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沉默的爱-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我不知道年少的她们心里是不是有排挤这个词,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或话语已经达到了使我感到酸楚的效果。
  一节课都是重复演练好多遍的内容,我基本没在听,安安稳稳地坐在属于自己的角落,想着自己的心事,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只是低头,偶尔宋老师来回逡巡的目光扫到我们小组时,我才会抬头含着笑意看着正在发表自己言论的同学,至于我的意见,没人在乎存不存在。
  因为没有彩排过,抱歉。
  你看,本以为成为班干部有些情况已经转变,其实是你自以为,本质上它还是那样。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我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到春游秋游的时候,我总会跟一个同学提前说好:上大巴车时,我们两个坐一起。因为我总担心到时候老师让我们自由组队上车时,我会找不到搭档,我很怕那种孤立的感觉与异样的眼神。而我选择的这个同学肯定是班级里成绩不优秀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朋友,恰好与我凑在一起。
  不是我不合群,是我被习惯性的孤立。
  那个阶段小朋友所谓的友谊,无论你的团体中的成员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要无条件的支持,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团体主义”。不需要什么道理什么正义,也无所谓对错。
  记得有一次邻居小朋友们在一起跳皮筋儿,不知道为什么,张小朋友和于小朋友就某件事的意见产生了分歧甚至开始高声呵斥,这时候她们各自的拥护者开始迅速站队,瞬间分成了两帮,就剩我一个,于是她们问我选择和谁一起玩,条件是必须和另一队伍的人绝交。我确定我一直在中心人物周围,可我真的不清楚事件因何而起,而且我看了看,两队都有我比较熟识的朋友,绝交的后果似乎有些严重,我就开始犹豫了。
  她们让我慎重考虑,然后原地分散,一队人马走向对面聚堆儿跳绳,另一队往我手右边去准备踢毽,徒留我一人在墙边——长草。(此处有寓意,省略以下x字数)
  仅仅我认为这件事情比较难也比较烦,正好口渴了,于是就想说回家喝口水再说,我家离这儿很近。绕到墙后直走二十米即是。我站在门口喊外婆,进门后喝口水立马转身往外面走,外婆还在后面跟我说“还出去玩啊”,我边跑边说“嗯哪”!然后沿着原路返回,大家可以算一下这条“喝水之路”所能花费最大长度的时间。
  你想的没有错!
  就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我见证了一个奇迹。
  原来分为两堆的小伙伴们竟然集合在了一起,原本决定打算绝交的两帮人竟然又在一起扯起了皮筋儿,特别是事件主要人物的“章鱼组合”,竟然拉起手说说笑笑。我有些不知所以,正要往她们那儿去,发现她们几个看到我走过来竟然当没看到扭头不理我该干嘛干嘛。于是我悟了,她们打算合体矛头指向我了。
  可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无从知道了,从一开始的分割到后来的聚合,我都莫名其妙。当然我的个性不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也不是死皮赖脸非要黏着她们玩,于是我默默地转身回家了。外婆还问我“不是还要去玩的吗?”我怕外婆担心只好借口说自己累了,外婆连声附和:累了就回家休息,也玩得很久了。
  后来我想想,莫非是我犹豫不决的表现被判定为墙头草了?这个理由还是合理的,因为无论正反哪一方,都很鄙视墙头草的行为。
  大概这个阶段我就没有训练好自己迅速拿主意的本事,以至于现在别人问我休假做什么中午吃什么我都要回答“随便”。
  “那吃火锅”?
  “太烫,不喜欢”。
  “吃烤肉”?
  “上星期吃过了”。
  “那你说吃什么好”?
  “随便”。
  “。。。。。。”
  我知道这样的人会被某些人讨厌,我也想做些许改变,可是当别人提议吃火锅而我没有拒绝,导致吃饭的时候眼镜上蒙着一层白茫茫的雾气,晚上回家发现舌头上一个颗粒一个颗粒的发麻发疼时,我真的很烦躁!(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被烫到的经验哈哈)
作者有话要说:  括号里均为女主的话。

  ☆、第 9 章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大家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比如说崔晓童和我在“讨论”的时候。我究竟应不应该坐在那里想想就会明白,我不相信就我一个人懂,可是没有人帮我说话,也没有人帮她质疑我,这是好还是不好呢?谁又能说得明白。
  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人开这个头,大家也就静观其变。比如说货车运送橘子没固定好,橘子撒了一地,一个人喊:这么多橘子,大家快拿啊!那么周围的人很可能就会一哄而上,能抢多少抢多少,反正又不犯罪;如果最先出声的那人喊的是:这么多橘子掉了,农民多心疼啊,大伙快帮忙捡一下吧!那么周围的人基本上都会帮忙捡,这就是倾向效应。当然不排除浑水摸鱼的现象,这又不是绝对事件。但毕竟还是好人多嘛,一篇宣扬社会道德的新闻报道就此产生了。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传统节日元旦的前一天,学校总会组织开班会,班级里几个活跃分子出节目,我们班由班长和体委担任主持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我原来那个学前班同学很会唱歌,然后王丽超表演舞蹈,陈斌很会讲相声,还有拉二胡的表演电子琴的,中间再穿插一两个游戏,击鼓传花抢凳子什么的,也就到时间放假了。
  我们班有三名同学会弹电子琴,其中就有一个男生叫王卓本。说起这个王卓本,还有件事不得不提,也是跟元旦班会有关。每年班会时,他都会表演电子琴,然后就雷打不动地哭一场,老师和同学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说吃零食不好,不给我买零食,我的书包里全是水果,你们看!”说着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都是香蕉橘子之类的,看着大家打开书包都是各种好吃的虾条果冻话梅乐百氏,他就哭了。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于是他周围的同学深表同情,纷纷拿出自己的零食分给他,你一包我一包,不一会儿就堆满了他的桌子,然后王桌本就会高兴地把自己的水果分给同学们作交换。
  奇怪的是每年这个“节目”都会上演,而且顺序都不会改变,后来他再哭老师都不在乎去问原因了,只有他周围的人好像忘记往年他是怎么说的一样而再问一次,他再解释一次,然后大家交换零食与水果,乐此不疲。
  今年恰好我坐在他前桌,当这个节目再次上演的时候,我打开书包,因为要省钱,我只让妈妈给我买了四包最小包的零食,其中有个比小包装稍稍大一点的,是我最爱吃的卡迪那,我想做人要大方,我就把其中最珍贵的递给他了。
  很快,他的桌子就和往年一样迅速丰富了起来。
  我倒是不求换到他的水果,我已经想好既然给别人东西就不好再拿回什么,显得势利了。恰好我转头的时候,他递过来两根香蕉,我忙摆手:“不用啦不用啦,你自己吃就好”。
  “这不是给你的”,他很自然地把香蕉放在桌子上,然后在书包里掏了掏,找到了一个柿子,“这个才是给你的,刘岩给我了一大包零食,他应该拿大的,你给我一小包,只能给你这个”。
  其实,你不说话也是可以的。
  真的,刺伤我的不是天真,是无邪!
  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我现下的心情呢?尴尬?羞愧?生气倒是没有的。
  “我不是想要香蕉,我是说,你不用给我水果了,我不吃”,我忍耐功力很深,很好地维持住了笑容。
  “哦”,他没什么表情,转头笑着把香蕉递给刘岩,“这个给你的,你吃吧”。
    刘岩是我现在的同桌,和我一样婉拒了他的好意,我默默地转过身来,希望没人在乎刚才他说的话。
    难道你不懂,大小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心意这个道理吗亲?何况我已经把我拥有的最大最好的分给你,你又何必如此伤我脸面。早知道不给你了,白白浪费了那几块钱,我很珍惜的。
    是真不会说话还是假没教养,还是小小的你心中早有了等价交换?
    大家都吃着聊着笑着今天多开心,最角落的我笑得多合群。五月天的歌曲总是会触动某根心弦,那么清晰。
    无论是学校组织的郊游体育会还是像元旦班会,包里的零食基本上我是怎么带出门的怎么带回来。一是本来就少,吃太快都吃光了大家还在吃的时候,你书包瘪瘪的就不好看了。二是不舍得一下子都吃完,因为一年就这几次机会买零食。所以每次吃零食,都要带着无比愉悦享受吃了这顿望不见下顿的心情去感恩。
  竟然会有一个是这样的下场,我忍。
  班会还在继续,而我的心情已经down掉。
  结束后回家数了数,除掉一瓶酸奶一小袋果冻外,就是中袋的卡迪那了,我把剩下的两袋零食小心翼翼地收好。
  再无二话。
  元旦假期过后就是一个礼拜多的复习时间,然后就是期末考试家长会,又一次寒假来到。
  我坐在温暖的家里,靠在窗前,透过蒙着一层塑料的玻璃,看向外面的皑皑白雪。很多熟悉的邻居小朋友,不顾北风严寒和还在飘洒的雪花,热闹地堆雪球打雪仗,而我,已经不想去融入那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习惯于远离那一方热闹,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或许是我错了,那热闹我从没有融入进去过。
  朝玻璃哈口热气,瞬间而起的一层雾遮盖掉了外面的人,我用手指画了个圆圈,把人都圈进来。渐渐地,雾气消散,留有痕迹的那个圆里,一个人也没有。
  我拍拍手,转身走进屋里,不再看向外面的世界。
  不知不觉,我已经感受到长大这个词的分量。在受了委屈或不公平待遇时,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起只懂得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到后来虽然委曲求全但内心不服,直到现在表面若无其事自动进行吐槽式自我安慰,我不再像原先那样动不动就会哭泣流泪。
  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一次的蹲下都是为了跳得更高。
  当然,你不能骄傲,你以为的前进只是在与自己相比,而别人的脚步却没有算进去。而站在大多数旁观者的角度,衡量的标准都是相对成长,只有最疼爱关心你的人,才会在乎你的绝对进步。
  就像现在,我还在按照老师布置的每日任务一项项的完成,而有些同学早已在放假前三天写完了一个假期的作业。
  小孩子是这样,成年人也是这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春天开学后,宋老师把班里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召集起来,布置了一个任务。区里有个英语演讲比赛,不是以学校单位参加,而是以选手个人报名,加上你的辅导教师。宋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表现得很积极,希望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如果出成绩了,不仅我们有奖励,班级学校都会感到增光添彩,当然宋老师自己也赚得了名气。
  比赛时间很宽裕,那时候为了弥补我们小地方英语教育不先进的劣势,宋老师替我们选好材料后,就对照专业的英语磁带把我们的演讲稿标上中文发音,不需要我们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背住发音顺序就可以了。
  我们每天中午都没有午睡,又紧张又勤奋地练习发音和背诵,认真准备一个月后的比赛。
  就在我们“磨刀霍霍”的时候,有一天下课后,班里有男同学回到教室说,刚才上厕所经过办公室,听到宋老师跟别的老师吵起来了,不知道为啥,副校长好像也在。
  我们心下惴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让好脾气的宋老师在领导面前吵架了。
  终于挨到下午自习课,校长带着一个看着有三十多岁的女老师进来,宋老师跟在后面。
  我们听到声音都抬起了头。
  “同学们,耽误大家一点时间,我宣布个事情”,副校长温和地开口,“由于学校给你们宋老师安排的任务繁重,兼顾班级两个课程有些自顾不暇,加上班主任的职务麻烦事情很多,所以学校慎重决定,让这位田老师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当然你们的宋老师仍然会教你们英语课,希望同学们像支持宋老师一样,支持新来的田老师的工作,那么现在大家鼓掌欢迎”。
  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像也不应该笑,只知道木然地举着手,拍着巴掌。
  “下面我们请田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没注意田老师走上讲台具体说了什么,只是担心自己和新来的田老师会不会合得来。从小就很敏感的我扭头去看宋老师的脸,立马意识到这次调换不会那么简单。
  哎,这日子没法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0 章

  
  语文老师换了,除了班级任务要向新来的田老师报告以外,似乎没什么变化,同学们都渐渐地适应了。
  以前自习课是宋老师带,有时候还笑着跟我们聊两句,现在田老师一脸严肃地坐在讲台前,我们全都低头写作业,一点声儿都不敢出。
  每天中午,我们几个还在利用午睡前的一点时间练习英语演讲,数着还有多少天快到比赛的日子。
  突然有一天中午,偶然经过走廊的田老师,看到我们没有进班级午睡,走到我们跟前开口问道:“你们几个不睡觉在走廊里叨叨什么呢?”
  我们说老师我们在练英语演讲的稿子快要比赛了哇。
  “比赛?什么比赛”?
  我们就把宋老师组织我们参加区里的英语演讲比赛的事情说了个大概,随后补充:“是宋老师让我们这个点儿练的”。
  “呵呵”,田老师笑了,“那个比赛啊,我知道,你们不用练了,那个比赛已经取消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反应,对于老师说的话,没有相不相信这一说。只是好奇,宋老师没有说取消啊?
  “行啦,别练了,都取消了还练啥啊!快回去准备午睡!”田老师看我们还呆在原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