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6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河西郡新武乡,则正式升格为新武县,成为曹朋食邑所在。这也是曹魏集团中,第一个被拜为县侯的武将。曹朋拜新武侯之后,却一下子低调起来。
    十六年三月,曹操ォ收到了曹朋的书信。
    “辽东公孙氏冥顽不化,新武侯已决意,对辽东用兵,同时联合吕氏汉国,夹击高句丽。若此战功成,则幽州可再添一郡。只是这样一来,幽州地方官员不免出缺,诸公可有什么举荐?辽东高句丽一定,则必然会与扶余国产生诸多牵扯。所以出缺辽东之人选,必须要谨慎方可。”
    话音未落,荀彧起身。
    “臣举荐一人,可担当重任。”
    “何人?”
    “便是魏军太守,邺都校尉步骘步子山。”
    “哦?”
    “子山离任海西中郎将,河西太守,武威太守……熟知异族习俗。此人学识不俗,更精通兵事,可以出镇辽东。况且幽州府兵推行,辽东局势复杂。单凭文远一人,恐力有不逮。子山也曾参与西北府兵推广,经验丰富。有他驻守于辽东,则辽东大局可定,幽州从此不复混乱……”
    郭嘉开口道:“可是子山为上郡,真两千石俸禄。
    而辽东不过下郡,使他前往,会不会有些不妥?毕竟他在魏郡两载,也是兢兢业业。去年环郎私自贩卖八牛弩之事,也是他一手操办。若这时候派他去辽东,只怕会有人说,大王是为夫人出头,打压步子山吧。”
    “那简单,若只是品秩问题,大可以参照武陵大行府设置。
    于辽东设置大行府,拜子山为大都督,同样也是真两千石俸禄,兼任辽东太守,也就顺理成章。奉孝莫忘记,辽东地处边塞,周边有吕氏汉国和扶余国。即便是攻破高句丽,也要面临和当地百姓的接触……
    这大行府,是最为合适的官署。”
    大行府在武陵试推行以来,成效显著。
    曹彰在当地官员的配合之下,迅速展开了局面。沙摩柯王平征召三千无当飞军,并配以极好的待遇。诸多武陵蛮纷纷响应,曹彰顺势又征召八千人,以作为备用。整个大行府,征兵万人,令荆南局势随之变化。
    而随着曹彰的成功,大行府的规模,也在不断变化。
    集龘合了军事、外交以及种种事务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职能机构。
    曹操想了想,也觉得在辽东设置大行府,最为合适。
    于是,他点头道:“如此,便任步骘为辽东大行府都督,辽东太守之职。”
    旋即,曹操话锋一转,“不过新武侯言要前往吕汉督战,主持高句丽之战……孤亦以为,此举可行,同时能加强吕汉臣服之心。然则五军都护府,还需有人主持。新武侯举荐庞统暂领都护府事宜,诸君以为如何?”
    郭嘉荀彧等人相视一眼,拱手道:“此议可行。”
    “哦?”
    “那庞统出身荆州鹿门山庞氏,其父庞季,大王想必印象极深。
    其弟庞林,如今拜襄阳太守,颇为沉稳。而庞统ォ能,更是卓著,在荆州素有‘凤雏’之名。大王可还记得,司马德操曾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庞统,便是凤雏。庞统曾任河西郡太守,今为都护府丞。
    河西郡府兵,是他一手推行。
    此前新武侯曾上府兵制谏言一书,也正是出自庞统之手。
    但若冒然为大都护,恐怕也不太合适。不如拜庞统为五军都护太监,假幽州府兵事。这样既可以堵悠悠众口,于庞士元而言,也极为适合。”
    这太监,和后世的‘太监’,却不一样。
    在东汉,太监是一个官名。而那些‘公公’,则是被称之为寺人,阉宦……
    曹操想了想,也认为可行。
    “既然如此,传诏下去,就以庞统为都护太监之职。”
    郭嘉和荀彧相视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一抹笑意。
    原来,步骘和庞统这两个人选,全都是出自曹朋建议。
    不管怎样,总算是不负了阿福所托……
    ++++++++++++++++++++++++++++++++++++++++++
    建安十六年暮春,张辽下令,以向宠为先锋,马谡为参军,征召渔阳新建十二府兵马,向辽东发动了攻击。而这出兵的借口,便是公孙氏与海贼勾结,于辽东湾袭击曹朋座船,意欲谋反。勿论公孙氏怎么解释,这罪名却被坐实。张辽在出任辽东太守的时候,对公孙氏便不满。
    而今找到了理由,更师出有名。
    在一桩桩证据面前,张辽以从未有过之强势,自肥如出兵,攻入辽东。
    公孙氏仓促应战,却怎是张辽对手?
    只二十天,辽东被张辽攻陷。
    而公孙氏苦苦期盼的高句丽援兵,却遭遇到吕氏汉国极为凶猛的打击。
    吕汉上将军庞明,督大军五万,发动猛攻。
    悄然抵达归汉城的曹朋,则密令郭淮接手高顺兵马,邓艾为参军,孙绍徐盖张虎为先锋,奇袭国内城。高句丽兵马在毫无半点防备的情况下,被吕氏汉队一举击溃。位宫仓皇而走,兵败国内城,逃亡扶余国。
    随后,曹朋领赵云法正,在五月中,与张辽汇合国内城。
    六月,曹朋以五军大都护之名,使信任大行府都督,辽东太守步骘发送国书,向扶余国国主讨要位宫人头。扶余国最初,态度非常强硬,坚决不肯交出位宫。
    六月中,曹朋以郭淮为先锋,佯攻扶余国。
    同时以赵云率三千亲兵,越过辽山,奇袭扶余国……赵云在三日之内,连夺扶余国十二寨,兵临扶余国国都城下。扶余国主惊慌失措,赤足披发裸身,率扶余国文武大臣出城投降,并呈上位宫首级,表示归附曹魏。
    从辽东战事发起,到扶余国投降。
    这场看似应该是极为惨烈的大战,只持续了不到三个月。
    在初秋到来之时,战事结束。
    捷报传至邺都,令曹操喜出望外,邀请邺都士绅名流,通宵畅饮……
    这一战,不单单是夺回了辽东四郡之地,更扩土千里,拿下了高句丽和扶余国两地,使得曹魏领土,一下子扩张无数。这可是自曹操称王以来,除匈奴河之战外,最为辉煌的战果。即便是当初曹朋在河湟厮杀,也未能比得上这次战役的成绩。毕竟,夺取高句丽扶余国,那可是正经的开疆扩土之功。
    曹操旋即下令,置高句丽郡和扶余郡两郡。
    同时下诏,在未来五年中,当向两郡迁徙十万户,以加强对两郡控制。
    这也是曹操和历代汉室君王最为不同的地方。
    他不在乎虚名,在乎的是实际利益。已经到手的好处,再让他吐出来,那是万万不可能。虽然有不少人反对曹操攻占两郡,言此举非仁义之师所为。但曹操又岂能听从他们的主意?一意设立两郡,要彻底将两郡控制于手中。
    建安十六年,对于曹操而言,无疑是美妙的一年。
    随着高句丽郡和扶余郡被占领,使曹操称帝的呼声,突然一下子高涨起来。
    可面对这种呼声,曹操却保持了沉默!
    他没有再说什么‘欲使孤于火上炙烤’的言语,言语间更显得极为谦卑。
    曹操在邺都日报上,发表了文章,表明自己并无篡汉之心。
    然则明眼人却可以看出,曹操使得分明就是欲擒故纵之计……其野心,已经昭然。而其功绩,更给了他足够的资本。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他公然篡夺汉室。所以,他这篇文章,更像是为自己造势,以创造出合适时机。
    可是,就在曹操全力制造声势的时候,却发生了一桩大事,将天下的目光,一下子转移。
    同时,也为曹操篡汉,创造了最为有利的借口!
    建安十六年暮秋,刘璋,死了……
第719章 西川之乱
    “刘璋死了?”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吃了一惊,甚至有些怀疑,是什么人和他开玩笑。
    心里面,恨不得刘璋死。
    但突然听到刘璋的死讯,却又有一些不太相信。
    怀着一种颇为复杂的心情,曹操召见了奉贾诩之命,从武都而来的贾星。
    “这几年来,西川的局势极其混乱。
    特别是民生方面,几乎到了将要解体的境界……自去年开始,刘璋任刘巴为别驾,主持恢复西川民生的事宜。刘巴上任之后,通过拔除劣币,平抑物价,逐步更迭建安重宝等手段,简直是令西川产生了不小转变。
    但由于之前所造成的问题太过严重,刘巴虽然竭力试图恢复,但效果却其实不是很是明显。成都的物价虽然平稳下来,但依旧高居不下,很是严重。
    并且从去年时,南中动荡加剧。
    刘备驻守南中,只是稳定局面,但却没有着手改变环境。并且,刘备不竭向刘璋讨要辎重物资,也使得刘璋压力很大。入秋之后,刘璋得从事吴懿建议,在成都招刘备前来商议事情。原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却不想在刘璋进入刘备大营商议事情的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将刘璋刺杀。
    而后,刘备强行篡夺了成都。
    张任、冷苞、雷铜还有黄权刘巴等人,于慌忙中集结戎马,呵护刘璋之子刘偱撤离成都,退守巴西,并且在退却途中,尽毁涪水以西仓廪,与刘备僵持。
    而巴郡太守严颜,更决意起兵,准备为刘璋报仇。
    家父得知消息,便立刻命臣前来报备,请大王尽快决断,以备刘备坐大。”
    刘璋真的死了!
    这一下,曹操算是完全相信了刘璋的死讯。
    “真的是刘备杀了刘璋?”
    贾星想了想,便回答道:“具体的情况,臣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成都而今,正处于混乱之中,西川苍生人心惶惶。据石广元传来的消息,自刘璋死讯传出以后,不竭有西川苍生逃离益州,进入汉中出亡……
    而根据那些逃民所言,刘备那时率部抵告竣都,刘璋本欲请他入城,却被黄权等人阻止。于是刘备在成都外扎营,邀请刘璋赴宴,刘璋欣然而往。可不想在酒席宴上,有刺客突然出手袭击,刘璋就地毙命。”
    曹操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他蹙眉沉吟不语,露出一种思忖之色。
    这件事,实在是太过于诡异了!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这个人最重名声,虽有些虚伪,却很在意名气。按事理说,他不会轻易脱手,与刘璋争夺西川。即即是要翻脸,也不会是在那时的那么一个环境下脱手。
    可能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刘备起兵攻取益州。
    但刺杀刘璋,并且是在他的土地上刺杀刘璋,这手段太为酷烈,不符合刘备的作风。曹操宁可相信,刘备在营地中把刘璋俘虏,而后假惺惺的落几滴眼泪,再劝说刘璋一番,而后顺理成章,从刘璋手里接管。
    刺杀?
    真真不是刘备的作风啊!
    曹操对此,显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却不得否认,此时此刻征伐西川,是最好的时机。若错过了这个机会,日后再想篡夺益州,怕就没那么容易。以刘备之能,定可以稳住西川局势,最多半载,则西川定然再无混乱。到时候,得整个西川之力,即即是曹操,也感觉颇为棘手。这刘备,真真是一个难缠的敌手。
    “越般!”
    “奴婢在。”
    “传孤诏令,命友尽快返回邺都。”
    “喏!”
    曹操迅速拿定主意,决意征伐西川。
    但这征伐西川的人选,还要仔细琢磨ォ是。思来想去,曹操决定,还是要曹朋来主持西川之战。首先曹朋对西川态势,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在过去一年多来的书信中,可以看出,曹朋一直对西川虎视眈眈。
    同时,打西川,必须要有西北作为依托。
    曹朋在西北,地位颇为特殊。有他出面整合西北资源,能够事半功倍。更不要说,那汉中根基,是曹朋一手放置下来,这种时候不让曹朋回来,着实有些说不过去。只是曹操也知道,曹朋而今还身在国内城。
    想要他返回,恐怕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ォ行。
    曹操自然不会白白的空余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必须要开始着手进行安插,调动戎马,准备开战。
    召回曹朋的诏令,已经发出。
    曹操立刻命荀彧等人,前来商议具体方案。
    “西川之战,当两路并发。”
    荀彧听闻西川大乱之后,二话不说,便起身建议道:“单凭汉中一路戎马,恐怕还略显亏弱。大王当两路进击,自荆南与汉中两地出兵……
    并且,刘璋之子刘偱,如今正在巴西。
    他手中尚有一股力量,张任冷苞,皆西川名将,而巴郡太守严颜,更是勇冠三军,威望无两。凭这些人,足够给刘备制造一些麻烦,但如果没有大王支持,恐怕也难以久长。所以,大王当设法先与之联络,而后在图谋出兵西川。这样一来,征伐西川便有了内应,可以更加轻松篡夺。
    新武侯大ォ,可为一路主将。
    大王意欲使新武侯自汉中出兵,是一个极为妥帖的选择。
    但南路军,却需要仔细策划……当有上将统帅,方不至于有太大问题。
    臣以为,世子曹彰勇冠三军,而今驻扎荆南两载,对巴郡也极为熟悉。他手中有大行府蛮军,正可以挪用,配合荆州将军戎马,足以攻取巴郡。巴郡一失,则成京都户大开……不过,荆州人马调动,还需小心江东孙权,从中作祟。所以荆州方面,也需要加强防御,水军自重组以来,业已三载有余。虽则尚未达到要求,但也足以抵抗江东戎马。
    臣建议,请水军大都督甘宁,攻占三江口,防御东吴水军。
    并请曹仁、于禁、臧霸三人,于淮南行动,牵制住孙权戎马,令他无暇兼顾西川。
    至于长沙桂阳两地江东戎马,倒没必要在意。
    只需是武陵太守邓范,零陵太守魏延死守,拖住太史慈,即可功成……”
    荀彧一番话说完,令在座众人纷繁颔首。
    毫无疑问,在大家看来,荀彧这番话,可谓是算无遗策,已经概括了所有问题。
    而曹操也是很是欣慰!
    他不为荀彧这条计策如何高明而感到开怀,却为荀彧全心全意为他策划,而高兴不已。
    说实话,荀彧过来时,曹操还有些猜忌。
    他总担忧,荀彧的投靠另有目的。究竟结果此前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