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二战风云-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备以及降落伞的拖累下,生生溺死在湖水里。至于那些能够幸运的平安着陆的士兵,他们所要面对地危险还远远没有过去,接下来。他们还必须抢在被日军包围绞杀之前,完成部队的集结。

  早在苏军最终夺取朝鲜半岛的时候,日本军部方面,就已经预感到敌人发起对本土的进攻已经为时不远了,为了提前做好防范,军部方面在保有北海道原有的五个师团基础上,又增派了第二方面军的三个师团北上。最为重要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失败,以军部为首的右翼势力开始变得更加疯狂,他们在国内大搞所谓的“特攻战宣传”。号召一亿国民挺身而出,发挥特攻精神防御本土。什么叫“特攻精神”?那就是如同所谓地“神风特攻队”一样的敢死精神。以自己地肉体和生命为代价,向敌人发起自杀式的进攻。

  由于长期受到所谓地“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再加上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的鼓动,那些被狂热的军国思想烧坏了脑壳的人们也开始变得疯狂。在这种情况下,先期投入到战场上的苏军伞兵,不仅要面对日本军人地围剿攻击,还要提防那些平民装扮的普通人的袭击。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只要你给他们的机会。他们就会利用一切可以制造伤害的东西来袭击你,土枪、砍刀、石头、木棍,一切的一切都是武器。很显然,面对这样地战场,苏军的伞兵在进攻方面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从这方面来说。苏军地开局并没有打好。作为指挥官的崔可夫,没有预先考虑到日本战场的复杂情况,从而。也直接导致了苏军伞兵的大量无为伤亡。

  在伞兵投放的同时,苏军空军部队开始冒雨对宗谷岬的日军海岸防线以及宗谷湾内的日军舰艇实施轰炸。其时,由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系列失利,再加上苏军航空兵的不间断袭击,日军所拥有的监听数量已经及其有限,根本构不成有力的海防力量。而在北海道附近部署的日军舰艇,则大都是一些由民用船只改造的,纯自杀性的小型舰只,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被称为“回天”的人操鱼雷了。当然,为了节省资金,同时也为了凸显日本的民族本色,日军所使用的人操鱼雷同当初意大利人所使用的人操鱼雷大相径庭。日军的人操鱼雷更应该命名为“归天“,它们没有准备给鱼雷操作员逃生用的返回舱,所以一旦偷袭的任务达成,鱼雷操作员便伴随自己的“武器”一同魂归西天了。

  苏军的空中打击,有力的摧残了停泊在宗谷湾内的日军水面舰只,但是却无法对水面下的人操鱼雷实现有效打击,毫无疑问,这对即将到来的登陆作战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上午九点整,苏军渡海运输舰只在护航舰队的护卫下,抵达宗谷岬外围海域,随即,在大量舰载火炮的火力掩护下,苏军登陆舰艇开始在宗谷湾内漫长的海岸线上实施抢滩登陆。

  由于有了之前的大规模空袭,苏军的登陆作战已经不再具备隐蔽性,日军的海岸防御部队提前进入阵地,并依托牢固的工事,对苏军的登陆部队实施猛烈的阻击。

  蒙蒙的细雨仍旧在继续,而在宗谷湾内开阔的海滩上,一艘艘的苏军运输舰艇,冒着日军密集的炮火,几乎疯狂的涌上海滩,将一队队浑身湿漉漉的士兵,投入到了战场上。

  毫无疑问,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日军对北海道沿海地区的防御投入不遗余力,由于宗谷岬地区的海岸地势开阔,没有险要的防御地形,因此,日军便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有碉堡作为火力点支撑的堑壕防御带。在防御带的最前方,也就是海滩的位置上,有大量为阻隔装甲车辆登陆而设置的钢筋混凝土钜栏,这些钜栏密集的分布在海滩上,就像是一个个竖出地面的枯树桩。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没有杀伤力的铁桩,这些障碍物虽然不能对登陆部队造成伤害,但是密集埋设在阻隔带内的地雷,可全都是致命的。而在这一道“丛林阻隔带”的后面,则是由铁丝网封锁起来的日军步兵战壕,在这些战壕里,日军的大量步兵如同土鳖一般的蜷缩其内,可以有效的杀伤企图登上海滩地敌人。步兵堑壕阵地的后面,是宽六米、深四米的反坦克壕。其作用是在隔离带被敌方工兵拔除后,继续有效阻隔地方装甲部队推进的防御工事。

  就这样,以堑壕隔断装甲部队推进,以步兵阵地阻拦对方步兵突击,以碉堡工事配合各方阻击,这样一环环一层层的大范围防御地带,就成为了日军得以凭借的最大筹码。很明显,苏军的登陆部队要想突破这些防御并非易事。

  从九时开始的抢滩登陆战,一直延续了两个小时,在细雨中。一批批的苏军士兵爬上海滩,如同身边的潮水一般。前仆后继地涌向日军的步兵堑壕阵地。枪炮声,地雷地爆炸声。士兵的嘶吼声,濒死地呻吟声,在整片开阔的海滩上响成一片,这些声音汇集在一起,俨然就是一曲来自地狱的“丰收颂”。

  两个小时的战斗,苏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十艘登陆舰只被日军的炮火击沉。最为严重的是,参加战斗地“基洛夫号”巡洋舰,也被日军的一颗人操鱼雷炸伤,不得不提前退出了战斗。由于没有得到预先设定的来自敌人阵地后方的伞兵配合,登陆部队的战斗进行的相当吃力,那已经变为血红色地海滩上。四处倒满了苏军士兵的尸体,第一批登录抢滩的部队,几乎是全部阵亡在了这片海滩上。而后续登上海滩地士兵,竟然可以在尸体堆里找到掩藏点,躲避日军的火力。

  就在这两个小时的战斗力,苏军在五个登陆点上,损失了上万的士兵,但是取得的战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扫掉了日军设在前滩位置的雷区。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份足以令指挥官们感到自豪的战果,因为这些雷区全都是用士兵的生命和躯体,硬生生趟出来的,毫不客气的说,每一颗地雷的爆炸,都意味着一条甚至是几条生命永远的消失了。

  前线的战况,在第一时间便传到了崔可夫的耳朵里,当然,对于这样的战果,这位总指挥官肯定不会感到满意的,不仅如此,他在内心里还感觉相当的焦急。不要忘了,作为统帅的楚思南如今就坐镇远东,两个小时的战斗打成这样,尽管他没有说什么,但是崔可夫绝不会天真的认为对方没有什么想法。

  为了能够尽快得到突破性的战果,扭转战役开始阶段的不利,崔可夫下令,各个航空队加大对日军海岸防线的打击力度,务求在最大程度上摧毁日军的炮兵部队与碉堡工事。与此同时,命令海军部队攻取礼文、利尻两处岛屿,以便以这两个岛屿为依托,尝试对日军天盐一线的防御阵地实施佯攻,尽可能调动起兵力部署。

  在崔可夫的命令下达之后,苏军的空军力量显然加大了兵力投入,大批装满了高爆弹的轰炸机与装满了燃烧弹的俯冲轰炸机,从苏军位于克里力昂角的六个临时机场上起飞,冒着细雨,凶猛的扑向海峡对岸的日军阵地。

  随着空军加大在战场上的投入,登陆场的战斗情况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当那一枚枚高爆弹带着激射的碎片在日军阵地上爆裂的时候,原本潜藏在防线后方的日军火炮很快哑了下来,被撕裂的士兵尸体与断折的钢铁炮体,随着那些空中战机的俯冲,在炮兵阵地上四处翻飞。面对这些翱翔在空中的杀手,只能为前方战场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显然成为了待宰的羔羊。不过同他们相比,那些掩藏在战壕里的步兵,显然更加的凄惨,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能够在顷刻间点燃阵地的灼热燃烧弹。每当一枚燃烧弹从空中落入战壕的时候,那腾空而起、闪烁着白色光芒的火焰,都能够在一瞬间流满坑道,那些被掩埋在“篝火”中的日军士兵,带着遍布全身的火焰,或在坑道里哭号抽搐,或挣扎着从坑道里跳出来,在流淌着枪林弹雨的阵地上四处狂奔,直到被活活烧死抑或是被流弹打死。什么叫尸骨无存,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阿鼻地狱,燃烧弹所撒播出来的火焰,能够为所有人淋漓尽致的诠释出它们的含义。

  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到中午十二时,苏军的抢滩作战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几个登陆地点,苏军成功的夺取了一些规模不大的登陆场,随即,在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步兵防线之后,大量的工兵冲上海滩,以最快的速度清除障碍、填埋反坦克壕。

  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苏军抢滩成功的部队,等于在实施对日军步兵的有效屠杀,残存在步兵战壕内的日军步兵,甚至是失去抵抗力的伤兵,都被毫不留情的枪杀,而他们的尸体,成为了填埋反坦克壕的最佳材料。

  下午二时,在成功的击退了日军有坦克配合的第二次反扑之后,苏军第一支装甲部队成功登陆,到下午五时,两个装甲师、四个独立炮兵营登上日本本土的宗谷湾登陆场,至此,抢滩的苏军部队,有了重火力的支持,日军那看似牢固的防线开始变的不再可怕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远东战役指挥部,早就等候多时的楚思南,甚至忍不住在众多将军的面前失态的雀跃而起,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渴盼的太久了。

  七月二十日下午六时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对外发布公告,公告声称:“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英勇的红军,已经在一个小时前,成功在日本北海道登陆,并歼灭日军宗谷湾一线守军四万七千余人这绝不是一场战役的,相反,它只是这场战役的开端我们不接受日本政府任何有条件的投降我们的目标是东京”


《新二战风云》 第十一卷 最后一战 第十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当苏联红军在日本本土的北海道成功登陆的消息传开之后,英美盟军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就在九月二十一号上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山发表演讲,他向全世界宣告,自从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美利坚合众国所开展的,针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全面反击,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而今,随着一系列战役的结束,美军已经占领了包括台湾、冲绳在内的临近日本本土的重要岛屿,与此同时,日本军队的有生力量,已经在美军的打击下变得残破不堪。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旨在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也到了最后发起的时间了,因此,罗斯福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宣告,在今后亚洲的作战中,盟军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日本本土的最后作战,以求尽早结束在亚洲地区的战争。

  罗斯福这一篇看似在发布作战宣言的演讲,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那当然就是最基本的含义,即美军将会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发起对日本本土的进攻战役;第二,他在提醒苏联政府,亚洲的日军实力并不是他们苏联人单独打垮的,至少在歼灭日本联合舰队方面,美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罗斯福是在提醒苏联,“盟军部队”应该注重合作,而这份合作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还应该体现在由战争演化来的利益分配上。苏军目前在日本本土突然实施的登陆作战,显然违背了这种合作的最高定义基准。

  其实,按照美国政府最初地战略打算。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是根本就排除在作战计划之外的部分。在亚洲战场的一系列战役中,美军无疑是承受了巨大伤亡代价的,日本士兵近乎是歇斯底里的战斗意志,让美军的士兵大感头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起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那么毫无疑问,美军将会承受更为惨重的兵员损失。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发起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还有一项很重要地顾虑。那就是这场战役一旦打响,那么在远东陈兵上百万的苏联。将势不可免地加入战斗。而一旦这种局面出现,那么按照苏联人的贪婪。在日本谋求进一步地利益,将成为了他们的下一步打算。

  为此,按照美国政府的打算,他们决定放弃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转而利用其他一些手段,迫使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无条件投降。而这些手段,就包括持续向日本本土的外围地区发动攻势。在压缩其生存空间的同时,给日本政府制造军事上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与此同时,利用大量地空袭,对日本本土实施高空打击,消磨他们的作战意志。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从拿下了台湾之后。美军便开始利用其舰载航空兵的力量,对日本本土实施了持续数个月的不间断轰炸。

  由于在战略出发点上的不同,美军的空袭同苏军地空袭完全不同。他们不选择重要的军事设施为轰炸目标,而是主要轰炸日本本土的大中城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最根本上动摇日本全民地作战信心。

  在这种空袭思想的支配下,持续了数个月的轰炸令日本损失惨重,美军前后将多达三十余万吨的炸弹,倾泻到了日本的国土上。可多少令美国人感到几分郁闷的是,尽管日本在空袭中损失惨重,日本国内大中城市有百分之五十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空袭中被毁,但是他们仍旧没有打算放弃武器,最后无条件投降。而偏偏在这个时候,苏联人在日本北方登陆成功了。

  “绝不能让苏俄人抢走一切,我们已经在某些方面落后了,因此在这最后的关头,我们有必要迎头赶上去。”罗斯福的一番讲话,最终导致了美军在日本九州鹿儿岛登陆战役的爆发。

  鹿儿岛登陆作战的最初发起时间,为七月二十五号凌晨,也就是苏军成功登陆北海道的第五天。同苏军的登陆作战比起来,有着强大航母编队为依托的美军,显然在登陆战上更有效率。为了能够一鼓作气拿下鹿儿岛地域的主要登陆场,美军调动了庞大的陆军、海军部队,其总兵力多达七十万。在抢滩登陆战役中,担任地面进攻任务的,是陆军中将巴克纳所指挥的第十集团军的七个师,外加海军陆战队的第一、第六两个师,总兵力约达二十五万。而担任空中掩护以及海上支援的,是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所指挥的整个太平洋舰队第五舰队以及弗雷泽海军上将所指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