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1998-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这个脸蛋圆圆的可爱MM,陆维心情愉快地说道:“呵呵,保密,对了,孔老师在吗?”
    “这么神秘啊,那我也告诉你一句,保密,嘻嘻”,MM笑道。
    “大姐,我错了,我坦白,我这个月下部队去了。”,陆维做出一副坦白交待的样子,将MM逗得一乐。
    “你下部队干嘛呀,你是学钢琴的,打仗又没你什么事儿。”,MM乐呵呵地说道。
    “体验生活呗,对了,孔老师在吗?,陆维继续问道。
    “在,二楼上课呢。”
    “谢啦”,陆维回答了一声,飞快地向楼上跑去。
    刚到琴室门口,陆维便听到一阵急促的琴声从里面传来。
    陆维敲了敲门,随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钢琴前面,一个青年人正在忘情地弹奏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孔祥东则立在钢琴的一旁,手扶着钢琴的边沿专注地看着。
    看到钢琴前面的那个身影,陆维不禁有些意外,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会在北京看到他。
    宽大的斯坦威钢琴前面,一个一身米色西服,一头清爽的短的大男孩正一脸专注的神情弹奏着,脸上表情随着音乐的情绪不时夸张地变化着,那独特的大动作的演奏显得充满了**,却是陆维早就熟知却一直没有见过面的朗朗。
    看到陆维进来,孔祥东只是看了眼门口,点了下头示意陆维过来,朗朗则似对陆维的到来浑然未见,仍然继续弹奏着钢琴。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是他的“最高杰作”,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也是一屈一指的名作。
    朗朗弹奏的,是这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因为这是一钢琴协奏曲,而现场并没有交响乐团的伴奏,所以当到了一些为乐队空出来的地方,朗朗便停下来,边上的孔祥东刚用嘴简单地模仿出交响乐团的主旋律。
    这是陆维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朗朗的演出,虽然此时朗郎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但单从钢琴技术上来看,显然朗朗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这规模宏大、技巧艰深的曲子,朗朗演奏起来却十分写意,驾驭得十分到位,陆维在边上静静地看了五分多钟,朗朗的手下没有出现一个错音,清晰的织体、准确的节奏把握、到位的情绪处理,朗朗的演奏,已经隐隐透出了一股大家的风范。
    一曲弹完,陆维在旁边由衷地鼓起掌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两个钢琴天才的碰撞


    虽然不认识陆维,但看到在一边鼓掌的陆维,朗朗还是从钢琴前面站了起来,对陆维笑着点了点头。
    “朗朗你好”,陆维友好地向朗朗伸出右手,同时仔细打量着这个和自己同岁的大男孩儿。
    一身米色的休闲西服,里面一件浅色条纹衬衫,领子随意散在两旁,方中带圆的一张脸上充满了阳光的气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总是十分有神地大大的眼睛,清澈地不含一丝杂质,不管什么时候都带着那么一股对生活的真诚与热爱。
    “你好,你是?”,朗朗也伸出手,一边和陆维握着手一边问道。
    “哦,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朗朗,这是陆维,我新收的学生,陆维,你知道朗朗啊。”,孔祥东有点意外地问道。
    “当然知道了,对你这位同门师弟,我的了解可不比你少啊,9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11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金牌),14岁考入著名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现师从著名钢琴大师院长格拉夫曼,孔老师,我说得没错吧。”,陆维笑呵呵地说道。
    “哈哈,没想到你对我这个师弟这么了解啊,对了,我才想起来,你们两个可都是同龄啊。全是属狗地,今天碰到一起实在是有缘啊。”,孔祥东高兴地说道。
    “对了朗朗,你不是在美国上学吗?怎么回北京来了?是不是有什么演出?”,陆维有点奇怪地问道。
    “没有,学校那边现在也没什么事,所以回家里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在北京这边又玩儿了几天。你现在在和我师哥学琴啊”,朗朗问道。
    “是啊,学了有一段时间了。”,陆维说道。
    “朗朗。我和你说啊,陆维可是我的得意弟子,虽然他现在名气没你大,但钢琴的水平可相当不错啊。”,孔祥东说道。
    “真的啊,孔哥您可不轻易夸人,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得好好见识一下,来来来,陆维来一段儿吧。”。朗朗热情地对陆维做了个“请”的手势。
    “朗朗。你别听孔老师那么说,我的水平还差得远呢。”,陆维一边坐在斯坦威前面一边说道。
    “客气什么,大家又不是什么外人。”,朗朗一脸随意地说道。
    “行,那我就弹一段儿。”,陆维也不客气,转身在钢琴上弹奏了起来。
    贝多芬的《月光》第三乐章如狂风暴雨般在斯坦威上响起,和这架琴阔别一个多月,陆维心里十分怀念。如今手指再次接触到那触感美妙的琴键,陆维只感觉浑身舒畅,弹奏得十分投
    这《月光》是贝多芬地三十二钢琴奏鸣曲里陆维最先接触到的,因此弹得也最为熟练,虽然在部队里一个多月没有碰到钢琴,但双手却并没有感到一丝生涩。
    右手在键盘上飞掠而过,带起一串激动不安的音流。高音区的和弦像带有金石之声般。将贝多芬音乐里那种愤怒和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强烈地戏剧冲突。给人以绝美的视听享受。
    孔祥东在一边陶醉地听着,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虽然陆维是自己的学生,但单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这一项,陆维其实已经超过了自己。孔祥东觉得陆维似乎天生就对贝多芬的东西悟性奇高,再加上魏晓凡这个偏执狂这段时间不断向他灌输,如今陆维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上的水平,已经隐隐可以迈入大家的行列了。
    朗朗是头一次听到陆维的演奏,看到陆维那在钢琴前投入演奏的身影,那脸上专注狂热地神情,那一切地一切,都让自己感觉到那么亲切,太像了,陆维弹琴的感觉和自己简直是太像了,而且陆维表现出来的水准,也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七分多钟的高强度演奏,陆维显得是那么地驾轻就熟,甚至没有分一丝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双手上,陆维是在弹,同时也是在听,在欣赏,自己在欣赏自己的演奏,孔祥东和朗朗都是行家,自然知道,这是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弹得太好了陆维,我简直都没想到你知道吗?陆维下次记得别那么谦虚,就你这水平在我们学院那儿都是顶尖的,而且你弹琴地感觉特像那个肯普夫你知道吗?太有味儿了简直。”,陆维刚刚结束演奏,朗朗便兴高采烈地说了一大串儿话。
    看到陆维的弹奏,朗朗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自己的演奏在国内一直受到诟病,虽然自己现在也拿了一些奖,但朗朗至今还记得在中央音乐学院自己的钢琴老师和自己说过自己不适合弹琴的话,他的演奏风格也受到很多人地批评,认为他太张狂,太造作。朗朗地心里一直很委屈,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种对音乐毫不掩饰的热爱,却得不到大家地认可。直到去了科蒂斯音乐学院,院长格拉夫曼对他的演奏大加赞赏,才让他的心里找回了一点自信。
    而现在,朗朗终于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弹琴的家伙,而且这个家伙居然还和自己同岁,这让朗朗立刻对陆维产生了很大的好感,有一种知己的感觉。
    “呵呵,谢谢。”,陆维真诚地说道,在同样喜欢钢琴的朗朗面前,陆维也显露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怎么样,师弟,我没乱说吧,陆维现在单就贝多芬这一项。绝对有世界级地水准。”,孔祥东笑呵呵地说道。
    “看出来了,不过孔哥,你说陆维是你的学生,我可有点不信,他那演奏风格也不像你啊,和我似的,抽风都。”。朗朗带点神经性的笑着说道。
    “还不是魏晓凡那家伙教的,弄得陆维现在除了贝多芬的和肖邦的,其他谁的东西都不爱弹,每次都是我逼着他才练。”。孔祥东气哼哼地说道。
    “我说呢,魏晓凡啊,怪不得。”,朗朗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说道,同时继续道:“孔哥,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钢琴家嘛,得有个性你知道吗?你像鲁宾斯坦,像基辛,像”。朗朗兴致勃勃地说着。却被孔祥东打断了。
    “停停,我看你到美国后,是受那边地自由主义风潮影响太大了,看看你的演奏,比没出国前还没正经了,你弹的是古典音乐,过度张扬那成什么东西了,你以为钢琴曲是摇滚啊,你怎么不提莫扎特,怎么不提海顿提柴可夫斯基。”。孔祥东一连串地问道。
    “孔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美国人就爱听这口,就我这么弹,我们院长每次听了都夸个不停”,朗朗说着,又坐到钢琴前。带着一丝疯狂的感觉弹奏起了《翻身地日子》。大幅度的身体起伏,双手仿佛带着幻影般在键盘上四下翻飞。听得陆维一阵激动。
    “怎么样?上次我们系晚会上,我就弹这个,将那群老外全震了,哎,就我们系的系花,当场又给我送花又给我献吻的,那掌声,老厉害了你知道不。”,朗朗一兴奋,家乡话就出来了。
    “呵呵,你小子”,孔祥东看着朗朗在那里神采飞扬地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笑容。朗朗和陆维,是自己这些年最看好的两个年轻人,但两人却都无一例外地有着张扬的个性,孔祥东也不知道他们这种性格对他们学习钢琴是好是坏,说是好吧,好像还没几个弹奏古典东西的人敢这么弹,说不好吧,孔祥东的耳朵却告诉自己,那声音绝对有成为世界顶级的潜力,特别是陆维,如果说朗朗是一味地张扬地话,那陆维就像是理性的狂热,每当陆维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时,孔祥东都会觉得那琴声,仿佛都带着鲜活的生命般,深深震撼着他的灵魂。
    “陆维,你现在在哪儿上学啊,中音还是上音”,朗朗笑着问道。
    “哪儿啊,我上师范呢,普师专业。”,陆维同样笑着答道。
    “啊!不是吧,陆维,离愚人节还差好几天呢!”,朗朗大眼珠子一瞪,搞怪地说道。
    “我没骗你,不信你问孔老师。”,陆维笑着指了指一边的孔祥东。
    孔祥东没说话,只笑着点了点头。
    “天呐!”,朗朗拍着自己的额头,仿佛在努力地接受着一个事实。
    “这就吃惊啦,我还没说陆维是金铁林的得意弟子呢,自己创作歌曲,写一红一,前两天还有一被中宣部看上了,拍成了MTV,对了,这小子还鼓捣了一家网吧和一个什么文学网站。”,孔祥东没好气地说道,对陆维这小子不好好学钢琴,孔祥东一直看着不爽。
    “怪物,怪物!”,朗朗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陆维,随即说道:“陆维,你去美国吧,去柯蒂斯,格拉夫曼那老头准喜欢你,像你这水平,早该去国外展了,上什么师范啊。”,朗朗一脸可惜地说道。
    “再说吧,我还是想把学上完。”,陆维不假思索地说道。
    “一个比我还奇怪的家伙”,朗朗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将孔祥东和陆维两个人都逗乐了。
    三个狂热地爱好着钢琴的人,就那么在琴室里坐着,聊着,不时地谁想起了什么就上去来一段演奏,随即又开始胡天海地地侃一通,一天的时间,便这么悄然地过去了,三个人甚至忘记了吃中午饭。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陆维感受着那深入灵魂的快乐,心里暗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 滚石买歌


    祝海回到了中国音乐学院,马上找到了金铁林老师,将陆维给自己写的那《我家在中国》拿了出来。
    “你说什么?陆维在部队期间又创作了两歌曲?”,金铁林说着将祝海手里的歌谱拿了过来,有了《为了谁》的先例,金铁林对陆维写出的东西格外重视。
    坐在钢琴前,金铁林轻轻地视唱了一遍:
    “问我家在哪里,家在中国”,旋律优美深情,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股对祖国母亲亲切的热爱和依恋,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祝海站在金铁林身后,也跟着一起哼唱着。
    唱过一遍之后,金铁林感慨地拿着歌谱说道:“看来我这个学生没收错啊,从他写的歌里就能感觉到,这小子不但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更有一颗爱国的心啊,如果不是对祖国有着深切的热爱,是绝对写不出这么好的东西的。小海啊,你这个师弟送给你这份礼可不轻啊,这歌不但词意俱佳,更难得的是十分切合你的演唱风格,如叙事般的旋律深情而带有歌唱性,歌词更是精美的如同一诗般,好歌,好歌啊!”,金铁林感慨地说道。
    听到老师这么推崇这歌,祝海的心里更高兴了,恨不得马上将这歌录制出来。
    “小海,你也毕业快半年了,有什么打算没有?是想去专业文体团体展还是去唱片公司?”。金铁林忽然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您说呢老师?”,祝海想了一会儿,问金铁林道。
    “呵呵,你这丫头,明明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还故意问我。”,金铁林笑道,如果不是最近新收了陆维做学生。祖海可算是自己地亲传弟子中最小的一个了,这个孩子悟性好、嗓音甜美,形象气质也十分好,金铁林是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学生。也希望她今后的道路越走越好,因此对祝海毕业后的去向十分关心。
    “我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嘛。”,祝海笑盈盈地说道。
    “想听我的意见,我就实话实说了。说心里话我希望你能够进入正规的文艺团体,特别是一些大地方,像总政、海政、群艺等,当然,进入这些地方会让你的收入减少不少,这些大型地正规文工团一般不让演员出席商业活动,广告更是绝对不许拍。但这些地方。却能让你的艺术道路走得更好,更远。”,金铁林语重心长地说道。
    “金老师,其实我早就想好了,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希望可以进总政。”,祝海一脸认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