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孺子帝-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十几名强盗都是各团伙的头目,平时对太监印象很差,此刻却被蔡兴海所折服,全忘了自己被困城中,已是楚军的俘虏。

    柴悦让他们想起了这一切。

    他带来三千骑兵,加上之前的三千人,数量已经超过强盗,用不着小心应对了,他立刻下令,命手下士兵将强盗头子们收押,这些人倒不害怕,临走时还向蔡兴海告辞,对他十分敬佩。

    等强盗都被押走,蔡兴海忍不住肩上疼痛,叫了两声“哎呦”,对柴悦说:“抱歉,我站不起来了,帮我找个郎中吧。”

    柴悦马上派人去城里寻找郎中,亲自上前,与一名士兵共同将蔡兴海扶起来,他不肯坐主位,柴悦命人从外面的庭院里找来两张厚厚的毡毯,铺在地上,让蔡兴海躺得舒服一些。

    “大军已经到了吧?”蔡兴海问。

    “到了。”柴悦没有多做解释,反正城里的楚军已经多过强盗,后续援兵很快也会到达。

    “那我就放心了,累死我了,我要睡一会,郎中来了,让他好好给我疗伤,尽量别叫醒我……”

    柴悦笑道:“蔡督军尽管安睡,我会替你看着郎中。”

    “谢谢了,柴将军,我相信你。”蔡兴海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突然睁大双眼,“我这算是给镇北将军立功了吧?”

    “头功一件,镇北将军以及八万楚军将士,都要感谢蔡督军。”

    蔡兴海笑了两声,嘴巴还没合上,人已经睡着了。

    柴悦在大堂外面的庭院里召集众将官,开始分派任务,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将俘虏收押,留少数人当劳力,将堆在街上的财物送还原处,与此同时,派出士兵前往周围各县,以镇北将军的名义查看情况。

    郎中来了,对及时赶到的楚军感恩戴德,用最好的药物为蔡兴海重新处理伤口,“没事,皮外伤,过两天就好。”

    疗伤过程中,蔡兴海痛醒了一次,瞪了郎中一眼,又睡着了。

    柴悦也有两晚未睡,却不敢休息,四处巡视了一圈,确认没有问题才回到衙门,正好一名士兵前来报告,在城外的军营里,发现了一些强盗的俘虏,大都是附近的百姓,还有几名官府的差人与信使,其中两人急迫地要见守城将军,已被带到衙中。

    第一人是送信的驿兵,带来一封兵部的公文,可是被强盗抢走了,下落不明。柴悦命人带驿兵去见俘虏,务必找出公文。

    第二人是名军官,也带来一封信,他将信藏得比较隐蔽,没有被强盗搜走,但是不肯轻易拿出来,问道:“阁下是北军军正柴智吗?”

    柴悦心中一动,笑道:“北军没有第二位‘柴将军’了吧?”

    军官并非来自北军,不认得柴智,只是觉得眼前的这个人有点年轻,可所有人都称他为“柴将军”,他也不多想,拆开衣服的夹缝,从里面取出一封信,交给柴悦。

    信是冠军侯韩施写来的,明确要求柴智掌印,北军都尉的职位只在大司马之下,冠军侯之前为了尽可能不惹人注意,因此让刘昆升掌印,现在他觉得没有必要了,不仅让柴智掌管北军,还要求他看住刘昆升。

    柴悦越看越心惊,冠军侯向柴智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要求他率军北上,务必大破匈奴,得胜之后立刻回京,若有人拦阻,一律以军法论,他还声称京城大局很快就能稳定,行事无需再像从前那么小心谨慎,不可信、不可靠之人都可以除掉。

    信里没有指明,但是暗示得非常明显,冠军侯不想再看到镇北将军及其支持者。

    柴悦脸上失色,拿起信又看了一遍,冠军侯尤其关注匈奴人,要求柴智必须率领北军得胜还朝,他需要这场胜利,甚至让柴智不惜代价。

    柴智已死,楚军撤退,镇北将军正在与匈奴人和谈,冠军侯的愿望一条也没达成,远在京城的他,对塞外的情况了解得太少、太迟。

    冠军侯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派一位不认识柴智的军官来送信,此信若是落在别人手中,后果难以想象。

    柴悦正在发呆,几名士兵带回驿兵,他们找到了兵部公文。

    宫里一直不肯批复奏章,兵部只好在权限范围内发来公文,镇北将军总督军务的地位得到确认,但是失去了指挥楚军与匈奴人作战的权力,主要职责就是转运粮草。

    兵部的这一决定并不突兀,在他们看来,年轻的镇北将军没有能力组织一场大战。

    北军都尉刘昆升和左右将军获命共同指挥前线的所有楚军。

    两名送信者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反正交给了柴将军,任务就算完成,只等领到回执之后,就能离开了。

    柴悦让他们先去休息,拿着两封信坐在椅子上,思考对策。

    天亮的时候,蔡兴海醒了,虽然没睡多久,还是精神许多。

    柴悦先给他看兵部公文,蔡兴海扫了一遍,说:“兵部里尽是糊涂虫,让他们三人指挥作战,楚军还不得全军覆灭?镇北将军和柴将军当之无愧,就算有圣旨到来,全体将士也选你们两位。”

    柴悦笑了笑,又将冠军侯的信递过去。

    蔡兴海仔细看了一遍,神情越来越严峻,“冠军侯……难道他真的……”

    “看来是这样,起码冠军侯本人认为如此。”

    两人心照不宣,但是身为臣子,又不是特别熟,不愿说出“登基”、“皇帝”这些词。

    两人沉默了一会,蔡兴海先开口:“内有盗贼蜂起,外有匈奴窥境,大楚危在旦夕,需要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冠军侯肯定不行,他连自己的北军都能随意交给别人掌管,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必须是……”

    蔡兴海不知道该相信柴悦到什么程度。

    “必须是镇北将军。”柴悦将两封信交给蔡兴海的时候,就已经相信这名胖大太监。

    蔡兴海上前一步,低声道:“这两封信偏偏落入柴将军手中,也是天意,大楚安危,全看将军一人抉择。”

    柴悦又笑了笑,“也亏得蔡督军守住了神雄关。”

    “咱们两个就不用互相夸了,接下来怎么办?只要是为镇北将军做事,让我拼命也行。”

    柴悦盯着蔡兴海,“我很纳闷,你为什么如此忠于镇北将军?”

    “因为只有他能用我,而且承认我的功劳。我当过兵,也进过宫,见过的人不少,实话实说,有几个人敢重用一名陌生的****,甚至以性命相托?又有几位大人用人之后,能够不夺功、不抢功?大多数时候,****就连送命都被认为是份内之事,换不来一声感谢。至于聪明才智,呵呵,反正我是打死也想不到拿太祖宝剑号令群臣。”

    蔡兴海想起了往事,脸上露出兴奋之情,宫变时的那段经历对他来说无比珍贵,比守住神雄关重要得多。

    柴悦正色道:“正是此意,良臣择木而栖,若是天下太平、宫中无忧,镇北将军尚且会遭埋没,你我自然也很难有出头之日,如今却是内忧外患不断,韩氏子孙众多,有资格称帝者寥寥无几,太后有选择、大臣有选择,咱们——也有选择。”

    蔡兴海在书案上重重砸了一拳,牵动肩上的伤口,不由得呲牙咧嘴,然后道:“对,凭什么就让冠军侯称帝?镇北将军最有资格。”

    柴悦从最容易的目标入手,拉拢成功之后,信心稍增,将兵部的公文撕掉,拿起冠军侯的信,“光是咱们两人选择镇北将军还不够,得让整个北军都站在镇北将军这一边。冠军侯不了解边情,轻易弃军,所托非人,如今又强令北军进攻匈奴人立功,将士离心,正是说动他们支持镇北将军的绝佳时机。”

    “我认识不少北军将士,都对镇北将军印象很好,我可以说服他们。”

    “嗯,可这样还是不够。”

    “还需要什么?”

    柴悦等了一会,说:“得让镇北将军支持他自己。”

    (一个提醒:今日一更。一个约定:晚七时“孺子帝月票群”里见。)(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钦差督战() 
柴悦与蔡兴海还需要说服更多人,他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是北军都尉刘昆升。

    刘昆升率领的大军行进较慢,比柴悦晚了将近一天才到达神雄关,将军务交给麾下的将领,他先找地方休息一下,不只是累,还有惶惑,生性谨慎的他,一直力图避开官场中的漩涡,如今却身不由己地被卷了进去。

    柴悦带着酒肉前来拜访,算是为北军都尉接风洗尘。酒过三巡,仆人都已退下,柴悦出示了冠军侯写给柴智的那封信。

    刘昆升看完之后,手中的一杯酒怎么也喝不下去,半晌方道:“柴将军在京中还有家人吗?”

    “母亲和弟弟,现住在衡阳侯府。”

    对这些在外征战的将士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家人的安危,刘昆升也有一大家人要养,他又看了一遍信,“冠军侯排除异己,我不是他的人,从命死,不从命亦死——”刘昆升将信还给柴悦,“柴将军打算怎么办?”

    “冠军侯尚未登基就已独断专行,临阵换帅,强迫北军在不利的情况下进攻匈奴人,他若称帝,不只刘都尉危矣,整支北军都将受到牵连。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

    刘昆升抬手,示意柴悦不要说下去,他又想了一会,“镇北将军与匈奴人的和谈若能顺利,此事就有五成把握,朝廷近日若无大的动荡,将有七成把握,如果北军能护送镇北将军及时返京——”

    “大事必成。”

    两人密谈良久,结束时夜色已深。

    蔡兴海对刘昆升不是特别信任,见柴悦信心满满,忍不住提醒道:“刘昆升曾经亲手从镇北将军手里接过太祖宝剑,事后当着群臣的面却归功于太后,此人需加提防。”

    “我会小心的,可我相信刘昆升已经走投无路,镇北将军是他唯一的希望。”

    “接下来还要拉谁入伙?”

    “知情者不宜太多,暂时就是咱们三人,接下来你要放出口风,就说朝廷主战,冠军侯急于立功,非要与匈奴人立刻开战。”

    “这是事实。”

    “没错,这是事实,北军连续奔波多日,身心俱疲,眼下又值隆冬,关内动荡、粮草难以为继,北军将士已有厌倦之意,等他们对朝廷完全失望之后,就会想起镇北将军。”

    蔡兴海觉得这是一条妙计,“柴将军果然有想法。”

    柴悦笑道:“这是刘都尉的主意。”

    “嘿,老滑头,我猜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想看看全军将士的反应。”同一个主意,蔡兴海却给出不同的看法。

    在军中放口风对蔡兴海来说轻而易举,效果比预计得要好,北军将士在碎铁城时虽然表现得好战,其实心里都很清楚,一旦开战,即使战胜匈奴人也是一场惨胜,不知有多少人要死在对岸,如今已退至神雄关,没人愿意顶风冒雪再回战场。

    不满情绪快速酝酿。

    柴悦和蔡兴海借机劝说更多的人,柴悦看中的目标是那些跟他一样的庶出勋贵,这种人的未来毫无保障,却又不甘碌碌,渴望建功立业,在前两次战斗中表现勇猛。柴悦首批选中五个人,一拍即合。

    蔡兴海找的是交情过硬的几位朋友,半顿酒下肚,他们立下誓言,就差高呼“镇北将军万岁”了。

    人心思动,小小的神雄关内传言四起,甚至有人直接找到柴悦,向他暗示自己支持镇北将军。

    柴悦反而有点紧张,秘密很快就会泄露出去,必须速战速决。

    这天中午,左将军韩桐率领第三部分楚军到达神雄关,诸将当中,他以胆小闻名,而且深受冠军侯信任,不会倒向镇北将军。

    刘昆升设宴迎接韩桐,只喝了三杯酒,刘昆升就变了脸,命令卫兵将左将军捆起来,押送至牢房,罪名是治军不严、徇私枉法,有意劫狱搭救张养浩等人,前一个罪名没错,后一个却有点冤枉,可韩桐吓坏了,当着众将的面,一句话也没喊出来。

    此举即是清除障碍,也是试探众将的反应,同时还是刘昆升的“投名状”,经此一事,他再无退路。

    韩桐突然被抓,众将意外,但是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柴悦等人信心更足,由刘昆升出面,拉拢到几名将领,知情者聚在一起,制定计划:镇北将军正快马加鞭赶来神雄关,明天就能到达,他一进城,大家一块上前,高呼万岁,拥戴他重新称帝。

    这个计划远非完美无缺,可将士们对这种事都没有经验,只觉得事到临头,不得不发,就连谨慎多虑的刘昆升和善于用兵的柴悦,这时候也不比普通的士兵更冷静。

    可意外总会发生,柴悦等人正筹备明日的大计,神雄关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韩桐刚被关起来不久,京城来了一位“客人”,不是送信的驿兵,也不是身藏密令的军官,而是真正的朝廷大员。

    左察御史萧声,以钦差的身份,前来神雄关视察军情。

    萧声位高权重,一向被认为与崔太傅关系密切,与此同时,还与柴家联姻,一名侄儿是柴家的女婿,另一名侄儿萧币,因为意图谋杀柴悦,一直被关在碎铁城的监狱里。

    这样一名钦差,对于“心怀鬼胎”的一群将士来说,无异于当头的晴天霹雳。

    钦差到来,本应早有消息,可萧声却一反常态,没有派人提前通报,率领数百人直达城下,喝令守卫开门,驰入城中,一路来至衙门,升堂入座,派人召集众将。

    柴悦等人措手不及,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奉命来见钦差。

    萧声坐在书案后面,还穿着披风,神情冰冷,他是左察御史,日常职责是监督京内文官,声名显赫,北军虽然不受其节制,却也久闻其名,一个个进来之后都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礼,不敢稍有失礼。

    萧声也不客气,即使面对职位最高的北军都尉,也只是点下头,等到柴悦进来,他连头也不点,但是多打量了几眼。

    刘昆升是名义上的掌军大将,等三十余位主要将领到齐之后,他上前道:“我等不知左察御史大人到来,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