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加监视,等拿到确凿的证据后再行审问。”张太后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回答,她要一举击溃方良的心理防线,让方良无法心存侥幸。

    “臣遵旨。”张辅闻言一躬身,急匆匆地去安排接下来的事宜。

    “母后,儿臣担心方良身后之人可能会狗急跳墙,母后不得不防呀。”等张辅等人离开后,越王从屏风后面闪身而出,郑重其事地向张太后说道,他刚才一直躲在屏风后面听了张昊一案案情的最新进展。

    “来人,宣亲军都护府大都督崔安!”张太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声向侍立在一旁的女官说道,准备加强皇城的防务。

    “母后,武平侯深得太宗皇帝、仁宗皇帝和先帝信赖,由他坐镇皇城,皇城定可无忧矣。”越王闻言双目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异样神色,沉声向张太后说道。

    武平侯崔安是永乐帝任命的亲军都护府大都督府,历经永乐、洪熙和宣德三朝,由此可见其深受皇帝的信任,当年洪熙帝和宣德帝登基的时候他都坚定地站在了洪熙帝和宣德帝的一边。

    因此,张太后对崔安是无比的信赖,有崔安坐镇皇城的话她非常放心。

    一身孝服的崔安被宣来慈宁宫后,张太后叮嘱他要加强皇城的防务,亲军二十二卫里除了锦衣卫和归御马监的龙骧卫和虎骧卫外,剩余的十九亲军十九卫皆加强戒备,没有她的懿旨禁止京军进入皇城。

    崔安知道京城现在的局势复杂,也清楚张太后此举是以防不测,大明自立国来还是第一次遇到储君是八岁孩童的事情,因此天知道届时有何事会发生。

    “太后,臣想调用骁武军的火炮营和火枪营。”崔安知道事关重大,故而沉吟了一下后向张太后说道,“如果有火炮营和火枪营协助防守,那么皇城将坚不可破。”

    崔安之所以这样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有自知之明,很清楚亲军的战斗力不及京军,万一有什么不测之事发生的话,亲军很难抵挡京军的攻城。

    不过,要是有骁武军的火炮营和火枪营协防的话那就另当别论,先别说骁武军的火器天下闻名,首先就给了对手极大的震慑,再加上骁武军的火器异常犀利,用于守城的话将依托皇城的城防给攻城的敌军造成大量的远程伤亡,使得敌军很难接近城墙。

    况且,如果骁武军的火炮营和火枪营与敌人交手的话,那么城外骁武军大营的数万虎狼之师将站在张太后这一边与攻打皇城的敌军交战,由此一来可解皇城被困之围。

第八百三十四章 恍然大悟() 
“骁武军?”听闻崔安提及骁武军的火炮营和火枪营,张太后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她当然知道如果能调用骁武军的话不仅皇城将安然无忧,而且京城的局势也会平缓下来。√∟頂點小說,

    可现在关键是李云天不久前葬身于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里,现在市面上谣言四起,传言宣德帝效仿明太祖大肆屠杀朝廷的功勋,为了使得太子能够安然继位本想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李云天,不成想被李云天识破,后来只有强行下手,用一把大火将李云天置于死地。

    这不仅使得民间百姓感到震惊,同时也激怒了讲武堂的武官和骁武军的将领,十几名讲武堂自尽在京畿都督府大堂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如今再加上李云天被害,可谓新仇旧恨一起算。

    讲武堂和骁武军有一个现象非常特殊,那就是里面的武官和将领的年龄都非常轻,除了王简这种老将外中高级将领的年龄通常在三十多岁,而基层武官的年龄通常只有二十多岁,可谓不折不扣的少壮派力量。

    因此,这就使得骁武军的那数万精锐成为了一个火药桶,只要有人点燃了引线的话那么将发生可怕的爆炸,谁也不知道那些年轻气盛的将士们在情绪激动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张太后并不敢动用骁武军,甚至在宣德帝驾崩后一读有着想把骁武军调离的念头,可由于李云天刚死骁武军的将士们要吊唁李云天,为了避免刺激到骁武军将士的原本就已经非常不稳定的情绪,左右权衡了一番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骁武军的火炮营和火枪营早在年前就已经被宣德帝调去了居庸关,并不在京城外的骁武军大营。

    “太后,臣觉得太子近来一个人在宫中甚是孤寂,可以让镇国公府的两位小公爷进宫作陪。”崔安知道张太后是在担心骁武军进入皇城后惹出事端,沉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说道。

    “镇国公府如今正在大丧,这样做是否可好?”张太后闻言不由得怔了一下,随后皱着眉头说道,她知道崔安的意思,想要用李云天的两位嫡子来做人质,这样一来骁武军就不敢轻举妄动,不过如此一来是否会激怒镇国公府和骁武军。

    很显然,崔安口中的两位小公爷自然指的是周雨婷生的两个儿子,而且也只有两人有资格进京陪伴太子。

    其实除了周雨婷的两个儿子外,朱玉馨的两个儿子也有进宫的资格,毕竟朱玉馨是皇族后裔,虽然为了嫁给李云天被皇族除名但双方的血缘依然在,张太后时常也会让朱玉馨领着两子进宫相聚。

    “太后,实不相瞒,这个主意是忠国公的,忠国公认为京城局势不稳,皇城应该加强防务,故而想到了这个法子。”崔安向张太后一躬身,沉声说道。

    “忠国公?”张太后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错愕,周征可是镇国公府两位小公爷的亲外公,竟然舍得让两人前往皇宫做人质。

    “如果太后同意的话,忠国公将去镇国公府劝说英睿郡主将两位小公爷送进宫里。”崔安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

    “英睿郡主!”张太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愧疚的神色,李云天虽然不是宣德帝杀死的但是与宣德帝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宣德帝不是听信了放量的谗言对李云天动了杀心的话李云天不会束手就擒,主动前往京畿都督府大牢。

    “哀家恩准了,让镇国公府的两位小公爷进宫陪伴太子。”张太后知道现在不是计较得失的时候,想了想后神情严肃地向崔安说道,她需要骁武军的火炮营和火枪营来协防皇城。

    “臣这就去办这件事情。”崔安见张太后答应下来,冲着张太后一躬身后匆匆离去。

    “忠国公对大明忠心耿耿,果然不愧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崔安走后,越王从屏风后闪身而出,颇为感慨地赞道。

    “是呀,镇国公和忠国公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如果不是方良的话京城的局势岂会落到这般田地!”张太后微微颔首,双目流露出一丝黯然的神色,倘若李云天不死的话只要其站在太子的身后那么就无人敢耍花招,而且也能一眼看穿潜在敌人的诡计。

    越王闻言点了点头,对张太后所言大为赞同,他的眉头微微皱着,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城南的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会客厅的灯亮着,一身孝服的方良背着双手,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

    由于方良是庶吉士,而庶吉士并不是正式的官职,因此方良的身份等同于京城的那些等待职务的散官,按照规定京城的散官要聚集到午门斋戒。

    不过庶吉士一职非常特殊,由于是皇帝身边的近侍所以又不同于京城的散官,因此宣德帝给予了他们优待,庶吉士在宫里当值完后可以回家斋戒。

    方良已经得知行刺张昊失败一事,而且知道官府的人正大张旗鼓地搜查那些漏网的刺客,这使得他坐立不安,心中无比忐忑,暗中祈祷与他见过面的国字脸大汉不要被抓住,否则他与阿仇合作的事情就有可能被泄露出去。

    “老爷,天色已晚,喝杯热茶吧。”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名白裙侍女端来了热茶。

    方良此时心烦意乱哪里想喝茶,有些不耐烦地冲着白裙侍女摆了摆手,示意其退下。

    不过,出乎方良意料的是,白裙侍女将热茶放在一旁的桌上后并没有离开,而是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望着方良。

    “你有事?”方良很快就注意到了白裙侍女的这个怪异的举动,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沉着脸问道。

    “老爷,阿仇大人让我告诉你,你的事情已经败露了,现在住宅外面布满了朝廷的暗探,恐怕很快就会有人来抓你。”白裙侍女向方良一躬身,神情严肃地说道。

    “什么?”听闻此言方良顿时大吃了一惊,一脸惊愕地望着白裙侍女,他万万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平常寡言少语的白裙侍女竟然会是阿仇的人,更想不到朝廷已经注意到了他。

    如果方良没有记错的话,一年前家里原先伺候其妻子的侍女因为嫁人走了,后来有人将白裙侍女介绍了进来,由于其平日里干活兢兢业业又手脚麻利,故而深得妻子的喜欢。

    现在看来,阿仇早就在他身边安插了人手监视他,可笑他还一无所知。

    “老爷,那些刺客估计已经落网,朝廷将查到你与那些刺客的关系,因此现在你有三条路可走,一条路是你向朝廷和盘托出实情,不过没人会相信你,而且你也会因此得罪越王和太后,绝对会被满门抄斩,保不准还会被夷三族。”

    白裙侍女依旧一副恭敬的姿态,躬身向神情震撼的方良说道,“另外一条路是按照阿仇大人的话去做,他保你家人活命,流配到淮南并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还有一条路呢?”方良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他被阿仇给算计了,心中顿时又惊又怒,怪不得上一次阿仇没有和他会面而是派来了那个国字脸大汉,于是面色惨白地望着白裙侍女。

    “在被抓前自尽,你也知道京畿都督府的人对你恨之入骨,这样一来你能避免承受他们的刑罚,不过估计家人难逃一死!”白裙侍女望着方良一脸平静地说道,好像她说出的只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件。

    “这是不是阿仇早就设计好了的?”方良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一字一句地问白裙侍女,他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大傻子,竟然轻易就相信了阿仇的话,天知道阿仇究竟是不是北元的官员!

    “禀老爷,奴婢只是传达阿仇大人的话而已,其他的事情一无所知。”白裙侍女闻言一躬身,面无表情地回答。

    “你们想要我干什么?”方良的脸色变了变,见白裙侍女一脸淡然地立在那里,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整个人一下子好像苍老了许多,一脸无奈地问道。

    此时此刻方良已经别无选择,一旦他做下的事情被朝廷知晓的话他断无活命的可能,因此现在不得不为家人做打算。

    “阿仇大人说了,让你把罪名推在这些人的身上。”白裙侍女闻言从衣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

    “这……这……”看了那张纸条后,方良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上面既有文官也有勋贵,看样子阿仇是想把他们一网打尽。

    “阿仇大人让我告诉你,你牵连出来的人越多,级别越高,那么届时所承担的罪名也就越小,何去何从老爷考虑清楚。”白裙侍女伸手从方良的手上夺过那张小纸条,放在油灯上点燃后不动声色地说道。

    “好,老爷就按他的话去做,如果他不能保我家人的话我一定会揭露此事。”方良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会儿,随后一咬牙答应了下来,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路好走,再怎么说别人死好过他的家人死吧!

    与此同时,方良心中感到无比震撼,他已经已经敏锐地意识到阿仇这次所要做的事情不简单,并不单单是想帮北元对付大明而已。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惊愕中的方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当注意到院门外亮如白昼,好像有众多的人举着火把后,方良不由得凄然一笑,痛苦地闭上了双目,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掌握了朝廷的局势,可谁能想到苦心经营这么长时间如今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为阿仇做了嫁衣裳,心中实在是不甘。

第八百三十五章 无奈选择() 
大年初十,时逢宣德帝的头七,满朝的文武齐聚景山寿皇殿祭拜,这意味着斋戒正式结束,大大小小的官员终于可以回家。

    很快,祭拜现场的文武权贵们就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就是太子身后跪着两名身披孝服的孩童。

    有人很快就认出来,那两名孩童来自镇国公府,分别是李云天的嫡长子李安邦和嫡次子李安宇。

    随即,一个小道消息在官场上传开,今天一早英睿郡主领李安邦和李安宇进宫看望张太后和孙皇后,并且将李安邦和李安宇留在宫中陪伴太子。

    得知这件事情后,现场的文武大员们不约而同地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念头――李安邦和李安宇被张太后扣为了人质。

    众人对张太后的这一决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李云天死后骁武军一系的勋贵群龙无首,再加上其资历浅薄,故而无法对朝局形成影响。

    除非……除非张太后怀疑骁武军难以掌控,故而想到了用李安邦和李安宇来牵制骁武军的法子。

    可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得骁武军被激怒,而且也将令周征感到不满,毕竟李安邦和李安宇是他的亲外孙。

    很显然,没人认为周雨婷会主动把两个儿子送进宫里,再怎么说李云天的死还有诸多蹊跷,而且外界盛传是宣德帝杀了李云天,周雨婷这样做的话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骁武军有异动的话李安邦和李安宇将有性命之忧。

    虽然文武百官对李安邦和李安宇进宫陪伴太子的事情议论纷纷,有着诸多猜测,但李安邦、李安宇和太子之间则相处得非常融洽。

    三人年龄相仿上下差不了几岁,而且平时李安邦和李安宇还会进宫给太子当伴读,故而有了李安邦和李安宇陪伴后太子感到轻松了许多,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因此并不清楚京城的险峻局势,相互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大人的影响,反而在这种情形下更加相互依赖。

    等到下午,京城的官员们就知道李安邦和李安宇进宫的原因了,因为军阁已经下令,调在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