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窗烛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到南天门,就是一段陡险的石阶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喘着粗气,一个接着一个,踏着前面一个人的足迹向上攀爬。不少游客都精疲力竭,靠在路旁暂且休息,我们三个人体力都还可以,只是喘得够呛,心跳加速,汗也开始渗出来了,但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住了,最终登上了黄狮寨。

这里是张家界的最高峰,总在海拔千米以上吧。以前这里可是土匪的老巢,山高零米,天高皇帝远,正是当土匪的好去处。寨顶是一个坪坝,有着几排极普通的木板房,那时景区的小卖部,汽水,苹果,饮用水,饮料,胶卷,快餐,大家一拥而上,抢购价格惊人的食品,我们却理智坐到一家快餐店的木条椅上,慢慢的喝着莲米红枣汤。

刚到黄狮寨,浓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游客们全在峰顶的那一大片土坡上闲逛,大家大概都和我们一样,都是第一次身临匪巢,很新鲜,很好奇的。一个北京来的女孩子见到凡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就会不厌其烦地去问人家是不是土匪?听胡一说,我们都笑了起来,哪有自己承认是土匪的道理。还是快餐店的老板指点,说是花房那边的几个老人以前的确是土匪,便过去看,谁都是大失所望,大家心目中的土匪肯定是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的钻山豹之类的凶神恶煞的家伙,那些老人只是极其普通的山民而已。也许如同一位旅游者说的那样,当时,这一带人人皆匪。

天慢慢的放晴了,阳光的灿烂和山上的风将雾气驱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张家界的全景图,何等精致,何等美轮美奂。站在黄狮寨上,俯瞰群山,千峰万岭,错落参差,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而地势低凹处,在雾气的隐约之间又犹如海上小岛,蓬莱仙境。导游向着东西南北指点了一大堆远方的景致,一个也没记得,只是永远记得黄狮寨的雾气,还有神秘的匪巢。

我们从一条陡峭的山路下山,那也是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崖口。战战兢兢的下了一半,回头看,悬岩峭壁,而向下望两侧,万丈深渊,无怪乎当年土匪会选中这里当作巢穴呢,只要一人一枪,就胜过雄兵百万,不得不佩服当年解放军的英勇奋战。从那条通道走下来,再次返身上望,峰壁如削,峰腰云雾缭绕,峰顶绿意盎然,黄狮寨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下山还是很累人的,步步的台阶向下,虽说山道宽了不少,却是台阶不断,脚后跟很不舒服,于是,我们就向人家学习,一路小跑,果然有效,而且速度快了许多。我们于是便脱离了大部队,跟着那帮兴高采烈的湖南人,顺着一条小路居然走到金鞭溪的溪边,绿草茵茵,树大林密,阳光很难透过树叶,只是把树叶映照得透亮,那是一种难得的情趣。远远的望见了金鞭岩,崖壁如削,直刺青天,金光灿灿。

晚上在我们住宿的那栋木屋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次日凌晨就开车离去,经慈利,过常德,走桃源,到郑河去了。

六六大顺 37.夜宿怀化

有了焦柳铁路,才有了怀化市,那是1975年。

第一次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与厂里的同事从张家界而来,那是我第二次去张家界,由于没有新鲜感,也加上同伴只是我的陪伴而已,玩的兴致索然无味,就在很小的大庸火车站乘上一列开往广州方向去的火车,那是一列慢车,有着奇怪的路线,到了株洲,居然北上长沙以后再折返继续南下。路过怀化的时候,已是夜深人静了,从车窗望出去,街上空荡荡的,路灯照着扇扇紧闭的房门,很快的光亮就被火车抛到后面去了。

第二次纯粹是为了领略湘西苗族土家族的风貌,特意从常德赶到慈利,站在空荡荡的火车站台好几个小时才乘上白天南下的客车。白天的车厢里就是一个流动的社会,虽然焦柳线不如京广线那么繁忙和拥挤,也没有那么多的餐车和卖报纸杂志的穿梭于车厢走道里,却也一样不乏闹剧与趣事的发生。

车过麻阳,乘务员开始查票,一个小伙子翻遍了身上的每一个口袋也没翻出车票,乘务员坚决要他补票,还要追加罚款,小伙子面红耳赤的赌咒发誓自己是买了票的。全车厢的人都在看着事态的发展,有人甚至站在座位上,那才叫看戏不怕台高。乘警出现了,车长也出现了,小伙子急得满头大汗。还是有人提议小伙子在挂在衣帽钩上的一件制服里找找,小伙子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一下子就从那件制服的口袋里掏出了那张遍寻不得的硬纸片,自嘲的解释:“我把这件衣服给忘了。”全场大笑,圆满结局。

怀化火车站修建的挺现代化的,大块的玻璃窗,干净的墙壁,水磨石的地面,大厅里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座椅,还有显得气派的售票大厅。走出车站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四车道,隔离花坛,非机动车道,铺着地砖的人行道,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大山脚下。我们站在公交车牌下足足等了二十分钟,一辆车也没等来,奇怪的向当地人请教,方知当地的公交车半小时一趟,他还补充了一句:“能不能等到还是个问题。”

我们就在火车站对面找了家大些的旅馆住下,放下行李就去游览市容。除了火车站前面的那条大道充门面以外,怀化市内全都是些小街小巷,两辆车在街上相错,还得顽强的鸣着喇叭驱赶在街心踱着方步的山民,市政府附近倒是有些高楼大厦,但只要拐个弯,那些低矮的木板棚,污水横溢的街道,拥挤的露天市场和五花八门的小商小贩就会全呈现在面前。怀化话根本听不懂,坐在脏兮兮的小饭馆里得大着舌头和伙计交流,好在伙计见多识广,一会儿工夫,就会把酒菜全端到桌上来。

我们一直在怀化的街上晃荡,直到街上的路灯都亮了,我们才回旅馆,走到三楼服务台请女服务员帮我们开门,迎面走来的两个女子叫人目瞪口呆。当时虽然是夏天,她们就只穿一件女式背心,一条鲜红的女式平脚内裤,趿拉着拖鞋与服务员打招呼。两个女子都很年轻,最多不超过二十岁,胸部丰满,屁股老大,涂脂抹粉,走过一路香水味,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也知道旅馆是默认她们的存在的。

怀化火车站前面的夜晚还是很热闹的。几个赶晚班火车的山民用竹竿挑着笨重的行李不知从哪里而来,一堆西瓜像是被遗忘了似的,没人买,卖瓜的人都跑去打牌了,沿路边摆了一溜儿的小折叠桌,那是为宵夜的人们准备的,我最喜欢那些满脸横肉,赤膊上阵的食客,一瓶啤酒,两碟卤菜,好不潇洒。

那天晚上,我们的房门被敲过两次,我决定不开。

六六大顺 38.蹊跷之行

如今我把当年如何去的邵阳的过程忘得一干二净,这是极其罕见的,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我对着湖南地图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好久,直到我开始动笔写这篇邵阳之行的时候,依然一无所获,只得把这篇命名为《蹊跷之行》。

我可能是乘火车去的,在怀化乘上开往株洲方向的火车,途中心血来潮,在娄底转向邵阳的;或者就是干脆从怀化直接到的邵阳,但我对邵阳火车站却没有一丁点印象;下意识地感到我还是乘汽车去的,那我是从哪里出发的呢,从线路上看,有可能从常德经涟源去的邵阳,也有可能是从益阳出发。但都不能确定。

我只记得,我们到达邵阳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那是个不冷不热的好季节,太阳已经有些倾斜,城市的大街上到处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我知道这是湖南中部最大的一座城市,建筑物和街道也就自由发挥了,沿街的门面都开着,卖什么的都有,不远处就望得见一条河流,岸畔也是林木葱郁。

我们就在汽车站附近胡乱找了家旅馆,一楼的两人间,窗外是一个家属院,白天有孩子的嬉闹,晚上则是音乐爱好者的乐园,不过还好,在我们睡觉的时候,那些蹩脚的胡琴声早就偃旗息鼓了。我们还是到附近的人民广场转了转,广场不大,暮色中有不少人在散步,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孩子在骑着童车。

正是晚餐时分,每一家餐馆里都人满为患,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座位,却是与一对情侣相对而坐,挺尴尬的。我们点了一荤两素,还要了点酒,湖南菜太辣,只得再要一碗汤。情侣先是很警惕的望着我们,事实上我们也很拘束,后来从语言上听出我们是外乡人,而且听不懂湖南话以后,就又恢复了窃窃私语,情话绵绵,反正我们一句也没听懂,只知道男青年似乎在请求什么,女孩子笑而不答,最后两人迅速离去,不知是谈崩了,两人分道扬镳,还是女孩子答应了,共赴爱河?

第二天早上的一切又奇怪的异常清晰,起床,洗脸,收拾行李,退房,在街边的小店一人一碗米粉,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要离开,对邵阳的熟悉就局限在人民广场。邵阳汽车站是在一个大院里,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从对面街上横穿马路走向车站入口,正好有一辆班车驶出,一个男售票员站在敞开的车门前探出身来喊道:“长沙,长沙。”不少人都涌向车门,售票员又在喊:“直达长沙,长沙的才能上。”于是大多数人退出了,我们跟着缓缓滑行的班车跑了几步,就上了车。

客车经过了邵阳化纤厂和邵阳粮油机械厂就进入了邵东县,公路与铁路线相互缠绕着,忽左忽右,大概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山不大,坡不高,班车不费多大的气力就可以翻过去,两边的田地大多是水田,一些刷在农户墙壁上的石灰标语在号召大家加快黄花之乡的建设,字迹潦草,有些看不清。

过了界碑就是双峰县。直到过了双峰县城关永丰镇后,售票员才开始卖票,见人就问:“哪里?”所有的人都老老实实的回话,掏钱买票。钱是交了,票却不给,有人抗议就给上一张。车上人不多,断断续续也就上了二十来人,售票员走到我面前停下:“你。”我在回答:“长沙,多少钱?”我的陪伴已经掏出了钱包,售票员却径直走了过去,丢下一句话:“到长沙再说。”

班车从铃山进入了湘乡县,然后走湘潭到长沙。那是另一篇所涉及的了。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太过于匪夷所思了,令人不敢相信,所以接着写一点。从湘潭开始就有人下车,慢慢的,当班车开到离长沙火车站一步之遥的白沙饭店时,车上就只剩我们两个乘客了,司机停下车,售票员在叫着我们:“喂,你们还不下车?”我们连声答应着,背起行李急忙跳下车,那车就轰轰隆隆的开走了。我们没买票,居然从180公里之外的邵阳来到长沙,为什么?我们没敢问,他们也没说。

去邵阳忘得一干二净,到长沙却有如昨天。

六六大顺 39.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39.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湖南人因为“两个主席的故乡”而自豪,而主席也曾自称自己是湘潭人,而曾经主持修建伟大的韶山灌区的华国锋也由此引起了主席的注意,称其为自己的父母官,并由此青云直上,从地委书记,省委书记,中央副主席,最后在死前索性将自己所有的头衔(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一并交给了他。自己乘鹤而去。只可惜人高马大的华国锋却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还沉浸在打倒“四人帮”的喜悦中,号称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敬爱的华主席”就被叶剑英,汪东兴打翻在地,赶下了历史的舞台,这也许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经典再现。

不过到了湖南,岂有不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的道理,那对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来说,就是一次朝圣。长沙火车站有一班到韶山的专列,走株洲,过湘潭,从湘黔铁路修了一段21公里的支线到韶山。满满一车人,大多是旅游者,还有穿绿军装,带毛主席像章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有红袖章。

那是很狂热的气氛,我所在的车厢有人领唱《忠字歌》,我真惊讶自己也还记得歌词,还能唱出声来:“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贴心的歌儿要对您唱。千万颗红心在激烈的跳动,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我们衷心祝愿您老人家万寿无疆。”

跳下火车,走上韶山的土地,会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这片养育了一代伟人的土地上可能是中国还能看到毛主席画像和毛主席语录的地方了,站在毛主席塑像前,不得不承认主席那崇高的人格威力和平易近人的慈祥面孔给人的感召力之大。看着那些色彩黯淡的画像和字迹模糊不清的语录牌,就会体会出农民的崇拜和保护。

我喜欢毛主席的诗篇,那是一种豪迈的艺术享受,但我不太喜欢在韶山遍地都是的那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未免太过于直白,也有些大跃进的味道,我还是喜欢同是《七律到韶山》里的另一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多美的画卷,多好的意境。

事实上,韶山与湖南其它地方的景致差不多,只是公路更平整,水田里的禾苗更茁壮,田间地头显得更热闹,房屋建筑更讲究,山上的树木更郁郁葱葱罢了。从南岸绕过那口著名的水塘,就走进了毛主席故居,这个家庭无疑是这一带最富裕的农户,规模颇大,房间颇多,要不然也无法容纳那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观光客。我看了看主席当年回家很感兴趣的那张照片,他们两兄弟俩站在到长沙看病的母亲身后,那时的主席年轻,充满朝气,玉树临风,傲慢而雄心勃勃。

爬到韶峰看过了主席父母的坟墓,就和大家一道道主席故居的对面的毛家饭店吃午饭,老板娘口口声声说她当年见过主席,而且指着照片上的一个未擦掉鼻涕的女孩子自豪的说:“这就是我。”主席真的在她家门前坐过,和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坐在一条没刷油漆的木条椅上,抽着香烟,说着家常话。

我们看过了毛主席纪念馆,毛氏祠堂里的农民夜校的旧址,从一道小桥上走过去,那里是韶山宾馆,很宁静的,只要掏钱,就可以入住,只是不知主席1957年第一次回韶山时是否在此住过,绿草铺地,砖砌的甬道显得很精致,树木很大,屋檐下的水沟里长满了青苔,连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