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孺子帝-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倦侯相信读书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善良、更仁慈吗?”
“这个……未必吧。”
“嗯,读书人当中不乏无耻与凶恶之徒,所以读书能让一个人更聪明,但是却未必能让一个人更善良、更仁慈。”
韩孺子不知道该说什么。
瞿子晰也不指望回答,自顾往下说:“有此两人,同为凶恶之徒,一人愚钝,一人聪明,倦侯以为哪一人更具威胁?”
韩孺子已经明白这位中年书生想说什么,他在史书上看到过类似的说法,某某皇帝“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因此比普通昏君为恶更甚,可称为暴君。在瞿子晰等读书人看来,倦侯、东海王与冠军侯都不是合格的皇帝,相比之下,不那么聪明的冠军侯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韩孺子笑道:“有两位教书先生,同为平庸之辈,一人极严,非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读书,一人极宽,任凭学生自己读书,瞿先生以为哪一位先生教出的学生更可能出类拔萃?”
瞿子晰大笑数声,神情不那么庄严了,与郭丛一样,多了几分神采飞扬。
他也明白倦侯的回答是什么意思。读书人就是教书先生,自以为看透了学生的一切,其实目光短浅,如果宽松一些,或许会有学生脱颖而出,如果过于严历,庸师之下反而难有高徒。瞿子晰、郭丛等人干涉选帝,无异于平庸而又严历的教书先生。
韩孺子绝不承认自己将是昏君、暴君。
瞿子晰也不承认他们是平庸的教书先生,说道:“有两块田地,一块贫瘠,但是位置安全,年年必有产出,一块肥沃,但是地处浅下,常遭水患,一年丰收,却有三年颗粒无收,倦侯以为哪块更好?”
肥田指的是武帝,这位皇帝英明神武,但也耗尽了大楚的民力,读书人不喜欢这么快再出一位类似的皇帝,宁愿要一位平庸君王而休养生息。
韩孺子当然不肯服输,“有此两船,一船小而新,绝无问题,一船大而旧,或有漏洞,若是小风小浪,自然要用小船,可若是洪水滔天,只有一次机会乘船逃至高地,这时候是乘小船还是大船?”
小船看似安全,但是装的人少,还容易在巨浪中倾覆,大船破旧,但是载的人多,或许能抵住巨浪,若是只有一次机会,大船当然是更好的选择。
韩孺子与瞿子晰针锋相对,郭丛与杨奉旁听,为杯中添茶,送到两名争论者面前,郭丛为缓和气氛,笑道:“不如两船同用。”
他这句话不合时宜,韩孺子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瞿子晰也没有好脸色,上下打量郭丛两眼,对他似乎有些失望。
四人当中数郭丛年龄最大、声望最高,这时却羞红了脸,比韩孺子之前没有品出茶水的妙处尴尬百倍,双手按席,俯首认错。
瞿子晰问道:“最近这些年虽说不上风调雨顺,却也没有大灾大难,且多是人为,无需大船,只需小船,即可平安驶过。”
大楚外有匈奴窥视,内有流民作乱,但这些都不是前所未有的大难,朝廷无所作为,才使得形势越来越严重,只需要一位不作不闹、不争不抢的平庸皇帝,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让一切恢复正常。
“风起于青苹之末,当其未盛之时,能有几人识得?”韩孺子不想再用比喻了,直接说道:“宫内混乱,太后玩智弄权,引入江湖术士以驭群臣,君等想要平庸之帝,最后得到的只怕会是泥胎木偶,人祸何以斩断?”
“我们自有办法让太后交权、让江湖术士再回江湖。”瞿子晰说道,但是没有详细解释,这是他们的秘密。
“匈奴人分裂已久,西匈奴本已安居蛮荒之地,突然东迁,一战而收伏东匈奴,足以显示其势未衰、其兵正强,却惶惶如丧家之犬,乃是因为身后还有更强大的敌人。此股强敌发誓要与楚人一战,巨浪虽远,至则摧屋拔树,诸君可有应对之法?”
瞿子晰摇头笑道:“大楚虽有病在身,不惧北方蛮夷,倦侯无中生有一股强敌,正是我等所惧之智。”
韩孺子正色道:“读书之人何以忘史?大楚定鼎一百二十多年,击溃匈奴不过是几十年的事情,往前三十年,与匈奴人僵持不下,再往前三十年,甚至不得不向匈奴求和纳贡,现在的大楚更像哪一时期?”
如今的大楚肯定比不上武帝的鼎盛时期,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
瞿子晰沉默了一会,说道:“空口无凭。”
韩孺子道:“远方强敌,西域必有所觉,礼部主宾司或有所闻,数日之内,将有匈奴使者进京,他们知道的更多。”
瞿子晰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表示送客。
在巷子里,韩孺子问道:“我应对得还好吗?”
“非常好。”杨奉说。
“可我觉得并没有说服这两人。”
“没必要,让他们知道倦侯是什么样的人就行了。”
“可他最不想要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算了,我只希望你告诉我一件事:这些读书人真能扭转乾坤吗?”
杨奉又卖起了关子,“眼前无利,谁人趋之若鹜?千年以来,读书人越来越多,绝非无缘无故。倦侯再有些耐心,很快就能看到读书人的实力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东海王()
东海王一大早跑来,命仆人给自己盛粥,坐在韩孺子对面一块吃早餐,好像他昨晚就住在这里似的。
“什么时候开始?”放下空碗,东海王问道。
“嗯?”
“争位啊。”东海王挥手将仆人撵走。
韩孺子却不愿在厅内交谈,起身出屋前往书房,东海王跟在他身边,说道:“真不公平啊,你我的至亲之人被软禁在皇宫里,冠军侯却只交出一个儿子,那是谭家人所生,冠军侯根本不在乎啊,不公平,咱们是不是应该提出来?”
“向谁提?”
“太后啊,还有望气者。”
“你身边就有一位望气者。”
“林坤山?他就会呵呵地傻笑,让人以为他成竹在胸,什么都知道,最后却证明那只是傻笑。天天看着他那副样子,我都能当望气者了。嗯……呵呵……”东海王模仿林坤山的笑声,颇有几分神似。
韩孺子跟着笑了几声。
书房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韩孺子坐在椅子上,拿起一本书,随手翻阅,东海王东瞅瞅西看看,“这里就是你的中军帐了?”
“中军帐?”
“对啊,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排兵布阵……都在这里进行。”东海王兴奋地说。
“你想多了,这里就是一间书房。”韩孺子低头看书。
东海王几步走来,双手按在书桌上,“你怎么不着急啊?”
“争位吗?还有半年时间呢,有什么可着急的?”
“不对不对,真要是按望气者的规则争位,咱们必输无疑——你必输无疑,你得提前动手,不能坐等冠军侯将朝中大臣全都拉拢过去。你有什么计划?”
“我的计划……我派人天天去平恩侯府上……”
“那没用。”东海王急切地打断韩孺子,“你派的人是那个宫女吧,我可记得她,出手真狠,居然跟你出宫了。”东海王想了一会,继续道:“一群女眷而已,能聊出什么来?咱们还是要有自己的计划。”
“我以为大将军韩星已经有计划了。”
东海王一愣,皱眉道:“我的哥哥,韩星能有什么计划?他敢将官印借给你,已经算是胆大包天了,就这样,他私下里肯定还得派人向冠军侯解释、表露忠心。”
“既然如此,他何必帮我呢?”
“两边下注呗,但是咱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一次突然袭击,除掉冠军侯和英王、废除太后,号令群臣,不从者杀。”
“突然袭击……怎么突然袭击?咱们手里无兵无权。”
“嘿嘿,你在套我的话吗?先说说你自己的计划吧,前两天你和杨奉是不是去拜见郭丛了?”
“是啊。”那是一次公开拜访,双方都没有刻意隐瞒。
“结果怎样?”
“没什么结果,谈了一会我就告辞了。”
“郭丛没留你们吃饭吧?”
“没有,只喝了几杯茶。”
“那就是没谈成。”东海王拽过来一把椅子,“这肯定是杨奉的主意,以为能通过一群读书人改变大臣的看法,这完全是异想天开,读书人是用来歌功颂德、用来保持朝廷稳定的,想夺天下,只能通过武功。”
东海王握紧拳头,在桌面上砸了一下。
“咱们缺少的就是武功啊。整座京城都在宿卫八营的掌握之中,大将军韩星兵力分散,南、北军不敢踏入京畿半步,而且都是远水不解近渴……”
“所以我才来问你有什么计划啊,干等是等不来奇迹发生的。”
韩孺子笑道:“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着急了?”
“我的性子一直这么急。”东海王重重地叹了口气,“我觉得你不相信我,所以才急,咱们的联手如果只是一句空话,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韩孺子静静地看着东海王。
东海王站起身,诚恳地说:“经过这么多事情,你以为我还会跟你争帝位吗?你各方面都比我强。”东海王再次重叹一声,“老实说,我不服气,但是不能不接受现实,咱们毕竟是亲兄弟,你当皇帝和冠军侯当皇帝,对我来说差别可太大了。”
“好吧,我和杨奉的确有一个计划,可我想先听听你的计划。”
东海王慢慢坐下,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开门看了两眼,回来重新坐好,“谭家人脉很广。”
“嗯,我有耳闻。”
“许多人亏欠谭家的人情,甚至愿意用命来偿还,要我说,这是一群傻子,但这是很有用的一群傻子。”
“你是说江湖人?”韩孺子眉头微皱,他身边的保镖几乎都是江湖人,可也仅此而已,他绝不会依靠江湖人夺取帝位。
“不只是江湖人,还有朝中的大臣、军中的将士、各部司的官吏,尤其是——”东海王故弄玄虚地停顿了一下,“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吏。”
韩孺子心中一动,“你是说‘广华群虎’?”
广华阁是太后与一批刑吏定期会面的地方,这些刑吏在追捕齐王党羽时立下过不小的功劳,地位最高者有十余人,被称为“广华群虎”,手下爪牙众多,出手狠辣,所抓之人必被定罪,一度曾达到人人闻之色变的地步。
东海王点点头,“谭家出豪侠,最爱救人,跟当年的俊阳侯差不多,但是手段不一样,俊阳侯一遇事就进宫求皇帝,成与不成天下皆知,名声大噪,真救下来的其实没有几个人。谭家行事低调,常对求上门的人说‘犯法就是犯法,谭家救不出来’,但是谭家会找法司官吏、找监狱看守,叮嘱他们对犯人好一点,别让犯人受太多苦,审讯之后,有罪就是有罪,无罪之人则能全身而退。”
韩孺子点点头,“谭家还真是会做人。”
“对啊,这么多年来,谭家救活不少人,没有他们,许多无辜者在真相大白之前就得死在监狱里,不死也得被扒层皮。总之谭家攒下不少人情,与各法司也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尤其是那些普通的小吏。你知道,尚书总是换来换去,今年在刑部,明年可能就会换到吏部,刑吏却很少更换,只能在刑部、大理寺一级级往上升。”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总之谭家与‘广华群虎’关系密切,可以直达太后?”
“到不了,‘广华群虎’在太后面前全是小老鼠,除了接受命令,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多说,而且他们最近很少见到太后了,在广华阁议事之后,将记录交给太监,由太监转交给太后。”
“太后会批复?”
东海王点点头。
韩孺子终于感兴趣了,“勤政殿里近两月的奏章全都留中不发,‘广华群虎’却能得到太后的批复?”
“不是全部,是偶尔,所以大家都说太后的疯病时好时坏,而且她只批复,不盖印。”
“接着说你的计划。”
韩孺子表现出兴趣,东海王更兴奋了,毫无必要地压低声音,“‘广华群虎’那些人现在很紧张,冠军侯拉拢的是大臣,与他们无关,而且他们抓捕齐王党羽的时候,得罪过不少大臣,因此担心冠军侯登基之后,会拿他们开刀。”
韩孺子能理解这些人的恐惧,“他们打算怎么办?”
“他们还没有明确的打算,但我有一个计划:望气者全是待罪之身,官府只是抓得没那紧了,朝廷可没颁布过赦令,‘广华群虎’现在是心惊胆战,不敢出手,只要给他们一点承诺——”
“他们能将望气者全抓起来?”
“不只如此,冠军侯、英王、上官盛与望气者关系密切,都能抓起来,甚至——”东海王胡乱做出一个动作。
“你能说服‘广华群虎’?”
“谭家能,这就是为什么母亲让我与谭家联姻,她看中的不是谭家,而是‘广华群虎’!”东海王说起母亲时,满脸的崇拜,“当然,事情没有那简单,对‘广华群虎’得一个个谈、一个个试探,但我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关键是你得参与,有未来的皇帝做出承诺,这些刑吏才敢与冠军侯和大臣们对抗。”
韩孺子想了一会,伏在书案上,也压低声音说:“我已经给柴悦写信,让他将勋贵子弟都放回来。”
东海王皱眉道:“这有什么用?勋贵家族又不会因此支持你,那些家伙回京一撺掇,没准你的仇人……咱们的仇人更多了。”
因为东海王的胡乱指挥,一百多名勋贵子弟死在碎铁城外,他知道自己的仇人少不了。
“柴悦不仅会放回勋贵子弟,还有我的一些部曲士兵,他们本来都是京南渔民,脱下盔甲,分批回京,足以骗过南军。”
东海王笑了,“这么说来,你与郭丛联系,其实是障眼法?”
韩孺子点点头,“大概会有三四百人潜回京城,数量不多,但是愿意为我赴汤蹈火,上官盛虽是中郎将,宿卫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