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一句主公,萧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忠诚。李承训心里的疙瘩也就是随之而消散了,严峻的脸庞上露出了让人沐浴春风的笑容。
“谢主公!”
坐下来的萧瑀眉头轻轻的皱着,显然他对于李承训的态度问题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忐忑。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李承训道:“主公,清河崔氏,势力庞大。今日在主公这里受挫,必然会报复!”
李承训知道萧瑀担忧很正确,并非什么的杞人忧天。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五姓七望影响力无与伦比,他们的触手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望着露出一丝认真的李承训,萧瑀心里觉得李承训在处理清河崔氏的这件事情上,太过了。可以说是太过于情绪化了,这样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是致命的缺点。
因为这样的性格会平白无故的树立太多的政敌,萧瑀不由得不为以后考虑。只是萧瑀虽然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是对于处理世家问题上还是魄力不足。
大兴科举,瓦解世家大族的根本。李承训不得不承认杨广走了一步好棋,但是他太过于低估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富有四海的大隋皇朝,在世家大族的出手下,轰然而倒塌。
李承训虽然觉得这是一招妙棋,但是这一切的实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之下才可以。李承训并不认为此刻的环境已经成熟,对于这些顽固的世家大族,李承训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最让李承训推崇的便是后世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手段。种族灭绝,杀无赦。当初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控着太多的经济,严重的左右了希特勒的政策。
由于找不到罗斯柴尔德的原因,希特勒便是发布了屠杀犹太人的命令。正如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清河崔氏虽然牛逼轰轰,对付他们其实最是简单不过了。(未完待续。)
第218章 当选河北()
希特勒的灭绝屠杀,可以让猖獗一时的罗斯柴尔德走向衰落。李承训就不相信,在这个杀人不犯法的年代,自己手中的百万大军还杀不尽清河崔氏。
这便是李承训超越这个时代一般人的目光,想问题的方向绝对的不相同。在中原大地上,官本位的国度,权力才是一切的根本。特别是在这个乱世,枪杆子才是王道。
这便是乱世的本质,它并不会因为什么东西而改变,也不会转移。就那么明晃晃,光明正大的存在,从大泽乡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就一直演绎着强者为王的故事。
当初楚霸王项羽携八千子弟兵过江,在巨鹿一战击溃大秦的长城军团。天下无敌,哪怕是汉高祖刘邦先入关中,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更是持有义帝的圣旨先入关中者王之,却依然为项羽的面前低头俯首,献上了秦皇玉玺。
这便是暴力,一支军队的重要性。所以李承训在来到乱世之后,便是一直在谋求军权。历史之中,靠着军队上位的人不计其数,李承训清楚他自己想要在这么多的人里面杀出一条坦途,就必须拥有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
……
与萧瑀交谈了一会儿关于眼下大唐教堂的变数与势力之后,萧瑀就告辞了。萧瑀离开楚王府之后,李承训目光之中露出一抹精芒。自己离开帝洲已经太久了,需要回去了。
自从领军出庐陵,李承训就一直在外面颠肺流离。对于帝洲这个李承训的势力中心,总指挥部却好久没有回去了。李承训知道离开的太久,会出事情的。解决了萧瑀的事情,特别是交恶清河崔氏,知道了清河崔氏的图谋之后,李承训迫切的想要离开长安。
就在李承训想着要离开长安之时,无论是秦王府内正在商量着如何对付李承训的事情。
书房。
李世民坐在上手,其下便是妻兄长孙无忌。房玄龄,长孙顺德等一些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这些人都是他李世民的心腹,彻底的忠诚于他的人。李世民是一个权谋家。极其的善于处理臣子的关系。
这就导致李世民麾下的众人显得更加的团结,看着在座的各位心腹李世民双眸里面闪过一丝得色,随之收敛不见。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才开口道:“如今楚霸王到达长安,诸位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李世民说话很有技巧。这个时候为了提起众人对于李承训的不满感。只是用了我们,而没有用本王这个专属名词。不过其余对于李世民的小手段都没有在意,毕竟他们现在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听到李世民的话,其余人都开始了思索,并没有谁先行去接话。出现这种近乎冷场的事情,乃是因为李世民与楚霸王之间恩怨太深了。一个不小心就会得罪李世民,让李世民心中又怨怼。
良久之后,长孙无忌发现没有人开口。隐晦的看了一眼脸色在慢慢转黑的李世民。情知这个时候万不能不给自己妹夫面子,不能让场面冷下去。站起身对着众人说道:“如今楚霸王大势已成,坐拥南方之地,拥有百万大军。更是被陛下加封一字并肩王,无论是声望,还是势力都已经超过了我们,甚至于超过了太子!”
“这个时候,我们实在是没有必要与楚霸王硬拼!”长孙无忌语出惊人的道。随后他无视众人惊讶,直视着李世民道:“我这样说,乃是因为凭借我们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对楚霸王造成威胁。在势力,实力,威望上我们都落于下风。”
听到长孙无忌的分析,李世民点了点头对着长孙无忌道:“无忌。那依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为今之计,当信任,图谋发展!等待时机成熟在与楚霸王,决一雌雄!”面对着李世民,长孙无忌满怀信心的道。
听到这个与自己预想的不同的答案。李世民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做出答复。而是将头偏向于房玄龄,看着房玄龄道:“玄龄此事你怎么看?”
房玄龄闻言眉头一皱,对于李世民的亲自点名感到有着惊讶。在他看来平常只要长孙无忌的想法,李世民都不会反对。所以房玄龄见到长孙无忌出手,就没有打算开口。
只是此刻李世民亲自询问,房玄龄不得不说了。房玄龄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道:“回禀秦王,楚霸王麾下百里挑一有着宰相之才,杜如晦,李靖,徐世绩都是天下无双的绝世统帅。尉迟敬德,单雄信,乃是无双勇将!”
“此时此刻,无论是从人才,还是实力上对比。我们都落于下风!”房玄龄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李世民道:“所以属下赞同埔机的论断!”
听到手下两大谋士都是这个想法,李世民也没有了脾气。目光闪烁了良久,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与房玄龄道:“如今我这侄儿势大,本王不得不隐忍。只是玄龄,无忌。如果在不想办法,我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李世民眸子里露出一抹炙热,对着里面的众人道:“本王决定学习楚霸王之路,不知无忌与玄龄可有何策教本王?”
李世民也是没有办法了,他知道待在长安。他一辈子都要受到李渊的压制,根本就没有超越楚霸王李承训的机会。虽然他与楚霸王不对付,但是这并不能掩饰李世民对于李承训的看重。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儿有多么危险,在李世民看来,他想要登上帝位。最大的阻碍不是李渊,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这个侄儿楚霸王李承训。嫉妒羡慕恨的同时,李世民不得不承认李承训的战略布置的相当优秀。
这也就滋生了李世民欲要学霸王的想法,听到李世民的这个想法。众人都沉默了,因为这个问题着实不好回答。楚霸王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楚霸王战略眼光独到,更是因为时局。
此刻天下局势渐渐明朗,这个时候出去需要的不仅是魄力,还有运气。瞧见李世民的目光,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极为了解李世民的他,怎么能够不知道李世民露出的表情,就代表着他已经决定了。
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在心里苦笑一声,对着李世民道:“王爷,想要学习楚霸王崛起之路,倒是可行。不过如今局势明朗,困难程度只怕远在当初楚霸王之上!”
长孙无忌的话无疑是要打算打消李世民的疯狂之举,但是长孙无忌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李世民的决定更加的坚定了。一直与李承训相比的李世民觉得,既然李承训都能做到的事情,他李世民也能做到。
“无忌,继续说!”
“是!”
“由于天下局势渐渐明朗,供我们选择的地方不多了。按照目前形式来说,南方之地有着楚霸王在,我们根本就不能踏足,这一个地方先行排除。”长孙无忌指着军事地图,对着李世民指道:“关中乃王霸之基,陛下尚在,毫无用武之地,这里也排除掉。”
“那么剩下的地方之内能够让王爷一选的也就只有,东都,巴蜀,河北,山东四地了!”
李世民的目光在地图上不断的移动,结合长孙无忌的分析思考着。良久之后,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道:“无忌,你还是说说这四个地方的优劣之势吧!”
李世民知道既然长孙无忌说了这四个地方,不然有着不同寻常之处。本着对长孙无忌的信赖,以及他也需要在参考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山东之地多豪杰,这里没有太大,太硬的骨头。相对于攻打,占领都比较容易。但是山东之地又一个致命的缺点便是地方太小,由于隋末起义军最早出现在山东一道,导致山东之地极其的萧条。”
“至于巴蜀之地,相比于山东,由于没有收到战火的摧残,百姓,钱粮都是很足。而且巴蜀之地本来就是一个大粮仓,只是巴蜀之地太过于偏远,虽然有着易守难攻之势,但是也困死了自己。巴蜀之地亦作为王业之基,作为帝业确是有所欠缺!”
长孙无忌没有说的是,巴蜀之地作为帝业之基不是不可以。但是这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人来弥补,汉高祖时有兵家之仙韩信,这个时候也许楚霸王麾下的李靖能够做到吧!
“东都呢?”
“东都城坚兵足,又有王世充在,攻克东都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太大了。而且东都在手,会导致长安的政令出不了潼关。这无疑是陛下所不能容忍的,故而,取东都而成帝业,实为下下之策!”
长孙无忌喝了一口水之后,对着李世民道:“河北之地,旧时乃是燕赵之地。古语有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解决我们的兵源问题,在河北最大的势力乃是窦建德,相比于洛阳王世充,窦建德更容易对付一些。故此,王爷若要外出,当选河北!”(未完待续。)
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
在李世民聚集属下,商量出路的时候,无论是东宫还是齐王府都是干着这同一样的事情。
齐王府。
“诸公,如今楚霸王势大,本王当如何处之,还请各位教本王!”李元吉知道自己的秉性,让他冲锋陷阵可以,但是对于这种脑力活,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知道自己短处的李元吉,从属下们刚进书房就是如此的直白询问道。这便是李元吉的智慧了,我不知道,不代表你们不知道。作为主公只需要做出最后的选择就可以了,不得不说这李元吉的政治智慧虽然简单,却也无懈可击。
裴仁基、郑颋、祖君彦,邴元真、窦诞,听到李元吉的话都开始沉默了。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才智之士,自然能够从李元吉的话里面听出来些许味道。
李元吉这是打算学习楚霸王的崛起之道,只是他们心里不确定的是齐王有没有楚霸王的那些运道。最重要的则是如今天下局势越来越明朗了,想要虎据一方苦难程度将会大上不小。
良久之后,裴仁基才抬起头看着李元吉道:“王爷楚霸王之路虽然是一条捷径,只是楚霸王已经是吃螃蟹的那一个人,就算我们模仿,也根本就超越不了楚霸王。所以属下认为,王爷应该坐镇晋阳,拥有李唐的龙兴之地,与太子合作,以抗衡秦王,楚霸王!”
“恩,”李元吉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二哥给于他的压力太大了。太子李建成虽然说是威势无双,但是其性格偏向于温和。
他也知道这是太子的优点,也是缺点。只是相对于楚霸王李承训,秦王李世民,在李元吉的眼中还是太子李建成好相处一些。至少在将来,只要他小心翼翼就不会出现被杀的下场。
李元吉目光闪烁了一下,随之看向了其余的众人道:“尔等的看法呢!”他的谋士并不是裴仁基一个人,李元吉知道这个时候要照顾其他人的情绪。于是开口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其实李元吉也是带着一抹期望的。
期望其他人又一个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作为皇室中人没有谁会对那个御座没有想法。更何况李元吉还是李渊的嫡子,与李建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更好李元吉对于那个无上御座充满了渴望。
自古男儿谁不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没有人不想。特别是此时此刻这个梦想距离李元吉如此之近,近的只需要努力一下就可以得到。
“王爷,我等赞同裴大人的意见!”他们不是不想自己干,只是自家人自家事。齐王李元吉的底蕴相比秦王,太子来说太弱了。如此的情况之下。只能选择一方做靠山,在等待时机崛起。
李元吉从众人的目光中看到了,他明白此刻的他需要依靠太子李建成以来成事。目光盯着军事地图,沉默了良久之后对着麾下的众人道:“好,就这么干,本王明日前去寻找皇兄!”
裴仁基等人听到李元吉这样说,目光之中露出了一抹喜意。因为他们知道李元吉要想做出这样的选择,真的很不简单。没有谁可以轻易的压制自己的野心,更何况这个人是李元吉。
正是李元吉的这个举动,让他麾下的这些人感觉到了盼头。对李元吉的忠诚度越发的高了。有时候人就是这么怪的,往往不经意之间的一个微小举动,就会让别人刮目相看,取得难以想象的成绩。
就像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