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一切似乎与曹朋,已经没有了关系。
    他开始考虑陈登要征辟他去广陵县的事情”
    走出塔楼后,邓稷命冯超带人,将塔楼守住。
    陈登等人则随着邓稷,返回县衙中休息。
    邓稷把海西的情况,一一向陈登阐述明白。并且很坦诚的说明,他要在海西进行屯田的目的。
    用屯田换盐引?
    私盐合法化?
    这听上去,似乎有些离经叛道,可陈登也必须要承认,这是目前而言,海西最好的一个方案。
    其实,私盐贩卖一直存在。
    哪怕是在朝廷纲纪尚存,威信尚在的时候,也有人从事这种事情。
    以前,官府可以凭借垄断私盐,而获取丰厚的税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私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天下大乱,朝廷名存实亡。这盐税几乎废弃,根本无人理睬这些。
    同时,大规模的私盐贩卖,也造成了治安面混乱。
    盐枭们为了保证他们的财货,收拢流民,为祸一方。
    就比如麦仁,为了他个人的利益,竟勾结盗匪,残害官员。这种情况还算好一点,麦仁至少没有对乡邻造成太大的危害。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盐枭会如同麦仁一样,恪守一些底线。
    把私盐合法化,就等同于将盐业重新掌控于官府的手中。
    同时,还可以推行屯田,使百姓安居;并增加国库赋税,似乎是一个三全齐美的事情。
    邓稷考虑的是海西!
    而陈登所考虑的,则是整个广陵。
    说起来,海西在广陵郡的地位,其实一直很尴尬。
    广陵是一个县城,位于淮北地区的,只有海西这一个县,其余十县全都是坐落于淮南地区。
    这也是海西一直没能获得妥善管理的主要原因。
    陈登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将这私盐合法化,在整个广陵郡推行。
    毕竟他是广陵郡的太守,所要考虑的事情,远远要比邓稷多。更何况,他是土生土长的广陵人。
    “海贼平定,三万人口落户海西。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整治盐业,推广你的政令呢?”
    “下官接下来,有几件事要做。
    首先,下官从即日丈量土地,清查人口,此已是刻不容缓。下官准备在年前结束这件事,待来年开春,便进行首批屯田。据海西目前的状况,首批屯田可达三千顷,足以安置三万海民屯田”若首批屯田可以推行成功,待来年秋,海西就可以不再依靠从外县购买粮米,解决广陵郡粮米之急。”
    徐州,本是粮米富庶之地。
    然则如今,却出现了粮米短缺的状况。
    如果海西县能解决粮米问题,那么对于淮南十县,无疑能减轻许多压力。
    陈登沉吟片刻后,“那第二件事呢?”
    “打击私盐。”
    “哦?”
    “海西目前共有兵马四百余人,但常置不过二百。”
    执法队,显然不能算是常置兵员,而巡兵也不可能长久兵役。
    邓稷说:“所以,下官准备组建辑私队,约二百人左右,封锁东海至海西的盐路,打击私盐。”
    “还有呢?”
    “还有就是开设盐场。”
    “这盐场,又准备如何安排?”
    “关于盐场一事,下官也考虑了不少问题。
    这经商的事情,非下官所擅长,所以下官决定,交由本县黄整潘勇二人打理。不过呢,盐场的所有权,在官府手中,黄整和潘勇只有经营权。每年缴纳费用,并由官府考核其业绩。”
    “慢着慢着,你说的那所有权,还有什么经营权,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嘛”呵呵,还是友学提出的方法。”
    “那你详细与我说来。”
    邓稷在花厅中,与陈登详细讲解这盐场的事宜。
    后院里,曹朋和i长文,坐在门廊上。长文手里捧着一个铜质的涮锅,左看看,右看看,很好奇。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i涮锅,?”
    “正是。”
    “好像没什么特别嘛。”
    “呵呵,这东西不是用来观赏,是拿来使用………不如这样,一会儿找人去北集市,看看有没有羔羊肉,买回来一些。咱们今天就在这里大快朵颐,让兄长好好品尝一下什么叫美味。”
    “哈哈,固所愿耳,不敢请也。”
    曹朋也笑了。
    “兄长,认识这么久,小弟还不知兄长大名。”
    “你不知道我是谁?”
    “这个……我必须要知道吗?”
    长文一愣,也忍不住呵呵的笑了。
    “确是我有些疏忽!“他呵呵笑道:“我姓陈,不过并非广陵之陈,而是颖川之陈,我叫陈群。”
    第一更,求六下保底月票。
第157章 征辟
    颖川世族,在东汉年间占居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如果说到东汉末年,颖川最杰出的人物,莫过于颖川四长:钟浩、荀淑、韩韶、陈寔。
    钟浩的曾孙,就是钟繇,
    而荀淑有八个儿子,名为八龙。他的孙子,也就是荀彧。
    韩韶同样是声名显赫,不过子嗣并没有扬名。而四长中的最后一位陈寔,就是也就是陈群的祖父。
    陈群的父亲陈纪,同样是颖川望族名士。
    史书上记载,说陈群这个人,清尚有仪,雅好结友,有知人之明。
    能够在史书中得到这样的评价,足以看出陈群的不俗之处,不过在三国演义之中,陈群的戏份并不是很足,只是在刘备入川时,曾登场建议曹操出兵攻打孙权。但由于后来诸葛亮设计,说服马超起兵,而迫使曹操放弃了陈群的这个计划。但在此之后,陈群一直深受重用。
    而在真实的历史里,陈群曾先为刘备所用。
    兴平元年,刘备为豫州刺史,征陈群为别驾。
    当时正好陶谦病故,于是刘备准备入主徐州,但陈群却认为不太合适,还说刘备早晚必被吕布所袭。刘备不听,执意前往,最终果然如陈群言中,为此刘备感到万分的后悔,却无可奈何。
    此后陈群被举为茂才,而后又随父亲陈纪,避居徐州。
    颖川陈氏和广陵陈氏虽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陈珪和陈群的父亲陈纪,却有着莫逆之交。
    陈群居住在下邳可是吕布却不愿意用他。
    而陈群本人呢似乎也无意辅佐吕布,于是便得了个闲职,四处游逛,呼朋唤友的很是快活。
    曹朋知道陈群这个人,但并不是很了解。
    他对东汉末年的那点了解主要还是脱胎于三国演义。
    而三国演义中,陈群也只是个龙套角色。除此之外,曹朋对陈群的了解,还有一点…………
    那就是后世极为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就出于陈群之手。
    但如果你去问曹朋: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内容?
    他还真不一定能回答出来。
    其实,九品中正制脱胎于九品官人法,由曹操所创立。而后陈群在此基础加以改变,就变成了九品中正制。可以说,九品中正制在此后的数百年里,对华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当晚曹朋在家中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宴。
    不过与这时代最常用的分餐制不同,他让人准备了一张圆桌,而后把铜锅放在圆桌的中央。
    北集市并没有河套地区的羔羊肉,但是却有本地喂养的小羔羊。
    经过屠宰之后,曹朋让人把羔羊肉片成薄薄的片状而后用大盘盛装,摆放在圆桌的上面。
    鲜嫩的羔羊肉,还有各种蔬菜此外还有曹朋命人特制的作料。
    当然了,不会有麻酱味精之类的作料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这种东西。曹朋也只是让人用现有的作料进行简单的调制,而后端上来,别有一份风味。
    陈登也是个老饕,更甚于陈群,
    早就听陈群说过这种新鲜的吃法,如今既然有机会品尝,他自然不会错过。
    只放了葱姜的清水煮沸之后,把鲜嫩的羊肉在里面来回一涮,很快便熟了……”曹朋招呼众人用餐,陈登和陈群也不客气,把鲜嫩的熟肉在料碟里蘸了蘸,放入口中咀嚼,连连点头。
    “这食法虽简单,却别有风味。”
    “恩,我倒是觉得,这等天气,配上这等美味,绝对是一种享受”
    两个老饕称赞不已,而邓稷则不住责怪曹朋。
    既然知道有这等吃法,为什么不早一点说呢?
    曹朋忍不住笑了,“就算我说了,姐夫你有那胃口食用吗?”
    “这个……”
    邓稷也不禁哑然。
    曹朋说的是实话,在今天以前,邓稷可算得上是连轴转,一直都没能得空出来。
    在许都是帮助典韦练兵,而后到了海西,又面临着重重困难,重重危险。如果不是昨夜将海贼们解决,说不定他现在,还是提心吊胆。嗯想也是,来海西之后,好像只有今天最轻松。
    “叔孙,你准备推行屯田,我不会反对。
    但是有两件事,你必须要答应我。第一,你不能强行屯田,还需乡人自愿。海西县这些年来多灾多难,如今好不容易平定下来,我实在是不希望,这海西县再有什么磨难和麻烦………而且,这样对你也有好处,海西地方虽不算太大,可那些乡人在广陵,毕竟是盘根错节,很难说清楚他们之间的关联,如果你强行推广,恶了名声,那对你日后而言,可没有好处。”
    陈登这一番话,是为邓稷着想,
    邓稷也不是那种不识趣儿的人,焉能听不出陈登的好意?
    “这个请陈太守放心,下官一定会小心行事。”
    “这第二件事………”
    不等陈登说完,陈群就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元龙兄,你们这等公务,最好还是在私下里说。
    此等美味在前,你居然还有心情说什么公务,真是大煞风景,大煞风景………来来来,叔孙,请酒。”
    陈登不禁苦笑,瞪了陈群一眼。
    曹朋开口道:“陈太守可是担心,海西有危险吗?”
    “这个…………”
    陈登叹了口气,点点头。
    “其实有些事情你们也都知道,我就不复赘言。
    但我必须要提醒你们,你们设立盐引,使私盐合法化时海西目前来说,的确是“是个好办法。只是这样一来,你们势必会引得一些人的仇视。尔们把海西的盐路控制手里,只怕呢………”
    “东海糜家?”
    “这个………”
    陈登没有想到,曹朋会说的这么直白。
    唉,到底是有年轻气盛。
    “东海糜家毕竟经营多年,糜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他如今虽然不在插手家族里的事务,可实际上,东海糜家始终都是糜竺手中一支极为强大的实力。嗯当初,东海郡也不是不想收拾糜家,但到头来,也是凄凄惨惨的离开了东海郡,糜家不仅仅有私盐,也有人脉。你们若是封锁海西盐路的话,势必会遭受到糜家报复。”
    陈登这一席话,其实隐含一个意思。
    如果糜竺出手报复的话,他虽然是广陵郡太守,恐怕也不会出手相助。
    这其中的环节,想想其实也非常简单。
    糜家祖世贩卖私盐,将两淮私盐牢牢把持在手中多年,肯定有他的道理。广陵正是在两淮之地,又怎么可能没有糜家的人呢?邓稷若真的控制盐路,只怕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到那时候,陈登不见得能够给予邓稷太多的帮助。虽然在私下里,陈登也赞成把盐路控制。
    “这个嘛……下官已经有了打算。,,
    “哦?”
    “我离开许都之前,曾听人说,曹公欲行兵屯之事。”
    “兵屯?”
    邓稷点点头,“我欲效曹公之法,在海西商屯与兵屯并行。农忙时务农,农闲时练兵………正所谓寓兵于农,兵农合只只要能撑过来年秋天,就算糜家在厉害,我也不会害怕他。”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陈群放下筷子,看着邓稷轻声道:“莫非叔孙是法家子弟?”
    “啊?”
    “这寓兵于农之法,与当年暴秦颇有相似。
    曹公行兵屯,也许还不会被人攻击;但如果叔孙你行兵屯,传扬出去的话,势必会引发争议。
    以我之见,你可以推行这兵屯之法,不过当以商屯为主,兵屯藏于其中。
    同时,你必须要尽快将此策略上疏许都,求取曹公的首肯。否则的话,很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
    练群这一番话,一下子点醒了邓稷。
    他扭头向曹朋看去,就见曹朋轻轻点了点头。
    邓稷是个修律法的人,其实哪里懂得这些?兵屯藏于商屯之法,其实是曹朋给他的一个建议。
    三国时期,的确曾出现过兵屯,而且走出自曹操手笔。
    只不过由于目前民屯刚刚开始,才不过两年时间,故而兵屯尚未出现。
    至于曹操是否真的提出兵屯的概念,曹朋也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若想说服邓稷兵屯,就必须打着曹操的幌子。陈群说的不错,如果贸然推行兵屯,弄不好会被曹操怀疑,毕竟,曹操的多疑,可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这搞不好真会引起曹操的多心。
    自己似乎还是考虑的简单了一些,的确应该上疏许都才是。
    邓稷端起酒杯,“长文,多谢了!”
    “那友学至广陵之事…………”
    陈登突然旧事重提。
    曹朋揉了揉鼻子,疑惑问道:“但不知,陈太守为何征我前去呢?”
    “这个………实不相瞒,此并非我的主意,而是家父之意。”
    “陈公汉瑜之意?”
    “正是。”
    曹朋有一点懵了!
    他可以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和陈珪并没有任何关联。
    怎么好端端,陈珪要征辟他呢?
    “陈公征我,欲有何用?”
    “这个”家父倒是没有说过,只是说,尽量能征辟友学,前往广陵。”
    曹朋这一下,可真的有些糊涂了。
    “陈太守,非我不识抬举,这件事容我三思如何?”
    “这当然可以,不过你最好早些决断。”
    曹朋和陈登的对话,就此结束。
    众人再一次推杯换盏,四个人足足消耗了近六斤的羔羊肉,才算心满意足的结束了酒宴。
    其中,曹朋一个人就吃了将近两斤。
    随着他此前在下邳再获突破,骨骼生长越发旺盛,而且食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惊人。
    不仅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