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李承训-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试图反对楚霸王政策的五姓七望的其他族,都心里有了压力和忌惮。不得不说,楚霸王的这一手铁血手段直接让世家大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看着正在努力厮杀的突厥骑兵,李承训的眸子里闪烁过一抹精芒。他不得不承认突厥族人对于这种骑兵的战术,有着极其敏感的嗅觉。甚至于他们对于战争的敏感是天生的。

    在楚霸王的记忆里面,有着突厥这个民族的全部记忆。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突厥源流说法诸多,莫能统一。公元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公元550年,突厥破铁勒。公元552年,突厥部落建立汗国。公元553年,灭柔然。

    公元554年,统一铁勒以及整个漠北地区,逐渐征服大兴安岭到里海之间的广阔土地。公元583年,东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为界分立。

    唐初,东西突厥灭亡于唐。高宗末东突厥复国。公元743年,回纥人起兵反抗突厥,于745年灭后突厥,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南下中原,受到唐朝招抚。

    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西域地区。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喀拉汗王朝就是葛逻禄联合西迁的回鹘部落建立的。

    这便是李承训的记忆里。对于突厥人的全部了解。李承训心里更加的清楚突厥这个民族对于大汉民族犯下了滔天的罪孽,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李承训便是有义务,干掉突厥民族,一直让其灭族。

    看着不断倒下的突厥骑兵,李承训心里有着一抹快感闪过。眸子里全部都是嗜血的光芒闪烁,不得不说楚霸王李承训的民族主义已经根深蒂固,无可救药了。对待异族人都是一个字,那便是杀。

    派遣最强大的军队,对其进行彻底的扫杀。妇孺老幼皆杀,对于这种异族只有彻底的灭了族,才更加的保险。不然凭借其的豺狼本性,根本就无法利用儒家的大义教化过来的。

    要不然的话,李承训一定会派遣儒家士子前往教化之,也不用这么多的将士用命,那生命来拼搏了。想到这里李承训心里闪过了一抹得意,嘴角掀起笑意。

    他已经想象到了儒家士子到时候的可笑面容,儒家的教义面对突厥骑兵的屠刀,一定会让世人为之侧目。因为李承训清楚,任何思想的侵蚀都抵不过大刀所向。

    大刀所向,儒家思想一定会妥协,就像当初在汉武帝时期一样。在大汉强大的实力下,董仲舒只得阉割儒家思想,曲解了孔子的真正的仁与爱,只为了迎合帝王。有了董仲舒的前车之鉴,李承训相信想要儒家妥协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已。

    等到这一场大战结束,就是李承训出手解决诸子百家的时候。(未完待续。)

第289章 入驻洛阳之一统() 
战争就这样的进行着,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李承训也是一样,只能坐看战争,到了最后颉利在几十万大军的追击下不断的溃败而走,不得不离去。

    这一场关乎天下大势走向的战争颉利最终还是输了,十万铁骑终于还是在四十万大军的围拢之下,烟消云散。不得不说,这一场战争已经落下了帷幕。颉利溃败而去,没有几年的的休养生息是不能在举兵南下的。

    战争结束之后,李承训便是选择了回去。长安这个时候已经成了一个是非之地,久留不得。在与李渊详谈之后,李承训便是率军南下,直接借助强大的军事的力量,直接入驻了洛阳。

    王世充虽然有着再多的不愿意,也无能为力。因为楚霸王率领着二十万党卫军,可以说是一股强大到骨子里的力量,王世充的五万洛阳军根本就不是楚霸王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承训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名义上在以前,王世充就已经臣服了李承训。故而这个时候楚霸王率军去入城,便是成了名正言顺。就算是王世充想要反对也是没有办法,这便是当时王世充面临的最大困境。

    对于这个时候进驻洛阳,楚霸王李承训是有着一些计较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天下除了洛阳王世充之外,整个天下都已经落入了李唐的怀抱之中。所以这个时候李承训就很有必要,入驻洛阳。

    完成中原大地的最后的统一,这也是李承训最有必要做的事情。入驻之后,楚霸王便是下令军队接管了洛阳的这种政务。也就是因为这个颉利入侵,便是让李承训有了这个契机。

    大唐宣布统一,当真是让天下各大势力震动。因为这是自隋末之乱以后再一次的中原大地统一,也是让天下的百姓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王爷,洛阳的城防都已经接手,接下来还清霸王吩咐!”就在李承训还在沉默,看着地图思考接下来的前进方向。不得不说楚霸王的顾虑十分的有理由。这个时候入驻洛阳就必须牢牢的洛阳的军权。

    在这个乱世,也只有兵权才是最大的保障。李承训一直记得太祖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话,直到始终没有丝毫的忘记。因为楚霸王清楚,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军队永远都是乱世称雄的本钱。对于这一条本钱,楚霸王李承训也是知道的很是清楚,所以也是就是这样,楚霸王始终看重军队的建设,无论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绝对劲旅。

    对于这一点李承训也是心知肚明。他清楚的知道党卫军与国防军就是他纵横这个天下最大的本钱。所以楚霸王一直都是很看重军队的建设,党卫军与国防军的设备与训练都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

    “嗯,”

    李承训点了点头,之后便是在地图上沉默了。随后之后便是抬起头对着李一道:“时刻关注王世充的一举一动,若是有所异动,立即派兵镇压。”

    “是,王爷!”

    看着李一转身离去,李承训也是有着一起的愣神。因为这个天下统一的太过于容易了,相当于很离奇。天下一统的最后一战往往都是十分艰苦,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定律。但是如今楚霸王这一次一统大唐却是太过于简单和儿戏了。

    防止这个时候王世充的反叛就十分的有必要,王世充也是这个乱世的枭雄,常年高据庙堂之上,是一个不甘落于人下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李承训心里清楚,是极其危险的。

    一个不好,或者控制不住就会出面乱局的可能。清楚这一点的李承训也是时时刻刻的防止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所以他才会下令燕云十八骑时刻关注,王世充在洛阳的一举一动。

    一旦王世充有所异动,就会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将洛阳夷为平地。对于李承训来说这个时候刚刚经历过大战,一个相对的安稳的环境就极其的有必要。

    为了帝洲的安危。为了接下来经济建设的需要。李承训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一切,为了他的移民计划来增砖添瓦。所以这个时候国家的安定与统一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于是明白这一点的楚霸王,便是乘着这个时候时刻。进入洛阳。

    李承训心里清楚想要专门攻克有着虎牢天险的洛阳,凭借自己是势力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平白损失很大的力量,所以李承训就思考之后,决定挥军入城,借这个机会彻底的掌控了这座坚城。热爱三国的李承训,自然是明白虎牢的难以攻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如此险峻。

    对于虎牢的险峻,李承训心知肚明。著名的三英战吕布就是发生在了这个地方,洛阳的典故可以追踪到华夏最古时期,李承训心里清楚。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

    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东汉时期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这便是洛阳,更是在女皇武则天之时称之为神都。成为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一跃而成为天下最繁华的地区。(未完待续。)

第290章 必须前去() 
由于入驻洛阳,天下九州也是尽数落入了李唐之手。自隋末大业十一年开始的天下大乱,经历整整六年才算是逐渐平息。

    重新归于一统的中原大地,支离破碎,生灵涂炭。无论是李渊还是李氏皇族的任何人都是心知肚明,未来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有句话说的好,守业更比创业难。

    完成天下一统的李唐自然是兴高采烈的庆贺了,李渊终于是要成为唐太祖了,文武百官都成了从龙之臣,开国功臣。长安,乃至天下都是陷入了一种狂欢之中。

    既然已经完成了天下统一,也就是时候来清算功劳的时候了。毕竟当初造反是要脑袋的事情,人家文武百官跟着你干,就是为了今日。所以李渊也是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特此在长安召开封赏大会。

    这一次无论是大唐的那一个王,或者功臣,都是一一召进京。接到命令的每一个人都是心里清楚,这是大唐开国封赏最大的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一个国家成立,功绩最大者莫过于这些开国元勋了。

    在以后的岁月里,鲜有文武百官能够胜过他们。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律,一直都没有丝毫的改变。

    “霸王,长安天使到达!”李一在门口轻轻的出声,他知道李承训并没有休息,而是在认真的看书。并且楚霸王说到底,名义上是李唐的下属,迎接天使,是一种必须的礼仪。

    “嗯!”

    闻言李承训点了点头,转头目光侃侃的看着了门外道:“李一,吩咐下去,文武百官候列,大开中门,迎接天使!”

    “是!”

    听到李一的脚步声走远,李承训心里闪烁过一抹没有必要。因为按照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实力,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低头。只是李承训一直都是做人低调。觉得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刻对李渊放为难。

    中门大开,帝洲政务院首脑,参谋本部正副总参谋长,国防部长。陆军部长,海军部长,装甲军部长,他们每一个人都据在。他们心里清楚大唐一统,封赏的这一天绝对的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天。

    “臣。李承训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由楚霸王李承训带头,紧接着帝洲官员们跟随。顿时在院落里面形成了一副三呼万岁的壮观场面,当然了其余人都是跪拜在地的,但是楚霸王仅仅是站立着,就连一个鞠躬都没有。

    因为他知道就算是鞠躬了。张淑德是不敢受。此时此刻的楚霸王在李唐内部,地位绝对的不同凡响。正所谓实力决定待遇,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最深的体现。

    楚霸王虽然不是大唐的国之储君,但是李承训的实力是大唐内部最为强大的,就连李渊也是有所不及,所以这个时候李承训受到的待遇,只差于李渊而高于任何人,包括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等人。

    这便是实力的体现,淋漓尽致。

    “霸王。这是陛下的旨意,请你过目!”张淑德的语气恭敬无比,甚至于在李承训面前弓着身子。作为李渊的眼前红人的张淑德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唐皇李渊对于楚霸王的忌惮。

    而且就这个天下而言。在李渊死后最有可能登上帝位的便是楚霸王与李建成。作为太监,他们只能一生生活在皇宫之中,在皇宫之中只有皇帝才是他们权利的来源。所以张淑德的心理有着小小的小心思,那便是他比较看好楚霸王。

    无论是实力,还是实力,都是楚霸王出类拔萃。在宫中的生活其实就是一场赌博。这是一种十分投机的行为。一旦赌对了,升官发财都不是什么梦想,张淑德看好李承训,自然是从现在开始讨好李承训。

    “嗯,张公公辛苦了,请先下去休息一番,待晚上到来,本王亲自为公公接风洗尘!”李承训伸出双手接过了圣旨,朝着张淑德道。

    “多谢王爷厚爱,奴才感激不尽!”张淑德自然是一个心思通透之人,自然是明白接下来,楚霸王必然要与手底下的心腹谋士们商量。这个时候实在打发自己,所以张淑德也就从善如流的退了下去。

    “李一,封锁书房,敢踏足十丈之内者,杀无赦!”李承训看着张淑德离去的背影,下达了必杀令。因为他们接下来的话,太过于大逆不道了,根本就不可以让别人听见。

    不然的话,就是一场祸端。

    书房内。

    帝洲的要员都一一在列,李承训也是翻开了圣旨开始了仔细的观看。

    “封赏天下?”

    李承训观看完之后便是咀嚼了一声,犀利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朝着百里挑一等人道:“陛下有旨,召本王进长安,接受封赏。诸位都是帝洲的才智之士,本王想要听一听你们的意见。”

    随后李承训便是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了身边的裴矩,让他们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