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汉会战-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卫戍总司令部的组织规模与战区相似,由陈诚兼任总司令,统筹全区应战准备。

//


中国军队的作战部署(2)



  在具体实施上,基本的作战方法将采用,〃以面的抵抗,对敌之点或线的夺取〃、〃要守其所必攻,还得要守其所可能攻〃、〃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纵深配置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止战斗。同时组织训练民众,使联合军队,共同施行游击,以牵制、扰乱、破坏敌之后方。前呼后应,敌攻我正面,则游击队由各方进击;如攻我游击队,则不与决战,使其前进迟滞〃。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前确定的作战方针上,也强调了整体防御中的局部进攻,(特别是)〃当(敌)孤军深入之际,要捕捉战机,断其归路,聚而歼之〃。后来被誉为武汉会战中〃最辉煌之胜利〃的万家岭大捷即可算为该方针指导下的一个成功战例。

//


日本军队的作战方案(1)




“民权”舰

  日军在组织此次会战前,也对中国军队的情况作了综合判断,基本结论是,〃蒋介石宣称此次会战决定国家存亡,抗战已到最后关头,在坚定地保卫武汉的决心下,正将其主力陆续从大别山向扬子江南岸地区集中〃。因此判断国民党防御的重点是长江两岸,尤其是南岸地区。
  〃敌面对我从扬子江南岸地区向西挺进,而将其主力主要由京汉线方面及扬子江北岸地区,向该江南岸地区移动中〃,〃在扬子江北岸地区之敌,正在加固广济、英山、大别山脉武胜关附近的防御线之模样。李品仙军后退到广济附近既设阵地线,企图采取攻势防御。大别山北面第五战区的主力在霍山、叶家集、固始一线,企图阻止日军西进,但其兵力较前有显著减少。〃
  根据〃与海军合作攻占武汉地区要地,同时以消灭途经各地之敌,以挫伤敌之继续作战士气〃的总体作战意图,日军对作战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最终确定以〃主力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北面地区,以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的总体进攻计划。这种分江北、江南两兵团从长江两岸齐头并进,以对武汉实施南北大包围、钳形攻势性作战的基本目标锁定为,〃在9月上旬开始攻占汉口附近的要地〃,同时兼顾〃也要消耗敌人力量〃。之所以确定为9月上旬,〃除政治、军事谋略性因素之外,长江涨潮期到10底结束也是其中一大考量〃。
  作战兵力方面,主要由第2军与第11军担任,空海军力量协同支援。
  具体分解如下:属于华中派遣军的第十一军担任此次作战的主攻任务,〃在扬子江及其北面地区,依次向西获得地盘,同时击败当面之敌〃。
  第11军当时由冈村宁次担任军长,其所属及加强后的主要作战兵力包括:第6师团,第101师团(缺饭壕支队),第106师团,波田支队,另配属地炮、高炮、机枪大队、通信、野战探照灯、架桥渡河等加强支援兵力。
  担任主攻的日第11军作战大致计划区分3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打通安庆至九江一线的长江通道,为后续进攻和展开创造有利态势;第2阶段则占领九江至德安的南浔铁路沿线地区,并视情夺取南昌,以准备尔后向武汉地区发起的总攻击;第三阶段即是集中精锐,继续沿长江两岸前进,〃直接攻占武汉地区的要地〃,最终完成本次战役目标。上述三作战阶段环环相扣,各有侧重,而尤以第2阶段最为关键,其作战结果直接影响整个作战的成败。
  而由华北派遣军转隶华中派遣军指挥的第2军,再加上第13师团,担任大别山麓方面辅助方向进攻任务,重在牵制中国军队,配合11军的主攻任务。
  第2军所属及加强后的主要作战兵力包括:第10、第13、第16师团;另配属地炮、高炮、机枪大队、通信、野战探照灯、架桥渡河等加强支援兵力。
  作为先期性作战,日军大本营要求,〃第2军在担任作战境界内的江南地区和扬州以及津浦沿线地区的警备的同时,逐渐于6至7月将部队集结于庐州附近,并伺机占领六安、霍山等地,为沿大别山北麓遂行作战作好准备。而第11军则先期攻占黄梅及九江等地,之后向瑞昌德安一线发展进攻。以一部溯扬子江而上,又沿其两岸前进,直接攻占武汉地区的要地。主力沿扬子江右岸前进,然后切断粤汉铁路,且尽量捕捉和消灭敌人〃。
  日军此次进攻十分强调空海军力量的使用,总体要求,〃陆军航空兵团和海军航空部队要紧密联络,以期消灭敌空军力量,同时对敌国要地进行攻击。陆军航空兵团以配合地上作战为主,海军航空部队以配合江上作战为主〃。
  空军方面总的任务是,〃大致在影响地面作战的地区内应投入飞机,摧毁敌空军力量和攻击敌要冲〃,明确要求〃航空兵团应以主力配合第11军,以一部配合第2军的作战,同时抓住良机摧毁敌人空军战斗力量,并攻击要地〃,主要基地尽可能靠前部署。
  具体安排是,作为此次作战的主要空中支援兵力,德川(中将)陆军航空兵团之第一飞行团(侦察一个中队(9架)、战斗两个中队(24架)、轻轰炸两个中队(18架))直接配属第2军;第4飞行团(战斗2至4个中队(24至48架)、重轰炸5至7个中队(30至40架)),主要在第11军方面,时而把重点放在第2军方面;第3飞行团(侦察3至4个中队(27至36架)、战斗一个中队(12架)、轻轰炸3个中队(27架)),全力协助第11军(包括陆军溯江部队)。
  海上航空兵作战力量方面,日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下辖第12航空队(舰上战斗机两个半队(45架)、舰上攻击机一个队(18架))、第13航空队(陆上攻击机2个队(48架)、舰上战斗机一个队(18架))以及第15航空队(舰上战斗机一个队(18架)、舰上攻击机半个队(9架)、舰上轰击机一个队(18架))全力支援作战,其主要任务是〃以消灭敌人航空兵力为第一义,经常、毫不松驰地压制敌人。同时积极协助陆海军溯江部队,以最大努力攻击敌要地,直接或间接协助和策应陆军作战〃。
  海军作战兵力方面,日本大本营于6月18号,向其中国方面舰队下达了准备攻占汉口的〃大海令一二三号〃,命令指出,〃中国方面舰队以第三舰队进行扬子江的溯江作战,在击败当面之敌的同时,占领水路,协同陆军攻占武汉〃,第三舰队区分为溯江部队和鄱阳湖部队,其主要任务是〃以其一部配合陆军溯江部队,尽快打开扬子江水路顺次到达上游,作好进击汉口的准备。尔后以主力打开扬子江水路,一举攻到武汉前面将其攻占。又,确保控制鄱阳湖内水域,配合陆军部队攻占南昌〃。

//


日本军队的作战方案(2)



  此外,为保障作战,日军大本营还精心组织了大量的后勤支援部队和补给基地,包括港口、铁道、特种物资等,例如要求其〃江船队随着沿扬子江作战的进展,应协助需要的兵团作战。又,应担任沿长江及鄱阳湖军的补给运输〃,〃第三铁道队仍继续执行原任务,同时应争取及时补修、利用所占领的铁道〃。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日军还还作好了实施毒气战的强化训练和物资器材准备。

//


会战过程




日军侵占武汉

  会战基本过程是,长江一线,日军自1938年6月展开准备性作战,先后侵占我安庆、潜山等地,7月,湖口、九江陷落,会战渐趋激烈。在之后展开的长江南岸南浔路、瑞昌、德安等地攻防中,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屡屡受挫。9月底、10月初,中国军队在德安西部的万家岭地区,抓住有利战机,利用崇山峻岭的地形掩护,对孤军深入的日106师团主力设伏形成合围,最终歼敌大部,取得万家岭大捷。日军在该方向不断增派兵力,调整进攻部署,兼以国民党军队执行片面的抗战政策和消极防守的作战方略,阳新、黄石、鄂城等武昌外围要点相继被战。在长江北岸,黄梅、宿松等地7、8月间陆续陷落,尽管中国军队组织了数次反攻,但收效不大。9月,该方向重要防守依托之广济、田家镇要塞在日军猛攻之下失守,血战中,守军表现出坚决抗击入侵之敌、誓死保卫国家疆土的顽强精神。随着10月间浠水、黄陂被日军攻占,汉口告急。大别山北麓战场,中国军队重点在六安、霍山、富金山、固始、商城、麻城、信阳等地组织防御。8月、9月间,日军在付出惨重伤亡之后,相继侵占霍山、商城、固始等地。9月下旬,中国军队在信阳地区组织有力反击,战局一度出现好转。10月,得到增援的日军改变战法,正面进攻的同时,组织精锐迂回作战,信阳终不守。在会战防御体系各处要点相继失陷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0月25日下令放弃武汉,次日,日军占领武昌、汉口等地。
  武汉会战是抗战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作战,影响深远。尽管中国守军最终作战失利,武汉为日军侵占,但此次会战极大地消耗了侵华日军的有生力量,而且粉碎了侵略军速战速决、意以决定性的作战行动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企图。不仅如此,随着日军战略性作战顶点的到来和中国军民抗战策略的不断调整,侵华日军在会战之后逐渐停止了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抗战开始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


*第三章陆上攻防


   信阳中国军队向敌发射追击炮武汉会战双方投入125万兵力万家岭战斗中中国守军与日军激战侵入武汉外围大别山区的日军  会战开始之初的7月底8月初,尽管沿长江一线系侵略者此次进攻的主要方向,但双方皆以重兵相对,因此日军不敢轻举妄动,除展开一些侦察性进攻,以试探中国军队防守的重点与防线薄弱之处外,大规模的作战并未立时展开,致使该方向短时间内一度出现了大战之前出乎想象的沉寂情形。


激战大别山




侵入武汉外围大别山区的日军

  会战开始之初的7月底8月初,尽管沿长江一线系侵略者此次进攻的主要方向,但双方皆以重兵相对,因此日军不敢轻举妄动,除展开一些侦察性进攻,以试探中国军队防守的重点与防线薄弱之处外,大规模的作战并未立时展开,致使该方向短时间内一度出现了大战之前出乎想象的沉寂情形。
  与之相对照,日军自大别山方向展开的辅助进攻先行全力展开了,中日两军在〃六(安)霍(山)商(城)麻(城)〃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该方向防御任务由李宗仁指挥、白崇禧协助指挥的第5战区担负,当面之敌军主力为日第10师团和第13师团。
  8月27日,日军开始向六安方向进犯。六安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中国守军先是在外围阵地与敌激战,并击退日军进攻。28日,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调集坦克、大炮等重型兵器,开始集中攻击六安城。守卫六安的第51军113师依托环城而筑的城墙拼死抵抗,日军攻城行动屡屡受挫。狡猾的日军看到强攻不下,趁正面交战正酣之际,派出一部兵力绕道于后,利用中国军队防线过长出现防御空歇,爬过城墙攻入城内。顿时,两军由城墙攻防战转为贴身搏杀的巷战。
  战至傍晚时分,日军不断投入增援部队,而我守军苦战竟日,伤亡较大,且有被敌全面包围之险,于是遵照白崇禧〃守六安部队可尽力之所能,斟酌时机,转移淠河西岸抵抗〃的指令,撤出六安,城池遂为日寇占领。
  几乎与此同时,霍山保卫战也正在激烈进行。在前日占领外围防御阵地之后,8月29日,在数十架作战飞机和调集而来的炮兵联队支援下,敌第13师团对县城展开了猛攻。两军先是在圣人山附近反复争夺,中国军队在第77军一部增援下,牢牢守住了阵地,同时也付出了较大伤亡。在战斗关键时刻,日军再施迂回包围之计,在当地汉奸协助下间道于守军侧后,顿使战局发生不利于与守军的逆转,面对三面被围的境况,守军一边抵抗一边组织后撤。当晚,日军从两个方向攻入霍山,经过夜中巷战,中国军队撤往城南高地。
  六安、霍山失守之后,商城保卫战一触即发。第五战区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决心在此力阻日军猖狂进攻,并将防御兵力依托六(安)商(城)公路展开。
  9月2日开始,富金山、沙窝战斗爆发。
  富金山主阵地由第71军宋希濂所属部队防守。据宋在后来的回忆,〃富金山有如扇形,靠叶家集很近,在公路南翼,居高临下,可控制公路,是一处良好的作战要地〃,于是宋决定,〃由两个师在富金山布置阵地。第36师在左翼,第88师在右翼〃。
  日军进攻的矛头直指第36师阵地,〃战况极为激烈〃,〃激战10昼夜,双方伤亡很大〃,〃敌军沿着山脉的棱线向上仰攻,而我部呈梯形配备,敌每进攻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恼羞成怒的日军调集飞机对守军阵地展开轮番轰炸,并集中重炮突击,及时如此,日军进攻始终被阻滞于山脚之下,并承认,〃此役由于受到敌主力部队宋希濂军的顽强抵抗,伤亡甚大,战况毫无进展〃。
  守军的装备较日军处于劣势,特别是缺乏炮兵火力。宋希濂战后曾叹到,〃可惜我们没有炮兵,如果有一个炮兵团,或至少有一个炮兵营,可以给予它以毁灭性的打击〃。
  后来,日军第10师团奉命前来支援,先后数次补充兵员,并依旧采取绕道迂回进攻战术。但此次为第88师发现并识破,于是在敌必经的坳口塘一带设伏,一举毙伤企图偷袭的日军超过500人,迫使敌仓皇逃窜。
  富金山阵地在西北方向的固始于9月6日陷落、后方的商城于9月9日遭到进攻,守军侧背受到极大威胁并遭日军毒气攻击的背景下,于9月11日逐渐撤出和失去。新的防线转移到了沙窝、小界岭一带。
  这里是保卫武汉大别山方向至关重要的关隘,〃日军如突破小界岭防线,越过整个山脉,便可沿着公路西进,占领花园,直逼武汉〃,第5战区决定,由第3兵团所属第30军和第71军共同防守,其中,第30军防守左翼,第71军防守正面和右翼。与此同时,担任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