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蚍蜉天道-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瑶一听眼前一下说出自己的来历,心中一惊,又怕被他送到昊天手中,又想这道人既然出手相救,必不会再送到昊天手中,心中一定,刚要开口。
    忽然,那道人像知道心中所想,道:“你不必担心,放心在这天机山住下,那昊天,贫道还不放在眼中。”
    华瑶心中更是大惊,连忙大谢道:“华瑶多谢道长收留,敢问道长法号,华瑶日后必当厚谢,今日就将这昊天镜送给道长。”说完,拿出那昊天镜。
    杜子腾望了望那昊天镜,道:“贫道天机,救你,并是要你手中的昊天镜,再说,你手中昊天镜还不如贫道的镜花水月,你不必多想,放心住下,昊天的事情,贫道自有理会。”
    华瑶一听眼前人竟然的天机道人,心中大惊,回想起天机道人的经历:他曾经与天地六圣一同去紫霄宫听道,资历老到。他助女娲造人,第一个人类为他所造,为人族圣父。还是三皇之师,身份尊贵。想到如此,华瑶心中大定,连连大谢。
    却说昊天见华瑶躲进天机山,他知道杜子腾神通广大,不敢轻举妄动,就回天宫找瑶池商议,道:“如今华瑶躲进天机山,还把昊天镜拿去了。那天机道人神通广大,身份尊贵。我等不便轻举妄动,该如何是好?”
    瑶池白了昊天一眼,轻哼一声,道:“平时叫你别宠着你那妹妹,你不听。如今却出了如此丑事,你还有脸问本宫。”
    昊天一听,连连赔罪,道:“瑶池,是朕的错,不该太宠华瑶,使得她无法无天,做下这等丑事,还偷走昊天镜。不过,这昊天镜毕竟为鸿钧道祖所赐,倘若道祖知道昊天镜丢了,怪罪下来,该如何是好?”
    瑶池一听,略一思索,道:“陛下说得是,如此,只得向那天机道人要了。”
    昊天道:“不过,那天机道人若不给怎么办?”
    “不给,就抢!”瑶池微怒。
    “可是,那天机道人身份尊贵,这样……”昊天犹豫。
    “再尊贵,有我等尊贵,我等身为天帝天后,他只不过是个帝师而已。你到底去不去?”瑶池怒道。
    一见瑶池发怒,昊天又连连赔罪,可怜一代天帝,却是个妻管严。
    昊天瑶池带领并不是很多的天兵天将气势汹汹的来到天机山,瑶池一来到天机山,道:“我等乃昊天玉皇大帝和瑶池王母娘娘,还请天机道人交出华瑶。”
    瑶池和昊天叫了半天,里面却没有动静。
    瑶池顿时大怒,下令众天兵天将攻山。
    那天兵天将攻山,却连山外大阵都破不了,虽然如此,这天机山却被一震一震的震动着。
    杜子腾刚坐在沙发喝着茶水,忽然茶水震落,心中微忖,道:“打扰贫道喝茶,贫道就送你程。”说完,拿出一枝紫竹杖,对着瑶池昊天一扫。
    只听嗖嗖两声,天空两个流星滑过。
    紫宵宫,鸿钧睁开双眼,见两颗流星飞来,眉头一皱,伸出一只手一接。手中出现两人,一男一女,正是昊天瑶池。
    昊天瑶池惊魂未定,再看时,眼前一青衣老头,脸上不喜不怒,顿时吓得心惊,连忙拜倒:“弟子见过道祖!打扰了道祖清修,还请道祖惩罚。”
    鸿钧望了望昊天瑶池,淡淡道:“两位既然做了天帝天后,却还不知道轻重,人人可得罪,那天机道人却不可,你何苦来哉。怎样,折了面皮,被道人一杖扫到老道紫霄宫来,生生折了面皮。这还是道人留情,否则,尔等早就化了灰灰。”
    昊天瑶池一听,心中冷汗直冒,特别是瑶池,心中更是后怕不已,再也不敢提那华瑶之事了。
    两人连忙道:“弟子知错!”
    鸿钧点点头,道:“知错就好!既然尔等来了,老道就再为尔等做一件事。”说完,鸿钧传音道:“尔等六圣速来紫霄宫,老道有事情要商议。”
    三清女娲准提接引一听,心中虽疑惑,见鸿钧喊话,急急赶望紫宵宫。
    六圣来到紫宵宫,鸿钧点点头,道:“老道叫尔等前来,却是为下一量劫做准备。”
    “下一量劫?”众圣大惊。
    老子先问道:“老师,巫妖之劫已经过了不久,怎么下一量劫如此快?”
    鸿钧淡淡道:“尔等不必惊慌,这次应劫尔等众圣皆可无恙。”
    众圣一听,心中稍好。
    顿了顿,鸿钧又道:“不过,此次应劫与尔等门下有关,老道准备商议封神,凑足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为天宫掌管人间诸事。”
    “封神?”众圣心中疑惑,抬头看了看鸿钧。
    只见鸿钧仍然是一副不喜不悲的样子,仿佛一却与自己无关。
……(本卷结束) ……
第四卷 封神乱
第一章 封神起争议
    通天见鸿钧那副样子,心想自己门下弟子众多,而封神对自己影响最大,连忙问道:“老师,此次量劫因何而起,为何封神,而且有三百六十五位?”
    鸿钧淡淡道:“此次封神,一则是昊天天宫无人可用,不好管理三界众生。二则是各教弟子身犯杀劫,当要以身应劫。三则,众神为八部,分掌各司,按布周天,共三百六十五位,又有人间一年既为三百六十五日,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以便每日有神明管理人间。尔等还有疑惑吗?”
    三清闻言均是一愣,瞄了昊天瑶池一眼,对他天宫顿时恨了一分,特别是老子元始,当日在蟠桃大会上,便掉了面皮,此次又因昊天瑶池而起,心中更是恨了一分。女娲门下无弟子,到是无所谓。而西方接引准提两圣则大喜,均想封神一起,东方大乱,西方教可趁机得点好处,操作的好的话西方大兴将得以实现。特别是准提,仔细看了看昊天瑶池两人,怎么看就怎么顺眼。
    昊天瑶池见众圣盯着自己,知道自己还在这里,只会更加引起众圣的反感,连忙向鸿钧和六圣行了一礼,告退回天宫了。
    众圣见昊天瑶池回去,又各起心思。
    鸿钧又道:“此次封神共分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德行越高,法力越大者,所上封神榜的机会就越少。尔等六圣不再其中。”说完,便取出一正卷轴,挂在紫宵宫门前,对众圣道:“尔等商议一下,门下弟子何人该上这封神榜。商议好了,就要姓名写上便行。”说完,坐在沙发上,边喝着茶便闭目养神了。
    六位圣人见鸿钧坐沙发喝茶,闭目养神,已然离开。便一起商议上榜之人。
    女娲先道:“我没立教,门下也没有什么弟子,只有几个童子侍女,而且均未出过宫,不犯杀劫,我就不用跟各位师兄商议了,先告辞了。”
    众圣知道这是实情,又想女娲身为妖族,妖族已经应过一劫,这次应劫本也不应该轮到她,只得送她离开。
    女娲走后。
    接引准提道:“老衲西方虽然立教,但是我等西方之教与东方教义不同,管理天庭难免有冲突,更何况我等西方教和女娲师妹差不多,没什么弟子,而且门下每日念经诵佛,未曾到外面过,也不犯杀劫,却是不用签的。于此,我等也告辞了。”
    三清知道这也是实情,不好再叫西方教签了,只得送接引准提两位走了。
    紫宵宫,只剩下三清三人。
    元始早就见通天不顺眼,开口先道:“我门下燃灯、南极、广成子、云中子、赤精子、黄龙、惧留孙、太乙、灵宝、文殊、普贤、慈航、玉鼎、道行、清虚均是道德高隆之士,本是没犯什么杀劫,却是不该上榜。大师兄门下只有玄都一人,亦为道德之士,不该上榜。通天师弟门下弟子过万,杀戮过重,根性浅薄之辈到不在少数,不如通天师弟将这些人签上,凑足这三百六十五位吧!”
    通天一听,大怒道:“我门下大弟子多宝、赵公明等均是道德高深之辈,比起两位门下也不差,还有那众多弟子,虽有些顽劣,却也不该上榜,凭什么光我通天门下弟子上榜。”
    老子插口道:“通天师弟此言差矣!我门下只有玄都一人,他生性清淡无为,性情高尚,不该上榜。元始师第门下弟子也少,也多是有道德之士,不该上榜。诚如元始师弟所言,通天师弟你门下弟子过万,良莠不齐,而且杀戮过重,根性浅薄之辈到不在少数。就请通天师弟将这些人签上,凑足这三百六十五位。也好让我等安心。”
    通天一听,顿时大怒,道:“元始老子,你们这两个闷**,果然不安好心,怪不得天机道友提醒我要小心你们两人。原来你们两人早就串通好了,早就想算计我门下,既然如此,这版不签也罢。大不了,我去找那天机道人,与你们大战一场。”
    封神一事关系到本教气运,太上老君立人教就占了先机,又有太极图和天地玄黄玲珑宝塔镇压气运,门下又只有玄都一个弟子,道不是很担心。但元始通天均是极为伤脑筋,想如何才能避免本教弟子上榜,而把对方门下弟子送上封神榜,从而保存本教元气。尤其通天门下实在太多,又没镇压气运的灵宝,如何算计都总有算不到的地方,现在又有老子元始算计自己,心中更是大怒不已。
    老子见通天大发脾气,又提到杜子腾,心中一叹,道:“既然两位师弟无法定下人选,不如我等一个也不填。可好?”
    太上老君话音一落,元始与通天两位圣人都是一愣。
    元始心中暗想:“自己的盘古幡足以护住门下几位弟子气运不竭,只要小心行事,没什么问题,再拉上大师兄就更把稳了。”于是点头同意。
    通天心想:这总比直接将自己门下填上去强多了,虽然元始有老子相帮,不过,我去找天机道友,也不会差。心中一想,连忙道:“好!就一个不填,三教弟子谁上榜,谁不上榜全看个人的实力与机缘。”
    老子见两位师弟也都同意了,便对道祖鸿钧说道:“老师,不知如此可行?”
    鸿钧不急不慢的喝了一杯茶,道:“只要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不要误了封神就可以,至于何人上榜,均由你师兄弟三人来定。千年后,封神之人便会出生,到时那人拜在那教门下,就由那教主持封神,至于封神榜,为师也会送到那教教主手中。”说完便隐去身形。
    三位圣人见鸿钧道祖已然隐去身形,通天白了老子元始一眼,低哼一声,便离开紫霄宫,向碧游宫行去了。
第五章 大劫之始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却说禹请来杜子腾消灭大妖之后,这水患没有了妖族的兴风作浪,水患到比以前好治理多了。
    禹在治理过程中,走遍了九州,九州当时为轩辕黄帝所定,有杜子腾所制天地洪炉九个大鼎镇压。九州既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豫州是九州的中心,禹的部落就在豫州的五岳之一中岳嵩山,禹无论南来北往,还是东奔西走,都要经过嵩山。
    不过,由于治水工程时间紧急,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禹心中虽然牵挂老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却没有时间,更是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她们。
    禹三次经过家门,第一次却是妻子临产,他却没有时间进家门。第二次却是家中的孩子在门口玩耍,禹却没时间相认。第三次,却是家中老母坐在门口想念儿子,嘴中叹息。禹还是没有时间尽孝道。这就是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
    禹经过几年研究,终于摸清了黄河水道。他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
    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
    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
    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
    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
    疏导渭水,从鸟鼠同**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治水过程中,禹还凿开了荆山、太岳、王屋、太行、常山、太华、熊耳、外方(嵩山)、桐柏、大别、衡山等大山。
    疏导了弱水、黑水、黄河、长江,又导漾水入汉水、长江,导沁水入济水、黄河,导失(左有三点水)水入汶水、大海,导渭水、汇沣水、泾水入黄河,导洛水会涧水、缠(左为三点水)水、伊水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
    在治水的同时,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
    禹命令伯益教人们种植水稻,命后稷给老百姓难得之食,并相互调济,使老百姓又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治水之后,其声望一下子超个舜,受到人族的爱戴,其时,舜已经到了晚年,其身体大不如以前,如此就将人皇之位让给禹。
    禹继承人皇之位后,就将天下所有部落该为夏,就九州分封治理,还将九鼎作为人皇象征。禹老后,他一改三皇五帝禅让制度,将人皇之位传给了启,又称夏启,从此开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