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进连忙道谢,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口问道:“当初周校尉率军进攻河西,将末将与另外一名大将徐公明一道俘获,末将斗胆请问大王,徐公明如今何在?”

    刘琦呵呵一笑,然后说道:“文谦放心,徐公明现在过得好好的,同样是在襄阳,而且所在的位置与汝不过百丈的距离,他与文谦之前一般,同样是被安置到一所宅院内做客,而且那所宅院却与文谦所在之处相邻。我亦闻此公对曹操忠心耿耿,恐难以言语说动,正准备在明日的即位大典上杀之以祭旗。”

    刘琦这话当然是假的,他如果想杀徐晃,有一百个也都杀了,像徐晃这等将才,放眼自己军中,等够与之相匹敌的都没有几个,如何肯轻易将其杀死?他说这话的目的自然是要激起乐进的爱才之心,让他替自己劝说徐晃投降。

    徐晃对曹操很是忠心,自己多次劝说却是油盐不进,但是如果劝降的话从同属曹魏阵营的乐进口中所说,效果自然会有些不同,虽然即便这样,刘琦也没有把握劝服徐晃,但也只能姑且一试了,如果实在劝降不了,那也只能按照之前所说的,将徐晃杀掉了。就算是做出这等焚琴煮鹤之举,他也绝对不会再把一个值得忌惮的对手再放还曹魏,那无异于纵虎归山。

    乐进闻言果然一脸的可惜,当即说道:“真没想到徐公明竟然只与末将一墙相隔。其实若论起来,徐晃之才十倍于进,杀了实在可惜,大王何不劝其归降。让他为大王所用?”

    刘琦摇头叹道:“本王也曾前去劝降,却不料此人竟然充耳不闻,倨傲如此,杀之也罢。”

    乐进急忙说道:“大王不必灰心,末将与徐公明虽非至交,然则亦属同僚。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徐晃归顺,如若不成,大王再来治罪不迟。”

    刘琦佯装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下来,缓缓说道:“也罢,文谦边去劝说公明吧,气势如若能够得他相助,本王自然求之不得,但是本王宁可将他杀死。也决不能放任他返回魏国,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徐晃这等大将,如若放他回去,无异于纵虎归山,不知会给本王麾下将士带来多少损失。”

    刘琦相信,在自己的暗示之下。如若徐晃有意归降的话,乐进绝对会不遗余力的劝他归降。如若即便如此还无法劝降的话,那他便也不会再客气了。

    虽然少了一个徐晃,但刘琦相信只要他开了杀戒,日后再俘虏曹操麾下的将领的时候,向自己投降的概率肯定会大增。

    于是刘琦便在宅院外面静静等待消息。

    令刘琦感到欣喜的是,乐进竟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真的将徐晃给劝服了。

    其实这并不是乐进舌灿莲花,而是乐进说的话,讲的道理徐晃更能听得进去,他只是将心比心的从自己的大志说起,又说起刘琦的抱负。以及刘琦对他说的那一番话语,同时又把自己在街上的所见所闻尽皆向徐晃说了一遍。

    当然,乐进并没有说刘琦要杀徐晃的话,反而说刘琦对他赞叹不已,欣赏他为国忠心的高贵品质,除此之外又劝徐晃保住有为之身,博取功名,善兼天下。

    徐晃一开始对乐进赞誉刘琦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但是他却知道乐进此人虽然平日所说的话并不多,却绝非一个不忠不义之辈,如今罗列出了众多的归降刘琦的理由,也不是没有受到影响,而最令他动容的理由竟然是,刘琦竟然丝毫没有掩饰他的野心,提出了将来要取而代之的打算,同时也是真正的为大汉、为天下百姓考虑。

    听着乐进的这些话,徐晃也渐渐的发生了动摇,他原本是杨奉的部将,后来也是听了别人的劝说才投靠了曹操,所以若论忠心,自然不及从一开始就属于曹操的那些旧将,所以经过了一番考虑之后,感觉刘琦无论是在气度上还是在才能上确实要比曹操强上一筹,再加上他受了这些日子的肩颈生涯,求死之心已不像当初那样强烈,再加上有乐进的带头作用,便有了一些心动。

    乐进见徐晃意动,便趁热打铁,将徐晃引出宅院面见刘琦,并随同刘琦一道去观赏襄阳夜景,让他感受众人对刘琦的衷心拥戴和襄阳百姓的幸福和满足。

    徐晃这才知道乐进所言不差,叹了一口气,决定听从乐进所劝,率军归降。

    刘琦自然欢喜不已,扶起徐晃,当即封为京兆尹,一方面是协助周瑜镇守关中,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徐图河东。

    一下子收服了两员大将,刘琦的心中也是欢喜不已,一时兴起,便与二将喝酒聊天,没想到这一聊竟然聊到了四更天。

    直到徐晃说不要误了第二天的即位大典,刘琦这才猛地想起,他竟然因为这二将而错过了大乔“侍寝”的机会,不由的心虚不已,对二将打了个招呼,便狼狈的逃回了大乔的住处。

    当刘琦心虚不已的推开大乔的房门的时候,却猛然发现两具白花花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真个是国色天香,玉体横陈。

    刘琦诧异不已,连忙揉了揉眼睛,恍然大悟的说道:“你,你们姐妹两个不是那个啥吧?”

    大乔一脸的苦涩,倒是没有开口,小乔却是瞪了他一眼,娇嗔的说道:“什么那个啥?你说的是什么?倒是你,为何到了四更天才回来?你老实交代,到底是去哪个姐妹的房中鬼混去了?”

    “我,我没有……。”刘琦满脸苦涩,连忙争辩道。

    “没有?没有为何到这时才回来?你难道不知,今天是你该陪我们吗?”小乔依然不打算放过刘琦,愤愤地说道:“之前都已经明明说好了,为了能多给夫君开枝散叶,我们姐妹五个轮流相陪,可是夫君你却为何失信于我们?难道是看着我们姐妹小门小户的好欺负不成?我们知道你明天就是楚王了,我们身份低微,根本不配你,如果你真看不上我们,我们可以走。”

    说到这里,小乔早已忍不住哭了起来。

    刘琦顿时慌了手脚,连忙安慰道:“不是这样的,莹儿,婉儿,你们听我说。我并没有找哪个姐妹,而是找了两个兄弟,不,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在除夕夜响起了被囚禁的两名俘虏,与他们喝酒聊天来着,最终靠着我的诚心将他们劝降,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啊。”

    “哼,原来你是找男人鬼混去了,怪不得不要我们姐妹了,难道男人比我们还要好吗?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在他们那里过夜?”小乔不依不饶,继续“拷问”刘琦,全然不顾姐姐一个劲的劝她不要说了的话

    刘琦顿时哭笑不得,无奈地说道:“这是哪跟哪啊?我这不是为了大业着想吗?我也是在高兴之下忘记了……。”

    “哼,你这分明就是说我们的吸引力不够,以致你忘记了,哦,我明白了,你是不是囿于我前天跟你说的那些规矩,你感觉与我们规规矩矩的行周公之礼不舒服?亏得我还不顾脸皮来到姐姐房内,决定我们两个共同侍候你,真是浪费了我们的一番好意。”

    “啊?你说啥?你们之间不是那啥,而是你们两个想要一块与我那啥?”刘琦听了小乔的话,顿时一双眼睛都绿了,血脉贲张,恨不能现在就体验体验传说中的三那啥。可是看到小乔那一张气得发白的脸,哪里还敢移动半步?

    无奈之下,刘琦只好对二女作揖,笑着说道:“二位娘子,是为夫的不对了,为夫以后定要记住这个教训,绝对不敢再违例了,否则的话,你们就再找来一个姐妹,你们三个一块来,活活耗死我……。”

    “呸,好不正经的,成什么样子?”小乔虽然心中有气,但见刘琦并非是进了其他姐妹的房间,不过是为了招揽人才,也不好再说什么,又见姐姐一脸的不忍之色,只好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冤家,你耽误了我们一晚上,这一晚上可是我们能够怀上孩子的最佳时期。”

    “嘿嘿,其实现在还不算晚,天还没有明,只要我们动作快一些,绝对不会误了你们的事。”

    说完之后,刘琦便合着身子,向二女扑了过来。

    “哎呀,你还没洗澡,还有满身的酒气,快走开。”小乔连忙推拒,娇嗔的说道。

    没想到一直沉默寡言的大乔却开口了:“夫君,如今天色已明,明日还要举行即位大典,你还要祭祀五庙,如果这时候行房,恐怕会亵渎祖先,事情便不吉利了,今晚是妹妹的日子,你不如在妹妹房中一举补偿我们两个……”

    说到这里,大乔粉颈低垂,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可是刘琦的心中却像是大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一般痛快:“呵呵,莹儿果然是我的好娘子,不像婉儿……。”

    “婉儿如何了?难道不是你的好娘子?”小乔不由得双眉一挑,瞪着妙目问道。

    “当然也是。”丝毫没有节操的某大王见小乔大发雌威,立刻改口,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晋为楚王() 
终于在气势上压倒刘琦,迫使他承认错误之后,小乔的脸色顿时大变,因为她已经听到府内忙碌的声音悄悄响起,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在姐姐房中。

    明明是昨天晚上该姐姐陪侍夫君,而自己却在姐姐房中,这算什么事儿啊,万一让众姐妹知道了,自己这张嫩脸该往哪里搁啊?

    想到这里,小乔的脸上顿时像是初升的太阳一般火红,连忙扯过自己的衣服,心急火燎的穿上,然后一阵风一般的逃回了自己的室内……。

    刘琦没心没肺的笑了小乔一阵,又看到大乔一张被掩饰过的幽怨的脸,心中也是歉然,呸陪着笑说了两句话,好在大乔性子一向温顺,并没有说什么,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但是不管如何,今天晚上的好事算是泡汤了,虽然在他心中并不认为在祭祀之前爱爱就意味着不敬,但是那时候人们都是这样想,他如果不入乡随俗的话,即便他是高高在上的楚王,也一定会被那些卫道士们言辞指责的,最让他在意的是,大小和小乔将会因为此事而终身不安。

    所以,刘琦也没敢再胡来,而是慢条斯理的从大乔房内走出,回到自己和蒯如玉的主居室,然后再换上礼服,准备出席今日的即位大典。

    经过了一阵紧张的忙碌,这才穿戴完毕,只见刘琦头戴冕冠,身着冕服,神色肃穆。这冕冠是一种祭服,冕綖长一尺二寸,宽七寸,前圆后方,冕冠外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冕冠九旒。系青玉珠,如是天子则十二旒,系白玉珠, 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袍服之外又挂组绶,是为赤绶四彩,即赤黄缥绀,长二丈一尺,三百首,乃是依诸侯王之制。

    除了刘琦之外,蒯如玉、黄月英、大乔、小乔、甄洛也都是曲裾深衣,神色肃然,就连刘益都是身着礼服。一脸的端正,让人夸赞不已。

    在经过略微修饰之后的王府五庙之中,刘琦焚香设案,躬身下拜,这时便由黄门侍郎董允展开诏书,当众宣读。

    其实诏书早已由宗正刘艾下达,从那时起,刘琦就已经是楚王了。不过如今正好赶上新年,正是祭祀祖先的时刻。刘琦今日的即位,主要是拜祭五庙,也就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在这里昭告祖先并进行祭祀。而这种祭祀家庙的事情,自然就不需要宗正刘艾的主持了,毕竟对方代表的是天子。自己如果强行征用,与礼制不符,反而会成为别人攻讦的借口。

    在读过诏书,祭祀完五庙之后,刘琦便命黄门侍郎董允宣读新的任命。拜徐庶为前将军,假节钺;裴潜为后将军,假节钺;黄忠为左将军,假节;魏延为右将军,假节;陆逊为征夷大将军,正二品,假节钺;周瑜为征东将军,马超为征西将军,庞德为征北将军,吕蒙为征南将军,太史慈为镇东将军,甘宁为镇南将军,霍峻为镇西将军,于禁为镇北将军,张绣为骁骑将军,赵云为安东将军,张飞为安西将军,张任为安南将军,严颜为安北将军。孟获为龙骧将军,沙摩柯为虎翼将军。其他众将也各有封赏。

    又任命贾诩为楚王相国,裴潜为尚书令,升司马芝为交州刺史,又命刘磐为太常,王粲、庞统为尚书左右仆射,管宁为太傅。

    同时将尚书细分为六部,分别任命陈群为吏部尚书,主管五品以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繁钦为民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事务;虞翻为礼部尚书,主管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等事务;以黄承彦为工部尚书,主持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官等事务;以蒯越为兵部尚书,掌五品以下武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还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以田丰为刑部尚书,主掌封国之内的司法和刑狱事务。

    在每位尚书之下又有两位尚书郎,改称侍郎,品级为正四品,以张昭、傅巽为吏部侍郎,华歆、宋衷为礼部侍郎,韩暨、刘先为工部侍郎,刘巴、廖立为民部侍郎,法正、伊籍为刑部侍郎,鲁肃、诸葛瑾为兵部侍郎。

    又以陈琳、步骘为侍中,正三品,有部分封驳奏事之权;顾雍、彭羕为左散骑常侍,阚泽、薛综为右散骑常侍,皆为从三品,辅佐侍中。

    韩嵩为大理,郑度为御史大夫,阚泽为御史中丞,并以刑部、大理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有重大案件需要三司会审。

    之后刘琦又下令册立蒯如玉为王后,黄月英、大乔、小乔、甄洛为王妃,子刘益为王太子。

    又经过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礼节之后,刘琦的即位大典才宣告结束。

    在即位大典结束之后,刘琦又要接受治下众文武、乡里野老及四方宾客的朝贺,因为今日正好是新年,又是刘琦即位大典的日子,所以刘琦治下的众文武除了远在边疆地区镇守边境的,几乎全都到了,即便是边疆地区的,他们的最高负责人也几乎全都到了。

    这里面既包括徐庶、魏延、黄忠、马超、陆逊、裴潜这些州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