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缘儒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月十八是县里童试的时间。这天,他捡了几十个很小的番薯带着,下了雁荡来到县衙,先将户房的王吉找来,问道:“从南洋带回来的那筐番薯还在吗?”
        王吉派人去查看了一下,回来道:“大人,在是在,但是没保存好,都冻烂了。”
        叶昊天将自己带来的番薯取出来,道:“找个有经验的老农挑一块良田,将这些种下去,等藤蔓长出数尺以后,将藤剪成三寸长的小段,插入土中,如果长的好以后全县推广。”
        王吉毫不迟疑的出去安排。
        然后叶昊天才去主持童试。他看了看报名的资料,发现参加童试的有五十余人,年龄有大有小,其中有位老先生已经五十二岁了,名字叫张天德。发下试卷,他挨个儿看了看奋笔书写的童生们。张天德坐在最后,戴了个大大的头巾,将老脸遮住一半,似乎很不好意思。
        考试只有两个时辰,结束后叶昊天现场批阅,命考生稍等片刻。考生看着他飞快的一页一页的翻过,只用了半个时辰全部批阅完毕,都有点匪异所思的感觉。
        叶昊天让他们将自己的试卷拿回,自行翻阅书籍,有错误的地方当即说出。大家摊开一看,只见试卷上清清楚楚的标出了错误的地方,略一核对果然不假。
        叶昊天等了半晌未见有人提出异议,于是宣布道:“本届童试结束!由于几年没有开考,本届多取几人,前十名全部选入秀才!名字分别是……,”他一连念了九个,最后一个停住了,大家都静静的看着他,停了片刻一个名字冒出来“张天德”。
        众人都十分惊讶,屋子里一片嘈杂,有的人甚至笑出声来。张天德激动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
        叶昊天低斥一声“肃静”!声音注入功力,所过之处,立即鸦雀无声。他接着道:“闻道不分先后,朝闻道夕死可也。大家应该向他学习才是!”此时,他身上焕发出强大的浩然正气,刚才心存轻视的人立即震惊了,有些人羞愧的低下头。
        “大家退下,无论中了没有都要加倍努力,未中明年再考,中了准备乡试!张天德留一下。”叶昊天吩咐道。
        众人纷纷散去,张天德手足无措的站着。叶昊天请他坐下,说道:“你考的不错,分析、说理都极有水准,只是前面默经的部分错了两个,大概是记忆力不行了。”
        张天德连连点头道:“是啊,敝人年轻时游手好闲,等到专心攻书时已经上了年纪,记忆力下降,没办法啊。”
        叶昊天取出一颗补神丹递给他,道:“回去以后服下此丹,记忆力会有增强,然后努力攻书,乡试全力争取。”然后仔细安慰了他几句。
        张天德感激啼零,唯唯点头而去。
        回到雁荡,叶昊天每过几天服用一粒阴神丹,然后静坐练功。兰儿也练功不辍,她的功力眼看就要进入真人期了。两人练功五天休息一天。休息的时候叶昊天首先要处理县里的事务,然后跟兰儿到处游览,先是雁荡,进而是全县的美丽风光。时间不久,叶昊天总结了八处景色迷人之处记录在县志里,称为乐清八景,令文人士子广为传颂,以增乐清之名,吸引外地人前来游览。
        八景依次是:“箫台明月”位于萧台峰,传说周灵王太子晋经过乐清时,见风景秀丽,遂在西边山顶上垒石为台,弄萧奏乐,引来群鹤飞舞。古人已去,空留明月。在月圆之夜伫立山巅望月,分外空旷明亮。周边和风轻拂,似箫声飘缈;林木随风起舞,如为古人弄箫伴舞,是为“箫台明月”。
        “东塔云烟”位于东象山,山上有宋熙宁年间古塔一座,高九级,耸立山顶。诗曰:“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消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东海日出之时,霞光映山云烟缭绕,堪称壮观。
        “白鹤晨钟”是指白鹤寺僧做早课时的悠悠钟声。相传晋时隐士张文君舍宅为寺,建寺之日,有白鹤飞鸣其上,故名“白鹤寺”。
        “紫芝晚磬”指的是紫芝观晚堂经课时清亮悦耳的磬声。早晚道士诵经,有磬声相伴,晚间城镇渐静,观中铜磬声能远扬数里,笼罩山下城镇,成为一景。
        “双瀑飞泉”,在县城西北丹霞山南峭崖上,高数十丈,西山诸水汇流从此出口,分两派冲泻而下,形如白鹤双翅。
        “西岑松雪”位于西象山。晋时山顶有一座十三级石塔。双峦插空,翠阜中峰,修竹笼烟,茂林卷雾。峰巅有一棵大苍松,孤高挺立,一遇降雪虬枝皆沾雪花,其姿态倍增苍劲,孤傲绝世。
        “云门福地”,指云门观。诗曰:“古帝南巡事已非,土阶茅屋尚依依。夜深月底吹箫去,度得云门一曲归”,堪为神仙所居之处。
        “盖竹洞天”,位于镇西南三公里的盖竹山上。“宝光长耀山中月,仙迹深藏洞里天”。怪石林立,谷幽峰奇,竹林茂盛,有“世外桃源”之感。
    正文 第五十二章 赈灾
     更新时间:2008…4…11 22:43:31 本章字数:4013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初夏。叶昊天发现县城里多了一些逃荒要饭的人,衣衫褴屡,面黄肌瘦,样子好生可怜。上前一问,说是从河南来的,今年黄河决口,家园田地全被淹没了。
        了解情况以后,他宣布建立专门的地方收容难民,只要是到乐清来的,每人发粮食百斤。愿意留下者分给一块靠海边的土地;愿意回去者,每人发白银三两。另外他想到了自己拥有的几千万两银子,也该找个出路了。
        河南巡抚顾若同已经快急疯了,眼看全省哀鸿遍野,百姓背井离乡,抓耳挠腮没有办法。饥荒早就报上去了,朝廷批文“国库空虚,无银可赈,望各省自己解决!”这天,他召集八个知府开会,号召大家动员各地的乡绅地主开仓放粮,官员也要积极捐献。
        怀庆知府首先站起来道:“大人,我是没辄了,我们府受灾最重,死于饥饿、疫病的人口不下三分之一!大户的粮食早就分光,不愿意分的更被抢光了,哪里还有粮食啊?连树皮都吃光了!”
        开封知府道:“大人,我们府稍微好点儿,可是已经动员官绅捐献七八次了,实在没办法!所有的库银都动用了,无奈杯水车薪啊。”
        南阳知府提议道:“大人,今年湖广一带粮食收成还算可以,能不能请朝廷借调一点来?”
        巡抚顾若同摇了遥头道:“我早就申请了,无奈朝廷置若罔闻。再三打听,才听说皇上久不临朝,户部无法作主。只给我们指了一条道,就是自己筹集银两到湖广去买。”
        路德知府惊叫道:“那要多少银子啊?我们府的库银早就用光了!”
        汝宁知府站起来道:“单是我们府就有一百万人,每人百斤粮食最便宜也要一两三分银子,总共要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彰德知府更争着道:“你们府人还算少,彰德府人口一百九十万,最少要两百万两!”
        顾若同粗略算了一下,道:“整个赈灾需银一千四百万两,这怎么办?大家有没有办法?就看着百姓饿死吗?”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愁眉苦脸,实在想不出办法。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会议还无法解散,反正想不出办法回去也是愁,还不如大家一块儿发愁。
        正在愁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门口进来一个老者,衣着华贵,神气逼人。众人还在奇怪,却见那人从袖中取出一摞银票,放在顾若同面前,用极有威严的声音道:“这是一千八百万两银子,只能用来赈灾,若有贪污挪用者,哼!如同此杯!”说着将顾若同的茶杯捏在手中,两指轻轻捻动,坚硬的青瓷化作粉末,又挨个儿看了八个知府一眼,眼神象刀子一样锋利。
        众人看了银子先是惊呼起来,看到瓷杯粉碎又把嘴闭上了。
        顾若同捧起银票双手颤抖,这可是上百万的人命阿!自己的乌纱帽也稳住了!想到这里他走上前行礼。后面的八个知府干脆跪了下去。
        那人手一招,所有人都只能曲下半膝。他说道:“诸位请起,本人不敢受此大礼,只要百姓能渡过难关就好。”说完转身便走。
        顾若同急忙跟了几步道:“请先生留下姓名,本府也好向朝廷禀明,百姓也知道谁是善人。”
        那人转过身来没有说话,只是从袖中取出一把铁尺,在他面前正反展示了一下,然后扬长而去。
        顾若同清楚的看到那把铁尺上有一只龙头,还有“朱玄匡”三个大字,忽然吓的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叩头,跟见了皇上一样。
        几位知府奇怪的道:“大人,他走远了,那是谁阿?”
        顾若同缓缓站起来,半晌只说了一句话“监天尺一出,四海无不服!”
        众人还是摸不着头脑,但“监天尺”这三个字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顾若同将银票仔细分成八份,依次递给诸位知府,吩咐道:“详细计算支出情况,每笔款项必须清清楚楚的记录在案,否则诸位的人头小心一点!”
        众人无不心中一凛,暗道:“这笔钱看来非比寻常,只怕不能再贪污挪用了。”
        没几天,监天尺重现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所有的王公大臣都震惊不已,因为监天尺每次出现之后,都会有大批的贪官污吏、奸臣贼党人头落地。这一次轮到谁呢?好多人已经坐立不安了。宫里、宫外所有人都纷纷追寻监天尺的下落。顾若同更因此被招回京城,被逼着将经过情形说了一遍又一遍。
        过了两个月这场骚乱才渐渐平息下来,大家都在想:“这次监天尺大概只送银两不杀人,我的人头看样子是保住了。”于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样子。
        然而并不全是如此,几位天师和真君却不敢放松,仍然派出大批人手进行访查。
        这位衣着华贵的老者到底在哪里呢?
        送出那些银票后,叶昊天感觉轻松了很多。他身上还有一千余万两,只有等以后再花出去了,反正老百姓一向多灾多难,钱再多也能花的完。
        回去时经过苏州,他和兰儿在街上逛了半天,最后来到“苏州神剑坊”。宝生将他请进去,铁中堂停下手中的活领他来到后院,要汇报售剑的情况。他先看了看兰儿,叶昊天示意没问题,才放下心来介绍道:“过去一年多,又卖了一百余把宝剑,净赚九百万两银子,这还是价格一压再压的结果”,然后将所有银票递过来。叶昊天只取了六百万两,嘱咐他不要太辛苦,有空要去花钱享受一下,不然只挣不花也会让人怀疑,另外问他有没有见到可疑人等。
        铁中堂摇摇头。说大概因为苏州是天下富庶之地,他卖的宝剑价格也不贵,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跟他过不去。另外为了降低大家的神秘心理,他干脆把作坊的大门敞开着,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现场铸剑的场面。近来,他的铸剑水平也大有提高,已经直逼古剑了。
        铁中堂又道:“除了出售古剑的收入以外,我自己铸剑也卖了一百余万两银子,已经买了一处很大的宅院,还讨了一妻两妾,您有空来我家看看。”
        叶昊天向他恭喜,摸摸乾坤锦囊想找点东西作为贺礼,摸了半天却不知道送什么好。
        铁中堂见了赶紧阻止道:“现在家里什么都有,您不用费心。”
        叶昊天呵呵笑道:“是阿,能买得到的东西你都有了,我找找看什么东西你买不到。”
        兰儿取了几颗补中益气丹递过去,道:“请大哥和夫人们每人服用一颗,可以健康长寿。”
        铁中堂欣喜的接了过去,毕竟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离开苏州,两个人来到杭州,再游西湖,想起初次相遇的情景,都有恍然如梦的感觉。兰儿更是挽住他的手臂道:“公子,我真的好幸福!”
        叶昊天将她揽在胸前,在她白玉般的面颊上轻轻吻了一下,道:“兰儿,我也是,要是没有你,修仙的路上多么寂寞。”
        兰儿任他轻轻拥着,抬起榛首,心中充满柔情,目不转睛的看着他,道:“公子确实与众不同,好喜欢你的豪迈果断,更喜欢你的温文尔雅。”
        叶昊天却笑道:“两千年前,在这西湖边,有位姑娘名叫西施,大家都知道她的美丽无与伦比,可是泛舟的小伙子总是说身边的姑娘比西施还美。你看到的或许只是我的一面,缺点已经被你忽略了。”
        兰儿没有理会是否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目光迷离的道:“西施真的很美吗?”
        叶昊天看着她眉如翠羽、肤如白雪、眼若秋泓、唇若朱丹,心中一热,不禁说道:“西施怎赶得上我的兰儿?”
        进入杭州城,叶昊天有点挂念王老汉一家。他取出龟镜,心中默默想着王老汉的样子。不久龟镜中出现了老人的身影,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变换了角度想看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院子,看了半天找到一个标志,大门上似乎写着“王石园”。
        看到这里,叶昊天笑了,王家到哪里都忘不了弄了一辈子的石头,不但自己的名字有“石”字,连家的名字也叫“王石园”。
        “王石园”并不难找,只花了半个时辰就找到了。当他没有敲门,直接进去的时候,院子里的几个人都欢呼起来。王老汉连忙打发人去喊所有人过来。不久人都回来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他们的叙说中叶昊天了解到,王家到杭州以后先是潜伏了大半年,最近几个月才出来活动,正准备拿点钱出去投资,还不知道作什么好。
        叶昊天指导他们可以开旅馆、饭店,应该能赚钱,因为到杭州的人很多是来玩的,来玩就要吃好住好,自然舍得花钱。
        大家都表示赞同。王林却说好没劲,不如出去闯闯。
        叶昊天知道他功夫已经不错,就这么憋在家里确实难过,就建议道:“今年秋天开武举,兄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