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炎道:“事不迟疑;我要立刻上告朝廷;要加强沿海的守卫,防止金国的水师从海上进攻大宋。”转头对陈亮道:“同甫兄,请你立刻按我刚才的意思,写成一道奏本。”
    陈亮也不敢怠慢,取过笔纸,一挥而就。杨炎看了一遍,立刻盖上自己的大印,然后命快船带回广州,交给岳霖,让他立刻用八百里加急送回临安。心里却在默默祷告,只希望这时还来得及。
十六扫平海盗3
    就在这时,有人走进来报告,宋军的船队以经到达藏龙岛海域边缘。
    杨炎猛然醒悟,现在自已不要再去想金国南侵的事情了,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攻克藏龙岛,这样才能彻底平定整个南海的海盗之患。也可以为以后抵抗金军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
    因为这次进攻藏龙岛不是进攻明山岛可比,战斗绝不可能在三五日内结束,早在出发之前,他们就选定好了藏龙岛海域边缘的一个小岛也临时驻扎地点,这里离藏龙岛海域只有五六里海路,位置正合适。
    抵达了这个小岛之后,宋军蹬岸,在岸上扎下营寨,杨炎等人都上岛安居,又在岛上升起了杨炎的帅旗,并将大小辎重都搬到岛上放置。李公佐又指挥大小战船都停泊在这个小岛的周围,船船相连,搭成一个简易的水寨。花了两天的时间,宋军一切准备工作才都就绪。
    杨炎当即升帐;安排进攻任务。这一次出征的李公佐手下主要将领是统领王启,正将刘金山、李锐,副将张勇,赵季忠,徐错。降将徐海,徐江,郑四海。
    杨炎当即下令,王启领张勇,赵季忠两人,带三条铁甲船,五条飞虎船,十条海鹘船,十二条走舸从小路进攻藏龙岛,牵制孟横的兵力,由李公佐率领其他主力船队由大路进攻,先不急于攻到藏龙岛去,而足夺取藏龙岛海域外围的几个小岛作为基础,逐步向里推进。而蹬岸作战,由吴锡指挥。
    而孟横也抓紧这几天的时间,积极备战。虽然经过了一场惨败,现在藏龙岛一共还有战船七十八艘,其中六百料以下的战船有五十多艘,战士近四千人。另外还有近三百多条小艇。
    而且藏龙岛是孟横经营了二十年后基业,现在居住人口近两万人,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岛上本身就有淡水,而且积累的粮食足移支应一二年。孟横又把岛上所有居民也全部动员起来,拿动武器的男子全部派去防守海岸线,其他老弱妇幼则付责照顾伤员,供应后勤。
    孟横虽然不知道郑四海以经投降了杨炎,但也想得到,宋军肯定抓走了不少俘虏,从他们口中肯定问出了藏龙岛的海路情况,由于宋军的大船居多,如果不出意外,宋军肯定会把最大的一条海路作为主要进攻方向。
    因此孟横令投降过来的麻叶率领二十条较大的战船为笫一道防线,守住这条海路的入口。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大船都凿沉,堵住入口,不让宋军的大船进入。然后又令孟济明率三十条小船在这条海路各处埋伏,并在各个小岛上都安排驻军,一但宋军突进海路,则以各岛配合,不断伏击宋军的船只。对于另一条海路孟横也不敢大意,不过这条海路狭小,只能走小船,因此派孟鹏领二十条小船把守。而孟横本人而坐镇藏龙岛,纵观全局指挥。
    同时孟横又写信给孟兰君,请她发兵来救援藏龙岛,同共对抗宋军。双方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天,正好是宋军顺风,各条战船扬帆起锚,在离藏龙岛海域外围两里左右的地方,列开阵势,杨炎、李公佐等人站在船头;向对面看去,只见正前方正好有两个小岛,相距约有三四里的距离,岛上均有数百人把守,也备下了一些弩车、投石机一类的武器,而且也都扎好了水寨,看起来是早就扎好的,到不像足仓促之间完工的。在两岛之间,间错排列着约有二十多条战船,孟横的主舰“飞龙”就在其中。
    郑四海在一边指着那两个小岛对杨炎道:“大人,这两个小岛我们叫左卫岛和右卫岛,是通向藏龙岛的海路就是从这两个岛之间进去。这两个小岛就是藏龙岛的前哨,平时每个岛上都有五百人把守。现在潮水没有涨起来,所以过了这两个岛,大船就不能再前进了。”
    杨炎点点头,突然道:“徐海。”
    徐海忙出列,道:“末将在。”
    杨炎道:“第一阵就由你亲自带领船队,进攻左卫岛和右卫岛之间的船队。”
    徐海怔了一怔,他怕杨炎见疑,因此一直待在神舟上,连自已的坐船都没有去,没想到杨炎会让自己亲自带领船队打头阵,心中颇为激动,忙道:“末将尊令。”
    杨炎点点头,又道:“郑四海,你也跟徐海一起出战吧。我把打第一阵的任务交给你们,希望你们不要令我失望。”
    两人答一声,立刻下去准备出战。这时陈亮过来;低声道:“大人,第一阵让他们去打,这样好吗?并非在下多心,但也不可不防啊。万一他们临阵倒戈,岂不是于我军大为不利吗?”
    杨炎微微一笑,道:“同甫兄放心吧,徐海早己和孟横撕破了脸,绝不可能倒戈降孟横,郑四海不过掌管区区一条船,也无足轻重。何况现在孟横是大势己去,他们两人都应该不会看不清楚。而且他们都是刚刚归降大宋,正欲建立功勋,这番出战一定会竭尽全力。这样一来胜了固然是好,就算败了,也因为他们只是降将,不会有损我军的锐气,相反还可以试探出敌军的虚实来。一举数得。”
    陈亮这才点点头,道:“大人高见。”
    两人说话之间,徐海、徐江和郑四海三人带着三十艘战船,顺着风势杀向藏龙岛。船队以徐海的坐船“明山”和郑四海的坐船“飞蛟”为核心,另有八百料战船七艘,六百料战船十五艘,四百料战船六艘。这三十艘战船都是原属各海盗所有,船上的人员也都是投降了的海盗,不过都以经装配上了宋军的武器。由其是“明山”与“飞蛟”两船,分别都装配了两架床弩和两架弹弓,并携带了大量火器。
    敌军之中的主将正是麻叶,所率的二十条船除了孟横的主舰中仅剩的“飞龙”之外,还有十二艘八百料战船和九艘六百料战船。这时见宋军的战船杀过来,仍然躲在左卫岛和右卫岛之间狭窄的海面上,等待着宋军攻进来。
    果然随着宋军的战船驶近,左卫岛和右卫岛上的弩车,投石机,箭塔等一齐对准宋军的战船发射,宋军在跄促之下,也挨了一些弓箭、炮子,好在海盗们的这些远程武器十分简陋,威胁并不大。
    徐海急忙下令,将船队变成纵向排列,三十条战船排成两列,拉成两条长线,正好沿着在左卫岛和右卫岛的射程极限范围之外,继续前进。驶进了两岛之间的范围内。
    不过这样排列虽然避开了两侧的攻击,却是整个队形拉得太长,虽然是顺风,但侧翼没有保护,而且在这样的海域内,首尾也不能兼顾。因此麻叶一见,立刻下令,战船分从左右迎击上去。
    就在这时,以经进入两岛之间范围,在宋军船队最前面的三排,六条战船突然一齐起火,而且后面二排的战船的桅帆稍稍变向,由顺风变为侧风,斜着冲了出去。这样一来这六艘着火的战船在两岛之间范围突然展开,向孟横的战船猛冲了过去。
    麻叶显然没有想到徐海会来这么一招,不由手忙脚乱起来。各条船只都急忙打舵转向,躲避火船。但在两岛之间只有方圆区区三四里的范围,实在太过狭小,根本无法能够完全躲开,六艘火船各借风势,有四艘都撞上了敌船,将火势蔓延到敌船上去。
    而徐海乘机指挥其他战船杀了进来,并顺势展开,向孟横的战艘发动了猛攻。这时双方的战船都搅在一齐,海面上又有数艘战船起火,浓烟滚滚,烟雾迷漫,使得左卫岛和右卫岛上的守军也分辩不出那是敌船,那是自己人,因此也不敢胡乱攻击。
    在后面观战的李公佐笑道:“徐海果然有些道道,一下子就攻进去了。看来夺下这条海的入口问题不大。”
    杨炎也点点头,道:“地势狭窄,正宜用火攻,无论水陆都同一理。乘着徐海现在得手,我们分头进攻左卫岛和右卫岛,把这两个岛攻下来,才能算彻底夺下藏龙岛的入口。”
    李公佐立刻下令,命刘金山、李锐两人各带三十艘战船,分头去进攻左卫岛和右卫岛。
    这时徐海指挥的战船以经全部进入左卫岛和右卫岛之间的海域,孟横的战船先遭火船突袭,本来就乱了阵脚,麻叶也指挥不灵,只好就这样各自为战起来。而徐海手下的海盗也是刚刚归降宋军,现在全都还没有什么阵法,队型的概念,这样混战反到正合他们的习惯。于是各船只自找对手,在这片狭窄的海面上混战起来。
    混战的时候,更重要的就是士气和勇武,在这两个方面宋军都明显占了上风,徐海、徐江和郑四海都是刚刚降宋,正想要积极表现,因此作战十分勇猛。再加上他们两人的坐船上都换上了宋军的新武器,更是如虎添翼。
十六扫平海盗4
    “飞蛟”上的郑四海亲自掌舵,在这狭小的范围内,将自己的操舟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飞蛟”像泥鳅般活跃。在敌舰间腾挪转闪,灵活穿插,总能千钧一发之时,突然转弯加速,躲开敌船,而船上的士兵们则不断用火箭、火炮攻击敌船,将三四艘敌船都打得全船起火,自身却几乎亳发未损。
    而另外一边,徐海虽然没有郑四海那近乎神技的操舟之术,但他们兄弟两人分工明确,徐江在后面付责掌舵,徐海在前面指挥士兵进攻,并且仗是“明山”比“飞蛟”大出一号的船体,在孟横的船阵中横冲直撞,一连撞沉两艘小型的敌船,床弩和弹弓都全力开动,不断将弩枪,火炮攻向敌船。
    有这两艘主舰带头,其他船只更是军心大振,各船争先;人人奋勇;在好几艘战船都以经靠上敌船;士兵们纷纷蹬上敌船;白刃作战。
    而此时在孟横阵中,唯一能与“明山”、“飞蛟”两船抗衡的只有“飞龙”,但这时指挥“飞龙”的麻叶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将之材,只是孟横手下的几员干将死的死,降的降,蜀中无大将,这瘳化也只能拿出来充作先锋了。但麻叶和徐海联手多年,自然是认识“明山”号,知道是徐海亲自上阵,他深知徐海的厉害,只是躲在后面,不敢上前迎战。
    但这片海域本来就十分狭窄,又能退到那里去。眼看着“明山”从混战中杀出,直奔自己冲了过来,距离竟不足三十步。而这时“飞龙”以经退到了海域边缘,再也无路可退了。
    这时只听“呜、呜”几声,十余支弩枪呼啸着向“飞龙”激射过来,麻叶还没明白过来,只听身也又响起了几声惨叫,已有三人被弩箭惯体而入,倒在甲板上,其他的弩枪有的钉在甲板上,有的惯入船舷,吓得麻叶出了一身冷汗。
    “轰、轰、轰”又是几声巨响,就在麻叶惊魂未定的时候,又连续有几颗霹雳弹落到甲板上,铁片飞溅激出,船上的人员顿时倒了一片。而这一次麻叶也未能幸免,左臂和右肋下也连中两片铁屑,好在还不是致命的地方。
    麻叶正是疼痛难忍的时候,又是“咚”的一声巨响,船身巨烈晃动,“明山”以经一头撞上了“飞龙”。两艘船大体相等,但“明山”是主动“飞龙”是被动,因此“飞龙”被撞得到退了两三丈,好在损伤并不大。不过麻叶站立不稳,也摔倒在甲板上。这时“明山”上的宋军举着刀枪,纷纷杀上了“飞龙”。麻叶一见,知道是性命攸关的时候,也顾不得伤痛,亲自指挥,抵抗宋军。双方在“飞龙”的甲板上又展开一阵撕杀。
    正在双方激斗正酣的时候,又有一艘宋军的战船,一头向“飞龙”撞了过来。原来是郑四海驾驶着“飞蛟”,也杀了过来。“飞龙”的船体再度巨烈摇晃,虽然要比“飞蛟”大上一号,但也被撞得又退了两三丈。
    徐海见郑四海也赶了过来;生怕他抢了自己的功劳;忙命徐江亲自带人攻上“飞龙”,一定要抢在郑四海之前,取麻叶的人头。
    而这时“飞龙”上忽然有人大叫:“不好了,我们触礁了。”只见在底舱的人纷纷逃上甲板。原来“飞龙”早己退到了海域边缘,加上“明山”和“飞蛟”对他两次撞击,又连退了数丈,终于触了一块喑礁,船底裂开一道口子。
    其实裂开的口子并不大,如果是在平时,到还能堵得住,只是现在宋军都攻上来了,谁还有闲心去堵缺口,因此底舱的人纷纷逃上甲板,跳水逃命。麻叶一见,也无心抵抗,一头跳进大海里。
    但徐海虽然人在“明山”上,但一直弯弓达箭,盯着麻叶,只是人影重重,找不到出手的机会,一见他跳海逃走,急忙赶上船头,对着麻叶连射五六箭,并且连中两箭,麻叶在水中扑滕了几下,终于直挺挺躺在水中不动了。有手下人也跳入海中;搭住麻叶的尸体;拖上了“明山”号。
    徐海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指挥战船去攻击其他剩余的敌船。
    水中激战正酣之际,宋军也以经兵分两路,由刘金山、李锐两人率领,分别向左卫岛和右卫岛攻去了。
    岛上的守军见过,也顾不得支援麻叶,弩车,投石机,箭塔等一齐向攻岛的宋军发动攻击。而刘金山和李锐两人把自己率领的三十艘战船,在两座岛前一百五十步的水面上一字排开,也不断用床弩,弹弓向岛上攻击。由于宋军的远程武器的射程远强于孟横军,加上现在又是顺风,因此双一轮对射下来,孟横军的远程武器根本不是对手。
    刘金山、李锐一见压制住了对方的远程武器,立刻放下各条战船上的小艇,开始进行蹬岛作战。两队中各有八十多条小艇,载着一千多名蹬岛的宋军;呈扇形展开,向岛上划去。
    宋军的战船离岛本来就不远;而且岛上的守军也宋军的远程武器压制住了;因此根本无法阻挡宋军蹬岛。宋军的小艇一艘一艘的靠岸;宋军们跳下小艇;趟着海水攻上了小岛;与岛上的守军展开了激战。
    但每个岛上蹬岸的宋军人数都超过千人,足是守岛海盗的一倍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