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门阀-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位子侄,都是躬身低头,沉默不语。

    从长安城传来的消息,让哪怕是阳里人的他们,也有些惊惧。

    这位新扎县令的可怖,让这些帝乡子民,也深感棘手。

    连丞相的孙子,太子的家臣还有天子的婕妤,都曾栽在这个新扎县尊手里。

    自己等不过顶了个帝乡百姓的名头,恐怕真要惹恼了这位,也不过是三合了结的事情。

    好在

    年轻人们敬畏而崇拜的将眼光投注到徐荣身上。

    只要老大人在,无论这位‘张蚩尤’如何霸道,恐怕都不敢侵犯阳里的利益。

    但其他人,就没有阳里人这么有底气了。

    人人内心都是带着恐惧和忌惮。

    尤其是骊乡的马氏家族家长马原,更是眉头深深紧皱,内心忐忑不安。

    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请求阳石公主施压的举动,非但没有奏效,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那位‘张蚩尤’毫不犹豫的连公主的脸也一起打了。

    如今,整个长安城内,他的亲朋故旧们,都已经被吓坏了。

    这个可怕的侍中,连公主的脸皮也能撕碎。

    谁还敢去招惹?

    谁又敢在他面前自恃身份?

    马家的富贵和显赫,似乎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我若活不成”马原用力的握着拳头,在心里发誓:“你也别想活!”

    作为骊乡最大的地主兼最大的奴隶主,马原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暗地里养了一群亡命徒。

    为的,就是面对今天这样的危局。

    无非,鱼死网破而已!

    马原轻轻转着头,看着在场的其他豪强与士族。

    他知道,这些人,大约也都有类似的想法或者念头。

    在经过了王温舒、义纵、咸宣等酷吏的洗礼后,关中的豪强们,已经明白了,自己在官府面前,是个什么地位?

    就是地里的韭菜,河里的鱼虾,和山上的野菜。

    时间到了,就要收割一波。

    在强大的汉室政权面前,所有人都软弱的如同那些被他们欺压和凌辱的农民、奴婢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无数人开始想出路。

    许多人都积极的向军功家族演变。

    因为,他们发现,似乎只要家族有人在军队里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家族财富和家族性命的安全性,立刻就能提升好几个等级。

    官府也相当忌惮类似的家族,不敢轻易下手。

    “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以武一切”马原轻声的念叨着这句关中人尽皆知的名言。

    可惜啊可惜,这句话虽然人人都知道,但能做到的却很少很少。

    武将的培养,不比文人,随便读几本书,就能滥竽充数,当个所谓的读书人,到处招摇撞市了。

    武将不仅仅需要钱来堆。

    更需要机缘与天分。

    就像留候当年在沂水桥头漫步,黄石公弃履以试之,再三考验,才授其太公兵法。

    这个世界上,兵书是最宝贵,最珍惜的财富!

    它比黄金更稀少,比珠玉更珍贵!

    一般人别说看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兵书的存在!

    马家不过骊乡的土财主,自然也不可能有兵书。

    想到这里,马原就用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枌榆社的那些名宿和豪强。

    这些高帝亲兵的后人,这些历代天子宿卫亲卫的子孙们,生下来,就能有兵书读,就能有长者教导怎么带兵作战。

    二十三岁就能应募入伍,进入常人打破脑袋也进不了的北军六校尉,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宿卫宫廷,随侍天子。

    特别是阳里的人,他们就更了不得了。

    全亭上下,所有孩子,都能有机会学习兵法,学习带兵,学习作战。

    不仅仅有着曾经驰骋沙场数十年的老将徐荣亲自耳提面授,传授经验心得。

    甚至时不时还有着现役的汉军大将,乃至于在边塞的校尉、都尉,回来讲授地理、传授各种经验。

    故此,阳里的孩子,几乎每一个都可以入伍,其中绝大多数,一进军队就能得到提拔,然后飞快的成长起来。

    马原就听说了,徐荣教导的那些孩子里,现在甚至已经诞生了三位都尉!

    而且全部都是正牌的,驻防在九泉、张掖、居延等热点地区,手握大汉精锐的都尉。

    这是让他羡慕不已也嫉妒不已。

    “以武一切啊以武一切啊!”马原心里哀叹着。

    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过来。

    这个世道,要守护家族,最好的办法,只有入伍,靠武力来保护。

    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都是空中阁楼。

    就如他,哪怕费尽心机,成为了大汉帝姬的入幕之宾。

    一朝大祸临头,还不是一切尽为灰灰?

    若他有一群军队的同袍,有着几个身居高位的大将为友。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可笑自己过去以为,能为大汉帝姬的宾客,能与谷梁的君子们把臂同游,一切就都稳如泰山。

    却不知,这所有的一切,没有武力保护,就如空中阁楼,只不过昙花一谢而已。

    一遇到类似那位‘张蚩尤’般的强权,立刻就要分崩离析。

    好在

    如今醒悟过来也还不算晚!

    “若吾能渡过这次危机,一定要不惜代价,培养一个子侄入伍!”马原在心里发誓:“哪怕散尽家财,穷尽所有!”

    不止一个马原这样想。

    此刻,几乎所有没有武力依凭的新丰豪强,都是这样想的。

第两百二十一节 上任(1)()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聚集在路口的人群越来越多。

    甚至,开始有着寻常的农夫与游侠开始靠拢。

    这些穿着破烂,皮肤黝黑,身上带着汗味的百姓,基本都是来看热闹的。

    王富贵也带着一顶斗笠,与几个同亭的百姓,在附近的树林里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新任县令将要上任的消息,现在,整个新丰县百姓都知道了。

    而且,百姓们更加清楚了一个事情——天子派来了使者,抓走了从前的县尊与县尉、县丞等大人物。

    这让这些底层的百姓,在绝望之中,看到了一缕缕名为希望的光芒。

    王富贵,更是心潮澎湃。

    一听说新县令要上任,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等待着今天了。

    在王富贵眼里,那些被抓的县尊、县尉、县丞,十之八九,都是半个多月前,曾经在自己家里,做着‘采风’任务的士子回去禀报了天子,才导致的结果。

    这更是让王富贵,深感振奋。

    “此番圣天子,任命了一个侍中官来我新丰”王富贵满脸热忱的望向长安方向,充满了希冀的说道:“新丰百姓要有救喽!”

    两个从树林旁边经过的年轻士子闻言,脸带怒容,呵斥道:“小老儿,休要胡说八道!那张子重人称‘张蚩尤’,必定凶残暴虐,如同王温舒、咸宣新丰百姓何曾有救?怕是要有祸事了!”

    王富贵听了,连鸟都懒得鸟这两个文人。

    他傻笑着道:“小老儿,日夜期盼圣天子遣王中尉、咸内史来我新丰”

    他的瞳孔中,放出了无垠的光彩。

    或许在豪强士大夫嘴里,王温舒、义纵、咸宣等酷吏,简直是从头坏到脚的魔鬼。

    但在整个天下,在百姓和人民眼里。

    这些酷吏,却是他们最后的指望与最终的寄托了。

    当初,王温舒之治河内,感慨‘倘使冬日益展一月,则吾事成矣’。

    义纵之治南阳,号称‘鹰击毛挚’,一上任就先杀了最大的豪强宁成,族其三族,随后掀起滔天大狱,将整个南阳郡都洗了一次。

    咸宣之治内史,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关中的豪强贵族,谁的面子都不给。

    抓到罪证就是杀。

    这三人,曾经一度杀的天下豪强胆寒。

    然而,在他们挥起的屠刀背后,数百上千万的底层百姓重获新生。

    他们重新得到了已经失去的土地、房舍、种子甚至是家人,重新作为人而活了下来。

    是故,尽管士林舆论鞭笞酷吏们的行为和杀戮的无度。

    但,有汉以来,酷吏从来不绝于耳。

    因为,人民需要酷吏。

    皇帝,更加需要酷吏。

    那两个文人,听着王富贵的话,脸上顿时就裹上了寒霜。

    “无知农夫,不明酷吏之凶残,可悲可叹!”一人叹着,忧心忡忡:“那‘张蚩尤’恐怕上任后,会借这些所谓‘淳朴农夫’的呼声,而残我等士人”

    另外一人听着,也是摇了摇头。

    这世道,礼乐崩坏,圣道不修。

    于是,有奸诈机巧之人,有机变械饰之事。

    据说,连素来淳朴,心向圣道的太子殿下,也被那‘张蚩尤’用机械之心给影响了。

    “吾辈求道之路,何其艰难矣”这士子一脸悲伤春秋之意,无奈的叹着气。

    “这新丰县”张越坐在朝廷官派的马车之中,望着车帘外的土地屋舍,感叹着:“真是百废俱兴啊”

    此刻,在他的马车周围,数百名大汉禁军紧紧簇拥着他。

    他们是来自北军六校尉之一的期门军,素来驻扎在建章宫,宿卫天子。

    此番,张越上任新丰,天子特地诏命期门军来给他和刘进壮威。

    不得不承认,作为天子的亲卫,这支期门军颇有当年霍去病的羽林卫的风采。

    数百骑并行前进,如臂指使,宛如一人。

    一路上,真真是风光无限,让无数百姓侧目。

    “确实如此”刘进坐在马车的上首位置,也是感慨不已,有了上次的考察经历,如今再看着新丰的乡村风光,他看到的再非是‘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悠闲田野。

    而是一个个充满了危机,充斥着不公与矛盾的农村。

    在这一片片和谐的表面之下,潜伏着的是,大量百姓的破产和土地兼并的加速。

    每时每刻,都有农夫,不得不卖儿卖女,典妻典产,以求苟活。

    “殿下”张越忽然对刘进拜道:“稍候,臣或许会杀人”

    “嗯”刘进看着张越,若在没有认识张越前,杀人这个词,刘进别说听了,连看都不忍看。

    但现在

    刘进想着自己在新丰的所见所闻,回忆着那些百姓的身影,想着皇祖父的教诲。

    他微微理了理衣襟,道:“卿放手去做吧”

    “孤相信卿,是可以明辨是非的!”

    至于这新丰县的豪强地主们?

    或许全杀了,会有冤枉的。

    但隔一个杀一个,刘进相信,一定不会有错。

    这些渣滓,这些蠹虫,这些趴在新丰百姓和大汉社稷的肌体上吸血的寄生虫。

    就该好好的教育教育。

    只要张越不在新丰玩屠杀,刘进本人现在没有任何意见。

    “殿下请放心”张越低头拜道:“臣不会滥杀无辜的”

    “更不会让殿下,见到鲜血的”。

    对于刘进,张越还是很了解的。

    这位皇长孙啊,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如同孟子所言的君子。

    他现在虽然或许明白了不少道理,但,假如真的要在他面前杀人,他恐怕十之八九还是会心软。

    所以,张越也早就做好了计划。

    他微微笑着,道:“汉家制度‘不教而诛是为虐’,臣一定会先教后惩,以合先王之道!”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他微笑着看着车帘外面。

    新丰县,是他的试验田。

    他想要在这摸索一下,探索一下,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或许能,或许不能。

    说话间,远方出现了人影。

    随行的前哨骑兵回来禀报道:“长孙殿下,张侍中,新丰上下名士、宿老,皆在城外相迎,敢问殿下、侍中,是否要接见?”

第两百二十二节 上任(2)() 
“‘张蚩尤’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

    瞬间,整个路口等候的人群都沸腾了起来。

    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向前伸长了脖子,企图第一个看到传说中的那位张蚩尤的模样。

    到底是青面獠牙?还是身高三丈?

    而士大夫们,则相对沉稳,他们簇拥着十余位新丰的三老,站在荫凉的凉亭之中。

    徐荣则像被众星拱月一般,围在中间。

    不知道多少士绅,向他露出讨好的神色。

    隐隐间,徐荣居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新丰士绅的精神领袖了?

    他致仕十余年来,这还是第一次。

    当然,徐荣很清楚,这些人并非真的拥戴他。

    他们拥戴的是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

    是他和他的前辈,在过去百年,在阳里经营的力量。

    那是数十名汉军校尉、都尉,组成的庞大力量。

    “哼,现在终于知道吾辈武人的厉害了吧……”徐荣在心里讪笑着,颇为得意。

    远方的驰道上,一阵阵烟尘冲天而起,大地仿佛被什么东西震动了一般颤栗了起来。

    “那是……”就连徐荣见到这个情况也坐不住了,急切的起身,向前张望。

    只见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一队骑兵阵列,迎着阳光,走向新丰。

    擦的崭亮的甲胄,映的人有些眼花。

    高高挺立的头缨,密密麻麻,让人不由自主的就感觉膝盖有些软。

    “期门军!”徐荣惊呼出声!

    北军六校尉,期门、虎贲、羽林、射声、越骑、长水,在整个天下几乎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六校尉的威名赫赫,更是直接建立在他们的累累战功之上的。

    而作为宿卫建章宫,日夜守护天子的期门军,更是皇权的象征。

    这支精锐骑兵团,始建于建元三年,是当今天子以皇室外戚贵族子弟以及自己的侍卫亲随为骨干组建而成的精锐。

    可以称得上是大汉帝国第一支专业的中央警备团。

    它的职责,从来都只有一个——宿卫天子,保卫天子!

    其成员,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