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章

雍正一向自恃是个雷厉风行之人,想不到这姜子牙也是不惶多让,用上那一付义正词严、就事论事、不容置疑的态度,说是择日不如撞日,竟是立时就要教导雍正学习道法,但凡有些心性不定的,都无法置疑他的决定。
    索性雍正这个人,从来都不会跟心性不定这个词挂上边,因此他只是微微笑着,不动声色的就把姜子牙的提议用四两拨千金的法子给驳了去。
    看着一脸可惜的姜子牙,雍正却在心里暗想着对方到底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倒不是说雍正突然就不急着学习道法了,只是他看那姜子牙的殷勤劲儿,总觉得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妥,所以没有着急的应了下来。
    不过,这道法始终还是要学的,没得因为姜子牙那奇怪的态度就失去了这一次机会,大不了到时候请了闻仲前来,提防姜子牙故意教导自己一下颠三倒四的道法,省得道法没学成,反而乱了根基,然后像那些习武之人的走火入魔一样,自己也落下这般的下场。
    雍正相信,有闻仲在,那姜子牙定是不敢乱来的。
    只是,雍正不好跟闻仲说自己要跟姜子牙学习道法,所以只是另外寻了个借口,拿着东夷的战事让侍卫记得明儿个把闻仲召进宫,然后他则在早朝之后,口谕让姜子牙进宫,心安理得的学习起阐教的道法来了。
    其实此举也有拉拢元始天尊的意思。
    须知道,通天教主能义无反顾得帮助大商,自是因为他护短,又有虽谈不上是得意弟子,但也数得上号的闻仲在大商做官的缘故。那么现在,姜子牙教导雍正学习道法,虽没有师徒之名,但也算得上有师徒之实,那元始天尊便是一意执着于封神计划,但姜子牙却不好明着对自己的挂名弟子下手吧?!
    而雍正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毕竟雍正并非是姜子牙正式收下的弟子,再来他是君,而姜子牙是臣,便是雍正真的成了姜子牙的弟子,这国家大事也没有让姜子牙插手的道理,而且姜子牙犯了错,雍正便是不顾师徒之情的对他下了手,相信这普天之下也没人敢说他的不是。
    当然啦,雍正纵使能够管住世人的嘴巴,却也无法管住世人的心的。
    而且,在这八百诸侯虎视眈眈的时候,雍正总不能落人把柄,给人以口舌的。
    索性,姜子牙若真的做错了事的话,那必然是谋逆叛国的大罪,那时候,雍正处置了他,可就真的无人会说雍正的是非,而是会说姜子牙的不识好歹了。
    这可真真是雍正人生中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不过,也多亏他的百般谋划,否则这姜子牙还未必有幸与雍正得了个师徒的名份呢。
    也许雍正那身为紫微大帝的魂魄确实是有些作用的,再甽他本身的悟性也不差,所以,当闻仲被侍卫唤进宫来时,姜子牙虽然只来得及为雍正讲解一些凡人修道时的一些误区,以及常犯的一些错误,但也足够雍正有所领悟并且举一反三了。
    但凡掌握过身为帝皇所拥有的无上权势之人,总会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冲动,为了长生,历史上为此而修佛问道的帝皇可谓历朝历代都有,不胜枚举。
    雍正做皇帝时,年纪已经砈,竟是连壮年都称不上。
    但他原先,便只是为了消除兄弟们对他的戒备之心也好,还是为了不争即是争的信条也罢,但这奉佛的时间越久,佛经里面的说法或多或少的,总是进入了雍正的心里,虽然极其的有限,否则他被所谓的八贤王,及其八爷党一通的闹腾之后也没会值得用出雷霆手段来了。
    但若说雍正没有思考过长生的可能性,那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胤祥被病痛所折磨时,雍正越发思想起长生的好处来了,而等到胤祥因为劳累过度而病逝之后,他因着胤祥的那一句“好好活下去。”便越发被激起了对生的渴望。
    所以,雍正不再信佛,修起了道来。
    即使他本人也知道用修道来求得长生,其实并不如何靠谱,可是在胤祥去后,身子因为哀毁过及而健康每况越下,三天两头就能小病一场的雍正来说,已经是最后的浮木了。
    虽说,当时雍正让人炼出所谓的仙丹,每日都要啖上一颗,但却是因为雍正觉得吃了这所谓的仙丹之后,他的精神确实好了许多,因此而越陷越深了起来。
    不过,不管当初种种到底是好还是如何,总还是给雍正提供了一下修道的法门。
    为了今日能顺利得修习道法,雍正还特特儿的回忆了一番上辈子所翻阅的《道德经》一书,也算是入了个门坎了。
    所以,当想要与雍正商议东夷战时的闻仲到来时,发现陛下已经迫不及待的跟姜子牙学习如此冥想了。
    闻仲曾经也有考虑过要教导雍正道法,他以前受先帝之命,做了帝辛的老师,教导他功课,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闻仲是真的把帝辛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疼爱。
    可是面临着原则的问题时,他即使有心想让帝辛成为自己真正的徒弟,可是下一任大商帝皇的身份,却不得不让他望而却步。
    闻仲曾经为此找过通天教主,当时通天教主只是摇了摇头,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意味深长的告诉他:“帝辛的缘分不在你的身上,况且他还身负天命,你只要在一旁看着便是了。”
    闻仲实际上不太能理解自家师父的意思,不过话已经摆在他面前了,闻仲也就不再纠结,只等着帝皇的缘分到来了。
    雍正对于修道的天分,闻仲实在是很吃惊,他若有所思的看着教导雍正冥想的姜子牙,心中思索着,雍正所谓的缘分,是否就落在姜子牙的身上,他是不是教导雍正,能与雍正有师徒之实的人?!
    答案也许早已经不言而喻了。
    闻仲与商王有师徒之名,却无师徒之实,而姜子牙却反之。
    那么,雍正所背负的天命又是什么?
    这是闻仲心中另一个疑问,但想到通天教主那意味深长的眼神,闻仲觉得,似乎是不能对外人言的?
    也罢,既然陛下背负着天命,闻仲总不会袖手旁观的,若是会威胁到陛下的,闻仲知道自己必然不会理会对或错,只会护着陛下的。
    而既然在心中有了决断,那么那所谓的天命是何缘故,又何须一直记挂在心呢?

☆、第十一章

自从雍正开始跟姜子牙学习道法之后,修为可谓是一日千里,若不是他过于放不下凡尘中的一切,心性无法超脱于凡人的话,相信他早该有所小成了。
    日子慢慢的过去,转眼就过了一眼,这么平静的日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把妲己召进宫的关系,雍正总觉得与自己预想的惊涛骇浪一点都不一样,所以时常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而雍正一直等待的申公豹,则一直没有出现。
    虽然雍正明白,也许胤祥根本不会像自己一样转世,即使转世也不一定会来到商朝,可是之前一闪而逝的念头始终在折腾着雍正的心神,也让他越发相信胤祥同样会来商朝,而且很有可能是会变成申公豹。
    只因为在《封神》一书中,申公豹对纣王那无故而来的忠心。
    雍正每每在午夜梦回之际,总会辗转反侧,思考着是否要把姜子牙赶走,找一个妲己的替代品,这样才能按着历史的惯性,把申公豹勾进朝歌。
    可是雍正实在太过于理智了,即使他本人也常常因为自己的理智而苦恼,但他自始至终还是无法做出这样的蠢事。更何况雍正一开始的战略方针首先便是让自己有个好名声,自然也不可能去做这些自毁前程的事情了。
    似乎情况就暂时的这么胶着下去了。
    但转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出现。
    虽然很想把危险人物把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可惜这实在不是很现实的事情,所以在朝歌待了半个月后,八百诸侯们就各自回返驻地去了。
    而在诸侯们离开一个月之后,一天的早朝时,突然一阵狂风刮进了朝堂中。
    闻仲和姜子牙都在场,自然看出这一阵狂风是有人故意为之,而眼见着这阵狂风刮得与雍正越发相近时,怎么可能让对方继续放肆下去,立时就默契的连起手来,各自摆了个法诀,当场把狂风拦了下来,让他无法再近前一步。
    狂风果然停了下来,随即慢慢的化成人形,竟是一个穿着道袍,头上戴着道冠,看起来颇为年轻,也颇为俊美的一名道士。
    “师弟?”姜子牙瞪大了眼睛看向那名年轻俊美的道士,不晓得为何明明去了修行的师弟会突然跑来朝歌,还在朝堂之上使了法术,要接近雍正。
    而雍正,在甫一看申公豹时就心中隐隐有了预感,而今听了姜子牙一言后,越发的心中有数,眼睛闪闪发亮的看向了自己等候多时的申公豹。
    那申公豹倒真是温文的性子,闻得姜子牙轻唤自己,只是笑了笑,道:“师兄,好久不见,可还身子康健?”
    “托你的福,尚算安康。”姜子牙轻皱眉头,问道:“你怎得突然来了朝歌?还擅自闯进了进朝堂之上?你可知这是大罪?”
    “师弟自然知道,只是有些事情急着回禀陛下,一时情急,所以才冒犯了。”申公豹看向了依然稳稳坐在龙椅之上的雍正,脸上的笑容越发的和煦起来:“况且我与陛下可谓是旧相识了,陛下为人宽和,自不可能怪罪于我。不过,我也确实是心急了些,也确实冒犯了陛下,便是可以免了死罪,但总该有些惩处才是,否则的话,陛下日后何以服众?而且也要让旁的人知道,陛下总不是好冒犯的才是。”
    如此,虽然没有听到申公豹亲口承认他是胤祥,但雍正却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了。
    申公豹会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回禀,在某些时候,是雍正和胤祥之间的暗号,以此来为对方脱身之用。
    虽然不知道申公豹是从哪里得知了如今的商王就是他的亲亲四哥,但申公豹总是知道怎么证实这一切。
    比如现在,申公豹就用自己的方法来证实这一点,若商王确实是雍正,他就知道申公豹说的是什么,若不是,自然也就听不懂他的话了。
    雍正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十三弟,情绪自然十分激动,若不是身为帝皇的矜持使他不得不由始至终的装作冷静的样子,怕是早迫不及待的冲上前去,把胤祥抱在自己的怀里了……呃,其实按照身形来说,雍正被胤祥紧紧抱住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毕竟胤祥比雍正高了一点点,也壮了一点点。
    可即使如此,雍正还是忍不住从金光璀璨的龙椅上站了起来,脸上不自禁的让嘴巴上的弧度变得格外明显,眼睛比平时还要炯炯有神了些。
    “你不过是着紧孤罢了,又何罪之有,便是不罚也无碍的,只要日后注意着便是了。”雍正开口帮着申公豹辩解了几句,但眼见着众人都把视线放到了自己的身上之后,雍正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因此轻轻的咳嗽了两声,意图掩饰住自己的不自在,随后便恍若无事一般的坐回了龙椅上,沉声道:“此事不足为外人道矣,公豹你先退下,孤一会儿再召见于你。”
    有着胤祥内芯的申公豹闻言心中如同开了花儿一样,喜形于色地跪倒在地,道:“诺。”接着,他手上掐了一个法诀,就隐去了身形,再不见其人人影了。
    雍正强自按纳下心中的欢喜之情,但面子上总还是能让人看出,他此刻心情是极好的。
    好到,让闻仲和姜子牙心中一突,对着申公豹产生了忌惮,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之意。
    因着想要尽快的见到十三弟,想问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又是怎么知道自己也转世重生的,日后可否能再次一起生活等等的问题,让雍正在早朝时格外的有决断,竟是比平常早朝所花费的时间少了将近一半多。
    单看这效率,便足以看出雍正对胤祥有多看重了。
    当然,不单单是因为胤祥能帮他制造出纸张、笔砚、香夷子,也不只是因为胤祥能帮他寻找一只符合自己形象的毛茸茸的宠物,也不是现在他能穿的衣服都太单调,告诉那些宫女们,却总不能照着自己的意思,做出一件能让自己满意的衣服来的缘故。
    虽然这也是原因,但占了最多比重的却是因为胤祥来了,就意味着雍正终于有人可以商量了。
    因为要光靠着雍正一个人来维持大商,担子总还是大了些,毕竟雍正不是跟姬昌斗,而是跟天斗、跟神仙斗、跟圣人斗、跟天道斗,所以,只要行差踏错一步,就意味着将来的万劫不复了。
    早朝结束之后,雍正在宫人侍卫的包围之下,让人传话于姜子牙,让他今日不必再进宫教学道法,让他好生的休息一日之后,便信步地往御书房走去。
    果然,申公豹就呆在御书房内,恭侯雍正多时了。

☆、第十二章

当雍正甫一走出专司早朝的大殿时,还能装作若无其事而不徐不疾的向书房走去。
    再然后,仍能算做忙而不乱,再接着,便从快走变成了快跑,那急匆匆的模样,可想而知他对与胤祥见面的迫不及待了。
    而雍正这一跑,那么那些原先伺立在他身旁,负责侍候帝皇的宫人,以及负责保护帝持的安全的侍们们自然也只能跟着一起跑了。
    那些长年里都坚持不懈的训练的侍卫们要跟上雍正的脚步可一点都不难,难得是那些因为是帝皇的近身侍者,所以跟着养尊处优的宫人们,生生的被抛离了一大截,只能远远的坠在雍正的后头。
    甚至是旁人用走的,恐怕都要比这些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宫人们快了。
    于是,为了不会丢份儿,也不愿被人背地里议论失职,他们只能一边捂住因跑得太久,而隐隐作痛的肚子,一边用干涩得仿佛要断气儿的嗓子,断断续续得喊道:“陛下,龙辇还在后头呢!”
    那境况,倒真有一番可怜可叹的模样儿。
    虽则雍正这些时日向姜子牙学习了好些道法,其中也不乏有缩地成寸以及日行千里一流的法术,偏生雍正仍旧还是凡人的思维,硬是想不起来这一茬子,因此,跑到后来,实在有些撑不住了的雍正,在迈着沉重的脚步,在心中埋怨的时候,终于听到了宫人们的呼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