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争大唐-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气也没有发作的胆略,可着劲地喘了几口粗气之后,李泰恶狠狠地盯着李贞道:“此小事儿,八弟尽管将门客的名字报来,回头哥哥就着人去办便是,郎官以上怕是不可能,不过主事一级理应还是能行的。”
    “呵呵,那就生受四哥了,小弟代那些个门客谢四哥成全了。”李贞笑呵呵地敲完了竹杠,心里头满是得手后的快感。
    李泰冷着脸,一伸手道:“八弟,如今可将刘七交予哥哥了罢?”
    呵呵,这小子还真是急不可耐,妈的,瞧你小子那副熊样!李贞在心里头狠狠地鄙视了一把李泰,摊了下手道:“四哥明鉴,那人虽说逃出了碾庄,可伤得却重,到了如今也未曾从昏迷中醒来,医生嘱咐过,说是不能轻动,小弟实不敢就此将人交予四哥,不若这样好了,左右小弟这一、两日便要离京,待小弟回京之日,一定亲自将人带到四哥府上如何?”
    李泰得到的消息是刘七是伤了,也很重,不过根本无生命危险,也不存在无法轻动之说,要不李泰也不会上门来跟李贞要人的,可此时见李贞不说实话,却也发作不得——李泰虽不算太高明,却也不至于傻到将自个儿如何得到消息的事儿全盘托将出来的,一双眼中满是怒火地看了李贞好一阵子,却始终不见笑嘻嘻的李贞有改变态度的表示,想了想,满是无奈地道:“也罢,那就等八弟回来再说好了,左右刑部的事情也得忙上一阵的,到时候两事合成一事也成。”
    哈,老子就知道你个狗日的会这么说,得,咱也懒得跟你计较。李贞其实对于刑部的那些个主事的职位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只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事儿罢了,谁让李贞起步晚,如今朝中无势力,也就只能是见缝插针地瞎对付着整些个人手出来了,此时见李泰负气要将刑部一事压后,李贞倒也无所谓,反正那些门客一时半会也成不了气候,也不差那么短短的几十天,这便笑呵呵地点了下头道:“好,就依四哥的意思办好了。”
    眼瞅着李贞已经将话都搁在那儿了,瞧那架势基本上已经无回旋的余地,这令兴冲冲而来的李泰颇有些子气恼,可又不想就此跟李贞翻脸,毕竟如今关键人物是把持在李贞手中的,哪还有心思跟李贞聊啥子天的,哼哈了几声,又聊了些天气之类的屁话,便即起了身,匆匆地告辞而去了,李贞倒是不计较李泰的不友好态度,很是客气地将李泰送出了王府大门,直到恭送李泰的大轿子转出了照壁,这才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儿,溜达着往后院书房逛了过去,打算找自家的两大谋士好生合计一下今儿个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可没想到才刚到了二门,冷不丁跑出个人来,拦住了李贞的去路,动作之猛,令措不及防的李贞都吓了一大跳,再一看,这才发现是那个老爷子派来的王府长史李千赫。
    李千赫拦住了李贞,很是恭敬地躬身行礼道:“殿下,明日便是殿下定亲的日子,下官身为王府长史,自是该出面操办此事,还请王爷下令。”
    厄,那啥,晕,妈的,忙着敲竹杠,险些连这大事都忘了,奶奶的,真要是出了岔子,丢面子是小,被美人儿怪才是麻烦。一想起裴嫣那娇羞可人的样子,李贞心中立时一热,恨不得立刻纵马出城去找裴嫣温存一番,只可惜这当口事情多得很,李贞也只能是想想罢,做是做不得的,看了眼李千赫,李贞笑着道:“多谢李长史提醒,是本王疏忽了,这便开始操办好了,哦,这是本王的印信,李长史看着办好了,有何需要,只需跟刘管家说一声,尽可到帐房支取,若是府内没有的,那就叫‘燕记商号’赶着送来也成。”
    李千赫脸色平静地接过了李贞递过来的印信,平淡地道:“要准备的东西倒是不多,大体上都是礼部去着手,殿下这头除了府上的一些相关布置之后,便是得准备些赏钱,打发那些个礼部官员,再有就是给各府的回礼,下官估计了一下,大约五百贯也就够用了。”
    钱不钱的李贞这会儿早就不上心了,别说五百贯,便是五万贯李贞也没怎么当一回事儿,此时见李千赫胸有成竹的样子,那就更懒得去操心那些具体事务了,哈哈一笑道:“好,那就烦劳李长史了。”话音一落,便打算回书房,却不曾想,李千赫突地开口说了一句道:“殿下,朝中乱局已现,殿下还是明哲保身的好,切不可生了歧念,若是行差踏错一步,回头也难了,殿下珍重。”话一说完,也不待李贞回复,行了个礼,一转身径自出了二门。
    嗯?啥意思?这老小子冷不丁地冒出这么段怪话来,整个啥妖蛾子?李贞皱着眉头,望着李千赫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计(上)
    贞观十六年元月十七日,小雪,越王李贞下定于洛州裴家,帝御赐金五百,银八百,并玉器数件,至于其他盆、碟、缸等家什俱按亲王例制办理,唯一让人有些子摸不清头脑的是一道大赦天下的诏书,其中明确宣布是因越王李贞下定而特赦,这里头可就有些子蹊跷了——按唐制,亲王下定赏赐家什等物乃是常例,较得宠的皇子还能多加些金、银等物事,却绝无因此而大赦天下的理儿,不说亲王了,便是搁太子头上都显得有些子突兀,无他,太子大婚照例是可以大赦天下的,不过下定却是没这等隆重,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好生琢磨一下其中的蹊跷了,于是乎满长安里各种版本的流言再次悄然而起,配合着此时京师里的诡异气氛,更显得耐人寻味。
    下定大典办得隆重不已,按说李贞该喜上眉梢了罢,其实不然,李贞这会儿正头疼着呢,忙完下定的事儿,也顾不上跟裴嫣多缠绵一阵,急冲冲地便赶回了自家王府,连茶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也不管两大谋士昨夜陪着自个儿议了一宿未睡,便即将两大谋士全都叫到了书房,面色有些子不好看地将今儿个下定的事情都说了一番,末了没好气地问了一句:“父皇这不是故意添乱吗?”
    纳隆皱了下眉头,有些子迟疑地说道:“圣上此举应是大有深意,否则断不可能在此时弄出如此大的动静来,唔,有没有这种可能——圣上已经圣心默定了太子的人选,此时拿殿下出来当靶子,吸引诸皇子的注意力?”
    嗯?妈的,看样子还真有这种可能性,该死,老爷子这分明就是故意的,他娘的,老爷子一准是选了老四那厮,就不知老爷子那头是否已经告知了老四,若是已经说将出去了,那事情只怕就要起变化了,头前所议之事只怕全都得作废了!李贞一听纳隆之言,心头顿时打了个突,原本就难看的面色顿时更阴沉了几分,面色铁青地在书房里踱来踱去,良久不发一言。
    “殿下莫急,某以为纳兄所言是实,不过某料定圣心虽定,却未必会就此有所透露,这一条却是真的,只不过殿下如今的日子只怕要难过了。”莫离一眼就看出了李贞的烦恼之所在,轻笑了一声道。
    “哦?何以见得?”李贞停下了脚步,一扬眉头,疑惑地问道。
    “这有何难猜的。”莫离笑着道:“殿下,此时京师风云际会,牛鬼蛇神全都跳出来了,大戏即将鸣锣之际,哪有看戏的跑出来去打断这场好戏的理儿,此其一也,其二,某以为圣心虽已粗定,然圣上其实对所选之人也不完全满意,自然是想着再看一看,再比较一下,其三,殿下在圣上的心目中固然不是继位的人选,然则却是定国的顶梁柱,圣上这是想看看殿下处于风云变幻之际能不能做到最好。有这三条在,殿下只管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便是,一切等将来再说便是了。”
    妈的,顶梁柱?嘿,老爷子还真是好心,给咱安排了这么个角色,哈,他娘的,您老会当导演,咱却没必要全按您的戏码去演,狗日的,走着瞧好了!李贞自然听得懂莫离所言未尽之意,无他,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年月,身为庶子,又是倒霉的老八,要想爬上大位在一般情况下自是绝无可能的,除非嫡子们全都倒了霉外带兄长们全都死臭了,要不李贞就只有眼巴巴看着的份儿,至于那个狗屁的顶梁柱,已经算是最好的安排了,不过嘛,若真是落到了那等份上,老爷子在,那还好说,一旦老爷子死了,新君上位,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李贞这个“顶梁柱”,现如今李贞可以说是在悬崖上跳舞了,能不能闯得过去,那就得看李贞这“舞”跳得如何了。
    “罢了,不说这个了。”李贞皱着眉头挥了下手道:“二位先生,门下省传来消息,圣旨已到了门下省,唔,老大那厮推荐的那个侯国孝当副使的折子老爷子准了,内里称由本王率两百羽林军前去歧州宣旨,若是本王估计得不错,今儿个晚些时候圣旨必到,明日一早便得动身了,‘旭日’那头可都安排好了?”
    “王爷,已经按您的吩咐安排下去了,只是……”纳隆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才接着道:“只是‘鹰组’、‘雁组’都去了驿站,王爷身边人手怕是单薄了些,可否将‘鹰组’调回?”
    接下来的歧州之行必然是恶战连连,这一条李贞心里头有数,虽说李贞自认武艺还算过得去,可也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天下无敌之辈,对于要不要调“鹰组”回身边,其实李贞自个儿也很矛盾的,无他,裴嫣一家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就算裴大同如今当的是武职,可还是个文士出身,手下也没有啥出众的人才,一旦遇袭,哪有生路可言,等歧州那头一旦闹了起来,保不定京师这帮皇子不来个围魏救赵,或是狗急跳墙之类的勾当,这令李贞如何敢将“鹰组”调回来。
    “不妥。”沉思了良久之后,李贞还是摇头拒绝道:“裴家那头也很要紧,本王小心些自当能保平安。”李贞这话明显有些子底气不足,纳隆与莫离对视了一眼,各自苦笑不已,可又不好劝,室内立时静了下来,好一阵子之后,莫离抬起了头来道:“殿下,某有一计,既可调出‘鹰组’,又能确保王妃的安全。”
    “哦?说来听听。”李贞一听之下,顿时心动,紧赶着问道。
    “殿下,高阳公主上一回可是欠了王爷的大人情,如今也该到了还的时候了,王爷左右是要离京一段时日的,这王府空着也是空着,不若请高阳公主上门来主持家务,而后由高阳公主出面请王妃进府聊天,如此一来,别人也无甚闲话可说,殿下以为如何?”莫离笑呵呵地说道。
    哈,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正好避开了那些子狗屁礼教,嘿,就算别人要说闲话咱也懒得理会了!李贞眉头一扬,笑了一下道:“好,本王这就找高阳去,这死丫头上回告了本王一个恶状,这回要是不还情,本王可就要好生收拾她一番了。”能解决了人手问题,李贞的心情立时好转了起来,哈哈一笑,挥了下手,大步走出了书房,径自找高阳公主打商量去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提李贞在那儿忙着布局,吴王李恪此时也正与一杆子心腹谋士们议着事情,所议的也正是歧州之事。
    吴王李恪素来是个很讲究仪容之人,即便心中有事,也不会因此而在人前有所失态,总是一副谦谦君子的做派,不过自打碾庄一案发生以来,三天不曾睡过一个好觉的李恪如今已经浑然没了那等风雅的闲情逸致,一双眼熬得通红不已,扫视着身边的几名心腹谋士,面色阴沉地说道:“诸位先生想必都已经知道了,圣旨今日便会下,小八出使歧州已成定局,如今太子那头动作频频,本王担心事情只怕有变,各位有何见解就都说说好了。”
    王府司马林河一向是“思泽”的负责人,与老五、老六那头的联系一向是他在管着,此时听吴王发问,忙起了身道:“殿下,下官已经将消息发送出去,齐王、蜀王二处都已安排停当,就等着殿下下令便可以开始行动了。”
    “那就好。”李恪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却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多谈,而是看向了一名坐在角落里,始终闭目养着神的青衣秀士,很是客气地问道:“灵琪先生,您以为如何?”
    灵琪,本名叶凌,字松成,别号灵琪,江洲人氏,曾于贞观九年中进士,不过却从不曾入朝为官,而是入了吴王李恪的王府,为客卿身份,从不多话,然每言必中,素来是吴王李恪的首席智囊,自打碾庄案发到如今,叶凌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此时听得李恪发问,但见叶凌脸皮子一阵**,终于睁开了眼,锐利如刀般地看向了李恪,冷静地说道:“要变天了!”
    “变天?”李恪愣了一下,犹豫地问道:“先生之意是……”
    叶凌冷笑了一下道:“太子要完了,齐王、蜀王只怕也不免,殿下若是不能利用好这个时机,那后果只怕也是一样!”
    此言一出,满屋皆惊,一干子谋士顿时大哗了起来,唯有吴王李恪面色沉了下来,眉头一皱,看着叶凌道:“还请先生为小王谋划一、二。”
    “好!”叶凌颇有深意地看了李恪一眼,冷静地分析道:“今上不满太子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太子被废已成定局,某若是料得不差的话,此局恐是圣上所布,越王不过是根搅场的棒子罢了,他是不可能有丝毫上位的可能性的,这一条也无甚秘密可言,如今能够资格进东宫的唯有魏王与殿下耳,只不过如今魏王怕是占了先机,若是魏王应对得当,这东宫之位定当是他所有,至于殿下,只是今上的备选罢了,而今的局面下,只有将魏王拉下水,殿下方可放手一搏。”
    “哦?”李恪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思索了良久,突地眉毛一扬道:“计将安出?”
    “就出在越王殿下的身上!”叶凌平静地说道:“王爷要想反败为胜,唯有趁乱取势,越乱对王爷越有利,自当如此……”
    听完了叶凌的话,李恪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后,长出了口大气道:“也罢,那就按先生的意思来办,传令下去:天舞行动即刻展开!”   
第一百一十七章各自算计(下)
    太子李承乾从来都是个跋扈之人,心胸着实算不得开阔,极易暴怒,尤喜迁怒于人,每每因小事便随意处置下人,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