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知道卢子家?”
    这一次,轮到郭嘉吃惊了。
    曹朋脸上挂着黑线,一脸郁闷的问道:“我需要知道他吗?”
    “亏你和他并称许都三杰,你居然不晓得他的名字?”
    “许都三杰?”
    “你,卢毓,还有临沂侯刘光。”
    刘光居然和自己齐名,是那劳什子许都三杰?
    曹朋还真是不太清楚……
    “什么时候的事情?”
    “呵呵,早在三年前,刘光从朔方返还,而你留在了河西。
    卢毓也是当年从幽州而来,投奔主公。其人才学不俗,而且心思细腻,文章也非常华美。故而有好事之人,将你三人列为许都三杰,号称三俊……没想到,你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郭嘉的脸上,一副‘你是土老帽’的表情,让曹朋恼怒不已。
    “我哪知道你们这些无聊的家伙,弄这么一个名号出来。
    三年前,我还在经营河西,面临马腾之威胁,哪有那精神去理睬这些事?不过,这卢毓究竟什么来头。看你这模样,好像很敬重似地,莫非又是哪家豪门子弟?否则断不会是这模样。”
    郭嘉苦笑摇头,“你还真说对了!”
    “愿闻其详。”
    “卢子家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卢中郎。”
    说到这里,他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古怪,“要说起来,卢子家和刘备,还是同辈,关系颇为亲近。”
    曹朋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了一个名字。
    卢中郎?
    这个中郎,一般而言,指的是职务,是中郎将。
    普通的中郎将,断然不会让郭嘉一脸哈巴狗的模样。而东汉末年,姓卢的中郎将……似乎只有一人。
    “可是北中郎将卢植子干公?”
    郭嘉点头微笑,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怪不得他说卢毓和刘备是同辈。那刘备曾师从卢植,卢毓算起来,自然是刘备的小师弟。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可以是曹朋在南阳,与刘备之间增加一个缓冲带。
    你还别说,郭嘉推荐的这三个人,与曹朋来说,还真是非常合适。不管是邓芝还是杜畿,亦或者卢毓,这三人也是目前最适合出现在南阳郡的人选。曹朋不禁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人选,我已经给你了。
    至于能不能请得动,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曹朋大怒,“郭奉孝,你是说,你还没有谈好?”
    “当然,你看我整日操劳,人都瘦了许多,哪有那功夫去为你找幕僚。曹友学,你可莫要不识好歹,若不是看在你给我一千二百贯的红利份上,我才懒得为你操这份心思呢。”
    郭夫人在一旁,抿着嘴偷笑。
    而郭嘉的独子郭奕,则依偎在母亲怀中,看着那两个好像斗鸡一样,抻着脖子,似要争吵一般的家伙。
    郭嘉是真的很不爽!
    我挖空心思,帮你挑选幕僚,结果你还不领情?
    而曹朋呢,同样不爽。
    老子一千二百贯丢出去,居然还要我亲自去劝说……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多有点小脾气。邓芝那边还好说,派人去东郡,与邓稷说一声。想来邓芝也不会拒绝这衣锦还乡的机会;杜畿嘛,据说过的不如意。他历经波折,还有家世,应该也不难劝说他出山……
    倒是卢毓!
    这个曹朋全无半点印象的家伙,恐怕没那么好对付。
    卢毓和曹朋是同年,而今都是二十五岁。有个老家世,老子又是大名鼎鼎的卢植,肯定不容易对付。年轻人,都有些心高气傲。如果曹朋是三十多岁,或者四十岁,说不定卢毓还能尊重一些。关键是,两个人一样大,必然是谁也不会服气谁。那有如何才能请得他出山?
    郭夫人站起来打圆场,“奉孝,友学是你兄弟,你何必为难他?”
    “哼,还是嫂嫂体贴,全不似某人没心没肺。
    我就一直奇怪,以嫂嫂这般貌美娴熟,怎会嫁于这么一个疲沓家伙?”
    “曹友学!”
    郭嘉气得,脸红脖子粗。
    而郭夫人却笑得更加灿烂,“叔叔说的好,奉孝平日里忒疲沓,之前你让他去找张先生看身子,他却死活不肯……哼哼,好在张先生看在叔叔的面子上,亲自登门为他诊断,才算了却了心事。你莫理他!我告诉你,子家而今正忙着想找人为他父亲所著《尚书章句》和《三礼解诂》拓印成书。若你能帮他拓印出这两部书来,卢子家定会感激,自然也就容易说话。”
    曹朋闻听,顿时笑了……
第538章 尔一轻浮子
    每个人都有弱点,只在于如何知晓。
    卢毓寻求为其父遗著拓印刊行的途径,想来知道的人不会太多。若非郭嘉这等层次的人,一般人很难知晓。曹朋相信,这实际上是郭嘉的主意。只是他不想表露太多,所以才借郭夫人之口说出。即便是曹朋没有和郭嘉争吵起来,郭夫人也会在恰当的时机,告诉曹朋答案。
    只是,不挖苦郭嘉两句,曹朋心里不舒服……
    而今的南阳郡,的确是个火坑。
    郭嘉虽说走出于好意,可面对现在南阳混乱之局,曹朋也觉得有些头疼。
    回想起来,他三次入仕,似乎面对的都是相同局面。海西、河西,乃至于今日的南阳郡,都算不得什么稳妥地区。而且曹朋可以肯定,南阳郡绝对比海西与河西的局面,更加复杂。
    那是中原,是光武帝刘秀龙兴之地。
    当年刘秀就是靠着南阳宗族起家……我的今天,谁又敢保证,那南阳郡是一个清平之地呢?
    想到这里,曹朋开始感到头疼。
    当晚,曹朋便在白兰精舍住下。
    一夜无事,第二天醒来时,天还没有亮。
    曹朋带着郭奕,在庭院中打拳健身。郭奕和他老子郭嘉很相似,身子骨都不是很强壮的人。
    所以曹朋一住下,郭夫人就请求,让曹朋教郭奕健身。
    这年月,没个好身子骨,还真难以成就大事。
    郭嘉这两年倒是挺注意锻炼,而且随着华佗的到来,又传授了五禽戏与郭嘉。虽不说是天天锻炼,可是隔三差五的,郭嘉还是会打一趟拳。久而久之,郭嘉的身子骨,的确好转许多。当年服用五石散而留下的隐疾,在华佗和张仲景的联手诊疗下,已渐渐的消除。至少,曹朋不用担心,这家伙去一趟幽州便可能挂掉。总之,郭嘉的身体还有精神,都不算太差。
    带着郭奕练完了拳脚,郭奕出了一身的汗。
    洗漱完毕,曹朋来到郭嘉的书房,却见郭夫人正在书房中打扫。
    “叔叔来了!“
    郭夫人笑着和曹朋打招呼。
    人逢喜事精神爽。
    对于郭夫人而言,也是如此。
    郭嘉昨天晚上,把曹朋分给他的一千二百贯红利,一并交给了郭夫人。这也让郭夫人感觉身上的压力,轻松许多。郭嘉存不住钱,他那点俸禄,也将将够维持生活。而郭嘉本身,又喜好交际,平日里会跑去找荀彧陈琳,孔融王粲那些人唱和。
    可是和荀彧这些身家颇为丰厚的人交际,花费总是难免。总不可能每次出去饮酒,都让荀彧他们付账。哪怕荀彧等人不说什么,郭嘉也会不好意思。同时他又好买书,但市面上的书册,非常昂贵,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一来二去,郭府真存不住多少钱财。
    若不是郭夫人精打细算,而曹操时常会给予赏赐,郭府甚至可能维持不下去。
    只看郭府的家仆奴婢不过寥寥二十余人,便可以看出端倪。这还是郭嘉没有纳妾养婢,否则花费,必然更加惊人。
    许都是都城,在都城里生活,成本必然超出其他地方。
    车马费,交际法,以及各种各样的支出……
    一千二百贯不算多,但对于郭府而言,却能极大的缓解窘况。更重要的是,这笔钱的来路很干净。邓稷是郭奕的干爹,所以郭府和曹府之间的关系,大都也为人所知。郭家和曹家联手做些生意,在情理之中,算不得什么问题。那么,郭嘉得红利,自然也是再正常不过。
    郭嘉这一千二百贯,拿的是心安理得。
    郭夫人呢,自然也很高兴,同时对曹朋,又多了几分感激。
    “这是奉孝从文若那边我来的文牍,大都是关于荆州,主要是南阳郡的一些记载。奉孝说,你且安心住下,好好看看这些文牍。等吕氏汉国的事情完结,少不得还要应付司空考校。
    另外,杜畿那边,奉孝也会与之说项。
    只是叔叔还需花费些钱帛,先解了杜伯侯的窘况。估计这两日,杜伯侯会来拜访,叔叔可以当面考校此人。至于子家那边,还要叔叔自己去处理,但想来以叔叔之能,必不成问题。”
    曹朋问道:“郭大哥呢?”
    “一大早就被唤走了……听说吕氏汉国的使节,已从白马县出发,估计今天就能过鸿沟水。”
    郭夫人说罢,眼珠子一转,突然闪过一抹好奇之色。
    “叔叔,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嫂嫂不必客套。”
    “听说那吕氏汉国的国主,是女人?”
    “应该是吧。”
    说实话,曹朋也不太清楚吕氏汉国的状况。
    但依照着曹真的说法,那吕氏汉国的国主,所谓的吕氏女虎……”应该就是吕蓝。因为除了吕蓝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严夫人?貂蝉?呵呵,好像都不太可能,出任这国主之位。
    想到吕蓝,曹朋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个总是带着娇憨笑容,却又故作英武的天真少女模样。
    嘴角微微一翘,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温柔笑意。
    也不知,吕大小姐而今坐在那国主位子上,又是怎样的一种模样……
    “叔叔,叔叔?”
    “啊,嫂嫂唤我何事。”
    郭夫人连着呼唤了两声,方把曹朋从沉思中唤醒。
    略有些尴尬的搔搔头,曹朋刚要开口,却见郭夫人抿着嘴,轻声笑道:“若是如此,那少不得叔叔还要费些心思……嘻嘻,我听人说,吕氏汉国的国主,可是极为美艳,是一个美人呢。”
    那暧昧的笑容,让曹朋好生尴尬。
    他也只好哈哈一笑,算是把这个话题,扯开……
    南阳郡,号南都。
    东汉末年时,领37县,是名副其实的上郡。
    掰着指头算了算,武威九县、河西五县、金城十一县、陇西十一县……四郡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南阳郡。人口,几乎是凉州人口总和的五分之三,有近百万之多。地域广袤,同时地势复杂。有山峦,有丘陵,有河道,有平原,极为复杂。自东汉以来,汉室对南阳郡豪强,一直是一种近乎于纵容的态度。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汉以来,南阳豪强的数量最多。
    历史上,大多数
    王朝兴起之后必有屠杀功臣的举动。
    似乎除了北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外,其他朝代的功臣元勋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
    其实不然!
    若说“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绝非第一人。
    东汉时,刘秀登基以后也曾有一个类似于杯酒释兵权的举措。
    当年追随他起兵的南阳豪强,在得到了大量土地之后纷纷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刘秀。
    所以,就东汉而言,开国的功臣,下场还算不差。
    但这也就使得东汉以来,豪强力量增加。
    其中南阳郡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不但有皇亲国戚,更有地方强梁。曹朋前世曾学过一篇强项令的文章,说的也正是这种情况。南阳豪强,数量极多,而且在地方,根基深厚。
    你算一算,那云台二十八将当中,有多少南阳郡人?
    太傅邓禹、大司马吴汉、左将军贾复、征南大将军岑彭,建义大将军朱祜,·等等。这是有名望的,而那些没有列入云台二十八将的又有多少?这些人当中,有的渐趋没落,有的依旧存在。林林总总,在郭嘉提供的这份文牍当中,竟记载了现存于南阳的豪强,几近百家。
    曹朋只看得头皮发麻。
    这真的和海西、河西不一样。
    海西,不过三家而已,但多以广陵陈氏为首。
    而河西郡,虽说兵荒马乱,可并无豪强世族之忧。无非是一些羌胡部落,还有红泽那一帮子遗民。在海西,只要得到陈氏的支持,便可以立足;在河西,只要干掉那些羌胡,笼络红泽遗民,也算是再无任何危险。偏偏这南阳郡,却是盘根错节,复杂的让人感到头晕脑胀。
    每个县,都有各自的豪强存在。
    这些豪强,或是拥有庞大的部曲私兵,或是在当地立足百年,实力庞大。而最为麻烦的,莫过于这些豪强世家,没有一个首脑人物。大家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彼此间谁也不会服谁。
    曹朋粗略看了一遍,就不由得连连苦笑。
    “叔父,你在笑什么?“
    郭奕在一旁,正练习八百字文。
    抬头看到曹朋那一脸笑容,不由得好奇询问。
    曹朋道:“小奕啊,你老子这一次,可真是给我找了一个好差事。”
    “好差事难道不好吗?”
    “好,当然好!”曹朋没法子和一个小孩子诉苦,只能强笑着点点头,“下次有这等好差事,我一定拉着你老子一同享用。”
    心里面却咬牙切齿的咒骂:郭嘉,这梁子,咱们算结下了……
    阿嚏!
    郭嘉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然后揉了揉鼻子。
    “奉季,身子不舒服?”
    荀彧关切的询问。
    郭嘉抖了抖肩膀,摇摇头道:“不知道,总觉得后脊梁骨发凉,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前些时候张先生刚为我看过,似乎并没什么大碍。这今天也不知道是怎地,一个劲儿的在打喷嚏。”
    “待会儿,去找张先生再看看。”
    “嗯,我正有此打算。”
    这时候,正在翻看文牍的曹操抬起头来,突然问道:“奉孝,你说让阿福去南阳郡,真的能行吗?他才二十六,如何能镇得住那些强梁?南阳郡的情况,可是不必当初的下邳海西县。”
    郭嘉笑了。
    “主公,你不用为友学担心。
    那小子肚子里有货,只是太过疲沓。你不逼他,他就继续疲沓着;可你若是一逼,他绝对可以胜任。”
    董昭放下了笔,正色道:“奉孝此言差矣。“
    “哦,公仁有何见教?”
    “我只是觉得,你刚才说的不是友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