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商-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里把玩着这半截竹子,想到此时的邹维琏刚刚受诏回京,举为南京通政参议,不久升为太仆寺少卿。现在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于是一到到福建,便即着手整顿军队,巩固海防,鼓舞士气。近两年间,沿海的海防已经逐渐巩固,军队也显得日益强胜。而在真正的历史当中,邹维涟渡江至海澄(今福建龙海县境内),集军誓师,诸将士歃血为盟。邹维涟一声令下,万帆竞发,水陆并进,官兵个个争先,奋勇杀敌,战斗十分惨烈,持续了八天八夜,生擒夷王,缴获船只器械无数,中左全境收复,把荷兰侵略军追杀到东洋以外。福建人民称颂说:“公一出兵,擒获夷王,歼灭群丑,收复失地,仅两个月便建大功、士气不衰,财帛少费,此闽省二百年所未有也。”可想而知,大明福建两百年来未有的大胜,多么的涨我汉民族气势!但是这样能文能武的官,最后的下场却十分凄惨,在得胜后,邹维涟回到朝廷后,却受到当权者温体仁的嫉恨被诬罢官。第二年新任福建巡抚呈奏疏,力陈邹维涟抚闽时荡冠大功,崇祯方知被人蒙蔽,后悔不已。亲笔写下“天下第一清忠”的匾额赐予邹维涟,并下令加升三级任兵部左侍郎。可惜邹维涟还未动身上任,便病死在家中。

    可叹我大明的官场乱象,让人唏嘘不已。要是这个邹维琏能够连任福建知府,不仅能让大明海防愈加的巩固,以应对不久后历史真正出现的西班牙来袭,更能有助于金乡军的发展,因为这样一位精明强干、辨明事理,而且注重武备的福建知府,对于浙南的发展将会是非常好的助益。心念一转,晏世轮有了主意,他的想法就是,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一处地方的军政大首脑,刨除掉狗屁的党争,尽金乡军幕府体系的全力,去支援邹维琏。无论是从民族大义来讲,还是出于自保来讲,想必楚党内部应该不会诘难。晏世轮是一个想到做到的人,现在没有另一个穿越者宁凤晨与他商量,但是他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虽然宁凤晨在与不在,他这个“第二首长”也基本没发表过什么有用的建议。

    现在军中擅于海战的宁凤晨、费绍航都去了欧洲,晏世轮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一个人来——虞楠清(书友会飞的虫虫啊推荐)。此人颇擅海战,曾有十二艘苍山铁小船,歼灭海盗三艘福船的战绩。而且虞楠清非常善于十艘船只左右的围捕战,因为是金乡军最早的成员,前期围捕鲸鱼时,增长了无数的海船配合、指挥的经验,而且虞楠清善于统帅部下,现在已经有了超过十几个船长乐于听命于“虞大人”,是宁凤晨、费绍航以下,金乡军系统内少有的统帅之才。

    叫来虞楠清,晏世轮发现此人不过二十三四岁,也许年轻是金乡军领导团队最大的特色,但如此年轻,还是超出了晏世轮的意识。他拍了拍虞楠清肩膀,没有说任何话,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顿时让虞楠清如坠云端,连忙感激抱拳。在金乡军,如果能得到晏大人的垂青,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晏世轮又吩咐日渐发福的汪才枫,做好站前补给工作。现在汪才枫再也不会为银子发愁,每个月从欧洲、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往返的金乡商队,为金乡军幕府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收入。金乡军的资产盘点,晏世轮已经吩咐了下去,但是从账目流水上来看,每月竟然有一万两白银的净流入,这让晏世轮不禁咋舌,即使很少有金乡特色的“高科技”产品流向欧洲,光这丝绸、瓷器每个月就赚了这么多,怪不得欧洲人眼红一样要往东方来抢夺呢,看来是真的逼急了。

    诸事大定,晏世轮开始命人着手回信郑芝龙,也就是“廿芝”同气连枝,兄弟定为你出力云云。而另一封信,却是用“抗击红夷”的大义,请“金乡第一支笔”冯从吾亲自草拟了一封华丽的文章,痛斥荷兰红夷反复无常,强盗劫掠,吾金乡军乃“福建海防一体化”(晏世轮起的名字)的重要一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福建受损,则苍南危矣。冯老先生看着竟然有抗击外族入侵的大义,遂挥毫写就了一篇大致千字的檄文,痛骂红夷的同时,表达了金乡军上下抗击外辱的决心,最后还落了款儿,只不过是在晏世轮名字之后。

    然而,还未等到与福建水师联手,虞楠清率领的十五艘“平倭”战船,就与荷兰人遭遇了。

    三日后。

    这是一个寂静的黎明,正在例行日常捕鲸训练的虞楠清船队,十五艘“平倭”战舰缓缓的驶向了澎湖,为了补充一定的淡水。然而在那里,正停泊着荷兰-刘香联合舰队的先锋主力,一共两艘盖伦和七十五艘苍山铁、沙船等刘香海盗舰队。

    金乡舰队到达了澎湖列岛西南面十五海里处,在收到了金乡军水师第三军正在其东面40海里处,以10节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后,一群从水面上起飞的水鸟越过了舰队,晃晃悠悠的向南飞去。望着这群飞鸟被惊飞的样子,敏锐的虞楠清立即判断前方定有大批敌舰,立即命令道——“舰队准备转向,用灯光信号!”现在由于是夜间,金乡军海军的特色旗语受光线影响,无法发挥作用,而视线所及,还是灯光比较合适。所以金乡海军就“发明”了具有金乡军特色的“灯光信号”。

    虞楠清走进了舰言台,“传令兵,传令各舰,命令其余众舰,做好战斗准备!”

    随后,又传来虞楠清的命令,“舰队准备转向——”

    在虞楠清大喊着的时候,随船参谋过来道,“虞大人,随时准备作战的命令,早一个时辰前就已经传达下去了,刚刚通过灯光新号,各舰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做的很到位,我们与敌之舰队大概什么时候遭遇?”虞楠清一边说着,一边戴上了白色的手套。因为看着影视作品当中,各个海军的舰长啊,大副啊之类都有那么一副酷酷的白手套,宁凤晨当即就要求金乡军械司,调集民间的纺织高手,按照自己的“图纸”,成批量的制造这种白色的“将官手套”。结果这个“将官手套”一面世,当即与所有的金乡军新鲜物一样,到了疯抢的程度,不管是不是海军的”将官“,甚至民间的诸人,也不管是不是”军“,用尽各种手段,也要搞到那么一双这种拉风的丝绸制作的白色手套。甚至一度风靡到了大明京师,以至于大明上流社会的名媛们,几乎人人以戴上”将官手套“为荣,这种结果是宁凤晨始料不及的。

    “以目前我军的速度,大概半个时辰后!”参谋一丝不苟的回答道。“好!那么,我们必须得先抢占有利位置。”虞楠清就像平日里捕捞鲸鱼一样,他的习惯就是”强占有利位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敌(鱼)以雷霆一击。虞楠清又返回到了船长室,走到了海图桌边,看了一会,说道,“暂时落帆,然后派出小艇,送信给金乡,联络金乡军水师第三军,海防部队,以通知敌情,并获取最新消息。”随船参谋点了点头,立即向负责搜索与情报的参谋军官看去。海图上已经由参谋把荷兰舰队几次被发现的地方,以及航线,速度等参数都标了出来。虞楠清是不会自己做这些事情的,与晏世轮、宁凤晨他们一样,他对参谋的要求极为严格,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将受到严厉的批评与惩罚。这导致了两个结果,其一是金乡军的参谋任职资格考核极为严苛,但薪水颇丰。另一个结果就是,虽然一天天的提心吊胆,但仍有无数的有志青年奔往成为”参谋赞画“的道路上,立志成为符合高标准、严要求的金乡军赞画,这可是在金乡军所辖区域内,光耀门楣的事。

第四十章 料罗湾(四)() 
而十五海里外的荷兰联合舰队,第一次被金乡军海上哨探发现的时候,是在澎湖列岛西北,方向二百七,速度九节。这应该是该舰队的最大速度。风帆战舰,发挥到九节的航速已经十分变态了,像金乡军的“灭虏”和“平倭”那种动不动上十五节航速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逆天的存在。

    正是因为金乡海军以捕鲸起家,所以他们正在创造着中华海军的历史。在明朝,还没有良好的防腐手段,这种熏腊肉,制肉干的技术并没有广泛流传。而肉干实际上也是很难制造的。在古代没有专业的风干技术的时候,很容易变成臭肉,吃多了容易得病。鱼干,肉干,肉松,这三样只要任意一样在古代能发明出来,基本上都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晏世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大力推行农副业暂时不发达的金乡军,去海上捕猎的。宁凤晨曾经得觉得,改变历史非常困难,实际上经过晏世轮的讲解,一切并没那么难。当初马蹄铁没人信,然后骑兵骑射改变历史了。牛肉干的作用没人信,然后蒙古人带着足球大小的肉干,快要征服全球了。如果鱼干、肉干能提前发明,那么古代那么广阔的海域,大明海军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简直是不敢想象。所以金乡军的陆军,依靠着自己的马口铁+罐头,在欧洲驰骋无敌(见下文),而金乡军海军,则是依靠着捕鲸、捕鲨,训练着队伍配合程度的同时,改变着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

    为了更好的在夜间以及雾天等环境进行捕猎,金乡军的船员们派出最勇敢机敏的水手,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进行着情报收集活动。所以金乡军这种遍布在台湾海峡的独木小舟。组成的这种“信息链”是最好的预警机构,虽然晏世轮总是认为这会带来大量的伤亡而坚持取缔,但是以宁凤晨、费绍航为首的海军将领们,坚持以此锻炼金乡军海军的意志和那种克服恐惧、孤独心里障碍的最佳法宝,于是,荷兰…刘香联军的船。一到台湾海峡,立即进入了金乡军眼中,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的反馈回了金乡军参谋部。

    金乡军海军秉承了整个金乡系统的严禁、高效和刻板。他们迷信般的遵循着晏世轮和宁凤晨发布的这些“流程”、“条例”,因为总是那么高深而又有效。在整个金乡军体系内,唯有高效至上。在这种氛围下,影响了一代代金乡军军人。

    虞楠清知道此时金乡军和整个大明所面临的强敌,此战不容有失。在澎湖海域第一次看到了荷兰联合舰队时,他并没有做出接战的指令,因为晏大人曾经说过。此番红夷犯华,是本着侵略、扩张和殖民的目的的,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完完全全的进行有生力量的歼灭。红夷才多少人,让他来一波死一波,敢问当世谁人能及我大明的人数?每当想起晏世轮这些“谆谆教导”,虞楠清脸上那一道曾经当海贼时被划伤的触目惊心的长疤就是阵阵猛烈的抖动,虞楠清可不是什么友善宝宝。虽然只有二十四岁,但是二十一岁前。一直跟随郑家的人啸聚沿海,二十二岁到了金乡军后,被强制性的接受了初等教育,摆脱了文盲的帽子,在他会看懂海图上的文字,以及会操作六分仪、分度尺等工具后。指挥海战这个与生俱来的本领,似乎一下子爆发出来。仿佛渗透到骨子里的基因,控制着虞楠清本身,又或者是识得了文字,弄清了图纸作业。这些画着弯弯道道的海图,在他眼里都是活动的,有生命的,他感觉自己就是为了海战而生!

    虞楠清遇到敌人后,判断出如果按照晏世轮所描述的,对方是为了亡国灭种而来,那么眼前的这仨瓜俩枣根本就不是敌人主力。一旦自己有所动作,惊动敌人是小,影响晏大人整体的布局事大。一向不以心思细腻著称的“浪里蛟龙”虞楠清,少见的动脑思考起来。这也是金乡军体制带来的好处。晏世轮自打建立了金乡幕府,就清楚自己手下,包括自己都不是什么“经国伟业”之才,必须依靠制度,依靠体制,用约束和集体的智慧,降低个人的作用。作为最早从体制里锻炼出来的人才,虞楠清像是条件反射般的遵从了海上作战条例里的要求,临敌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参谋、发回情报。如无特别紧急敌情,一定要低调、谨慎。这个原则是宁凤晨制定的,也是为了前期金乡军发展而考虑,一旦金乡军发展壮大,一旦金乡军有能力掌控住任何局势,那么这份条例也会像是其他任何条例一样,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但是目前,虞楠清的做法是最合乎要求的。

    从临敌的澎湖海域到金乡所,传递情报的三角快帆船只需两个时辰。在这两个时辰内,虞楠清除了密切关注敌军前锋舰队外,还再次的收拢了即将接战的整片海域里散布的金乡军“海上哨兵”。这些哨兵往往呈棋盘、网格状,每个一两海里就是一艘小船,上面载有旗子、油灯,以及少量的补给。这是金乡军控制海上情报来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历练海军基层军官的必须经历。因为金乡军一直相信,不经历过这些独自面对大海的孤独、恐惧后,是成不了合格的海军军官的。而同样的,每一个“海上哨兵”,都是金乡海军的宝贝。每名合格的金乡海军军官,除了这些必须经历的“守哨”、随船历练,以及捕鲸活动后,再通过宁凤晨编撰的海军军官考核要求后,就是一名合格的基层海军军官了。这么严苛的要求,再加上科学、合理的安排,金乡军海军的基层官兵素质,要比同时期的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高上很多。而唯一欠缺的,就是这种阵阵见血的阵场拼杀。宁凤晨相信,一旦见过了血。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海战。

    虞楠清在准备进一步调整队形和战术的时候,手下急报——

    “虞大人,桅杆探哨报来,前方有落水者,是否营救?“

    虞楠清眼珠一转,料想此地除了金乡“海上哨兵“外。谁还会意外落水,当机立断道:”快!命人放下小艇,立即施救,这定是我们金乡健儿,遇到紧急情况弃船而来,赶紧拉他上来,这个时候的水温很低,他撑不了多久!“

    随后,一阵紧急的脚步声后。一个身着金乡军预备军官服装的青年人被救了上来。被救之前,此人已经四肢渐渐麻木,支撑他挥动手臂的力量,是心中对金乡军军人的使命感,还有对整个金乡军的信任,更多的,是所有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