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曰-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楠本以为赵恒会支持她收复那些小国,但是赵恒这样的态度着实让她生气,不顾一朝的天子和皇后皆在此,居然拂袖而去,赵恒倒是没什么,刘娥的脸上却颇不好看,但是碍于燕云,也就咽了回去。
  已经成为老太婆的赵惜若也觉出了李楠的不对劲,她做什么都似乎太急切了些,总是想要快,生怕时间不够用似的。
  李楠是怕时间不够用,因为她已经年过半百了,她想要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建立大宋帝国的宏愿,什么都不足以成为她继续下去的阻碍,赵恒亦不行。
  
  在此之后,她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赵恒依旧不改变心意,李楠看他微闭着眼睛、一副亡国之君的靡靡之容,一时急了,抽出挂在墙壁上的尚方宝剑,走近赵恒一下子劈开他面前的放茶水的御案,御案一分为二,赵恒被吓的一激灵,登时滑到了地上,喘着气汗涔涔的看着李楠。
  “皇上一意孤行,误人误国,臣请愿告老还乡!”李楠丢下这句话,扬长而去。
  
  赵恒被她吓的不轻,本来身体就不好,她走之后就发了高烧,呓语不断,朝中之事全部交给了刘娥,刘娥从此就从后宫慢慢走上了朝堂,她与李楠的志向自然是一致的,不久之后,圣旨便首先抵达了西夏(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主要内容是期望他们的国君能来大宋作客,大宋必会热情款待之。
  西夏王和众臣僚商量许久,一边害怕宋朝会扣留国君,一边更害怕不去的话宋朝会发兵攻打西夏。最终侥幸心理占了上风,认为中原国君一向以礼待人,所以西夏王最后决定去开封,只是他一到开封就被扣留了,李楠逼着他把西夏领土送给宋朝,这算是明夺了,西夏王哪里甘愿?死扛着不愿交出领土,李楠就拿他威胁西夏臣子,臣子们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要国君,一派主张另立国君,吵吵嚷嚷也分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楠却没那么多耐心,陈兵二十万于西夏国境之外,明摆着他们不同意交出领土就要攻打了。
  
  党项族也不是软柿子,硬碰硬他们也不怕,这确实是又一场硬仗,宋军凯旋后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再次上了战场,当然,最后的结果毋庸置疑的是宋军胜了,党项族人少,虽然彪悍但是比他们更加彪悍的契丹人都被赶到了西伯利亚的极寒之地,更别提他们了。
  如法炮制,宋朝在西夏国设立西夏府,收了他们的兵权,依旧“一国两制”,从此之后,玉门关以东的领土纳入大宋版图。
  
  西夏之后,便是大理。
  




90

90、第八十九章 。。。 
 
 
  西夏之后,便是大理(今云南中部偏西),大理之后,便是吐蕃(今青藏高原大部),吐蕃之后,其他的小国也相继纳入大宋版图,与此同时,开始在东海海边建造大型的战舰。
  等到北辽灭亡之后,又是十个春秋过去了,而宋朝在此时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大宋帝国,库页岛以西,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以南,克什米尔以东,一直延伸到南海和东海的广袤领土全部都归入了帝国的版图,南海之上的两个小岛琼州和琉球也主动欢迎帝国的军队入驻,宋朝在两地设立琼州府和琉球府,疆域再次扩大。
  李楠这十年基本上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当各个地区都被她驯服之后,她又把目光瞄向了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日本岛,在东海建造的战舰已经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了海边,只等出发。
  
  帝国的疆域在此时达到极盛,但是经济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因为战争的缘故,青壮年劳力奇缺,老百姓怨声载道,李楠因为晚年的穷兵黩武也遇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之声,她却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权倾天下的她执着的近乎病态,征服日本也一直是她的梦想,而此时已经一只脚踏进棺材的她只担心天不假年。
  
  朝堂上关于是否出征倭国分为三派,一派全力支持、一派反对、一派中立,李楠从边疆回来,赵恒难得的精神一次,静静的坐在龙椅上似是在听取众人的意见,实则眼睛一直不离李楠。
  算算日子,皇叔该有六十八了吧。
  这一去,却又要多少年才能回来呢?
  
  李楠听着旁边众官员唇枪舌剑了许久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登时没了耐心,她站了出来,坚定地看着赵恒:“自臣与太祖太宗结为兄弟起,到如今,臣为大宋鞠躬尽瘁五十年,历经三朝,无数次死里逃生,无数次被困险境,但是臣从未害怕过,臣无子嗣,唯有这一个愿望而已,请皇上准许臣出兵倭国!”
  此话一出,众臣子登时窃窃私语了起来,这话的意思也就是他成王出征的理由只是为了他自己的愿望,并非为了大宋的利益,这样的理由,不但不能服众,反而使得一些先前支持她的人动摇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李楠似乎是有一些倚老卖老的成分在了。
  
  李楠这老卖的却恰到好处,赵恒本是打定主意不让她再出征了的,大宋疆域已经足够广大,不差那点领土,但是皇叔这世间却只有一个,所以才强撑着身子前来,听到李楠的话,反对的话却不忍心出口了,他生性懦弱,也一直心软,看着面前须发皆白的皇叔,一直敬佩的皇叔,无论如何不想拂了她的意愿。
  “…既然…皇叔坚持,那就去吧。”沉默许久,赵恒叹了口气,终于还是发了话。
  “谢皇上,臣告退。”李楠说完,转过身出了朝堂。
  这世上,敢拿背影对着皇帝的,也只有她一人而已。
  
  赵恒静静的看着她步履蹒跚的背影和勉强想要挺立的肩膀,泪水夺眶而出,他有一种预感,皇叔似乎要永远的离自己而去了。
  
  这次出征李楠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外强中干的帝国已经没有那么多金钱支撑她再多一个十年了,所以她必须尽快征服倭国,联想到矢村太郎走时的那句倭国与大宋必有一战,他倒是通过那个阵法了解到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这一战,究竟会如何呢?
  上天却已经不给她见到结果的机会了,战舰才不过驶出港口她就因为水土不服一病不起,强撑着往前使得病情愈加严重,赵惜若不顾她的反对命令舰队返回,在连云港口李楠被抬到了一处民居里,军医和大夫站了好几排李楠就是不允许他们进屋,虽然脸色苍白神情虚弱却仍是坚定的不愿意看大夫。
  赵惜若无法,她虽空有一身武艺,但是李楠的病情已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了,在船上为她续了不少内力,要不然估计撑不到返回就魂飘海上了,简言之,即使看大夫,也扭转不了李楠命不久矣的结果。
  虽然知道,赵惜若也没办法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去,年纪大了,也总是会思考有这么一天,等到归期临近,竟是无法接受两人的分离,垂死挣扎也总会有些希望的吧。
  
  “楠,看大夫,好不好?”赵惜若坐在床边一直握着李楠的手,这么多年来她也是一直这样默默无闻的陪在她的身边,看她横刀立马、看她挥斥方遒、看她指点江山,看这茫茫大地,唯她一人英雄。
  “不…要,若儿…咳咳…咳…”李楠咳了许久,咳出一口血来,这已是不知多少次了,赵惜若连忙替她擦掉血迹,颤巍巍的手显示了她的惧意,李楠勉强的笑了笑:“若儿…人总有这么…一天的,…来到这个…世界,是我们的第二次…生命,我们爱了五十多年,这样的结果,挺好…挺好…”也不知是因为咳喘憋的,还是因为回光返照,李楠的脸上浮起了红润:“那济海和尚曾跟我说过,我这一辈子无论怎么挣扎,却有四件事是逃不掉、避不开、完不成、想不得的,如今看来,逃不掉的是和你的情劫,避不开的是这为官之事,完不成的是征服倭国的梦想,而想不得是有一日可以恢复这女子的身份…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我怕是要先走一步了,若儿,最后的日子,何必再去折腾?…”
  “楠…”
  “有谁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李楠蓄了许久的力气,紧紧的抓住了赵惜若的手:“若儿…”
  
  “楠,他说错了。”
  “什么?”
  赵惜若凑近她:“我说那济海和尚说错了。”她放回了李楠的手,在她的不解目光下打开了房门,看着院子里站着的众大夫,对着领头的那个说道:“李大夫,请进。”
  李大夫是军医,随军多年了,李楠见他进来,认命的闭上了眼,赵惜若把她的手从被子里拿了出来。
  刚触到脉搏,李大夫的心就吊了起来,等到最后,就转为惊骇了,他看了李楠一眼,又抬起头看着赵惜若,声音不住的颤抖:“王爷…她…她…”
  “她怎么样了?”
  “王爷…是…是…”
  “我问你她怎么样了?”赵惜若猛地抓住了他的衣襟。
  
  床上的李楠却忽然间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赵惜若丢开大夫,帮她顺着气管,李楠脸色灰败的冲她笑了笑,“若儿,我好困…”
  “楠…”赵惜若想说不要睡,看她这么辛苦,却无法说出口。
  “楠,睡吧,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看到李楠渐渐闭上了眼睛,赵惜若的眼角溢出了浑浊的泪。
  
  等到赵恒拖着病躯赶来也只来得及看到永远闭上了眼的李楠,看到身穿丧服的赵惜若和棺里恢复女衣的李楠,登时吐出一口鲜血,就此死过去,大夫怎么救却也都救不活了。
  一夕之间,帝国连失一个王爷和一个皇帝,再加上经济长时间的疲敝,民怨沸腾,一时人心惶惶,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反叛,而边疆的驻军和政权也蠢蠢欲动。
  在加上,李楠的女子身份在此时不胫而走,在各个地方都掀起了惊涛骇浪,原先歌功颂德的文人墨客此时却都变了脸色,唾弃的、鄙夷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把李楠比喻为窃国大盗,提出要抄家灭门。
  
  风雨飘摇中,刘娥扶着她的幼子登上帝位,垂帘听政,而在这个非常时期,帝国也急需塑造一个英雄用来安定人心,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以这个英雄为楷模,共同进退。
  这个楷模,自然要为帝国鞠躬尽瘁,并且大家熟知,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这个人,李楠当之无愧。
  刘娥吩咐那些翰林学士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李楠写了满满十卷的个人传记,大量印制,分发到帝国各地,重点强调她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事迹,朝廷想要造势,效果必然是惊人的,李楠不再是用女子身份骗取荣华富贵的当诛之人,而是从古至今最为伟大的忠臣良将,是帝国的骄傲,亦是众人的骄傲。
  
  李楠的事迹也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最为感兴趣的话题,最后越传越离谱,竟是完全不符合真相了。不过这些对刘娥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叛军减少、边疆的政权安生,而朝廷的时局也稳定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帝国的经济发展飞快,竟是又达到了另一个强盛。
  
  又是一年花开花落时,刘娥推着燕云来到李楠的墓前,赵惜若坚持要带走李楠的遗体,说是不想扰了她日后的清静,要另寻他地,所以这个墓,只是李楠的衣冠冢。
  可是每年到了她的祭日,二人还是会来这里为李楠扫墓,帝国中也或许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李楠和赵惜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娥帮燕云擦了擦眼角的泪:“我已经吩咐杨延朗去连云港了,帝国恢复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征服倭国了,她未完成的,我们替她完成。”
   

作者有话要说:呃,明天最后一章,结文=。=




91

91、第九十章(大结局) 。。。 
 
 
  一千年以后。
  
  一个公园里,一对夫妻牵着一个约莫五岁的小女孩慢慢走着,迎面走来两个步履蹒跚的老婆婆,慈祥的面容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其中一个看见小女孩,眉眼都笑了起来,对两夫妇说道:“好可爱的小丫头,叫什么名字?”
  得到夸奖,两夫妻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孩子的爸爸呵呵笑道:“李楠,取楠木高贵富余之意。”
  “李楠…”发话的老婆婆蹲□来,捏了捏小女孩的脸:“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要坚强的去面对,知道吗?”小女孩怯怯的缩到爸爸旁边,而老婆婆此时才发现自己的亲昵动作有些突兀了,她尴尬的笑笑,转过头却发现身旁的人呆呆的看着小女孩的妈妈,老婆婆看着那妈妈,不出意外的从她的身上找到了幻境中那个人的影子。
  
  “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另一个老婆婆有些哽咽的开了口,眼睛一丝不离那个年轻的妈妈。
  少妇有些惊愕,没来得及回答,情绪激动的老婆婆便被捏自家丫头脸颊的老婆婆拉走了,等她反应过来,四处望望,却哪里还找得到两人的影子。
  “好奇怪的老婆婆。”她不解的嘟囔了一句,转身就忘记了这次的经历。
  
  邻城的公园里,同样也是令人羡慕的一家三口饭后散步,两个奇怪的老婆婆却又出现了,老版赵惜若和小版赵惜若大眼瞪小眼,老版李楠捏了捏小版赵惜若的脸,告诉她:“你这一生会遇到很多选择,遵从你心里的想法,快乐的走下去。”
  
  出了公园,老版李楠边走边催后面的老版赵惜若:“若儿,快些走啦,你家女王说如果回去的晚了就把你变成狼身一个月…”
  老版赵惜若从兜里掏出来一叠在当时称作钱而她和李楠都压根没见过的东西:“楠,先找车站,女王说我们需要排队买票。”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3月3号开坑,到6月15号结文,历经三个多月,关于这文,其实有一个对不起大家的地方,那就是我原定的李楠征战辽国和其他小国是需要写的,而我自己来说,对这些根本不熟悉,勉强写出来自己都觉得太假,所以只好一笔略过,等我以后这方面提升了,再来写吧,向大家鞠躬。
对了,大家应该可以猜出来两个人最后去了哪儿了,不要多心,不是3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