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英一脸痛惜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将军被抄家灭族之后,谁也不敢前去收尸,几十具尸体就放在宅院之中,直到开始发臭,也无人敢靠近。后来,还是爷爷出面,才冒着大不韪之罪名,命人将尸体埋葬在了那院落之中。”

    “原来如此。”李沧海摸着下巴,想了想,问道:“二哥,不知那将军姓甚名谁?”

    狄英顿时变得犹豫起来,他谨慎地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自从他被抄家灭族之后,那将军之名就成了洛阳城一种忌讳,百姓生怕提及其名而被牵扯进去,是以久而久之,也就逐渐被人所遗忘。那将军名秦,单名一个复字。”

    “秦复?”李沧海反复念叨了几下,在脑海中查找着相关信息,但十四年前,他尚且年幼,根本就没听过这个名字,更遑论寻找相关线索了。

    “沧海,你为何突然提起这个?”狄英不明白为何李沧海要提起十多年前的旧事。

    李沧海眉头紧锁,没有回答狄英的问题,而是好奇地问道:“通敌叛国这等事,又岂会不经审理便定下罪名呢?”

    李沧海想不通。十多年前的李隆基那可是有名的贤君明主,缔造了‘开元盛世’。岂会动不动就抄家灭族?

    “这个我却不甚清楚了。这在当时也算是轰动一时的大事,我记得此案是交由三法司连同洛阳府。共同审理,在确定其叛国罪名成立之后,圣上才下旨将其抄家灭族的。”狄英仔细地想了想说道。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陷入思考之中。

    刑部尚书、御史大夫连同大理寺卿,也就是所谓的‘三司会审’。

    一般性的案件都是由刑部、或者大理寺分别受理解决,能够用的上这么大排场的,都是非常重大,且较为复杂的案件。

    这类案件往往牵连甚广,影响甚大。且犯案之人位高权重。是以要经过‘三司会审’以示公正,在三司得出结论之后,禀明皇帝,再有皇帝判决。

    从狄英的描述中不难看出,秦复全部符合这些特征。

    一是位高权重,二是通敌叛国。

    历朝历代对于通敌叛国都是深恶痛绝,更何况十多年前大唐正直盛世,如此盛世却被吐蕃侵占了幽州,简直就是给了李隆基一个响亮的巴掌。也难怪他会震怒到要将秦复抄家灭族。

    “沧海,你为何会突然对这起案件有了兴趣?”狄晴眨巴着眼睛,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道:“因为我查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他顿了顿后。对着狄晴问道:“晴儿,你在洛阳府当过差,可知道所有案件的卷宗都放在何处?”

    狄晴点了点头道:“这个自然知晓。”她眨巴着眼睛。恍然大悟地道:“你要去调阅有关秦复叛国案的卷宗?”

    李沧海眯了下眼睛,深深地道:“我有一种直觉。从这桩案子上说不定能够查出麟主真正的身份。”

    狄晴兴奋不已,她似乎一些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地道:“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查阅卷宗去吧!”

    李沧海看着狄晴,笑着道:“晴儿,翻阅卷宗可不是件轻松的事,你确定要去吗?”

    狄晴白了他一眼,哼道:“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不就是查阅卷宗嘛,对本女侠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李沧海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这就出发。”

    两人对着狄英告别之后,狄晴便匆忙的拉着他,一蹦一跳的往外面走去。

    洛阳府,李沧海在表明身份之后,新上任的府尹忙不跌的对两人行礼,然后恭敬的带着两人去到了收藏卷宗的阁楼。

    李沧海发现成为大理寺卿之后,方便了许多,放在以前他一个九品县令即便是磨破了嘴皮,恐怕也不可能让他去调阅卷宗。而如今他贵为大理寺卿,却是只要动动嘴便可以做到,这顿时让他感慨不已,难怪世人都如此喜欢权势。

    “大人,此处就是存放案宗之处,里面存放着自大唐开国以来的历年卷宗。”洛阳府尹对着李沧海恭敬地行了一礼后,想了想道:“只是,这里卷宗甚多,查找起来只怕颇为困难,是否让下官多找些人手,帮助大人共同查找?”

    “不必了,我们两人就够了,有劳府尹大人了。”李沧海对着洛阳府尹微微点头道。

    洛阳府尹忙躬身,连连道:“不敢,不敢。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打扰大人了。”

    洛阳府尹对着两人行了一礼之后,便离开了阁楼。

    “晴儿,咱们进去吧!”李沧海看了看阁楼,随即推开木门,和狄晴两人走了进去。

    李沧海还是第一次来到存放卷宗的阁楼,虽然在破解‘武皇宝藏’之时,他曾从这里找到过有关狄仁杰留下的相关线索,但那也是梁修取出,他当时不过是个普通百姓,是无权进入这里的。

    而此时来到这里,他才发现,这里存放的卷宗,多的简直超出他的想象。

    五层高的阁楼,自上而下,排放的密密麻麻,简直浩如烟海,其规模堪比前世的那些图书馆。

    “沧海,这么多卷宗,要从何找起啊?”狄晴也是头一次来到这里,看着一排排的木架,每个木架上都放满了卷宗,她的脸蛋顿时皱成了一团。

    李沧海走到阁楼中间,发现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摞记录簿。

    他翻了下桌上铺着的宣纸,竟从里面抽出一张阁楼布局图,上面记录着各个楼层所存放的年代卷宗。

    从上而下,依次是隋末唐初,贞观年间,神龙年间、开元年间、天宝年间。

    也就是说,最上一层所保存的卷宗,乃是隋末至贞观末年,接着是贞观末年至神龙末年,如此类推。(。)

第三百七十八章 纰漏() 
那么最底层保存的卷宗,则是天宝十二年至开元末年。

    而他们所要查的卷宗,属于十四年前。

    开元共二十九年,十四年前也就是开元二十八年,相关卷宗悉数存放于第二层阁楼。

    李沧海颇为欣喜,他原以为这些卷宗会被人胡乱放置,不想竟被放的如此井然有序,这让他感到轻松许多。

    放下图纸,李沧海便带着狄晴上到了二层阁楼。

    尽管知道了开元二十八年的卷宗放在二层,但那一排排的木架上堆放的卷宗,依旧让人头晕目眩。

    看着堆积如山的卷宗,狄晴一阵眼花缭乱,她眨巴着眼睛,突然拍了下脑袋,哎呀一声叫道:“沧海,我忽然想起薛姐姐要教我弹琴,我就先走了。”

    李沧海顿时翻了个白眼,他看着狄晴,笑骂道:“你这丫头,当初是你说要来查阅卷宗的,怎生如今却又要打退堂鼓了?”

    “哼,我才没有打退堂鼓呢!薛姐姐真的要教我弹琴嘛!”狄晴两根指头不停的对点着,嘟着嘴小声嘀咕道:“再者说,我也不知道居然有这么多卷宗,这要找到何年何月?我才不要待在这里!”

    李沧海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就知道你没这个耐性,罢了,这里我自己寻找便是。”

    狄晴眯着眼睛,嘻嘻一笑,道:“沧海,你对我真好!既然你对我这么好,那我就帮你去调查唐傲!”

    李沧海点了点头,狄晴毕竟行走过江湖。唐傲之事还真得交给她才行。

    “凡事当心,查到任何线索。且不可轻举妄动!”李沧海叮嘱道。

    “知道啦!”狄晴应了一声,忙蹦蹦跳跳的离开了阁楼。生怕跑的慢了,似乎会被李沧海再给捉回去一样。

    看着狄晴离去的背影,李沧海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深吸了口气,李沧海整理了下心情,将注意力再次放到了眼前一排排的木架上。

    这阁楼之中保存着三四十年的卷宗,然而这些书架却不是按照正常的方形顺序排列,而是以中心为原点,呈放射性的圆形,一圈圈往外扩散。

    每排木架有十二空格。放着一年十二个月的卷宗。

    李沧海随手拿起一排书架上的卷宗,发现大多数皆是民间纠纷,事无巨细,凡是告上官府之案件,无论大小皆有记录。

    这也让他对大唐刑狱之严谨,感到由衷地敬佩。

    顺着排列找去,李沧海很快便找到了开元二十八年的书架。

    这些书架虽然以圆形排列,但好在有迹可循,以最中间的为开元末年。按照顺时针方向一圈圈的向外延伸,开元二十八年的架子正好位于楼梯出口的左手边。

    这架子上每个格子都堆放着厚厚的卷宗,粗略算起来,约有近千份卷宗。

    单靠他一人。挨个的翻阅,显然不太可能。

    李沧海站在架子前,仔细回想了一下狄英所说。

    狄英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月份。但他说过,秦家被灭门之后。尸体很快发臭,这说明当时天气炎热。乃是盛夏时节。

    而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月份,乃是夏至过后的伏天,也就是农历六月。

    想到这里,李沧海毫不犹豫地看向,写着‘未’字的那扇格子。

    这些格子以十二地支为顺序排列,而十二地支之中,寅为正月,卯为二月,依次类推,六月也就是未。

    李沧海将那些卷宗全部抱了下来,然后坐在地上,开始一张张地翻阅。

    丙申日,西市杀猪匠丢失银钱三两五钱,经查证乃被其长子所盗,销于赌坊。

    丙辰日,吐蕃客商丧命洛河,经查证乃是其仆从贪其钱财,以铁器致其死亡,伤口位于后脑,凶器为。

    丁丑日,丁亥日。

    李沧海仔细地翻看着卷宗,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眼。

    突然,他的眼光定在手中拿着的一份卷宗。

    乙酉日,于洛阳府开堂,会同大理寺卿、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共审怀化大将军秦复通敌叛国一案。历三天,举人证、物证若干,证据确凿。复伏法认罪,对其所犯,供认不讳,予以结案。

    看完之后,李沧海顿时皱起了眉头。

    怀化大将军通敌叛国,是何等大事?洛阳府的案件归纳,竟然只有区区几十个字,简直太草率了些。

    而最让他不解的是,他翻遍了所有的卷宗,也没有找到结案陈词。

    但凡审案,必有结案陈词。

    一是为了记录案件之经过,二是为了保留案底。

    这也就是为何每个衙门都会配备师爷,师爷的主要责任,便是将整个案件记录下来,从案发到审理直到结案,都要详细记录。

    结案之时,这份陈词必须经过师爷、审理者的签字,方才真正算是结案。

    可以说,结案陈词是对一桩案件,最好的展现。

    李沧海想不通,就连王家阿婆丢了一只狗,这种小小的案件都会清晰记录的洛阳府,为何会在这等重案上出现如此明显的纰漏?

    即便是没有结案陈词,有关案件的记录也不应该如此草率才是。

    区区几十个字,甚至连为证之人与物证为何都没有记录,这种完全不符合逻辑的事情,用脚趾头也能想出,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三司会审,若无确凿证据,断不可能轻易结案。若是秦复并没有被冤枉,为何洛阳府不敢将审案过程记录在册?还是说,这其中真的另有隐情?”李沧海眉头紧锁,自言自语地道。

    洛阳府的案宗,让李沧海觉得有些疑惑。

    既然秦复已经认罪伏法,为何不将整个案情记录在册,而只是简单的只言片语了事?

    这桩案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从眼前情况看来,却好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

    “怀化大将军,正三品大员,竟然通敌叛国,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而当年参与审理此案的洛阳府,却没有留下结案陈词。有点意思,这倒勾起了我的好奇之心,这怀化大将军究竟如何通敌的?”

    心中有了方向之后,李沧海离开阁楼,来到了洛阳府正堂。(。)

第三百七十九章 羊肉汤馆() 
正堂之中,洛阳府尹正在与五曹官员商议政事,见李沧海来到,几人纷纷躬身行礼:“参见大人!”

    李沧海点了点头,说道:“几位大人不必客气,不知司户何在?”

    只见一名身穿青色官袍之人走了出来,拱手道:“大人,下官就是司户。”

    “司户,洛阳城内凡有出生、死亡之户簿造册是否归你所管?”李沧海问道。

    “回大人,正是下官所管。”司户躬身说道。

    “本官想查看下洛阳城人口簿,还请司户带路。”李沧海说道。

    司户忙点头道:“大人请跟我来。”

    李沧海对着其余几人微微点头,随即跟着司户离开了正堂,往司户堂走去。

    大唐官府设司户、司法等曹。长安府设司功、司仓、司法、司岳、司兵、司户等六曹;洛阳作为陪都,则设五曹,无司兵曹,而上、中、下县则设司户、司法两曹。

    六曹的设立是为了辅助地方执政官进行治理,而司户则是掌管地方人口户籍之官员。

    司户堂内几名下属官员正在忙碌着校队户籍信息,见司户与李沧海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不知大人要找何时的人口簿?下官好安排人去寻找。”司户恭敬地说道。

    李沧海淡淡地道:“开元二十八年,东市秦将军府的人口簿。”

    “秦将军府?”那司户愣了下,他疑惑地问道:“敢问大人所说的秦将军,可是秦复?”

    “难道还有其他的秦将军吗?”李沧海反问道。

    “下官明白了。大人请在此奉茶,下官这就去取相关户簿。”司户对着他欠身行礼。而后便匆匆忙忙地离去。

    一盏茶之后,司户拿着一册户簿走了过来。恭敬地递给了李沧海,说道:“大人,这就是您要的东西,请大人过目。”

    李沧海放下茶盏,接过户簿仔细地翻看了起来。

    从头到尾将整个户簿翻了个遍,李沧海竟然没有找到关于秦家的任何线索。

    李沧海眉头微皱,对站在一侧的司户问道:“司户,为何这户簿之上没有关于秦家的任何记载?”

    司户愣了下,他疑惑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