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狼刀-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老客气,应该的!”
    “平儿!小鬼头,咱们爷俩这就去‘卫’陵走走两人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来至离“茂陵”约三里的“卫”陵。
    魏天平扬着手中的杆儿嚷道:“看吧!比那‘茂陵’小得多了!”
    “那里是君王的陵墓,这里是臣将的葬地,当年能够陪葬在这里,已是子孙们莫大的光荣了!”
    老人带着魏天平在墓前墓后转了一圈,当真是没什么可疑之处,事隔千载,曾有多少歹徒,掘宝盗墓,——就是有些什么,也早被人捷足先登,搜括一空了。
    不过,他还是目光四射,心头盘算个不停,所谓:“飞象过河,各有姻缘!”
    魏天平不知他要找什么?或看什么?大眼睛一眨,计上心头,恶作剧的引臂向那列在第一位的石翁仲一指,喝道:“哎!看!在那里了!”
    瞪着光彩亮丽的眸子,煞有介事,抬足起步向右首那尊石翁仲跑去。
    老人在思起伏中,被他的认真所吸引,没经过头脑反应判断,也跟魏天平的身后急行,并呼道:“在哪里?小鬼头,小心啊,让老爷子先看看!”
    “好!老山羊,你站在大乌龟后面屁眼处等着,说不定何时石乌龟会下金蛋啊!蹲下来等着拾金蛋吧!”
    老人一听,暗自叹息,八十岁的老娘倒绷孩儿,被这小鬼头耍了!
    不过,他不气馁。童言无忌,说不定这机关就在这边。
    信步前行,来到右首那一排石翁仲前,一具具仔细打量,只见:文臣朝笛、武将跨刀、石马扬鬃、石虎仰啸……各具质仆的特性神态!
    石高三丈,形象庄严,千古已远,尚算完整无缺,日晒雨淋,已有些生霉,阳光照不到之处,生出些青苔斑钱,若非是坚石所雕,伯早已灰飞烟灭,形影无存!
    他反复徘徊,思潮如涌,磋叹连声,波动不已,心神飞驰,意绪不宁。
    “这‘卫陵’一定有个大秘密,尚未被人发现,其契机可能就在这些石翁仲上,我要凝神定志,应机而发!”
    但见那具头一尊石翁仲是个捧笛文臣,脚下站在一只大石龟背上,龟头上仰,做支地欲行之状,十分简朴传神。
    他仔细打量,那龟头似乎有少许歪斜,若不正对细看,当然是看不出破绽来!
    不由心头一动,提脚向那龟头踢去,心忖:“歪着个脑袋,岂非败笔?”
    不料,奇迹立显!
    他虽是身在病中,总是武林健者,这一脚足有四五百斤,石龟头被踢缩了回去,但听地底传了一阵“隆……”之声:地面上地动山摇,树晃叶啸,有若一次小型地震,令人谅魂胆落!
    两人怔在当地,大气也不敢透一口。
    稍时——地底又传来一阵“沙沙”之声,如瀑落山涧,记泻个不停:老人的心神外表沉静如恒,内心却激荡兴奋,这千古以来,汉朝、武帝时,远征大汉,功动万代的骠骑大将军——卫青的古墓之秘,即待从自己手中解开。
    魏天平定在那里,小脸蛋已涨得通红,憋不住气了,才松开牙关,喘息着。
    震动沙漏声具已停止,从表面上却看不出哪里是门户所在,无物变动。
    老人回顾魏天平一眼,挑眉耸目的道:“小鬼头,这事真叫你歪打正着,石乌龟真的要生金蛋了!呵呵……呵呵……”
    “俺才不信呢,捉弄人……”
    小天平才不上当,那话本是他随口溜出,消遣老山羊的,如今虽经过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动,他也不会相信!不过,地底有古怪,确是真的!
    老人爽朗地笑着道:“孩子,不信便罢,老爷子马上要带你去个新奇的地方,你敢不敢跟我去?”
    “敢!你老能去,俺能去!”
    “好!孩子,到墓前去磕个头吧!当真祖上庇护,你的福缘深厚!”
    他整整衣衫,肃立墓前,诚敬的躬身抱拳行了—礼,朗声言道:“老朽残天都,匪号是‘庐山三友’之一的松友,随缘来至虎居之地,蒙将军隔世千载的小孙孙搭救,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思,来此参拜将军永眠之地,触发墓钥,祈盼大将军英灵永在,赐福降瑞于他,若获祖缘,永传后世,能造福吾土吾民。如今,后世汗颜,羞对先贤,愧慕英灵,匈奴铁骑已踏遍我万里河山,已蹂躏我亿兆于民矣,望能仗将军之余威,匡复我神州社稷,早日渡此大劫!”
    魏天平跪下磕了十几个响头,才爬起来!
    老人回转身目光如电,面容似如酒气上涌,向四周寻视,观察那秘墓门户之秘,究竟是设计在何处隐藏。
    蓦的——发现左排一列石翁仲的最末位的一具卧姿“独角兽”,已被人砸得破碎零落,角缺头碎,尾掉蹄飞,几不成形。,可知往年不知何代,有人来此蓄意破坏,想揭开这位征西大将军陵墓之秘,盗取宝藏,可惜的是他有这等智慧,断定入口所在,却没这福份弄开那龟头之钥,终于劳而无功,衔恨而去。
    老人思考至此,携着魏天平的小手,一起来至这具残像之前,仔细观察以明究竟!
    这具石雕大犀牛,背上的皮肤被雕成一方一方的,互叠而成,痕迹宛然入目,肚皮侧面有一方刚好在中间位置,假如是门户,这里便应是最好的所在。
    他提脚端去,只听得“嗡”的一声,声音空洞,分明是已经中空。
    更发现石表层处,有些不规则的孔洞,却不深,杂乱无章,老人伸指试着去抓合,刚好有一处,是五指能够抓合而用得上劲,便即运功于指,试着左右上下摇动。
    “喀啦啦!”
    一声震响传出,腹侧被拉开一道门户,下面设有石阶,斜斜直通地底。
    老人心头狂震,这千古之秘,已经揭开,猛抬头向四处远望。
    “庐山松友”敖天都手携平儿进入石牛腹中,掩上石门,打亮火折子,点燃一支随身带着的特制油脂型火把,回转着石阶,深入三十几丈,才落实地。
    这地底基地,只是一间大厅堂,六合之内,具是由长方大麻石砌成。
    靠石阶口部分,有大堆砂石将石室掩埋了一大半去,这些砂石便是由上面入口处,流落下来的。
    据估计,这墓室的正确位置,若在地表面上计算,当正是全墓园的正中央,离那座土堆坟包,相‘距在几百丈远。
    若是有人在那坟包处挖下百丈深,也是校然,于这墓穴牵连不到一处去。
    敖天都一手持着火把,一手牵着魏天平大步戒备着深入。
    这里是进入明堂的通道,两旁有厢廊陪祀之殿,前行二十丈便是中门。
    脚下有五层石阶,门两旁左辅石鼓,右弼石钟,石门中掩,他停脚未前。
    “孩子,门内便是大将军之寝陵之殿,咱们小心着,也许会有机关之类的危险装置。
    也许会太平无事!”
    “平儿理会得!”
    伸手向石门轻轻推去,让出正面,石门被推得“吱!吱!”有声,慢慢分开。
    明堂正殿安居千载,今日终于被打开了,他以肃然的心态、情绪,挺身而入。
    殿中空气稀薄,火所为之一暗,魏天平惊呼一声道:“屋里有人哩!”’救天都当真吓了一大跳,真认为有批人在殿中呢?她们只是站在那里并未活动。
    火把高举定睛细看,原来是几十泥塑泥彩的陶捅,与真人一般高大,身穿汉时衣着服饰,散布在相关位置,手持巾梢、盂盘、樽瓶等物,表彰供奉孝敬之意!
    再见墓室中所陈设之各物器具皆是石制。
    正中石案上找到了烛台,尚幸案上有些备份腊烛;换上一支点亮,立即一殿光明。
    案旁有座几,封存了几百支大烛,堆在一起,想必是墓殿筑成后在整饰时用剩下来的……如是伸手取了两支点燃,分给魏天平一支。
    敖天都暗忖:“有了这些烛火,往后再来便不必另行准备了……”口中却道:“孩子,咱们爷俩且先到各处看看,能否找到有些分量的东西。”
    只见正中巨大石案上摆列得有石盘、石碗、石鼎、石爵等饮食之器,其中食物,俱已腐化,案后石几上有些手抄竹简……
    再后面是座高大的石龛,吊褥有朱黄色帏幔,中设一具石雕神主牌位一座。
    转过石龛便是一方坛台,顶端石廓,廓中之石棺便是卫大将军之骨骸奉安之所了。
    四周竖有一圈石栏杆,石坛下方地面周围,雕得有十八尊武士雕像,手持大剑,姿态各自不同,威武壮穆,颇为传神。
    参差不齐的站在那里,就是不懂武技之士见了,也知道他们是一组护卫主将安全的侍卫勇士。
    这位置便是一套烁古绝今的阵法!
    勇士们的姿式便是一套千古绝学的剑法了。
    敖天都不敢走近,一具具的端详着走了一圈,人竟沉迷其中,心智已为绝技所夺,人已变得痴痴呆呆。
    久久未曾移动一步!
    魏天平已不耐烦呆在这里了,对他嚷道:“喂!老山羊,别老看他们,到别处看看吧!”
    拖了他一把,却那里拖得动他!
    又待了很久,还不见他离开,魏天平有些急了,觉得老山羊有些痴呆,便朝他手臂上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敖天都手臂一痛,心神一震,这才收回视线,低头对魏天平道:“孩子!你又救了老爷子渡过这次名利大劫,惭愧!惭愧!”
    “没什么?乎儿觉得你老发呆太久,拖你走开又施不动你,只得咬你一口了。”
    “多谢!咬得好!”
    “你老不生气吗?”
    “呵呵!若没有你这一咬,令我心神受震,说不定可能一直站在那里,至死方休,这套剑法博大高深,我老山羊看得魂魄出窍,心生幻象,厉害!厉害!”
    “俺看来只不过是几具石人,摆了几个架式而已,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唉!你现在还小,等你年长,武技练到某一种程度,便能了解其中奥妙无穷,学通了它,虽不一定是天下无敌,在江湖上却也有得闯的!”
    “那敢情好,快教给俺!”
    “呵呵!老山羊可没有这资格,将来,留待你自己长大之后,去体会研究吧!”
    “应该有个名称吧:你老可知道这是套什么剑法?”
    “总共十八个人,每人一招剑式,据传说长安‘卫家’的威震江湖的绝学是‘青戈十五式’,而这里却是十八式,奇怪……”
    “你老可曾见过卫家的人用剑吗?”
    “不曾,不过传闻不会有假,那是他们血亲嫡子一系所应修的武功,一生也难得有机会碰上他们施展一两次。”
    “那怎知他们是好是坏呢?岂非大家拍马屁,拾他们的轿于!”
    “呵呵!小鬼头,那怎么会呢?凡是由卫家子弟出手惩戒的恶魔歹徒,都是天下无人可制服他们的江湖败类,卫家的人一出剑,便令他们授首报罪。”
    “啊,这有这么棒吗?”
    “因之长安‘卫府’‘天咸府’在天下武林江湖中,盛名无虚,而又治家严谨,不骄不矜,处事公正严明,因之,能立世千年而不倒,这哪里是由侥幸中得来?”
    “嘿!你老怎的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由衷而言无从挑剔!到别处开开眼界,能称‘宝藏’的东西尚多着呢!”
    “你老尚未说出这十八具石人施的是什么剑法呢?”“啊!依老山羊判断,这便……
    是……‘青戈十五式加三式’。”“哪有这种说法的?老爷子,你老在冤平儿一窍不通呢?”
    “不是。有可能这绝学相延千载,其中不知那个年代中,有所遗失,而现在,卫家只存留十五式绝学,咱们就称它为,青戈十八式,吧!”
    敖天都暗处透出一口大气,对这小于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认真态度,还实在不易应付,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他小小年纪尚未定型定性,导之正则正,诱之以邪则邪,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中凛凛,难以释怀,只有委诸天命了。
    牵紧了那只小手走向其他的石案、石桌上瞧去。
    数了下周围,共计有二十四具石案,分设在左右两侧,排列整齐,到也没甚花样阵法之类的玄虚,可藏其中。
    不然,那便得考虑是否可以扬长深入,一旦身落陷中、转不出来,可就糟了!
    每张石案上都供列着一些事物,如盔甲、刀剑、弓箭、书简、珠玉、饰物、金银、鼎锦、具用之属,有些已叫不出名称来了,不胜枚举。
    观其形状,有些是咱们汉人的日常用品器物,有些许胡人之物了!
    敖天都对这些器用之物不感兴趣,走马看花—掠而过。
    这些东西,放进大将军当年用物及掳获而来的珍贵战利品,无史可考,也就淹没不彰了,千载于兹,已不合实用,只具有老古董的价值。
    再向远处望去,四壁墙上彩绘得有一组组的壁画,五彩缤纷,简约而精致,生动活泼,应出之于大匠手笔。
    想是些歌功颂德的:功迹图、史略图……
    每一段便是一个辉煌的战役,汉人、胡人搏杀得难分难解,战车、战马、步伍,漫山遍野、刀剑相抗、枪戈并举,好不生动热闹,气魄雄壮,实察始末,也非完全是每战具是汉人胜利,胡人之中也有威武不挠的人物在其中。
    如果清数人头,当有数万之众,堪称奇观,对卫大将军之威武,怎能不心响往之:自觉渺小;也叹时乎、时乎!不再来!尔今,胡人铁骑已横掠九州!
    魏天平已高兴得跳脚欢呼!大嚷着道:“好棒啊!”
    “是的,这些是大将军率兵深入大漠,与匈奴人大战的史实图。”
    “匈奴人是啥玩艺?”
    “这!你看到过红头发绿眼睛的胡人么!”
    “不曾,只见过一个蒙古佬,与咱们的长相差不多嘛!”
    “当年有一批凶悍的番人经常到汉人居住的地方抢劫财物,掳杀子民,掠夺了就跑,皇帝派大将军率兵前去讨伐!杀得他们剩下没有多少人了,才不知所终!”“现在的蒙古佬呢?”都是当地的土番,慢慢滋生开花,一个小族与另一个小族联合起来!便形成一股大势力了!咱们汉人一辈不如一辈,不知是何原因!唉!唉!令人浩叹!”
    “咱们管不着那么多!”
    “也不尽然,今后可常来观看,这其中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