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缘儒仙-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昊天沉吟了一会儿道:“这个问题历代已有公论。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忠恕’。继孔子之后,墨家主张‘举公义,辟私怨’;法家强调‘无私’、‘背私’;道家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而儒家尤为重视公忠,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
        不过我认为事情要综合起来看。从公益的角度来说,此人固然是极其伟大的,从个人家庭来说,他又是不负责任的,无论如何都令人遗憾,不能算是尽善尽美。”
        白衣人似乎很欣赏他的说法,点点头道:“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可以通过故事猜测我的来历。”
        叶昊天垂手道:“晚辈洗耳恭听。”
        白衣人眼望天边的云霞,沉思了片刻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场很大的洪水,冲毁了地上的房屋,淹没了所有的田园,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当时有一位了不起的工匠,他本来负责管辖岷山一带,长期以来百姓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可是水灾破坏了他们的美梦,工匠只好带领百姓治水,一连九年都不能回家,可是结果却因治水无功被部落首领诛杀。部落联盟又推举工匠的儿子去治水。工匠儿子的名字不妨叫做‘夏’,夏当时只有二十岁,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成亲,然而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率领二十多万百姓前去治水。
        夏除了指挥治水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他手握木锸,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曾经一度连走路都一瘸一拐。众人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帖帖地流入大海。这时,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在治水的同时,夏还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尽量使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说到这里,白衣人停了下来,眼睛里充满了钦佩自豪的目光。
        叶昊天心中雪亮,早已知道他说的是谁,禁不住插言道:“这些说的是夏的丰功伟绩了,应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白衣人不置可否,接着道:“可是另一方面,他离家治水,一去就是十三年,留下娇妻幼子老母在堂,那些年他的家人怎么活啊?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夏的妻子女娇是一位比九尾白狐还要美丽的姑娘。对夏来说,治水的业绩最重要;但是对女娇来说,爱情是唯一的。夏出门在外的日日夜夜,女娇独守空房,不觉忆起了初次见到这个‘身长九尺二寸’的魁梧男子的情景,一缕笑意袭上弯弯的嘴角,恰如那天边的一勾新月,触景生情,发为心声,作了一首诗《候人歌》。这首诗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就是说‘等候郎君啊,那么的长久哟!’
        后来,女娇相思成疾,再也顾不得世俗规矩,亲自跑到了夏治水的地方。然而由于多年的缺乏沟通,悲剧终于发生了。女娇有一天在错误的时间给夏送饭,看见了化身为熊正在开山的夏,以为自己嫁的人竟然是一只熊,而且为了这只熊苦苦等候了十三年!她心中万分难过,结果愤而化为石头。”说到这里,白衣人停了下来,脸上露出十分凄苦的表情。
        兰儿心中感动,禁不住问道:“后来呢?夏后来怎么样?”
        白衣人闻言看了她一眼,仿佛从梦里清醒过来,接着道:“后来夏终于彻底制服了洪水,然而再也见不到美丽的妻子,伤心之下想带儿子离开那片看一眼就让他想起妻子的地方。然而儿子心中痛恨他的过失,不愿跟着他走。女娇的妹妹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心中可怜夏和自己的姐姐,愿意跟着夏离开,但有一个条件:‘终生相守,再不能一去数年!’
        夏看着眼前跟女娇非常相似的姑娘,仿佛美丽的妻子又活了过来,心中万分激动,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他们离开中土,来到一个无人的星球,开辟出一片美丽的庄园,称为‘大夏庄’。夏功力深厚,曾经在神仙榜上排名三百三十位。因而大夏庄在‘神仙世家谱’中一度排名位于第二十八位。那段日子非常美满,大约持续了三、四百年。在第三百二十年的时候,夏又生了一个儿子。他将自己先前亏欠的所有感情都补偿在这个儿子身上,拼命传授他各种绝技。
        然而好景不长,当儿子十六岁的时候,天界出了一个非常凶残的大魔头,杀人无数,血流成河。玉帝佛祖共同降旨,令群仙前去除魔。当时很多神仙左推右托不愿前往,夏却毫不犹豫就去了,走的时候他对妻子说:‘我一定会尽快回来,绝不会让你也等我十三年!’然而多少个十三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回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跟当时同时失踪的无数知名神仙一样,被人们认为已经‘化作飞灰’了。”
    儒仙之路 10.儒、道、法治世之策
     更新时间:2008…4…11 22:45:48 本章字数:4936
        (第五十四章治世胸中无滞留,悠然金丹大道游)
        兰儿望着前方蜿蜒曲折的山路道:“不知道下一关考的是什么。过关的赏赐越来越重了,公子加油啊!”
        叶昊天挺了挺腰板道:“好!我尽力而为。”
        两人一边说一边前行,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才来到第六关前。跟前面一关一样,入关的大门同样紧闭着,只开了一个小门供不想闯关的人通过。
        早在十丈开外,叶昊天就看到大门边写着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走近看时,但见门上还有一张告示:“经纶事务之能非独人间珍惜,仙界也不可或缺,本关考的是三界众生的管理之策,有意闯关者请高歌三句治世名言,若守关者满意自然会开门迎接。”
        兰儿看了很是高兴,笑道:“公子,这是让你再考一遍进士呢!”
        叶昊天也有些诧异,没想到仙界还需要这些东西。沉吟片刻,他高声唱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威不二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故法者,国之权衡也’”声音远远的传了出去。
        片刻之后大门洞开,一位峨冠博带的长者兴高采烈地现出身来,对着两人拱手为礼道:“老夫巫相,欢迎两位前来闯关。又是五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再度听到高歌叩关的声音,真是太高兴了!快请入内一叙。”
        兰儿急忙道:“前辈,闯关的是我家公子,我是不成的!”
        巫相笑道:“那没事,只要有人闯关就成了。我最喜欢跟人聊天,人越多越热闹。我老早就想换到第一关去,可惜他们都不答应,说是若由我守第一关,只怕过关的人就没几个人了。”
        兰儿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问道:“怎么会呢?经纶事务的题目不太难啊。每到科举之年,一批又一批的举子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
        巫相笑道:“那些人很多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真正有才华的人又很难修至仙界。你想啊,来此闯关的大多是自幼修行的和尚、道士,别说经纶事务,就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也不一定搞得明白。所以我才一等就是五十年。来,来,来!快请入内。”说着头前带路向里走去。
        叶昊天和兰儿跟着他迈步而入,不久来到一间雕梁画栋的房间里。
        巫相请他们坐下,然后吩咐徒儿奉茶,道:“我这里有采自昆仑山巅的‘天风茶’,与世间的香茗大不相同。”
        不一会儿,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端了茶水进来,给每人倒了一杯,随后悄悄坐在巫相身后不远的一张方桌旁。
        巫相看了看尚未开口的叶昊天道:“适才我听先生所唱之词兼有道家、儒家和法家三家之说,能不能请你略微阐述一下?”
        叶昊天笑道:“小子叶昊天乃末学后进之人。前辈不必客气,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即可。”顿了一下后,他又道:“空谈理论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前辈不妨举个例子好了。”
        巫相先是笑着解释道:“闯关之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博学之士,所以我向来以先生呼之。”然后他又沉吟了一下道:“王母设置此关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管理昆仑山甚至天界。天界的管理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数千万年里,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始终倡导无为而治。自从三位天尊失踪之后,玉帝接过了管理世间万物的重担。开始的二十万年,他延续了三天尊的治世方法,对于天界众神基本上不管不问,这样的结果是整个宇宙处于失控状态,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却极其落后。总体来看宇宙的发展太过缓慢,很多问题过了二十万年也没有得到解决。
        后来玉帝改变了治世方法,抛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改为以法治世。为此天界专门制定了上万的天条,规定所有天条必须严格执行,执行时不能讲一点情面;建立了很多奖罚制度,比如此处的有奖闯关以及天界难题的悬赏等;还建立了遍布宇宙的交易所,鼓励神仙分工合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整个宇宙发展快了很多,以前久悬难解的很多问题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还出现了许多善于创造发明的家族,比如公输世家就是其中的一例。
        但这样也有一些坏处,最大的坏处是天界的整体佛心水平下降了很多,甚至出现了此起彼伏的杀伐。杀伐之事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时一次骚乱之后竟然损失三分之一的神仙。
        目前,玉帝和玉清众神已经认识到天界管理的缺陷,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良,这才下令各界探讨适合于天界管理的方案。这也就是王母设置此关并给予重赏的原因。”
        叶昊天听后有些疑惑,问道:“不是还有佛祖主管心性变迁的吗?按理说有了佛祖的配合,玉帝的管理应该容易很多,根本不应该出现天界众神佛心骤降的问题。”
        巫相摇头叹息道:“佛祖的心性管理也存在不足之处。人们往往只重视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死后的六道轮回并不在意。这从神丹币和佛心币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来,本来两者之间是一比一的关系,现在却成了十枚佛心币才能兑换一枚神丹币。目前甚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佛祖和众位菩萨苦口婆心劝人向善,别人却不理不睬毫不动心!由此可见单有佛祖的管理还远远不够,还要寻找其余的方案作为补充。”
        叶昊天听完也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天界的管理也面临着人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怕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必须反复探讨仔细求证才能逐渐完善。我只能粗略地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时他看到坐在巫相身后的年轻人正在飞速的写着什么。
        巫相看他注视自己的身后,笑着解释道:“这是天庭要求的,所有闯关者关于天庭管理的想法必须记录下来,然后由守关人摘录有价值的部分上报天庭,为天庭的革新提供思路。特别新颖的东西还会转给玉帝审阅,若是他老人家看了高兴,说不定还有额外的赏赐。”
        叶昊天一听来了精神,自己曾经答应三位大儒力争改变儒家在天界处于底层的地位,现在不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吗?不管结果会怎样,自己总应该尽力争取一下。
        想到这里,他急忙坐正了身子,将儒家的“仁”功施展开来,使自己的心跳跟对方的内心波动完全一致,然后才用无比亲切而诚恳的声音道:“晚辈认为,如果不考虑佛心的管理,只从玉帝主管世间万物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天庭的管理还是人间的管理都离不开道与法,同时还应该加上儒家的因素。
        其中道家无为而治,主张‘主逸臣劳’,‘上无为而下有为’,以虚静无为为根本,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物来则应之,故能主宰万物。
        法家主张‘寄治乱于法术’,‘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不但要任法不任智,还要让一切人与物的资源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儒家提倡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玉帝和神职人员只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天下的人就会像众星拱北斗一样顺从其治理,这样便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道、法、儒三者之间应该密切配合,互补不足,才能使天庭的管理比较完善,达到三足鼎立的稳定状态。”
        巫相听得两眼放光,鼓掌赞叹道:“好,先生讲得十分透彻。不知能不能举个例子来听听?”
        叶昊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觉茶水很奇特,不禁低头看了两眼,道:“前辈,这天风茶清凉爽怡,果然不同凡响!”
        巫相听他讲到关键之处,正在满心欢喜之时,闻言只是道:“是,是,请先生接着讲治世方略。”
        叶昊天接着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汉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法家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统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书和百家学说,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被彻底焚毁。甚至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坑儒’之事。
        然而只有法家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秦朝很快因为残暴统治而迅速垮台。当刘邦领军进入长安的时候,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