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富贵-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了不到两里路,溪流突然平缓下来,在山谷漫成一大片浅滩。乱石堆突然不见了,变成了绵软的沙滩。
刘小妹就静静地躺在这片沙滩上,竹绿的衣裙已经支离破碎,乌黑的长发在水中上下起伏。她静静地躺在水里,仰头看着天,天上却遍布乌云,洒下零零星星的细雨。天却没有在看着她。
高大全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眼花了。
这确确实实就是那个自己熟悉的蛮人小姑娘,躺在缓缓流过的溪水当中,好像大山里的精灵,竹绿的衣裙好像水中盛开的花朵。
快步走上前去,高大全放下钢刀和哨棒,把刘小妹托起来,探了探她的鼻子,还有微微的气息。
高大全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他可以手提钢刀搏猛虎,面对这样一个昏过去的小姑娘却无从下手。
就这么在水里僵了一会,直到山风压着水面扑到自己身上,高大全才一下清醒过来,手忙脚乱地把刘小妹抱到河边,找了一个背风避雨的地方放了下来。笨拙地揉了揉刘小妹额头,她的皮肤出现了淡红色,却依然没有苏醒的迹象。高大全看看四周,觉得自己好无助,事情怎么又不是自己昨夜想的样子。
静了下来,就觉得湿透了的身子有些发冷,高大全才想起应该生一堆火起来,或许刘小妹是冻着了呢。
连绵的雨天树林里也没有干柴,好坏找来几块湿漉漉的枯木,高大全从身上摸出一个小铁桶来。这里面装的是煤油,徐平指定的几样进山的必备物品之一,对徐平那里来说,也是很珍贵的东西。
把铁桶打开,高大全倒了一点煤油在拾来的柴上,掏出火石噼里啪啦打了好一会,才终于把煤油引燃,噗地着了起来。
看着淡蓝色的火苗,高大全小心地用钢刀把捡来的枯柴劈成小碎片,慢慢地把火引旺,搬起刘小妹的身子,轻轻放在火边。
火光慢慢从淡蓝色变成黄橙色,映在刘小妹结白细腻的脸庞上,映着外漫天的雨雾,仿如梦幻一般。
高大全坐在火边,把钢刀横在膝盖上,看看外面的雨,看看火光,看看刘小妹,突然觉得这个画面是如些地不真实,好像是做梦一样。
不知哪里的山洪又泄进了这条小溪,传来隆隆的声音,高大全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转过头,却发现刘小妹正静静地看着自己。
“你醒了吗?”
“我没有死吗?好像做梦一样——”
“我也觉得像是在做梦。”
刘小妹轻轻笑了笑,这笑容看起来扯动了她身上的伤痛,却透着真诚。
“高大哥你救了我吗?”
“我——我不知道——”
“你找口水给我喝好不好?我渴得好难受。”
高大全一下跳起来,口中道:“我烧水给你喝,官人说不要喝山里的生水,会得不知名的病。”
“我们蛮人,从小喝得习惯了,不会生病。”
“我还是烧了给你喝。”
高大全从背上竹筒后边扯出一个大铁杯,拿着跑到小溪边,盛了满满一大杯水双手捧着跑了回来。
把铁杯架在火堆上,看着火舌添着杯底,高大全出了口气,对刘小妹道:“好快的,很快就烧开了。”
刘小妹的声音低沉得向乎听不见:“高大哥,你烧水不要把水盛满,水会溢出来把火浇灭的——”
“哦,是这样吗——”高大全手忙脚乱倒了些水出来,重新又架上去。
回到看刘小妹,眼睛却又闭上了。
到刘小妹身边,高大全凑到她面前,小声问道:“你没有事吗?怎么不睁开眼来?我怕你——,我怕你——”
“我好累,我想歇一歇——”
刘小妹睁开眼睛,看了高大全一眼,慢慢又闭了起来。
水开了,喂着刘小妹喝了几口水,她苍白的脸才慢慢又有了光彩。
刘小妹的头枕在高大全粗大的臂弯里,湿漉漉的长发顺着他的胳膊一直垂到地上,破碎的竹绿衣裙掩不住身体,一小口一小口喝着杯里的热水。
高大全从没与一个女子有过这样亲密的接触,现在他却觉得很自然,好像天生就该是这样一般。
喝过了水,让刘小妹又歇了一会,高大全问她:“你怎么在溪水里?”
“我自己跳进去的。”
“你怎么会跳水?”
“我哥哥输了钱,又把我卖给黄家了,我不愿意,就跳进去了。”
事情简简单单,重复着从前的轨迹,刘小妹的声音很平静,仿佛这就是她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直到没有人再把她放出竹筐,没有人再把她从山溪中救起,她结束自己的生命,终止这简单得枯燥的命运。
“我又没有死。活着真好!”
喝过了水,刘小妹脸上的光彩重新明亮起来。
雨终于停了,整个山林里都是快活的气息,不知名的鸟儿在鸣唱,数不清的小虫在草从中蹦来蹦去,就连小鹿也出来凑热闹,站在树间好奇地看着不远处一个高大的身影,背着一个竹绿衣衫的女子,一步一步向林外走去。
昨晚找了个山洞养足精神,给刘小妹包扎了伤口,太阳还趴在山脚下探头探脑的时候,高大全终于到了山谷口。
“出了这处山谷,我们就离开了忠州,前边不远就是巡检寨,张巡检与我熟识,你到那里好好休息一下。”
高大全对背上的刘小妹说。
刘小妹轻轻点了点头:“真好,我不想再回忠州了。”
钻出山林,远处大海一般的甘蔗林已经在望,甚至能够看见路边移边聚居点升起的袅袅炊烟,看着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高大全长出了一口气,站真了身子。
“高大哥,先不要下去!”
刘小妹突然拍高大全的肩膀,指着山脚下让高大全看。
十几个蛮人手里拿着刀枪正在谷口来回巡视,探头探脑地看两边山林。
“来抓你的?”
“嗯。”
高大全找块干净的石头把刘小妹放下,看了看山脚下,提起手中钢刀咬了咬牙:“要不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去把他们赶走!”
刘小妹苦笑:“他们十几个人呢,还是算了,我们在这里等一等,他们总不能一直守在这里。”
高大全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说不好自己能不能杀掉十几个蛮人,那也是常年随在主人身边打架杀人的。再说刘小妹现在连走步路都难,被蛮人发现了自己也护不周全。
太阳一点一点地往山上蹭,高大全在山顶上转来转去,心中烦躁不安。眼看着已经逃出牢笼,就这么被堵在这里实在让人憋屈。要不带着刘小妹从那边的山林绕过去?要是迷了路怎么办?自己昨天虽然也是从山上不走大路,终究还是顺着山谷的方向,真钻进深山老林里,心里却是没底。
“高大哥,你快看,那边有人来了!”
清晨弥漫的水汽中,远方徐徐露出黑压压人群的影子,整齐排开,慢慢向山谷口压了过来。
高大全喃喃人自语:“官人来了?”
正带人在山下谷口转悠的黄从贵等得心焦,口里骂骂咧咧,却见一个家丁快步跑过来,慌乱地喊道:“衙内,大事不好,邕州兵马来了!”
黄从贵抬脚就把来人踹倒在地:“没有出息,慌张什么!来了多少人?”
那家丁在地上不敢起身,口中道:“黑压压的,怕不有千百人!”
黄从贵吓了一跳,急忙跑到谷去看。正看见徐平带着巡检寨兵马,还有如和县里的数百乡兵,直向谷逼来。
“你去问问,徐通判带兵干什么?难不成要撤我们忠州!”
黄从贵伸手把身边的一家丁推了出去,又让身边下人把自己马牵了过来,事情不对,自己上马跑了再说。
看见对面有人过来,徐平吩咐人马停住。
那家丁到了徐平马前二三十步的地方,通地跪倒在地,高声道:“小人见过通判,我们衙内让小来问,通判怎么带人来忠州地盘,有事吩咐就好!”
徐平没有答话,冷冷看着水汽弥漫的山谷。
旁边的孙七郎眼尖,低声对徐平道:“官人,那边山上高大全下来了!”
这里的山都不高,高大全背着刘小妹没用多少时间就奔到了山脚下,向着徐平的大部队走来。
事情来得紧急,徐平没有与曹知州商量,高大全回来,却不好动手了。溪峒事物超出了徐平通判的职权范围,撤销一个土州事情可大可小,但无论如何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再说忠州有了防备,很难一下平定下来。
出了口气,徐平对前边的蛮人道:“回去告诉你们知州,我这里没有什么事情,只是看雨停了,过来看看有没有山洪。没事了!”
第150章 插手忠州()
兽形香炉里冒出淡淡的青烟,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秀秀坐在刘小妹床边,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刘小妹对秀秀歉意地笑笑:“秀秀,多谢你让高大哥去救了我。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用人陪,你忙你的去吧。”
“我不出去!一出去官人肯定骂我!刘小妹姐姐,你不知道,这次我闯大祸了!官人见不到高大哥,问我的时候,那脸色,啊呀,沉得比锅底还黑!我跟官人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官人这样,怎么敢出去?”
刘小妹笑道:“原来你是在我这里躲风头。这次真要谢谢你,救了我的性命,还给你惹了这么**烦。你也是好意,官人气头过了就好了。”
秀秀连连摇头:“才不是呢,官人是气我找高大哥之前没跟他说,差点让高大哥回不来。你不知道我们官人,别的事倒也罢了,这种事他可不会忘。我这一场骂是逃不了的,唉,躲一刻是一刻。”
青烟从香炉里飘出来,散到秀秀身边笼罩着她的忧愁。
前院客厅里,徐平与巡检张荣对面而坐。
“昨天的事情多谢巡检帮忙。”
张荣道:“通判客气,这本就是下官份内的事。”
徐平沉吟了一下,才又问道:“巡检和属下的厢军已来广西两年了吧。”
“马上就到了。我们正等枢密院行文,不知什么时候换防。”
“张巡检,我就直说,你们有没有想过留在邕州?”
张荣叹了口气:“通判既然问起,我也就说心里话。这一年多来,如和县这里的情况我们都看在眼里,说没人动心那是假的。厢军这碗饭总不能吃一辈子,谁不给自己留个退路?再说传闻这一次更戍,要把我们调往荆湖南路,去防备梅山蛮,一样的路途遥远,回家还不如邕州这里方便呢。日子到了,巡检寨里这些天也是议论纷纷,普通兵士每月钱粮还不如你这里种甘蔗的呢,家乡有信来,不少兵士家里就让他们留在这里种甘蔗,三不五时还能寄钱回去。但这种事情,要枢密院同意才行,我不敢开这口子。”
徐平点点头:“事在人为,只要你们有这个心,我去与曹知州商量,与转运使司一起向朝廷上个奏章,能留下来就留下来,免得旅途辛苦。”
这件事徐平有六七成把握。
年中因为玉清昭应宫火灾,首相王曾受牵连出知兖州。当然这只是个借口,主要还是因为王曾不阿附太后,多所掣肘,刘太后收权。
自乾兴年起,刘太后垂帘听政近十年了,皇帝已经二十岁,大宋的官僚士大夫渐渐对太后失去耐心,不时有人上奏章让太后还政皇帝,直接强硬处理太后身边人的事情接连不断。刘太后为了保住地位,不再像前些年那么自信,用人惟贤慢慢开始向惟命是从转变。
也就是当今皇帝没有响应这股风潮,对太后一直恭顺,不然可能刘太后的时代等不到天圣十年就要黯然落幕。
王曾被贬,张士逊去世,朝中现在是吕夷简独相。他八面玲珑,把局势稳定了下来,一方面对刘太后言听计从,另一方面随时准备着应付刘太后之后的朝局,从不得罪与太后对着干的人。
徐平从没与吕夷简打过交道,不过任上几次公事往来,吕夷简对他都比较照顾。是欣赏自己的才华也好,还是其他原因,这是徐平觉得最好打交道的一位宰执,应该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建议。
惟一的不确定因素是枢密使张耆,这是自真宗为太子时就追随太后的老人,最为太后看重。这人才能说不上,对大宋最大的功劳只怕就是生了个好孙子,北宋后期名臣张叔夜。然而这种人太后用着最放心,偏偏徐平与太后那边的人不怎么对付,就怕他从中作梗。
不过现在朝中风气变了,张耆在枢密使的位子上已经成了靶子,不少大臣直接说他无能,丝毫不加掩饰,要把这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换掉。这种情况下,他还敢不敢顶中书和三司实在难说得很。
与张荣又谈了些杂事,徐平便让当值的段孔目带着他去检点了赏赐的酒羊,带人押了回去。
这次出兵只是去露了露脸,有酒有肉发下去就够了,没赏现钱。徐平的官职里虽然带着通判州军事,但那个军字实在含金量不足,尤其搭档的是位武臣知州,军队不是他想调就调,只能多使钱笼络人心。
张荣一离开,高大全就自己找了上来。
徐平喝了口茶,看看面前老实站着的高大全,叹了口气:“你有什么话说?这次可是闹得动静不小!”
高大全道:“是小的鲁莽,让官人为难。今后不会再犯了。”
“你没什么错,以后有同样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大丈夫在世,济危救难,什么时候这种事也错了!”
高大全以为自己听错了,抬起头奇怪地看着徐平。
徐平又叹了一口气:“你事情做得没错,错就错在没事先告诉我。你在我身边也许多年了,难不成还怕我拦着你不让去?什么时候我在你们心里成了这样的人?最多也只是不让你孤身犯险罢了。”
高大全有些不好意思:“是小的想差了。”
“秀秀在那个刘小妹房里呆了一天了,没出房门一步,她也病了?”
高大全道:“秀秀知道自己闯了祸,怕是躲着不敢见官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