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孺子帝-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坤山走后不久,蔡兴海求见,“京城北门出来一批探子,观察之后又回去了,宿卫军再没派人出来。”

    韩孺子嗯了一声,心事却不在这上面,盯着蔡兴海,心中左右衡量。

    蔡兴海不明所以,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甲衣,好像没什么毛病。

    “蔡大哥……”

    蔡兴海扑通跪下了,“请倦侯收回这个称呼,我可担当不起。”

    韩孺子笑了一下,“蔡督军请起。”

    蔡兴海这才起身,“倦侯有什么吩咐?”

    “我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韩孺子实在找不到其他帮手,蔡兴海是身边唯一的可信之人。

    蔡兴海面露喜色,“倦侯说吧,是攻打北门,还是堵住西门,北军人数虽少,使用得当,也能收到奇效。”

    韩孺子摇头,在他身后有一支正在赶来的大军,没必要追求“奇效”,“都不是,我要你进趟城,独自一人。”

    “进城?”蔡兴海没明白。

    “南军与宿卫军在城里对峙,对城外暂时没有威胁。有一批人支持我,大都是读书人,手无寸铁,被困在城里出不来,我担心他们会受到伤害,需要有人去保护他们。”

    “我愿意去,可是……”蔡兴海拍拍肚子,他不怕死,怕耽误倦侯的大事。

    “泥鳅他们应该都在南城,能有几百人,你去升荣客栈,找到泥鳅,就能找他们。”

    “升荣老店?我知道在哪,没问题,等天亮就出发,从北军借一套衣裳,混进城很容易。”

    韩孺子想要再交待一番,又不想给蔡兴海施加更多压力,“自保为重。如果见到杨奉,听他的命令。”

    韩孺子相信杨奉必然掌握着什么,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与杨奉取得联系,但他没有对蔡兴海特意强调这一点,倒不是怀疑胖大太监的忠诚,而是不愿让对方过于冒险。

    天很快就亮了,宿卫军没有偷袭,崔太傅也没有亲率大军来进攻。

    蔡兴海身穿北军盔甲出发的时候,望气者林坤山刚刚绕过京城西北角,一队南军前来接应,将他带回西城。

    西城变成了一座大军营,百姓都被撵走,一些房屋被推倒,木石泥土用来封堵街道与城墙。

    东海王就住在西门以内,万一有变,上马就能出城。

    屋子的原主是一名商人,地上堆积着铜钱和散碎金银,他本来是要带着这些东西逃走的,结果还没来得及装起来,人就被架出去扔在了街上。

    东海王对这点钱不在意,崔太傅更看不上,甚至没有派人收拾一下。

    一看到林坤山进来,东海王离开椅子,问道:“怎么样?韩孺子相信你吗?”

    林坤山摇摇头,“倦侯不相信我,但他自以为安全,总是没错的。”

    “我就知道他会上当。”东海王转向坐在一边的崔宏,“舅舅,该做决定了。”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崔宏神色暗淡,他最初只想抬尸问罪,弄清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想到东海王竟然占据了西门,他一时脑热,受邀率军进城,甚至烧掉了后方的大营,原以为能一举得胜,没想到竟然陷入僵持状态。

    僵持得越久,对南军越不利,即使城外没有倦侯虎视眈眈,各地陆续赶来的援兵,也会将南军压垮。

    “没时间计议了。”东海王压抑心中的恼怒,“想当初,楚、赵、齐三国争夺天下,楚赵鏖战,齐国旁观,贪图渔翁之利,太祖和当时的赵王是怎么做的?”

    崔宏不语,东海王抬高声音:“太祖和赵王暂时罢手,南北夹攻,击破齐国,若是没有这一战,太祖定鼎天下至少要推辞三五年。韩孺子自以为能够坐山观虎斗,来一次双虎齐出,看他还能不能坐得住?”

    东海王觉得这是一条妙计,所以显得十分兴奋。

    崔宏又考虑了一会,“当初楚赵争锋,各退百里,然后才同时出兵,夹攻孤齐,不用太担心对方的偷袭。可南军与宿卫军在城内对峙,谁也不可能退出城外,万一我派兵去攻打倦侯,而上官盛举兵攻我,被夹攻的就不是倦侯,而是南军了。”

    上官盛肯定也会有同样的忧虑,彼此怀疑的双方,不可能同心协力。

    “可是这样耗下去,我和英王谁也当不上皇帝。”东海王有点心急,“韩孺子背后还有一支北军哪,北军一到,咱们与宿卫军就算联手也打不过啊。”

    林坤山上前道:“让我去劝说上官盛吧,形势逼人,双方都得各让一步。”

    崔宏寻思了好一会,“那就麻烦林先生走一趟,如果要夹攻倦侯,最迟明日午时就得各自出兵,倦侯声称北军三日可到,我担心到得会更早一些。”

    崔太傅写了封短信,派将官带林先生去找两位御史大人,通过萧声与申明志想办法进宫与上官盛谈判。

    只剩下舅甥二人时,东海王没那么自信了,“林坤山能说服上官盛吧?”

    “只要他想,林坤山还是有这个本事的。”崔太傅比较看好望气者,“花缤的手下可用吗?上一次他派了三名所谓的高手去刺杀倦侯,可没成功。”

    “放心吧,我见识过那几个人的身手,没问题,今晚爬进皇宫,等上官盛派兵出城,他们夺钥匙打开宫门,谭家人前驱,数千南军随后,必能夺下皇宫。到时候外摧韩孺子,内擒英王,帝位就是我一个人的,嗯,也是崔家的。”

    舅甥二人相视而笑。

    “有你母亲的消息吗?”崔宏问。

    东海王神情一冷,“担心也没用,所以我当她已被太后所谋害,谁也不能阻止我夺取皇宫。”

    虽然这是自己的外甥,崔宏仍然在想,今后与新皇帝打交道时,得小心行事。

    蔡兴海混进西门,正想办法前往南城时,林坤山已经获准进宫。

    林坤山向倦侯提起了宝玺,却没有透露东海王的真实计划,自愿为崔太傅当说客,却没有指出宝玺很可能已经丢失。

    对他来说,大势如水,怎么流都行,只要拿到宝玺,望气者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 
上官盛有一百个理由感到愤怒,却找不到一个人让他宣泄怒火,林坤山和萧声正好在这个时候送上门来。

    没有朝拜的群臣,同玄殿显得太空旷、太阴森,上官盛不喜欢那里,所以选择小许多的勤政殿,当作接见之所。

    英王坐在宝座上打盹,上官盛站在正中间宽大的桌子边上,左手扶着剑柄,这是他赋予自己的一项特权,可以在勤政殿里携带兵器。

    林坤山和萧声在宿卫士兵的带领下进入勤政殿,一看到上官盛的架势,就知道这不是一场平等的谈判。

    要说趋炎附势,左察御史经验更丰富一些,可要说心无挂碍,望气者更胜一筹,萧声一路上都在寻思如何面对英王和上官盛,林坤山却连想都不想,一见上官盛神情不善,马上急行两步,跪在地上,向远处的宝座行叩首之礼,大声道:“草民林坤山拜见陛下。”

    英王被这一声惊醒,急忙挺直身体,“咦,我好像认得你。”

    “草民林坤山,曾与东海王一块听宣争位规则。”

    “哦,我就说嘛。东海王怎么没来?他说要带我出去玩,好几天没露面了。”

    “东海王也一直惦记着陛下,听说陛下龙体欠安,东海王不好过来打扰,派我过来探望。”林坤山怎么说都行,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撒谎,对称谓更是见风使舵。

    萧声一下子尴尬了,站了一会,也跟着跪下,嘴里嗯嗯吖吖,还是没法说出“陛下”两个字。

    英王倒不在乎,拍拍自己的瘦小胸膛,咳了两声,急迫地说:“瞧,我已经好了,还当上皇帝,让东海王进宫,我封他……上官将军,什么官比王更大?”

    上官盛也很尴尬,说道:“陛下忘了吗?东海王是坏人,是陛下的敌人,要夺陛下的宝座。”

    英王双手按在宝座上,“对,你说过,东海王和崔宏作乱,包围皇宫,不让我……不让朕出去,快把他抓来,我要问个清楚,凭什么抢我……抢朕的宝座!”

    上官盛使个眼色,站在宝座旁边的一名太监躬身上前,在英王耳边说了几句,英王点点头,由太监抱着,被送到阁间里休息。

    林坤山和萧声这才起身,都觉得自在多了。

    上官盛压下去的怒火又蹿升起来,在桌上重重一拍,厉声道:“四名争位者当中,倦侯出城、东海王毒杀冠军侯,只有英王无辜,由他继承帝位,顺理成章!”

    萧声被迫进宫,不负责谈判之事,所以低头不语,林坤山叹息道:“唉,好好的一场争位选帝,续上古之后,开万世之先,若能成功,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上官盛重重地哼了一声,虽然瞧不起望气者的谄媚,心里却很受用。

    “不过说到谁最有资格称帝,只怕是众说纷纭,一时之间争论不出结论,何不……”

    “确立正统,乃是朝廷头等大事,一点也不能马虎,更不能耽误,英王称帝,谁有意见?萧御史,你说呢?”

    萧声最头痛、最害怕的就是这个问题,低着头、拧着眉,长长地“呃”了一声,像是要发表长篇大论,又像是要打一个酝酿已久的喷嚏,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字。

    上官盛大怒,他最恨的不是东海王、崔太傅,也不是望气者,而是大臣,英王称帝两三天了,居然没有一名大臣进宫参拜,全都托病在家,要不是忙着与南军交战,上官盛早就派士兵将这些“病重”的大臣一个个拖进宫来。

    “萧御史,你是朝廷重臣,身负监察之责,眼见朝廷动荡、群魔乱舞,就一点也不关心吗?”

    “这个……我只是送林先生进宫,其它事情……”萧声后悔自己参与得太深,要不然此时此刻也能像其他大臣一样,躲在家中静观事变了。

    林坤山上前几步,隔着宽大的桌子对上官盛笑道:“没错,国不可一日无君,谁当皇帝不仅是朝廷的头等大事,也是整个天下的头等大事,上官将军想要讨论……”

    “这不是讨论。”上官盛冷冷地纠正,“这是事实,接不接受,就看你是不是大楚的忠臣。”

    “我是草民,也是忠臣。”林坤山脸上的笑容一点不变,“不过讲述事实也需要时间,等到倦侯进京,讲述事实的人就是他了。”

    上官盛眉头一皱,“倦侯?他凭什么进京,他已经出城,意味着退出争位。”

    上官盛一门心事只认可争位的结果,别的事情全都视若无物。

    “倦侯眼里另有一种事实,他觉得自己从前是皇帝,退位乃是被迫为之,算不得数,所以他要恢复帝位,而不是争取帝位。”

    上官盛在桌上又是重重一拍,“倦侯无德,退位理所应当,天下人所共见,他怎么敢说出‘恢复帝位’这种大逆不道、无耻至极的话来?”

    “只凭倦侯一个人,他当然不敢说,可是若带着十万北军、四万南军进京,他怎么说都行。”

    上官盛怒不可遏,但是不再盯着萧声,转向北方,大声道:“我就不信天道无眼,倦侯若敢带兵进京……”

    林坤山插口道:“上官将军要请他进宫讲‘事实’吗?”

    这话颇有调侃意味,上官盛神情骤冷,“你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与其让倦侯进城来讲‘事实’,不如出城给他一个‘事实’。”

    上官盛冷笑,“让我出城,给东海王和崔宏腾地方吗?”

    “崔太傅愿意出兵四万,城内只留一万人,上官将军也在城内留一万人,剩下的能派多少是多少。”林坤山随口给出数字,好像这都是崔太傅安排好的。

    上官盛就是这么以为的,“崔宏明明带来六万人,还有一万人哪去了?”

    “伤病者,留在城外,本来就没有进城。”林坤山答道。

    “只留一万人在城里……你是让我派出九万人出城作战吗?”上官盛随随便便就将宿卫军变成了十万人。

    林坤山也不戳穿,笑道:“想要一举剿灭倦侯,就得以雷霆之势出击,派出多少人都不嫌多。”

    “我怎么知道崔宏不是在骗我出兵,然后他趁机进攻?”

    “互派将领监督,谁也不能在城里超过一万将士。”

    上官盛思忖良久,突然冷笑一声,“东海王和崔宏担心倦侯有北军相助,是因为他们孤立无援,坚持不了多久。我有什么可怕的?整个天下都支持当今圣上,赶来救驾的义军将会越来越多,今天就有一支军队到来,正驻扎在东门外。”

    援兵宁可留在城外也不肯进城,已经表明了观望态度,林坤山仍不戳穿假相,笑道:“能提前轻松解决的小问题,何必养成大麻烦呢?何况京城乃是天子脚下,越早荡清越有助于提升陛下的声望。”

    上官盛冷淡地说:“崔宏还真是看不上自己的女婿啊,毒杀一个,现在又要杀死另一个,他若是肯向当今圣上俯首称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林坤山笑而不语,让上官盛自己去思考崔宏会不会屈服。

    上官盛深吸一口气,“可以考虑。”

    “临事不决,必受其害,倦侯声称北军三日可到,很可能会提前,明天若是不能将其剿灭,后日必成大患。”

    上官盛受到催促,疑心陡生,“成为谁的大患?”

    林坤山知道自己受到了怀疑,笑了两声,瞥了一眼身边的萧声,说道:“萧大人好像有些疲倦,是不是要休息一下?”

    “啊?我……我的确有点累了。”

    上官盛将萧声叫来,就是想训斥一顿,被望气者将目光引到倦侯身上之后,痛骂大臣的心情也就淡了,“萧御史可以出宫,请萧御史回去之后好好想一想,自己配不配得上左察御史之职?”

    萧声面红耳赤地告退,发现除了东海王,自己已是别无选择。

    勤政殿里,林坤山收起笑容,直接问道:“上官将军找到宝玺了吗?”

    上官盛脸色巨变,“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如今三方争帝,谁有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