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开羊肉胡同这南绣坊,徐勋并没有回家,而是转去了魏国公府芳园。果然,这早晚王世坤并未就寝,得知他来立时使人请了他进去。两人一相见,王世坤就是劈头盖脸一顿埋怨:“你倒好,一进宫就是三个月,留着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京城过年,你说你怎么赔我?”

    “我哪知道此番竟是连一步都出不得宫门,好好,是我之前想的不周,我向你王大公子赔礼”

    徐勋笑着做了个大揖,王世坤当然不会生受这礼,当即没好气地托了他一把。才说了几句闲话,徐勋突然发现王世坤旁边的高几上摆着一本书,却不是**画小说话本,而赫然印着《论语正义》,他不禁心头一动,当即伸出手去把书拿了起来。

    “哎,小心点,这可不是我的,弄坏了一丁点我赔不起”

    “哦?”徐勋才翻开扉页就听到这话,少不了合上书斜睨王世坤,突然拿着书在手上拍打了两下。见这位王大公子急得什么似的,他才似笑非笑地问道,“我还真以为你在芳园里头憋得慌呢,没想到你本事大得很老实交代,你和北监的谢大司成到哪一步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招兵买马(上)

    到哪一步

    面对徐勋这仿佛是问男女进展的语调口吻,王世坤没好气地呸了一声,这才轻哼道:“哼,我王世坤当年好歹是认认真真读过书的,底子不错,上次去帮你给谢大司成送信,人家考问了我两句,自然就瞧出了我的天分才情来。一来二去的,人借上几本书给我有什么奇怪的?”

    “哦,是没什么奇怪。”徐勋本来当初让王世坤去送信,就是为了让他去拉拉关系,想不到这当年的金陵第一少真能做到这一步,他自然只有高兴的,但此时在嘴上少不得打趣道,“那你借书之后打算怎么着,是进国子监去勤学苦读一把,还是打算拜了谢大司成为师,去科举上头一展雄风?”

    “呸呸呸,我都多大了,这时候去捡八股那敲门砖,我不是疯了?哼,我可是堂堂正正地对谢大司成说,我只要真正学些学问道理,并不是去研习八股的,那位老先生自是夸奖我没有功利之心,倒还指点过我该看哪些书。至于国子监,我可不像徐叙只求一个前程,在里头发奋读书力争上游,小爷逍遥惯了,不想受那份活罪。只如今关系打点好了,异日我有了儿子,怎么也能拜个大儒当名师,中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不是?”

    噗——

    徐勋本来正一边听一边慢条斯理喝茶,听到最后一句话时他终于忍不住了,一口茶喷得老远,随即就呛得连连咳嗽。好容易止住了咳嗽,他放下茶盏就指着王世坤道:“你你你要是让谢大司成听到你这话,不得气得吹胡子瞪眼?”

    “你以为小爷我傻啊,这话怎么也该婉转些。小爷我是诚诚恳恳对谢大司成说,只恨年少时不曾得逢名师,只遇着一些恶友,希望将来膝下有儿女时,能有谢大司成这样品行学术的大儒教导。虽然老先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可他已经一次两次上书致仕了,将来大不了他回乡了,我带着儿子到他家乡去拜先生”

    “我的王大公子,我真是服你了”

    面对理直气壮的王世坤,又好气又好笑的徐勋说是甘拜下风,但心里却明白,王世坤倘若没有两把真刷子,那是决计打动不了那位北监祭酒的。只这是王世坤自己的事,他也没必要盘根问底,这会儿闲话一过,他就拐上了正题。

    “今天我来,是想问王兄你一件事。想来今天西苑内校场大阅的事你已经听说过了,虽说之前我也是指挥使,但如今加了一个掌印的名头,就比从前名正言顺多了。况且有那五百人的根底在前,做起事也更容易。我想问你的是,我记得你身上有一个百户的衔头,可愿意调到府军前卫来?”

    王世坤闻言顿时愣住了。顶着一个金陵第一少的名头,他在南京固然能横行一时,但真正的上层人物谁看得起他?他为了一个根本不相干的定国公,大老远跟着徐勋跑到了北京,自然就是为了赌一赌运气。现在看来,他的运气很好,就连太子都见过了,更不要说他用几篇年少时做的文章和自己的真心实意打动了谢铎。然而,他很明白自己不可能有那定力去熬十几年从头开始科举,所以才会开玩笑说到如今根本连八字都没一撇的儿子身上。

    因而,徐勋提出的调到府军前卫,竟是眼前的一条捷径可登上徐勋那条船容易,可他这三脚猫似的本事,别把别人的船带沉了才好

    思来想去,他索性光棍地一摊手说道:“徐老弟,我不瞒你说,你这建议我是一千个一万个想答应,但我不得不告诉你,我就是小时候跟家中护院家丁学过两手糊弄人的把式,真要打起来,我就寒碜了。骑马还成,拉弓也能拉,但准头不怎么样。科举十年八年我出不了头,但练武的话,十年八年我也一样练不成啊到时候拖了你的后腿,那我就该死了”

    倘若王世坤二话不说直接答应,徐勋还得掂量掂量,但这会儿王世坤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他心里不禁觉得这朋友自己没交错,当下就笑道:“你既然说出这话来,显见是把我当了朋友我也不怕告诉你,我自个也是弓马稀松武艺不成,但练兵不同于练武,三两年之间,我还有自信能练出两把刷子来。这么和你说吧,府军前卫如今这太子扈从的名头一抬出来,不少勋贵都是要心动的。但眼下不能让他们大肆塞人,我不得不做出几分势头来。你这魏国公的小舅子不来受点苦让别人知难而退,我上哪儿立威去?”

    “啊,敢情你还打算扯起虎皮做大旗”王世坤恍然大悟地一拍脑袋,这才明白了过来,仔仔细细一想就爽快点了点头,“也罢,既然你这么说,我就听你的。谁要你的脑袋一直好使,跟着你厮混哪次没得好处?不过你要立威,不会只冲我一个人吧?”

    “那是当然除了你,我还少不得拉上其他人。这样,后日下午,你到我家来”

    约好了王世坤,徐勋稍坐片刻,就离开了魏国公府芳园,旋即径直转往定府大街的定国公府。徐光祚因是名正言顺的长房长孙,在前任定国公徐永宁故去三个月之后就承袭了定国公爵位,如今正在家守孝。但七七一过,不见外客等等这些规矩自然就被人丢在脑后了。这会儿徐勋入夜来见,外头一报上去,徐光祚就立时吩咐把人请到书房。两边一厮见,徐光祚免不了就盛赞起了今日西苑校阅时徐勋的那一番出彩。

    徐勋下头五个百户,三个都是徐光祚所荐,因而也没打算在这位面前谦逊什么,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今次的来意:“定国公,如今我接了府军前卫掌印,剩下的兵员也要渐渐编练起来,之前这些班底就很不够了,军职也太低。现如今想必无人再会质疑府军前卫东宫扈从的名义,所以这几天之中,想来不少勋贵都会心动。”

    “你的意思是,让我定国公徐家”徐光祚出口一试探,见徐勋笑而不答,他的心里自是如同明镜似的敞亮,立时二话不说地一拍大腿道,“这事儿我定国公府一定不让人后。这样,我那长子太大了些,况且他是世子也扎眼,我那嫡次子正好十六岁,入军中锤炼锤炼正好,而且徐老弟这般治军手段,也刚好请给我好好调教调教这小子。”

    说到这里,他也不管徐勋尚未开口答应,快步走到门口高声叫道:“来人,快给我去把二少爷叫来”

    没过多久,外头就传来了一个恭敬的声音:“老爷,您唤儿子来?”

    徐光祚看了一眼徐勋,对于外头儿子的乖巧很是满意,当即叫了人进来。座上的徐勋见来的是一个年纪和自己相仿的少年,大约是因为见客,身上一件素缎大袄,银冠束发,下头踏着一双鹿皮靴子,看上去颇有几分英气。那少年向徐光祚行过礼后,徐光祚就笑着一指徐勋道:“这是兴安伯世子,领府军前卫掌印唔,你就叫一声徐叔叔吧徐老弟,这便是我的次子徐延彻。”

    徐叔叔

    此时此刻,别说徐勋大吃一惊,就连那徐延彻也是瞠目结舌。但后者偷觑了父亲一眼后,便老老实实地一躬到地。然而,他这叔叔还没出口,就被徐勋一把扶了起来。

    “不要听你父亲的,你要真一声叔叔叫出来,我就坐不住了。”徐勋复又回身坐下,这才看着徐光祚说道,“也好,后**就请二公子到我家来,有些事情我要先吩咐吩咐。毕竟,这事情还要先过兵部这一关。”

    “好好。”

    徐延彻不知道父亲这大老晚把自己叫出来见客人是演的哪一出,眼见父亲没让自己走,他就索性在旁边站了,眼睛看看父亲又看看徐勋,耳朵则是竖起来听着两人的对话,当终于听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之后,他不禁更是吃惊。直到随着送徐勋出门,眼见人上马走了,他方才赶紧凑到徐光祚旁边问道:“老爷,您要送我去府军前卫?”

    “怎么,不乐意?”徐光祚斜睨了儿子一眼,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知道你母亲的意思,是想着和你叔叔一样。你已经挂了个勋卫的衔头,两天内补一个百户是轻轻松松的,但这些闲职哪里比得上府军前卫现如今府军前卫就是东宫扈从,在太子殿下面前露脸的机会极大,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要不是我和徐勋结下善缘,这好事能头一个轮到我们?”

    徐光祚当然不会知道,这好事头一个轮到的并不是他,而且这会儿徐勋离开了定府大街,仍然没有回府,而是又径直策马前行。这入夜的京城哪怕有兵马司的人巡行,原本也并不太平,但徐勋往来的都是权贵聚居的这些地方,自然遇到的只有兵丁没有蟊贼。这会儿他又在一座大宅门前停下,在西角门处叩门报了名字,不一会儿,那紧闭的门就一下子打开了。里头迎出来的除了两个提着灯笼的门房,还有一个管事模样的汉子。

    “不知是世子大驾光临,实在是怠慢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招兵买马(中)

    这几天忙到死因为一本四年前的马甲书《夙夜宫声》要出版,不得不把当年的烂尾收拾干净,于是五十万字的书来来回回看了三四遍找感觉,然后绞尽脑汁补写结尾;家里又是换防盗门,又是清明预备去扫墓我真想学别人来个请假什么的。所以,虽然日更六千字不多,但我已经尽力了。月底没剩几天了,诚恳地请求大家给我几张月票应急,谢谢

    自打上兴安伯府负荆请罪之后,齐济良就恍若变了个人似的,不但不再结交那些三教九流,而且平日里除却在家里读书之外,就是出门,也往往只是下午上兴安伯府去拜会徐良。也不知道是因为当初那训诫,还是因为从小就没有父亲管束,他对这位年近半百的老伯爵竟是渐渐生出了一种少有的孺慕之心,原只是因母亲撺掇拜了师,可渐渐就走动得勤快了起来。然而,这一天因为西苑练兵徐良也跟去瞧了,徐勋又铁定要回来,他就没再出门——非但没出门,心里还颇有些惴惴。

    “娘,你说兴安伯世子回来之后,听说师傅宽宥了我,会不会不高兴?”这会儿虽说已经晚了,可齐济良却丝毫没有睡意,挨着母亲坐在软榻上忧心忡忡地说,“我那时候听别人说,兴安伯能得回爵位,都是因为世子和太子殿下阴差阳错结下了缘分。而且他如今练兵受褒奖,正是当红的时候,要是人家知道那会儿的轩然大波是我挑起来的,一定会”

    “你早知道这些,就不该在兴安伯面前把这些都倒出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般老实了”仁和长公主亦是心中不安,此时冲儿子嗔了一句,终究还是心软儿子小小年纪便成了一家之主,就放缓了语气说道,“要不是兴安伯府没个女眷,我还能亲自登门给你说和说和,如今却只有等等看。不过终究是父子,兴安伯既然点了头肯教授你武艺,料想世子知道也不得不揭过这档子事。唉,若不是我如今进宫也见不着皇兄皇嫂”

    “娘,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那会儿一念之差,也不会害了你”

    见齐济良突然跳下软榻跪了下来,仁和长公主慌忙住口,一把将儿子揽进了怀里,一时暗地垂泪,暗想若非没有父亲教导,儿子怎会落得如此境地。母子俩正相对凄苦之际,就只听外间突然传来了一个丫头的声音:“长公主,外头兴安伯世子登门,说是要见大少爷”

    “啊”说曹操曹操就到,仁和长公主不禁有些慌神,站起身就六神无主地道,“他今天才从西苑出来,这大晚上不在家里歇着,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就说我们已经歇下,请他明日再来不不不,还是请到正堂,让人把那一斤从前皇后赐给我的六安贡茶找出来,好生伺候着,大少爷立时就去见他”

    只一会儿,仁和长公主就从避而不见改成了上宾招待。打发了丫头走,她便按着同样有些不知所措的齐济良肩膀道:“不要怕,打起精神来。你从正门进去,娘从后门进去。要真是他太过分,娘就是拼着回头被皇兄皇嫂厌了也会出来给你做主”

    “娘,你还是别去了”齐济良突然伸手拦住了仁和长公主,随即昂首挺胸地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就是给他骂一顿打一顿也没什么娘,你就在屋子里等着”

    眼见齐济良突然转身大步冲了出去,仁和长公主想要开口把人叫住,可话到嘴边终究是吞了回去,老半晌才无力地坐了下来。她这辈子就没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先帝在的时候万贵妃当权,她母亲王顺妃只得她这一个女儿,一直懦弱受气;等皇兄朱祐樘登基,她不过两年就出嫁了,驸马又是个那样的人,早早丢下她死了;如今唯一的儿子又犯下了那样几乎不可弥补的罪过,她这个当娘的甚至只能硬起心肠让人去负荆请罪,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片刻工夫,她就站了起来,高声吩咐道:“来人,拿我的鹤氅来,去正堂”

    尽管外头人都称作是齐驸马府,但这座偌大的宅邸真正的名字是仁和长公主府。唐宋公主用正一品制度,明公主府却比公侯伯府的规制犹有过之,眼下这座中堂九间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