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大唐初年,没有扩音装置演讲起来确实费力的很。百里挑一与杜如晦由于有李承训提前打过招呼,显得很是淡定。但是袁天罡,王兼,徐世绩,狄知逊等人确实脸上震惊之色无法掩饰。显然对于李承训的重开科举之法,确实深深的震撼到了他们。
霸王殿,在这一刻除了呼吸声之外再无杂声。良久之后,李承训才重新开始发言道:“本王,决定在本王治下七郡之地设立郡学,没一个郡拥有三所郡学。与帝洲建立大学,以培养士子,兴盛地方!”
“王爷,这郡学与大学又有何不同?”袁天罡这个家伙显然与李承训的配合极其的默契,通过李承训递过来的一个眼神便是明白了他在这个会议上的地位,便是引导者。
其余的人对于袁天罡的疑问不置可否,因为这也是他们的疑问。所以自从袁天罡开口之后,其余都是看着李承训等待着一个解释。以期待来了解这个大学与郡学的区别,以及李承训突然重开科举的目的。
“郡学,乃是一郡之地的学府,分为国小,国中,两个层次。其中国小乃启蒙教育,国小三年结束,便可以进入国中学习。国中三年教育结束,成绩优良者,便可以进入大学。”
“大学为四年,前三年学习各种书本知识,第四年进入各级行政单位实习。最后通过参加科举,成绩优良者便可以进入国社党,以及七郡之地的政府机构任职。”李承训看着一眼听的认真的几个人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各位也别光坐着听本王说,现在你们也都听到好一会了,具体的大意本王也说了出来,各位就发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吧!”
“王爷,这教育一事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如王爷所言,国小三年,国中三年,大学四年,足足十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众人还都在思索着李承训的目的,尉迟敬德倒没有管那么多,反而第一个开口问了出来。
“嗯,十年时间确实不短了!”李承训看着尉迟敬德一笑,随之开口解释道:“十年这已经是最短了,常言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不过,开办学校之事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件事情。”
“十年之后,等到大学之内的第一批学子毕业,那么天下之间无论是五望七姓,还是关中贵族,甚至于儒家士子都无法对本王的基业造成任何的影响!”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之后就在没有开口,因为这些话已经很明显了。
开办学校,重开科举。
这无疑是相当于后世的学校与公务员制度。一旦这个制度确立,那么五望七姓这些个控制着大量才智之士的世家大族就没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说这个学校与公务员体系就相当于给世家大族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端是狠辣无比!(未完待续。)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求支持!!!!
第143章 亮瞎了一地的钛合金狗眼()
“狄知逊?”
“属下在,请王爷吩咐!”
李承训目光一动看着狄知逊有了计划,心下想到思索良久的方案,目光逐变得越发坚定。看着站起来,显得从容不迫,没有了当初那份稚嫩的狄知逊,李承训满意一笑。
“自今日起,成立教育部,下辖与政务院,由狄知逊担任部长,主抓学校与科举之事!”李承训目光变得严肃,看着狄知逊道:“知逊,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个永久性的事情,如今本王重开科举,想必遇到的阻力将会是极其的庞大。今日本王将这个重担交给你,你有信心吗?”
成为一部之长,就代表着自己彻底的成了李承训麾下的中坚力量。属于嫡系,属于心腹。狄知逊心里是满意的,于是狄知逊对着李承训一抱拳道:“承蒙王爷看起,属下必定竭心尽力,办好教育事业,一解王爷的后顾之忧!”
“嗯!很好,既然你能这么想,本王就放心了!”李承训看着狄知逊,目光之中闪过一抹赞赏。随及道:“那既然如此,狄部长,立刻颁布本王命令,言,我帝洲缺少官员,欲重开科举,但凡才学之士,不分各派,不分地域都可以南下帝洲参加科举。科举成绩优异着便可以在我大唐为官!”
“是,属下马上去办!”狄知逊一想起科举之事的重要性,自然打算立即告辞李承训开始教育部的主持工作。但是李承训并没有将最重要的说出来,自然不会让狄知逊此刻就离开了出去。果然李承训挥手道:“知逊,此事不急等到会议结束之后再去吧!”
“是,王爷!”
听到李承训如此说。狄知逊便是明白李承训肯定还有话要说,有任务给自己安排。想明白这一点也就没有立即离开的急迫,转身在自己原来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李承训看着自己麾下的重要人员,心下一笑道:“百里挑一?”
“属下在,请王爷吩咐!”
百里挑一虽然不知道李承训又要干嘛,但是作为臣下听到李承训的招呼自然而然的站了起来回答道。李承训看着百里挑一卓尔不群的气质也是莞尔一笑,百里挑一身上虽然加了一些威严。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没有变。
“本王决定在于七郡之地,分别成立,国小,国中学校便按照本王原先的吩咐开展。”李承训目光看着百里挑一道:“百里。此事就交给你开办!”
“是,属下绝不让王爷失望!”百里挑一信心满满的回答一声,随及疑惑的道:“王爷这个国小,国中都读什么?”
不得不说,百里挑一目光长远。一眼就挑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关系着以后大唐的命运的大事。也是合个派系最大的争论。儒家士子自然希望教授四书五经,而其余派系也是各有推荐。因为这是对于一个派系兴盛最根本的变革,一如当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果不其然,就在百里挑一话音一落,便是有杜如晦站起来道:“王爷,这学校所读之物,属下还是认为四书五经,大学,春秋为妙!”
“王爷。还有我黄老之学!”这是袁天罡在发言。
“王爷,用我法家!”
……
李承训看着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众人,摇头一笑。此刻的几个人哪有一点为人重臣的模样,活脱脱就是菜市场上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的妇女。李承训转头对着门外的李一吩咐道:“李一,将东西抬进来!”
听到李承训的话,争论声嘎然而止。纷纷转头看着李承训,想要看看李承训到底在玩什么神秘,有什么惊喜给大家。其实此刻的李承训也是颇为为难,毕竟这个学校所选课本,对于一个学派来说过于重要。而且李承训麾下可谓是诸子百家哪一个都有。
如此一来,反倒让李承训纠结了起来。因为此事看起来简单,但是一个不好就会导致麾下失和。李承训对于这件事。思考良久,愣是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无奈之下。心一横,来了一个破天荒的剽窃。
“王爷,这是何物?”
杜如晦看着李一抬进来的书本,有些惊讶,不明白李承训的意思。转头一看李承训,心里想到难道王爷要将这些书籍作为读物吗?李承训明显的感觉到了杜如晦等人的疑惑。站起来身来走过去将书籍的面目揭开。
“这便是本王连日来编写的国小,与国中的课本!”李承训指着小的一堆书上道:“这里面是分为语文和算术!以后国小学子便由老师教授这些东西!”百里挑一与杜如晦闻言一愣,桌上各自取过一本书观看了起来。
“王爷,这是千字文,这是?”
“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百里挑一目光疑惑的看着李承训,因为这篇文章,他从来没有见过。再结合李承训刚才的话语,无疑这本书李承训便是原作者。
这对于百里挑一的震撼可是相当大的,因为在古代。除非你真正精通一门学问之后,才有能力著书立作。李承训无视众人的震惊,一脸的淡然。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写的,而是剽窃而已。
“这本书,本王称它为百家姓,记载了我中原各地,各个姓氏的存在!本王认为它作为国小的启蒙读物,还是可以的!”李承训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开口说出了他的打算。
“此文朗朗上口,作为启蒙读物确实最佳不过了。”百里挑一回答一声,便是顺手打开了最后一本:“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三字经,百家姓,一出,直接震得百里挑一等人没有了脾气。但是杜如晦此刻确是拿着那本名为算术的鬼画符直发呆,原因是李承训直接使用了阿拉伯数字。要是杜如晦能够理解的话,那就轮到李承训吃惊了,的怀疑一下杜如晦是否是穿越者。
经过李承训的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算是让众人理解了阿拉伯数字的用处。关于国小的书籍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至于国中的课程,李承训只设定了六门,那便是化学,物理,语文,算术,体育,地理。
当然了化学与物理根本就是个称呼,李承训心里清楚这个时代的人知道个屁的元素周期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这一切不过是李承训为了以后开的一个头而已,关于化学与物理的课程,李承训便将目光打向了道家炼丹的那些人的身上。
李承训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火药的出世,造出战争之神横扫这个世界,一直打到恒哥流域,做一下那一代天骄。随后李承训收回心里的胡思乱想,便是再一次的将目光看向了百里挑一等人。沉默了一下开口道:“从今天起大兴土木,修建学校,本王决定于帝洲建立帝洲医科大学,帝洲大学,帝洲军校!”
“帝洲医科大学,主修医学,培养医学人才,帝洲医科大学在校七年。分为药剂系,临床系,针灸系!等到第一批学子毕业,本王会在这个郡县设立医院,安排就业!”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仿佛看到了那些看不起病痛的老百姓,随后继续道:“帝洲大学,下辖物理系,化学系,风水系,艺术系,语文系!”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训突然不说话了,目光看着杜如晦,半响以后道:“帝洲军校,下辖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装甲军军官学校,分为,指挥系,参谋系,后勤系,通讯系等……”
“百里,派人前往终南山寻找药王孙思邈前来,担任帝洲医科大学校长,帝洲大学校长由我师裴矩担任,”李承训这个时候的目光闪烁着精光,看了一眼众人道:“至于帝洲军校由本王亲自担任校长,徐世绩,李靖,等在职人员,担任讲师。先期开始对于军队骨干的培训,同时招收学生!”
说完这句话,李承训心里可是充满了成就感。当初看电视的时候,李承训可是特别羡慕黄埔军校那一个个的校长之称了。后世自己没有可能,但是在这唐初过一把校长的干瘾也是不错的。
试想一下,日后等待军校毕业的学子参加军队,到时候全军军官都是自己的学子。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也!最重要的是,一旦自己的学子担任军官,也同时保证了军队的绝对忠诚。
说真的这一件事可是李承训来到这隋末考虑最久,也最上心的一件事了。无论是想到以后华夏物理,化学的璀璨,还是期待着蒸汽机,战争之神的问世,李承训都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走了一种有恃无恐的心思。(未完待续。)
PS:俺要推荐俺要推荐票
第144章 责任、荣耀、国家()
随着李承训的决定,帝洲以及下属吴郡,京口等七郡都开始了大兴土木。同一时间李承训也开始了对于各大学校教师的培训,毕竟这个阿拉伯数字在这隋末唐初也就只有自己懂而已。
为了加速华夏文明的进程,李承训不惜放下各种政务开始了对于国小,国中教师的培训。因为在李承训认为科教兴国,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既然他有机会来到这个唐初,他就有理由完善华夏的教育体系。
李承训相信经过这一次的改正,以及自己的以身作则。以后华夏的教育事业将不会在重蹈覆辙,火药问世两不会是在为了烟火鞭炮,指南针研制出来不光光是用在风水之上。李承训有些一个一个伟大的梦想。
他希望有朝一日,他可以给麾下的军队配备红字大炮,随着战马所致战争之神的轰鸣声响彻高句丽以及倭国。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麾下的学校里面能够诞生出世界级的大师,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甚至于哲学。
他希望那个让牛顿顿悟出运动定律的苹果砸在汉族人身上,他希望这是一个璀璨夺目的大世,真正的百家争鸣!
这其实便是李承训心里的一点念想,甚至于可以说是执念。前世填鸭式教学可是让他深受其害,重活一世还是一个站在巅峰的人物,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之时,李承训选择将他改变。
只要教育事业不会出现断层,按照当前这种情况,李承训相信不出百年华夏必将兴盛无比。甚至于在未来的千年时空里,中华民族都会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最璀璨夺目的那一颗奇葩。
转瞬之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帝洲医科大学,与帝洲大学依然还在修炼之中,但是帝洲军校,已经早早的修建完毕。开始了招收学生,今日是帝洲军校开学的第一天。李承训作为校长是必须出席的。
李承训带着燕云十八骑朝着帝洲大学缓缓前去,根据报告上来的资料,帝洲军校第一期的学生有三千人,其中一千五乃是军官特训之人。也就是这一次的军校招生仅仅招收到了一千五百人而已。
台上众人就坐。台下学生肃穆而立。作为学生他们是没有一个可以坐下的,一如后世。最重要的人物总是最后一个出场,燕云十八骑隐于暗处,李承训朝着主讲台而去。看着台下学子,李承训心里突然生出一股豪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