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6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五千年,但凡是具备一些代表性的事件,全都单独拎了出来。最后搞出一部《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

杨一在看到这部书稿以后才知道,感情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明星们撞衫,还有文字工作者们“撞稿”,如果前世中这本《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能够被人发掘出来,那么估计也就没《水煮三国》什么事情了,毕竟这一类图书很容易给读者造成阅读疲劳,看过一本图书后,对其他同类型的作品,就没太多兴趣。不过感慨归感慨。既然无意中碰上了这本“神书”,男生自然也要履行一个出版社老板的职责——在随便翻了两页以后,确定此书最早一个故事是用比干来诠释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后,他就干脆叫来编辑随后大笔一挥。把这本书给改名成了《水煮夏商周》,最后还带有一个省略号的样子。

起初听闻自己的书名,被出版社老板给改动以后。作者本人是非常不痛快的,但后来负责和他联络的编辑也没说苦口婆心说什么。仅仅就拿出了杨一经手的那些书稿,以及这些书稿付梓以后最终的市场成绩。就让那位作者彻底梅花可说了。而等到他的这部作品也出版以后,在市场上引发了相当震动,此人才彻底对杨一的图书营销能力服气——因为在这部作品之前,他其实已经出版了两本差不多的作品,不过市场反响一直平平,此人也是抱着投稿给阳一出版,最后一次试试看的心理,却没料到自己居然能够一书成名。

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这个作者倒也没全都归结于自己怀才不遇,这回碰上了天时地利,而是回头好好揣摩了一回,原来的书名《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和后面杨一取的这个《水煮夏商周》,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够促进作品的销量。

而在仔细揣摩完了以后,他也就把杨一看作是自己的“伯乐”了,而且还是具备了画龙点睛能力的伯乐。

都在心中对男生感激到不行,眼下看到男生出现以后,当然要热情过来打招呼。

杨一见躲不过去,也就只好和这位作家凑到一块儿聊了起来,不过此人要算是文学圈子里面的一介奇葩,说话和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劳动时,喊口号一样,不单单是音量惊人,而且还必带手势辅佐,似乎不如此就不能很好抒发自己内心感情一样,如果是私底下的聚会还好说,但在这种作协举办的年会上面,身旁总有一个大嗓门扯着嗓子吼,怕是任谁都要觉得无奈。

所以看到这人以后,男生向来都是淡然的心态,也难免发生了一些变化。

看到这人冲着杨一凑过去,之前和他说话的那几名男子,有的饶有兴致注目过去,有的则默不作声。其中一人脸色舒展开来,笑着对身边几人询问:“看到没有,那位就是老赵一再给我们推荐的杨一了,你们以前应该都没有见过吧?”

“杨一?”其中一名面相很是温和的中年人眼睛眯了眯,在某个瞬间,似乎是因为角度的关系,目光和他之前的表情就截然相反了。



这几个男人和之前赵常天给杨一介绍的那群人比起来,无论是给人的感觉还是事实上的身份,也的确是有差距的——后者虽然也都加入了作协,而且都是华夏作家名册上的人,但却属于作协注册作家中,比较“闲云野鹤”的一类人,于整个文学的大圈子里面,或许有那么些名望,说的话有人会听,但就手头所掌握的真实能量来说。和前面几个比起来,就根本不再一个层次上了。

因为前面几个男子。都是在魔都作协中任职,说话比较有分量的人。一个直辖市作协副主席,一个秘书长,另外两三人也各自有着职称,决计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人物。这些人在圈子外,都很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在文学圈子里面了,尤其其中一人还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特邀嘉宾,在中作协里面,也是担任着职务的。说这些人具备官员那种能量。或许有些夸大,但就文学圈来说,不少作家作者在看到了他们以后,都是要放下矜持显露热情才行。

几个在魔都作协任职的人,对于杨一的感观还算不错,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据赵常天表示,就是男生首先找到他以后,提出了这个设想,而且在人力物力方面也多有支持。所以最后才能办得如此成功,变成了具备品牌影响力的赛事。而除此之外,对方的那些作品,也算是给魔都作协带来了不少声誉。

毕竟现在说起“悦而读史”。如果是文学圈子里的人,就会“哦”的一声,随之恍然——“是魔都/越州那个作家吧?听说人家很厉害/年纪还很小”一类的八卦。反正是把杨一给算成了魔都籍作家的。

但这些人对杨一没什么负面看法,也不会因为年龄、成绩等等问题。就表现出妒忌排挤不爽之类的心态,可那位京城来的作家就不这么想了。当然。对于此人内心的看法,外人也并不清楚,因为这个京籍的作者,中作协里的主席团委员,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笑呵呵的面孔,其内心真实的看法,外人也不得而知,不过在认清楚了杨一的相貌后,眼睛眯起来的就是此人。

这个作协里也算是一方诸侯的人物,在眯了眯眼睛以后,很快又回复正常,然后笑着跟身边一人打听起来:“据说这个天才小作家,自己还开了一个出版社?一方面是作家身份,一方面是出版社老板我怎么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是不太符合我们作协的协会章程?”

旁边那人没有注意到这位仁兄眼中的神色变化,闻言也不以为意地摇摇头笑道:“这有什么不符合章程的?对于作协会员的规定里面,好像没有说不许作者本人去参与出版单位的事务吧?哦,你是担心怕有人说闲话?这有什么的,人家那个出版社到现在都还是挂靠性质呢,总不会为了把自己给捧红,就真敢用点儿下三滥的手段”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应,不过这人也不以为意,在点点头后,就顺着对方的意思把话题岔开,免得过于纠缠这个问题被人发现不对。



一番交际之后,总算是等来了年会的开场,和很多华夏国内的会议会晤一样,只要是体制内的事情,就总是不免显得拖沓累赘,这一次也是如此。按照杨一的想法,既然大家都是搞文学工作的人,那么当领导的上去随便说两句也就是了,剩下节省一些时间出来,留给大家自由讨论不是更好?会议正式开始前的那一段时间,虽然也被赵常天拉着认识了不少人,不过男生觉得就算是临时变身“交际草”,也比现在浪费时间听人废话好的多。‘

但魔都作协这些领导就算拿出自己写长篇小说的功力,也不可能说上一天到晚,所以几个主要领导轮流发话以后,接下来就到了一些年度总结的问题,而说到年度总结,独占畅销书市场十之六七的阳一出版,就逃不开被树典型的命运了。

这种表扬给阳一文化带来的实质性好处不多,但总归算是被承认的表示,不然一直游离于作协这个“主流机构”外面,对于阳一文化尤其是阳一出版的业务,也有不小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杨一还是上去感谢了一通领导,然后又感谢了同行,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些人对他和阳一文化,到底有过什么帮助。

当杨一上台发言完毕,随后另外一个国内知名作者也紧跟着演讲之后,上午的会议议程就算告一段落,中午等待着这些文化人的,是一顿就目前来说时髦值还相当高的自助餐。

早上男生是被赵常天带着,介绍人给他认识,旁边有人看到如此年轻的作者都混了进来。就算是心里面好奇,但也不会贸然过去打招呼。毕竟大家素未平生,你过去搭讪是个什么意思?不过等到重生男在上午正式亮相以后。认识他的人也多了起来,中午借着吃自助餐这个机会上前搭话的作者也不在少数。

所以杨一这一顿饭吃的,连他自己都来不及去品尝是什么味道,尽顾着和人打招呼了,但总体来说,他觉得这些文化人虽然也有些酸腐,另外少了点儿华夏传统文人骨子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可也不算很难接触,大家在彼此都还算保守的心照不宣下。说到的也都是文学圈里的话题,顶多有那么一两个,顺带问一声阳一出版那边收稿,是个什么流程。纵向比较起来,可比商场上和人打交道轻松不少。

刚刚送走了一名作家以后,旁边又有人端着餐盘走过来,甫一见面就堆起一脸的笑容:“杨董这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作家聚会?怎么样,感觉还好吧?哦,对了。差点忘记自我介绍了,迟济”

“迟济人迟老师,这一次是作为特邀嘉宾过来的,而且还是中作协的主席团委员。对吧?”杨一看到来人,尽管这一会儿的功夫,都已经被陆续过来接触搭讪的十多个人。给弄的都快眼花缭乱,不过这个时候也重新恢复笑脸。主动接下对方的话头。此人可是在魔都作协的主席、秘书长等人上台以后,就紧接着露面的人物。男生就算对那些领导讲话毫无兴趣,但一张人脸还是能够记得下来。

而且先不论对方主动来打招呼,是否还带着其他一些目的,但无论如何此人的态度可以算是非常不错了,所以杨一也没有摆什么姿态,笑了笑也表现出比较好说话的谦逊态度:“迟老师千万不要也叫什么杨董,那都是赵老师几个朋友开玩笑的说法。我在这里就是一个晚辈的身份,你们才都是老师。”

“写文章这种事情,那也是达者为先的,你现在畅销书畅销书写得,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写得,不叫你杨董那我也叫你杨老师,还是没问题的吧?”迟济人也呵呵笑着连连摆手,倒是和之前上台演讲时的温和姿态如出一辙。

但杨一自然不可能让对方真的也叫自己老师,第一对面前这人并不了解,如果只是前世中经常被人痛批的尸位素餐之辈,那么也还算了,可万一对方的确在文学领域有些建树,那么单看彼此间的年龄差距,他也不能真的应承下来。

又一阵谦让后,那位迟济人才终于同意,就以“小一”来称呼男生,这样也显得比较亲切自然。

在就彼此的称谓达成了共识以后,男生本来以为这人和之前几个同行一样,也都是过来打个招呼,互相认识一下,但迟济人却并未就此离去,而是笑呵呵和他聊到了阳一出版的问题:“小一,那你们阳一出版,那边的编辑审核制度是怎么回事?我听老赵说,他对你在你们出版社实行的这种制度,可是非常推崇的。”

杨一以为对方可能是想来取经,所以就又把关于阳一出版里面的一些制度设定,也都一一给对方讲解了一遍,完了以后,心忖这位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事了吧?

不过他的预料再一次错误,在听完了男生的介绍以后,此人也只是呵呵笑了两声,虽然口头上很是赞赏的样子,不过杨一却一眼就看出来,这厮明显是随口敷衍,有口无心的模样。所以接下来他也“一般”、“谬赞”地应付着。

看杨一没有主动接话的意思,迟济人终于也忍不住,就试探着笑道:“也就是说,如果碰上好的作品,你一般就自己拍板做主决定了,不用编辑再去审稿。只有那些你看不上的稿子,才会交给阳一出版的编辑?”

“也不是说看不上,其实很多作品都具备成为畅销书的潜质,但我个人实在抽不出更多时间,所以只能把精力更多放在潜力明显的书稿上面。”杨一摇摇头,稍微纠正了一下对方的说法。

“原来是这样,看样子,小一你对自己的眼光,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嘛,哈哈哈”在说了两句没营养的废话以后,这人的声调忽然低了一个拍子:“其实现在找你,也是有些个人的事情想要谈一下。我有一本诗集,也算是自己的心血之作了吧,这么多年以来的积累都在里面了。年底刚刚完稿的时候,本来是想拿到作家出版社那边,毕竟都是作协的下属机构,大家都是熟人也不用非要走程序对不对。但今天正好碰到了你,所以刚才我就一直在考虑,要不干脆把我的作品,交给你们运作好了,这样一来,也算是大家双赢”

这是?

毛遂自荐的节奏?

但怎么感觉有些强买强卖一样。

男生在心中嘀咕了一声,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听完对方的要求后,就不置可否地点头笑道:“这样的话,那迟老师抽个时间,把稿子发给我先看看,应该没问题吧?”(未完待续。。)

949。强卖的诗人

一直以来,阳一出版自有其一套规矩,这个信息可能一般人不知道,但阳一出版那边也从未去保密过,搞出版接受投稿,要是外人都不清楚规矩那就不太方便了。所以只要是圈子里的作家作者,在这一方面多留心一点,也是能通过渠道打听到相关事宜。杨一就不相信,自己面前这位中作协主席团委员,会不清楚这个问题。

但对方刚才也问起了自己是否能够拍板决定一部图书作品的出版,然后才提出这个要求,显然也是有些准备的,因而现在直接拒绝对方,显然就有些不太明智。否则不定这人要在心中留下根小刺,觉得男生是故意落他面子之类。杨一也是瞬间有了权衡以后,才说让对方把稿子给他看看,而非是直接拒绝对方。

杨一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他决定某人一部作品出版与否的最基本条件,可不完全是按照前世留下来的记忆里面,那些畅销书名单来决定的,只要读过以后认为的确具备一定的文学意义,最起码能够给读者带来不错的阅读体验,那么这部作品就值得他去推广。事实上阳一出版那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前世叫得上号的畅销书,他要么直接联系作者本人,要么让编辑部那边格外盯紧一点,而不是畅销书的投稿,只要通过了编辑的交叉审核以后,也是会不予余力去操作的。带动文化产业,并非看一个国家图书市场里面,畅销书的火爆程度。而要看除了畅销书和教辅社科类图书之外,还有多少民众。愿意为书籍消费买单,愿意把自己的空闲时间花在阅读上面。

所以如果不看阳一出版的畅销书成绩。而综合起来观察,那么就会发现,其实抛除掉畅销书码洋以后,阳一出版完全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