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呼兰河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一看,祖母不是睡在炕上,而是睡在一张长板上。 
从这以后祖母就死了。 




祖母一死,家里继续着来了许多亲戚,有的拿着香、纸,到灵前哭了一阵就回去了。有的就带着大包小包的来了就住下了。 
大门前边吹着嗽叭,院子里搭了灵棚,哭声终日,一闹闹了不知多少日子。 
请了和尚道士来,一闹闹到半夜,所来的都是吃、喝、说、笑。 
我也觉得好玩,所以就特别高兴起来。又加上从前我没有小同伴,而现在有了。比我大的,比我小的,共有四五个。 
我们上树爬墙,几乎连房顶也要上去了。 
他们带我到小门洞子顶上去捉鸽子,搬了梯子到房檐头上去捉家雀。后花园虽然大,已经装不下我了。 
我跟着他们到井口边去往井里边看,那井是多么深,我从未见过。在上边喊一声,里边有人回答。用一个小石子投下去,那响声是很深远的。 
他们带我到粮食房子去,到碾磨房去,有时候竟把我带到街上,是已经离开家了,不跟着家人在一起,我是从来没有走过这样远。 
不料除了后园之外,还有更大的地方,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不是看那街上的行人车马,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有一天,他们把我带到南河沿上去了,南河沿离我家本不算远,也不过半里多地。可是因为我是第一次去,觉得实在很远。走出汗来了。走过一个黄土坑,又过一个南大营,南大营的门口,有兵把守门。那营房的院子大得在我看来太大了,实在是不应该。我们的院子就够大的了,怎么能比我们家的院子更大呢,大得有点不大好看了,我走过了,我还回过头来看。 
路上有一家人家,把花盆摆到墙头上来了,我觉得这也不大好,若是看不见人家偷去呢! 
还看见了一座小洋房,比我们家的房不知好了多少倍。若问我,哪里好?我也说不出来,就觉得那房子是一色新,不像我家的房子那么陈旧。 
我仅仅走了半里多路,我所看见的可太多了。所以觉得这南河沿实在远。问他们: 
“到了没有?” 
他们说: 
“就到的,就到的。” 
果然,转过了大营房的墙角,就看见河水了。 
我第一次看见河水,我不能晓得这河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走了几年了。 
那河太大了,等我走到河边上,抓了一把沙子抛下去,那河水简直没有因此而脏了一点点。河上有船,但是不很多,有的往东去了,有的往西去了。也有的划到河的对岸去的,河的对岸似乎没有人家,而是一片柳条林。再往远看,就不能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了,因为也没有人家,也没有房子,也看不见道路,也听不见一点音响。 
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除了我家的后园,还有街道。除了街道,还有大河。除了大河,还有柳条林。除了柳条林,还有更远的,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什么声音也听不见的地方。 
究竟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我越想越不知道了。 
就不用说这些我未曾见过的。就说一个花盆吧,就说一座院子吧。院子和花盆,我家里都有。但说那营房的院子就比我家的大,我家的花盆是摆在后园里的,人家的花盆就摆到墙头上来了。 
可见我不知道的一定还有。 
所以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 
“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个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 
“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 
“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还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八就这样瞎念,到底不是久计。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祖父说: 
“这是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了。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说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胡子可白了。” 
我问祖父: 
“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 
祖父说: 
“好比爷像你那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认识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孩子见了就招呼着说: 
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 
我一听觉得不大好,赶快就问祖父: 
“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 
心里很恐惧。 
祖父一听就笑了: 
“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祖父说完了,看我还是不很高兴,他又赶快说: 
“你不离家的,你哪里能够离家……快再念一首诗吧!念春眠不觉晓……” 
我一念起春眠不觉晓来,又是满口的大叫,得意极了。完全高兴,什么都忘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习惯稍稍好了一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本来我也很喜欢的,黄梨是很好吃的。经祖父这一讲,说是两个鸟,于是不喜欢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祖父讲了我也不明白,但是我喜欢这首。因为其中有桃花。桃树一开了花不就结桃吗?桃子不是好吃吗? 
所以每念完这首诗,我就接着问祖父: 
“今年咱们的樱桃树开不开花?” 




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 
“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 
“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 
“你在干什么?” 
我说: 
“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 
“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来把我拦住了,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 
跟爷爷回家,抓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 
“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第四章



一到了夏天,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长没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影也看不见了。 
夜里一刮起风来,蒿草就刷拉刷拉地响着,因为满院子都是蒿草,所以那响声就特别大,成群结队的就响起来了。 
下了雨,那蒿草的梢上都冒着烟,雨本来下得不很大,若一看那蒿草,好像那雨下得特别大似的。 
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迷漫得朦朦胧胧的,像是已经来了大雾,或者像是要变天了,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 
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就是晴天,多大的太阳照在上空,这院子也一样是荒凉的。没有什么显眼耀目的装饰,没有人工设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若是纯然能够做到这样,倒也保存了原始的风景。但不对的,这算什么风景呢?东边堆着一堆朽木头,西边扔着一片乱柴火。左门旁排着一大片旧砖头,右门边晒着一片沙泥土。 
沙泥土是厨子拿来搭炉灶的,搭好了炉灶的泥土就扔在门边了。若问他还有什么用处吗,我想他也不知道,不过忘了就是了。 
至于那砖头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已经放了很久了,风吹日晒,下了雨被雨浇。反正砖头是不怕雨的,浇浇又碍什么事。那么就浇着去吧,没人管它。其实也正不必管它,凑巧炉灶或是炕洞子坏了,那就用得着它了。就在眼前,伸手就来,用着多么方便。但是炉灶就总不常坏,炕洞子修的也比较结实。不知哪里找的这样好的工人,一修上炕洞子就是一年,头一年八月修上,不到第二年八月是不坏的,就是到了第二年八月,也得泥水匠来,砖瓦匠来用铁刀一块一块地把砖砍着搬下来。所以那门前的一堆砖头似乎是一年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三年两年的还是在那里摆着。大概总是越摆越少,东家拿去一块垫花盆,西家搬去一块又是做什么。不然若是越摆越多,那可就糟了,岂不是慢慢地会把房门封起来的吗? 
其实门前的那砖头是越来越少的。不用人工,任其自然,过了三年两载也就没有了。 
可是目前还是有的。就和那堆泥土同时在晒着太阳,它陪伴着它,它陪伴着它。 
除了这个,还有打碎了的大缸扔在墙边上,大缸旁边还有一个破了口的坛子陪着它蹲在那里。坛子底上没有什么,只积了半坛雨水,用手攀着坛子边一摇动:那水里边有很多活物,会上下地跑,似鱼非鱼,似虫非虫,我不认识。再看那勉强站着的,几乎是站不住了的已经被打碎了的大缸,那缸里边可是什么也没有。其实不能够说那是“里边”,本来这缸已经破了肚子。谈不到什么“里边”“外边”了。就简称“缸磉”吧!在这缸磉上什么也没有,光滑可爱,用手一拍还会发响。小时候就总喜欢到旁边去搬一搬,一搬就不得了了,在这缸磉的下边有无数的潮虫。吓得赶快就跑。跑得很远地站在那里回头看着,看了一回,那潮虫乱跑一阵又回到那缸磉的下边去了。 
这缸磉为什么不扔掉呢?大概就是专养潮虫。 
和这缸磉相对着,还扣着一个猪槽子,那猪槽子已经腐朽了,不知扣了多少年了。槽子底上长了不少的蘑菇,黑森森的,那是些小蘑;看样子,大概吃不得,不知长着做什么。 
靠着槽子的旁边就睡着一柄生锈的铁犁头。 
说也奇怪,我家里的东西都是成对的,成双的。没有单个的。 
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 
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缸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边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 
不知为什么,这铁犁头,却看不出什么新生命来,而是全体腐烂下去了。什么也不生,什么也不长,全体黄澄澄的。 
用手一触就往下掉末,虽然他本质是铁的,但沦落到今天,就完全像黄泥做的了,就像要瘫了的样子。比起它的同伴那木槽子来,真是远差千里,惭愧惭愧。这犁头假若是人的话,一定要流泪大哭:“我的体质比你们都好哇,怎么今天衰弱到这个样子?” 
它不但它自己衰弱,发黄,一下了雨,它那满身的黄色的色素,还跟着雨水流到别人的身上去。那猪槽子的半边已经被染黄了。 
那黄色的水流,直流得很远,是凡它所经过的那条土地,都被它染得焦黄。 




我家是荒凉的。 
一进大门,靠着大门洞子的东壁是三间破房子,靠着大门洞子的西壁仍是三间破房子。再加上一个大门洞,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