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杨家将同人 四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明知道潘丞相已经不堪用了,却没想到他居然有胆子通敌叛国,他有什么对不起他潘仁美的,权力给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宋文武分制,但是文官可从来都是他管着的,为一己之私争来夺去,他也只觉得潘仁美的野心太大了,所以,他不再信任他了,他本想看在他也为朝廷效劳这么多年的份上,让他活着,哪怕j□j,没想到人还直接就往死路走了,好一个潘仁美,好一个丞相。
  
  皇上捏着密信指尖都发白了,柳青叶在旁边装死,皇上生气的时候,谁上谁倒霉。皇上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努力,默念,如果真的要打,现在处理他不合适,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这次和辽人的交锋结束的时候,就是他潘仁美身死之时。
  
  皇上也算是忍功了得,只不过,那些和辽人有关的事情都不会再出现在潘仁美的面前了,就算是他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势力没他剪除大半,这些探子也没什么不在他的注意之下了,他倒要看看,辽人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辽人也是全力的封锁消息,严密的简直变态。但是越是没有消息就 表示越有问题,平静的水面下是波涛汹涌。双方都绷紧了,等待着。
  
  天灵已经无法给出什么建议了,因为,他没那个时间了。他天灵能掐会算,为什么大宋就没有,之前是被他钻了空子,现在,还想重复这样做,别说门,窗子都没有一扇。没有了推演的天灵也不过是个心思阴毒的小人,对耶律斜也没什么用了,耶律斜作为主帅,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渐渐的也就不来了。
  
  潘仁美也感觉并不是很好,他感觉到了皇上对他态度的转变,所以,为了权力他倒向了辽国,潘仁美这个人,虽然为了权力痴狂,但是该有的敏锐还是有的,为什么辽国要做什么却还没有通知他,不管辽国要做什么都不能缺少他这个内应,难道辽国还在犹豫不决?却不知道,他的目标离破碎不远了。
  
  战争,一触即发。
        
第九十六章
  
  朝中的气氛是越来越诡异,辽使看见这么长时间了,国内都没什么消息了,也约莫估计出辽国不会救他回去了。但是作为一个臣子,他还就不得不殉国了。他的家人都在辽国,但凡他有一点背叛的消息传回去,他都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只能长叹一声,当初命不太好,选了这么个差事。
  
  潘丞相虽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他的担忧也是很强烈的,就怕事情出差错,他可是赌上了一切,赢了,傀儡皇帝,但是好歹能当个帝王,输了,就是死亡。他很清楚,大宋的皇帝一向小心眼,记仇的很,被他知道了,死都不一定有那么容易,所以他只能赢不能输。
  
  辽国大军集结,慢慢的往边境开进的时候,皇上柳青叶他们还是得到了消息的,毕竟那么多的探子只是打探消息还是做得到的,更何况,那么多的大军移动,光扬起的灰尘就遮天蔽日的,看见那军士,甚至能感受到杀气盈满天空。
  
  皇上在第二天就让所有能够上朝的大臣都去上朝,其他人不知道,惊疑不定的在下面互相给眼色,到底是什么回事,有人知道吗,能告诉一下不,好歹有个准备啊,这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个气氛了,太吓人了。
  
  但是皇上就在龙椅上看着,谁敢动啊,心里默默的揣测,自己最近做了什么没有,没有就好,有的话,一会一定得老实认错,争取戴罪立功。
  
  看见下面的臣子们老老实实的站着,皇上的眼光一变,宛如刀割一般看向潘仁美,只可惜,潘仁美不知道自己的信已经被截获,还在心里盘算着接下里的计划,怎么才能完美无缺的卖国,而且大家都是低着脑袋,他自然也低着,也就没看到皇上杀人般的眼神和握着龙椅龙头青筋直冒的手。
  
  皇上压下怒火,就让你再活几天。
  
  眼看着潘仁美在朝中的影响日益低下,原本被他压制的言官们就活跃了很多,原来也是告状,奈何那个时候皇上并不了解潘仁美已经野心滋长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还是如以前那般信任,而且潘仁美在他面前表现一向不错,所以那些言官们的奏章都无视了,只以为他们是风闻奏事,不过是谣言而已,没想到那个时候就有苗头了,如果那个时候处理了,今天就不会变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了。
  
  言官们从最高级的御史开始上奏章,几乎每个人的奏章都洋洋洒洒,说潘仁美罪行如何如何,什么教子不严已经是小罪名了,什么收受贿赂,等等等等,那奏章的厚度看起来潘仁美简直罄竹难书,言官们慷慨激昂指责,语气是严肃,情节之感人,但凡意志不坚定的人都会觉得不凌迟不足以平民愤。但是皇上心里有数,真正该杀的还有一条最大的罪行,谋反。但是现在还不说。
  
  堂堂一国丞相居然都叛变投敌,勾结辽人,他们还有大胜的希望码,至少这个消息在和辽人决出胜负以前是决不能让人知道的。但是潘仁美如果在战争的时候捣乱也是麻烦事,所以,那些言官们才会弄出这么多的奏章,当然是皇上和柳青叶放消息给他们的,急于报仇的言官们觉得朗朗乾坤终于到了,哪能放过机会呢,几乎一个没落,全部都上书了。
  
  潘丞相怎么可能承认这些罪名,要知道他真的承认了这些罪名,官职一撸到底,所有家产全部充公都是轻的,不杀他皇上都是念着旧情了。每一个罪名都不够死的,问题是罪名太多了。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御史们听到的,不过风闻奏事嘛,听到了就要说,是真的假的,查啊,不就知道了,你要是拦着不让,你就是心虚,就是有罪,御史们的逻辑就是这样。
  
  杨业他们虽然很得皇上信任,但是这个时候不是他们能够说话的,大宋文武分制的原因就是怕宋太祖黄桥兵变被人再次上演,所以,文官管武事,武官做文职都是相当忌讳的事情,柳青叶和仇木易的事情皇上已经很宽容了,他们自然也要领会皇上的苦心不是。
  
  柳青叶压根就不打算开口,要知道言官都是小心眼,他和潘仁美之间可以说是势同水火,他的话无论如何是不会被言官们取信的,不被当成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更何况,这么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有确实证据的,潘仁美也暂时是跑不了的。
  
  如果说他隐藏的够深,那么皇上就是他最有利的盾牌,但是现在想要他命的是这个皇朝最大的统治者皇帝,只要他一天没有跑到辽国的范围内,他就一天无法反抗皇上的命令。这就是正统的力量。
  
  所以尽管潘仁美多镇定,多言辞犀利,但是在绝对的证据面前是无法抵赖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当皇上把一份份的证据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才恍然意识到,眼前这个高坐龙椅的人,是大宋的第二个皇帝,是从他哥哥手上得来的帝位,他在这个男人面前完了这么多年的心眼,原来不是他糊弄人的技术好,不过是他一直没有触犯这个人的底线,他的底线无非是皇权,江山。可是他却将老虎当成了猫,当成了他对付杨家人的武器,当这个人醒过来的时候,就是他暴露的时候。
  
  皇上看着潘丞相从上朝的无所谓,到现在的眉头深锁,身体颤抖,心里的怒火却是半点都没有下降。
  
  这就是背叛他信任的人啊。他给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却容不得人,甚至窥探皇位。他的死一定要死在谋反的罪名下,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冷静了一下,皇上开口,冷漠的语气让所有人都知道他龙颜大怒了“丞相,你让朕太失望了。”
  
  潘丞相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栽在这上面,什么皇位,都是水中泡影,他牺牲了那么多,儿子,女儿,下属,亲人,结果,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真是天大的讽刺。
  
  沉默了一会,潘丞相整理一下衣角,跪下“臣,有负圣恩。”
  
  皇上合上眼眸“你不再是丞相了。‘柳爱卿,送他去天牢,加强守卫,没有诏令,谁也不能见他,还有些事情没有查清楚,丞相,不,潘仁美,朕想看看,这么多年,你究竟可以变多少。”
  
  潘仁美被带下去了。大臣们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动皇上敏感的神经,去和潘仁美作伴。
  
  皇上立刻就过问辽国的事情,这个才是最大的事情“辽国内兵力调动频繁,有大军集结迹象,由此看来,辽国所谓的和谈就是个阴谋,是针对朕也杨家军甚至想要吞噬我大宋的阴谋。和狼子野心的人和谈,只有喂狼的结果。我大宋以文治国,以武护国,和敌人谈仁慈,是对我们自己百姓的残忍。所以,朕决定,集结大军,如果辽国胆敢犯边,一定要让他知道,我大宋,不可欺。”
  
  这个时候,所有的臣子都行礼“皇上圣明。”
  
  这个时候哪怕那些曾经跟过潘仁美心怀鬼胎的人也是真心附和,他们是大宋的臣子,辽人如果真的得手,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即使他们投降,祖宗无光,他们也会被万人唾弃,他们可以争权夺利,但是谁也不想让祖宗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武将一系,总算是有了出头的机会,杨家也没有想到,皇上,居然有如此想法。
  
  随后大军调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以杨业为元帅,杨五郎为副元帅,仇木易为先锋,其他兄弟们各司其职,一个国家庞大的机器运转起来。
  
  皇上虽然有让柳青叶接潘仁美位子的想法,但是之前一直没给柳青叶升官,结果现在直接升的话,在现在有点扎眼,于是干脆就先空着丞相的位置,大部分的事务,分开交由几个大臣处理,柳青叶是其中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不觉得意外。
  
  柳青叶从出现开始就顺风顺水,一路升到现在的位置,看皇上的意思,丞相的位置迟早是他的,不过是过度而已,所以他们很有眼色的把很多重要的事情让柳青叶过一遍,柳青叶也学到了不少,柳青叶很欣赏寇准,觉得这个人一定会是个能臣,所以,和皇上沟通之后,也对寇准青睐有加。
  
  很多人都动过心思把女儿妹妹什么的嫁给柳青叶或者仇木易,这两个是皇上面前的新贵,但是可惜的是他们的试探谁也没同意,也没说想要什么样的,很多人找佘赛花说仇木易的事,结果佘赛花也推,让人很是纳闷,当母亲的怎么就不着急孩子的婚事呢,佘赛花也很无奈,只能说仇木易的师父说了,命中不能娶,否则有祸。柳青叶一听也找了个差不多的理由。让所有人无可奈何。
  
  不久之后,辽军悍然扣边,目标直指雁门关。
  
  雁门关和边疆诸关早有准备,虽然辽军的大军数目恐怖,但是边疆也不会就这么不堪一击。皇上的意思边疆早就都知道了,所有人都很振奋,这是这么多年来,朝廷对辽国最为强硬的态度,前段时间他们还很担心朝廷和谈,要知道他们和辽国可都是仇深似海。现在,总算有了可以报仇的机会了,抵抗异常激烈。
  
  耶律斜总觉得不对劲,他们的准备很秘密,但是大宋的反应不像是遭受突然袭击,好像早有准备一般,难道泄密了?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除了给萧太后传了信息回去让彻查,也专心指挥攻城。如果大宋真的有准备,这就是一场异常难打的仗,更何况,杨家军一得到消息一定会赶来的,尽管在几十万大军的情况下,一只杨家军并不够,但是,以杨业的声望,大宋的军队统帅不会有别人,杨家众郎也一定会都出现,杨家,真是噩梦。
  
  耶律斜拼命的想在杨家到达之前攻破雁门关,雁门关的反抗却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无数,城墙都染成了血色,护城河早就被尸体填满,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消失在世界上。双方的攻防都在城墙上了,宋军拼命的打退辽军一波波的攻击,但是自己也疲累不堪,辽军就像是不休不眠一般,雁门关虽然危如累卵,却始终坚持。
  
  等到有一天耶律斜看到了城中竖起了杨字大旗,频繁的攻城总算是告一段落,很遗憾,大宋的援军赶到了。
  
  大宋真的是早有准备,杨家众郎也不仅仅都在杨家军,仇木易除了杨家军的先锋,还率领着几个部队,他们会是大宋最锋利的刀刃,撕开敌人的胸膛。
  
  战争不是向以往的那种试探着,或者快速的攻击,而是长久的持续的战争,双方都打出了真火,但是笑到最后的却是大宋。
  
  谁让大宋的国力好呢,这个时候的大宋还米有靖康之耻,还没有逃亡南方,所以,国力是顶峰,在一场饥荒袭击辽国的时候,大宋却有余粮支持。要知道大宋的粮食新的堆在陈的上,都蔓延出去了,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可辽国却是苦寒之地,突然的饥荒让他们惊慌不已。
  
  坚持了两个月之后,耶律斜也支持不住了,杨业可不仅仅守城而已,仇木易和杨大郎他们经常主动出击,袭击耶律斜,耶律斜的大军甚至不得不慢慢后撤,杨业一改以往只是守住就好的态度,慢慢的前进压迫,目标明显,趁病要命,直指燕云十六州。被夺走的疆土,终究是要夺回来的。
  
  这一场战争,以大宋的胜利结束,大宋占领燕云十六州之后就停下了脚步没有攻击辽国,辽国认输,战争结束。
  

END
  
        
番外一
  
  战争结束,皇上的腰板挺的直的很,大宋立国这么多年,他大哥也没有他这么威风啊,这场战争,虽然艰苦,但是胜利的果实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燕云十六州啊,多少年都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那是所有大宋军民心里的痛,被辽人夺去,却一直都没有夺回来,眼睁睁的看着国土被辽人占据,辽人在那里统治,修筑工事,奴役那里的汉民,剥削他们的钱财,可是朝廷身为天下人的朝廷却没有半点方法帮助他们,还要让自己忘记,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这么多年了,自己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