才能使用,否则便要受到严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讲武堂的佩刀与锦衣卫的秀春刀从外型上看起来一模一样,但其实双方并不一样,讲武堂的佩刀经过改良,更适合军队的作战。
“既然知道我们是骁武军的人,那么你可清楚拒捕的下场!”李云天并没有回答粗壮百户,坐在他下首位的雷婷不动声色地喝道。
“快……放下刀!”粗壮百户闻言怔了一下,雷婷的话无疑是承认他们是骁武军,脸色不由得变了几变,连忙冲着那些拎着刀的手下喊道。
手下们听到喊声后纷纷收回了刀,立在那里与护卫们对峙着,毕竟这里是关外,又是奴儿干都司的地界,因此他们并不惧骁武军,骁武军的名头虽然这些年声名鹊起,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地方也就是京畿以及交趾、广西三地。
至于关外,骁武军只是在辽东筹建了一个朱雀大营而已,并不干涉地方上的事务,行事非常低调。
“敢问这位大人在骁武军中身居何职?”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下,粗壮百户向李云天一拱手,躬身问道,他可以在猛哥帖木儿面前摆威风,但在骁武军武官面前却要规规矩矩地按照礼仪行事。
“本官是讲武堂政务堂的一名司务,此次奉命前来辽东负责骁武军的后勤事务。”李云天闻言不动声色地望着粗壮百户,沉声说道,“你既然身为辽东都司衙门的百户,自然应该清楚官场上的尊卑,岂能冒犯猛哥帖木儿指挥使?”
“卑职一时鲁莽,望大人恕罪。”粗壮百户见李云天竟然维护起了猛哥帖木儿的权威,心中不由得颇为意外,但李云天所言句句在理他辩无可辩,因此老老实实地向李云天躬身请罪。
说实话明军的官员们对关外那些土著部族卫所的官吏向来都有轻视之心,根本就没有将他们视为大明的官员,故而自然也不会按照大明官场的礼仪来对待他们了。
“你冒犯的是猛哥帖木儿指挥使,要赎罪也是让他赎罪,否则本官定将你拿往辽东都司衙门问罪。”李云天知道关外明军通常对那些土著卫所官吏耀武扬威,以天朝上国的官员自居,因此他也并不准备治粗壮百户的罪,不动声色地点拨着他。
“猛哥帖木儿大人,卑职先前太过心急以至于乱了尊卑,请大人恕罪。”粗壮百户听出了李云天的言语之意,连忙躬身向猛哥帖木儿说道。
“一场误会而已。”猛哥帖木儿见李云天帮他出了一口闷气,心中不由得一阵舒爽,不以为意地向粗壮百户摆了摆手,高声说道,“来人,给百户大人上酒!”
对于猛哥帖木儿来说,他现在已经占了大便宜,因此此事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毕竟粗壮百户是辽东都司的人不易得罪,以免其记恨,事后报复。
“谢大人。”粗壮百户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坐在了一旁给他腾出来的席位上,手下的兵卒也被带下去安置。
“裴大人此次派你前来所为何事?”等粗壮百户在炕上坐稳了身形,李云天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口中的裴大人指的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裴俊。
如果李云天没有记错的话,裴俊现在应该正在忙着招抚叛逃到毛怜卫阿木河的三万卫卫所的千户杨木答兀,粗壮百户前来肯定与此事有关,否则的话裴俊身为辽东都司的都指挥佥事无法节制属于奴儿干都司的建州左卫。
“禀大人,卑职此次前来是给猛哥帖木儿大人送达裴大人的一封公文。”粗壮百户此时早已经收敛了造次之心,从怀里取出一封公文后向李云天解释道,“裴大人邀请猛哥帖木儿大人与他一同前往毛怜卫的阿木河接回被叛将杨木答兀煽动裹胁而走的兵卒和百姓。”
杨木答兀是海西女真一支豪族的族长,是大明辽东都司安乐州地界三万卫卫所的一名千户。
由于不堪忍受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王雄“生事虐害”,永乐二十一年,杨木答兀与大明决裂,率军攻破了开原城,裹挟了千余户百姓随同其迁往了毛怜卫。
值得一提的是,毛怜卫当时已经被朝鲜国所控制,成为了朝鲜国咸镜道的会宁,只不过名义上依旧是大明奴儿干都司的毛怜卫而已,这也是朝鲜王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多次向大明上表想要占有所控制的地域。
杨木答兀叛逃后,永乐帝、洪熙帝和宣德帝皆多次让人前去招抚,希望他能率众回到安乐州,不过由于朝鲜国从中阻挠故而一直未能成功。
宣德帝御驾亲征前,给辽东都司下了圣谕,让辽东都司再度招抚杨木答兀,务必要让杨木答兀裹胁的百姓回到安乐州,辽东都司将这件皇差交给了都指挥佥事裴俊。
由于杨木答兀以前与猛哥帖木儿有交情,而且猛哥帖木儿又是建州女真中对大明最为效忠的酋长,因此裴俊自然要其协助完成此事,故而差遣手下的百户前来送公文。
“杨木答兀一事已经过去了十年,是该到解决的时候了!”李云天听了粗壮百户的话后不由得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他对杨木答兀一事可谓知之甚详,洪熙元年明仁宗敕谕杨木答兀等曰:“尔等本朝廷恩养之人,输诚效力,有劳于国,亦非一日。前者因都指挥王雄不能抚绥,生事虐害,致尔惊恐,絜家逃窜……特遣指挥金声赍敕谕尔,尔等前过出于不得已,朕已深知。”
李云天当时是庶吉士,负责起草洪熙帝的诏书,其中就有给杨木答兀的这一道敕谕,故而对杨木答兀的事情一清二楚。
随着洪熙帝的这道敕谕,洪熙元年十月,杨木答兀的弟弟杨满皮在猛哥帖木儿的护送下赴京城朝觐,于宣德元年年初在京城见到了宣德帝。
因为猛哥帖木儿护送有功,宣德帝随即升猛哥帖木儿为都督佥事,并赐予了冠带,杨满皮也升任为千户。
宣德帝敕谕杨木答兀:“尔等昔事我皇祖太宗文皇帝效劳于国,亦有年矣”,“尔等即能改悔,遣弟杨满皮等来朝,足见向慕之心”。
杨满皮在京城受到宣德帝的感化,因此开始心向大明,回到毛怜卫后劝其兄杨木答兀接受招谕。
其实,杨木答兀在毛怜卫过得并不如意,他本想驻牧在毛怜卫最为富饶的孔州,可是被朝鲜王李陶拒绝。
孔州原本是建州女真斡朵怜部的地盘,后来猛哥帖木儿被朝鲜**队用武力赶走,不得不率部迁去了清山城,但是还有不少斡朵怜部的族人在孔州。
虽然孔州已经被朝鲜国控制,但杨木答兀要想在孔州立足必须要经过孔州名以上的主人猛哥帖木儿的同意,以免引发双方之间的误解。
猛哥帖木儿以礼待人,处事谦让,体谅杨木答兀的难处,由同为女真一族,因此允许其在孔州驻牧,特意给差人移文朝鲜王国庆源府。
公文中提到,久居开原的女真人杨木答兀“因自中之乱,未得安住”,率领“妇人小儿千余名,欲居于孔州,随后出来”。
三个多月后,咸吉道兵马都节制使何敬向朝鲜王复文,称“杨木答兀连家小军丁男妇数千之众”。
很显然,猛哥帖木儿在公文中有意缩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