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二战风云-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苏联红军撤出希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英国人提前滚出那片土地。而要想让苏联释放被俘地英军士兵,那同样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交出希腊变乱的罪魁祸首斯科比,并将这个战犯交给希腊人民去审判。

  在电话交谈地最后。楚思南告诉罗斯福,苏联政府爱好和平,但是也惧怕战争,他能够带领当初处在绝对弱势中的苏联成功抗击德国入侵者,并最终取得胜利,那么就有信心迎接一场新地挑战,无论是英国还是别的什么国家。苏维埃的政权都不会畏惧。数百万的苏联红军如今就将严阵以待,等候着新的敌人找上门来。

  就算是针对美国态度的一种回应吧,在同罗斯福有了电话上的交谈之后,楚思南便召开了这次地最高统帅部会议,他要求在这个时候,全国、全军都必须同他保持思想上的绝对一致 ̄ ̄尽可能避免同美国人发生直接冲突。但是却必须做好一切可能性的战争准备。而在希腊作战的苏军部队,则尽可能避开由英国人防守的战线,全力打击希腊政府军。

  在这一次的最高统帅部会议上。楚思南同一干统帅部成员们分析,面对这次发生地希腊战争,美国人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并不大,至少在短期内直接参战的可能性不大。要知道美国地政权结构同苏联的政权结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苏联是权力的集中制,而美国则是三权分立制。权力的集中制同三权分立制相比,或许缺少了一些民主的氛围,但是它却绝对有效率,而这个效率,尤其体现在应对战争方面。在苏联,战争与否的决定权,完全在最高领导人的手里,毫不可得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楚思南下达命令,要同英国人全面开战,那么这个命令是今天下达的,明天全苏联所有的战争机器就会开始全速运转。而在美国呢,像发动战争这种事情,就绝不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的,在动员令下达之前,国会就要商讨,就要议定,各种持不同意见的国会议员坐在一起互相扯皮,分析这个分析那个,等到最后决定下来,估计一两周的时间就过去了。而在这一两周的时间里,天知道战场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最高统帅部的所有人都认为美国不可能在短期内直接参战。

  既然美国人不可能在短期内参战,那还有什么可怕的?毋庸置疑,如果没有别的因素作为干扰,而今的苏联能够轻而易举的将希腊英军像捏蚂蚁一样的捏死。可是话说回来,楚思南虽然对英国人没有什么好感,但却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同他们真正的进行一场全面的战争。他最希望出现的局面,就是简单的将英国人教训一下,并且让他们撤出希腊,同时呢,还不要将战争扩大化。

  对于楚思南来说,如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毫无疑问,只有谈判,大家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有理有据的谈。可这话又说回来了,谈判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你要想在谈判桌上达到你的目的、扩大你的利益,那么就必须在谈判之前多下功夫,你要让你的谈判对手有一个最基本的感觉,那就是这场谈判并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他们所希望出现的。你之所以坐下来跟他们,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从注定失败的局面中多少的挽回一点利益。

  就这样,一系列的决定,很快就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做出了。而在随后地几天时间里,苏联的各大报刊、广播。先后发布官方的新闻,新闻声称:苏联政府对在希腊所发生的一切表示遗憾,无论是苏联政府还是苏联人民,都从未而且永远也不会将英国视为自己的国家敌人。此前一段时间,苏联红军之所以出兵希腊,是鉴于希腊国内的局势出现重大变化,疑惑别有用心的人,企图在希腊建立一个全面的、毫无人道可言的法西斯独裁政府,而此前不久所发生的一系列流血事件,就是最好地证明。本着当年的雅尔塔会议精神。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苏联政府认为绝对不能对希腊法西斯分子地夺权企图漠然处之。因此,苏联红军才会进入希腊作战。至于说同驻希腊英军之间的“小”规模冲突。那只是一场误会,担负进攻任务地苏联红军,是在接到了错误情报的引导下,才会同英军发生冲突的。为了表示歉意,苏联政府将会在无条件释放被俘英军的同时,对死难者的家属做出一定赔偿。当然,苏联政府对希腊法西斯临时政权的打击。绝不会因此而放弃,按照苏联最高统帅部的计划,此后地一周时间内,入希苏军将会持续对希腊政府军发动一系列的大规模进攻,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不幸事件,苏联政府建议驻希腊英军暂时撤离

  苏联官方报道里所说的一切。究竟有几分可信性?对于这一点,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明白。一场数万人参加的战役,从发起到结束。进攻的一方竟然不知道自己在打谁,这岂不是天方夜谭?更何况苏联的安全委员会一直都在负责情报地搜集工作,他们的规模之大、效率之高是世所公认的,说他们会在如此重要地问题上犯下这样一个超低级的错误,这岂不更是滑稽?

  因此呢,在苏联官方的解释做出来之后,英美的主流报纸上是嘘声一片,随即呢,就又是一片的质疑啊,反驳啊,批判啊之类的报道。

  面对美英报纸的责难,苏联国内却是一片寂然,无论是《红星报》还是《真理报》,似乎全都忘记了这一码子事情,在它们的版面上,再也找不到关于希腊事端的任何一条报道。

  你要解释,我们给你解释;你要求我们道歉,我们给你道歉;你要求无条件的释放被俘官兵,我们马上就无条件的释放。如今好啦,所有你要求的事情我们都照办了,至于说那解释你们相不相信,那道歉有没有诚意,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了。现在,希腊苏英两军之间发生的冲突,已经算是“圆满”终结了,剩下的事情就要看你们英国人的态度了。

  以上就是苏联人的做法,在二月六日,当苏联驻英国大使将克里姆林宫的决定递交到英国外交部的时候,丘吉尔气得险些要骂娘。而英国内阁,更是毫不犹豫的回绝了苏联政府关于邀请丘吉尔前往莫斯科协商希腊问题的要求。

  英国人的愤愤不平,并没有影响到苏联红军在希腊的继续推进。正如楚思南所说的那样:“既然你不谈,那好,我就要给你点脸色看,我要让你知道,对于你来说,老老实实坐下来同我谈判,才是最明智的一个选择。”

  三月九日,苏军巴尔干第二方面军与巴尔干四国盟军部队,在沃洛斯地区发起进攻。在战役之初,苏军先是调动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快速南进,一举切断了驻扎在沃洛斯的希腊政府军与英军之间的联系,迫使英军无法在不同苏军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对希腊政府军提供支援,而后,苏军巴尔干第二方面军的主力,才对由普拉斯提拉斯所指挥的希腊政府军,发动了快速而猛烈的进攻。

  由于此时英国议会内部,还没有做出是否同苏联直接兵戎相见的最后决定,因此,在沃洛斯遭到分割的英军部队,在苏军没有向其主动进攻的情况下,无法做出最有力的反应,他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希腊政府军被包围歼灭。

  驻扎在沃洛斯地区的希腊军队,是由普拉斯提拉斯将军所率领的希腊政府军主力,其麾下共有九个步兵师,总计七万余人。这可真是一支纯粹的步兵部队,在九个师的范围内,竟然只有火炮三百余门,坦克更是不足六十辆,至于说飞机,那就直接免谈了。

  因此,当面对优势敌人进攻的时候,普拉斯提拉斯先是做出突围这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他集结自己的军队,在十日凌晨,向西部的佐莫克斯方向发动了两场连续的突击,试图在这个方向上打开一个突破口,同英军会合。

  但是他的这个企图没有实现,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普拉斯提拉斯的部队在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之后,不仅未能突围成功,反倒被苏军趁势打了一个反突击,将他的阵线向沃洛斯方向推了将近十公里。

  二月十日,英军利用爱琴海上的舰载航空兵,向沃洛斯方面的希腊政府军空投了大量的物资补给,随后,普拉斯提拉斯又接到了英军司令斯科比的消息。按照斯科比的说法,那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再坚持上三到四天的时间,等到英国国内的决定下达之后,他们就能被营救出来了。


《新二战风云》 第十一卷 最后一战 第三十五章 杀人的镰刀与铁锤



  说实话,英国人从空中投下的援助的确是很丰富,丰富到普拉斯提拉斯将军都有些由衷的感动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感动归感动,现实仍旧是那么一副现实。在整个沃洛斯地区,仅仅是南斯拉夫等四国的联军,就超过了十五万,而俄国人的军队也绝不少于这个数。这股强大的敌人有火炮,有坦克,还有飞机,在这种情况下,普拉斯提拉斯认为,敌我双方的战力对比,已经不再是单纯是兵力以及士兵素质有差距的问题了,而是自己的部队根本没法跟人家比,这是一场根本无法进行下去的战役。

  昨晚的那场战斗至今让普拉斯提拉斯感觉胆寒,他的三个突击先导团才刚刚对俄国人的阵地发动了两次攻击,那些俄国人就像是被刺痛了屁股的北极熊一般,发疯般的展开了反击。当大批俄军士兵在数百辆坦克的掩护下,从其阵地正面如同潮水般反攻过来的时候,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普拉斯提拉斯就好像是重新回到了两年前的对德战场,那些德国人的进攻曾经让他感到胆寒,而现在的俄国人似乎要比当初的德国人更具有进攻性。

  因此,吓破了胆的普拉斯提拉斯,在苏联红军展开反突击的第一时间,就飞也般的逃跑了,而他组织起来发动进攻的三个所谓精锐团,就那么活生生的葬送在了苏军的反攻中。

  普拉斯提拉斯虽然是希腊政府军中数一数二的实权将军,但是他却很胆小,一般来说。胆小的人都很聪明,这句话放在他普拉斯提拉斯地身上似乎名副其实。这位胆小的将军认为,如果有了英国人与美国人的支持,那么希腊国内的局势就能很快被以帕潘德里欧为首的临时政府所控制,尽管希腊境内的人民解放军力量当时很强大。可与此同时,普拉斯提拉斯也有另一个认识,那就是俄国人绝不好惹,如果他们对希腊国内的形势不加干涉,那自然没什么问题,可是一旦他们正式介入进来。那么政府军方面即便是有了英美的支持,这场战争恐怕也不容易对付。

  在沃洛斯战役苏军介入之前。普拉斯提拉斯面对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心里多少有些侥幸。他感觉俄国人也许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同美英闹翻,因此不会对希腊国内的内战进行干涉了。为了能够乘希共方面孱弱地机会扩大战果,普拉斯提拉斯才带领他的部队,协同着侧翼地英军部队穿出雅典平原,对希腊人民军的北部基地发动全面进攻。

  而今,眼看着人民军方面地主力部队,在被连续击溃两次之后已经无力抵抗。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局势发生了突变,沿品都斯山脉北上的一支英军部队,被骤然间出现的优势苏军歼灭。当普拉斯提拉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本能性的就感觉事情有些不妙。他曾经向英军的总司令斯科比将军提出过,要暂时将处在沃洛斯一线的部队向后方撤退。等到局势真正明朗之后,再决定是继续进攻还是另图良策。但是他地这一要求被斯科比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在那位英国将军看来。面对敌人不战而退,是可耻的,是不能被接受的。

  无奈之下,普拉斯提拉斯只得继续命令部队在沃洛斯地区对人民军的游击队进行清剿,直到脆弱不堪的游击队突然间变成如同猛虎一般地苏联红军。

  苏联红军有多么大的战力,普拉斯提拉斯是非常清楚的,即使不考虑被德国人所遭遇地命运,他也要看看自己那三个精锐团的遭遇。现在,他那区区几万人的部队,被人家几十万大军围困在沃洛斯,进退两难,而英军的支援却又看似遥遥无期,他该怎么办?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最后的一兵一卒,然后自己光荣的阵亡?开什么玩笑,他普拉斯提拉斯可没有那么蠢,他还要继续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呢,他可不希望这么早就离开自己那漂亮的老婆和两个秘密的情人。

  就这样,在经过了一番慎重的考虑之后,普拉斯提拉斯将军做出了他第二个更加明智的决定 ̄ ̄向俄国人投降。

  不过作为一个精明的小人,普拉斯提拉斯并不打算就那么简简单单的投降,他要利用此时这种复杂的局势,为自己的将来谋求最大的利益。出于这个目的,他一方面派出自己的亲信,同苏联红军方面取得联系,向对方透露自己打算率部投降的决定,并以此要求苏联红军做出承诺:在他率部投降之后,能够允许他本人安全的离开希腊。

  普拉斯提拉斯的要求,被苏联红军沃洛斯区域战役指挥官转达给了吉尔尼洛娃,出于尽快结束战役的目的,吉尔尼洛娃以苏联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身份,同意了这位敌将的要求,不过前提是普拉斯提拉斯必须在八日下午五点之前无条件投降。

  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承诺之后,普拉斯提拉斯心中狂喜,他开始继续谋划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这个后来被丘吉尔称为人类战争史上最卑鄙、最无耻的希腊政府军高官,在下定决心向苏联投降的同时,却连续向英军统帅斯科比发报,声称自己决定在沃洛斯同俄国人决一死战,绝不后退半步。不过由于部队战场消耗较大,后勤供给已经出现了困难,为了不使战役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他迫切需要英国盟友在物资上支援。

  毫无疑问,普拉斯提拉斯的“英勇”表现,彻底感动了英国人,作为目前唯一能够支援这位“无畏”将军的行动,斯科比将军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空投援助的要求。于是,从六日开始,大量的食品、武器、弹药、油料、通讯设备。通过英军地航母舰队航空兵,不间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