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孺子帝-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肃不可原谅,别的事情我不管,大人以后一定要给宁肃一点教训。”

    元九鼎嘿嘿笑了几声。

    行进速度还是很慢,元家车多且重,速度因此比别人更慢,足足十天之后,总算到了函谷关,过关之后百姓分流各地,道路应该会畅通一些。

    元九鼎最近比较谨慎,让儿子先去城门口打探情况。

    长子也老实许多,甚至换下身上的华服,改穿普通人的衣裳。

    很久之后,长子回来了,掀开轿帘,直接跳进车厢,随后将帘子迅速拉下,一脸的惊慌。

    “怎么了?”元九鼎心生不祥之感。

    “不让过关吗?”元夫人也有点害怕了。

    “可以过关,但是要挨个查验面目,城墙上……城墙上贴着父亲的人头。”

    夫妻二人一愣,元夫人骂道:“混账,怎么说话呢?”

    长子急忙摆手,“不对不对,是画像,父亲……父亲遭到通缉了!”

    元夫人大吃一惊,元九鼎更是面无人色,喃喃道:“卓如鹤好狠,真是好狠啊。”

    “卓如鹤公报私仇,咱们……咱们去告御状。”元夫人话是这么说,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

    车夫在外面问道:“元大人,还走不走了?”

    元九鼎又是一惊,车夫、随从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若是泄露出去……他对夫人说:“我出去看看。”

    “大人,墙上可有你的画像。”元夫人抓住丈夫的袖子。

    “没事,我自有办法。”元九鼎故作镇定,下车去了。

    元夫人对长子说:“别急,你父亲有办法。”

    元家的两个儿子骑着马,元九鼎跳上长子的马,正要走,看到次子在不远处呆呆地看着自己,于是招手让他过来,小声道:“别吱声,跟我走。”

    次子点点头,顺从地跟在父亲身后,惊讶地发现父亲不是进函谷关,而是背道而驰。

    路上的人仍然很多,逆流而行更是艰难,但父子二人还是离家人越来越远。

    次子忍不住问道:“父亲,咱们要去哪?”

    “别问。”元九鼎冷冷地说,尽可能催马前进。

    入夜之后,道路稍微好走一些,元九鼎马不停蹄,无论次子怎么询问,都不开口,甚至不肯停下等候,次子好几次差点追不上父亲。

    半夜过后,路上突然发生骚乱,到处都有人叫喊:“敌军追来啦!”

    次子惊骇,不停地叫唤父亲,元九鼎根本不听,反而催马跑得更快,次子不肯追了,调转马头,随着百姓又向函谷关的方向跑去。

    元九鼎不回头,只管策马奔驰,前方的人越来越少,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马匹受不了这种跑法,突然向前摔倒,将背上的主人抛出很远,元九鼎爬起来,不看马,也不顾身上是否有伤,拼命向前奔跑。

    路上已经没人了,元九鼎累得气喘吁吁,可他仍然在跑。

    天边放亮,前方出现一队士兵,穿着、兵器都很怪异,显然不是楚军。

    “我是楚国大臣!我投降!我投降!”元九鼎大声喊道。

    对面的士兵无动于衷,元九鼎突然觉得不对劲儿,停住脚步转身望去。

    身后竟然也有一支军队,不知是什么时候赶上来的,旗帜在朝阳中飘扬,他一眼就认出了皇帝才能拥有的黄龙旗。

    (今日正常两更,望周知。)(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驱狼() 
马邑城大胜与神雄关失守的消息先后传来,相隔不到五天,皇帝与群臣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就遭受重重一击。

    晋城离马邑城近得多,神雄关的战报先到京城再到晋城,虽然晚了三天,却意味着神雄关失守比马邑城大胜要早一些。

    兵部侍郎赖冰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认无误之后,他立刻来向皇帝请罪,“臣罪大恶极,请陛下惩处。”

    皇帝身前的桌面上干干净净,没有成摞的奏章,甚至没有常见的笔墨纸砚。

    韩孺子平淡地说:“赖侍郎何罪之有?”

    赖冰文惊讶地抬起头,“是臣拟定策略,以为神雄关固若金汤,敌军必然转而进攻东方,力劝陛下专守马邑城,结果……结果却是这样,臣一念之差,酿成如此大祸,罪不可赦。”

    “为臣子者,畅所欲言,说出你的真实想法乃是职责所在,最终做出决定的人是朕,朕在诸多建议当中选择赖侍郎的策略,纵然失误,也是朕的失误,何况朕并不觉得有错。”

    赖冰文既羞愧又感激,接连磕头,一边的张有才接到皇帝的示意,上前两步,“陛下赐赖侍郎平身。”

    赖冰文又磕了一个头,慢慢起身,忍不住还是说道:“敌军先是‘声西击东’,这回则是‘声东击西’,楚军主力调至马邑城,还是上当了。”

    “果真上当了?”

    赖冰文一愣,呆呆地看着皇帝,没明白其中的意思。

    韩孺子从接到神雄关失守的消息那一刻起,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敌军是如何做到两线开战的?马邑城传来的大量消息显示,楚军遭遇到的是一支庞大军队,绝非简单的诱兵,狄开与金垂朵率领的奇兵也证实,他们烧毁的粮草足够维持数十万大军半月之费。

    可是公文看得越多,韩孺子心中越是糊涂,神鬼大单于的攻势强劲得不可思议,于是他让张有才将所有公文都搬走,桌上不留一物,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

    杨奉说过,消息太多反而不如没有消息。

    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

    “赖侍郎的策略没有错。”韩孺子道,语气越发平静,“敌军并没有所谓的这个计、那个计,单纯就是兵多而已,大楚没有别的选择,即使早料到神雄关会失守,朕还是会选择防守马邑城。关中地方狭窄,北关失守,南下路上尤有可守之处,马邑城一旦为敌所占,则关东诸郡国皆需防守,对大楚更加不利。”

    “可关中有京城。”赖冰文提醒道。

    “是啊,有京城。”韩孺子明白京城的重要性,“不管怎样,事情已经发生了,无需计较之前的对错,先想未来的应对之策吧。”

    “由神雄关进入关东共有两条路线,北线路狭,途中尽是山区,臣已下令各地闭城自守,南线道路同样不宽,但是只有函谷关可守,臣同样下令防守,只是不知来不来得及。”

    赖冰文是兵部侍郎,代行尚书之职,只能做些小的决定,至于大规模调军,要由皇帝决定。

    “京城不可轻易放弃,北方诸关卡城池,尽量防守,不可令敌军大举南下,还有满仓城——守不住的话必须烧掉,不可资敌粮草。”

    “是,臣即刻拟旨。”

    “然后召集群臣,今日务必商量出对策来。”

    “是,陛下。”赖冰文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可是心里却不像一开始那样无着无落,皇帝身上的镇定给予他许多信心。

    天黑了,张有才命人在大厅里点起蜡烛与油灯,照得灯火通明,每处灯火附近都有人照看,以免发生意外,他想问皇帝是否要用晚膳,只看了一眼就将问题咽了回去。

    皇帝的全部心事都在别外。

    兵部拟好的圣旨很快送来,韩孺子看了一遍,加盖宝玺,立刻发出,以加急军信送往京城。

    兵部与大将军府的官员很快赶到,一开始气氛有些紧张,以为皇帝会先发怒,追查神雄关失守的责任,很快气氛缓和,大家都与赖冰文一样,从皇帝那里得到信心,专注于建言献策。

    “立即将塞外的军队全调回关内,只守长城,然后调集天下军队,全去关中,与敌军决一死战!”

    “敌军已经抢占先机,再去支援京城根本来不及,莫不如退守函谷关,将敌军封死在关中,伺机再战。”

    “莫不如命柴将军趁胜追敌,没准能从后方击溃敌军。”

    “诸位所言皆非当务之急,现在的问题是朝廷和宫中怎么办?是撤是留?是守是走?”

    ……

    既然有皇帝的默许,人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却没有一个能得到皇帝的明显赞同。

    韩孺子只是听,偶尔点头,事实上,他在揣摩神鬼大单于这个人,接连遭遇出乎意料的失利,终于让韩孺子明白问题在哪:众人只看地图与敌军数量,得出的都是正常结论,神鬼大单于绝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他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统一广大的领域,并且向大楚派出难以想象的庞大军队,必有过人之处。

    猜不透敌军首脑,自然也就猜不透敌军的动向。

    夜色渐深,厅内的蜡烛全换过一轮,皇帝下令众人休息半个时辰,吃些宵夜,然后接着议事,今晚必要拿出一个合适的整体策略。

    韩孺子自己也吃了一点食物,叫来赵若素,一边吃一边问道:“如果你是神鬼大单于治下的远方官吏,从未见过他,只见他调兵遣将,并且听说了种种传言,会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若素没料到会被问到这种事,想了一会,老实回道:“微臣要多想一会。”

    “天亮前给朕一个回答。”

    “是,陛下。”

    韩孺子刚放下筷子,一名太监进来,向张有才俯耳说了几句话,张有才转身来到皇帝面前,“马邑城派人送来一批俘虏。”

    这是韩孺子早先的命令,当时还不知道神雄关失守。

    他嗯了一声,没太在意,如今这已不得特别需要关注的事情。

    张有才又加上一句,“是崔腾送回来的。”

    韩孺子笑了一声,“柴悦倒是会做人。”

    柴悦是世家子弟,懂得不少“规矩”,让崔腾参与马邑城之战立功,战后则找借口将他送到皇帝身边。

    “让他进来。”韩孺子不想让崔腾太失望。

    崔腾很快到来,一身尘土,一进屋就跪下,“总算活着见到陛下了。”

    “平身。”韩孺子冷淡地说,对崔腾绝不能太热情。

    崔腾起身,仔细打量皇帝几眼,“陛下瘦了一些。”

    “朕这里比较忙,你若没有要事,先去休息吧,明日再说马邑城的事情。”

    “我不累。”崔腾拍拍身上,尘土飞扬,站在他不远处的张有才直咳嗽,“而且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对陛下说。”

    “说吧。”韩孺子还有一点时间,全当是休息。

    “我听说神雄关失守了?”

    “嗯。”

    “真是倒霉,好不容易马邑城打胜了,西边却出了问题,不过我不意外,这些敌军就是一群不要命的蝗虫,只要看到一点破绽,立刻就会扑天盖地飞过去。扯远了,我要说的是,神雄关失守,京城可就危险了,皇后、太后等人怎么办?陛下不可能立刻回京,派我回去吧,我路上不睡觉,肯定比敌军先到一步,将宫里的人接出来,送到陛下这里,免得……”

    韩孺子半心半意地听着,突然想到一件事,“停,你刚才怎么说的?”

    “啊?哪一句?”

    “说敌军像蝗虫那句。”

    “对啊,我在马邑城可算是见识了,他们打扮得怪模怪样,兵器也跟咱们楚人不同,可是在战场上真拼命啊,有进无退,我亲眼见到他们踩着尸体往前冲,比蝗虫还可怕。”

    “可楚军还是打败了他们。”

    “那是陛下制定的奇计生效了。粮道被截的消息传来,敌军没有溃散,反而攻得更猛,柴将军将计就计,假装要撤离马邑城,敌军蜂拥而入,楚军万箭齐发,那一场大战——啧啧,真是精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陛下,允许我斗胆说句实话,我跟陛下也打过不少仗,都没有这么大场面。尸体堆得比城墙还高,楚军一日之间射出的箭矢得有几百万支!最后箭囊都空了,可敌军也终于退却了,他们打仗时不要命,逃亡时更不要命,甚至会砍死自己人,就为争一条道路。”崔腾两眼发光。

    “真是奇怪,神鬼大单于统一西方没有多久,为何麾下将士肯为他如此拼命?”

    崔腾笑道:“这不奇怪,柴将军审过俘虏,我在一边听来着,原来敌军并非一整支大军,按照被征服的顺序,早一些的位置靠后,晚一些的冲锋在前,怕是有几十、几百支军队,后方监督前方,以此类推,只许进,不许退。”

    “以虎驱狼。”

    “对对,柴将军也是这么说的,俘虏还说,他们害怕的其实不是粮道被截断,因为他们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全指望着尽快攻入楚地,就地取食,这是他们一贯的打法。可后方被截,虎就驱不着狼,他们一下子失去主心骨,因此才会大乱。”

    “柴将军还说什么?”

    崔腾一拍脑门,“瞧我的记性。”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张有才,再转送到皇帝桌前。

    韩孺子打开信,里面的内容很简单,柴悦希望皇帝给予更多军队,由塞外绕行,直扑碎铁城。

    柴悦写这封信的时候,还不知道神雄关也已经失守。

    韩孺子对张有才说:“召集群臣。”

    他已经做出决定,无需商议,也不用再争论,道路早就摆在那里,就看他敢不敢走。(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诱兵() 
对韩孺子来说,眼前的道路是明摆着的,对大臣来说,皇帝又一次要冒奇险。

    “兵部与大将军府留在晋城,调集天下兵马粮草,全力支援塞外楚军,兵部侍郎赖冰文升任守兵部尚书。”

    皇帝的第一道圣旨就让众臣吃了一惊,赖冰文资历不足、风评低下,身为建议者,对神雄关失守毕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竟然被临阵升官,虽然前面加个“守”字,意味着这个兵部尚书只是虚职,战后还要交还,但也表明了皇帝的极大信任。

    韩孺子没有别的意思,朝廷规矩,品级低者在高者面前要保持谦卑,想让赖冰文负责粮草征调,必须先提升其官位,哪怕是暂时的。

    “将军柴悦统领塞外楚军,伺机与敌军再战,长城以外一切军事,由其便宜定夺。”

    皇帝的第二道圣旨赋予柴悦更大的权力,同时也让群臣心生猜疑:陛下这是要放弃关中、放弃京城吗?朝廷和宫中诸贵人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