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昚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因为人总是会随着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些人并非天生就有反心,而是为情势所激,不反也得反了。比如当年周世宗若是不死,太祖皇帝也许就会安心在周世宗殿前,做大周一个忠心正直的能臣,只可惜周世宗偏偏英年早逝,只剩下幼子为君,当黄袍披到太祖皇帝身上的时候,事情也不由他能掌控了。”
赵惇听了,也沉默不语,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每一任大宋皇帝都是耳熟能详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任大宋皇帝都会对武将百般防范,生怕武将掌握大权,生出不臣之心,再出现第二个黄袍加身的人来。
赵昚接着道:“所以杨炎也是一样。杨炎本身非但不是奸邪之人,不但精确兵法,善于治军,可以算是能臣,而且他也一直对大宋忠心耿耿,当年为救朕杞县之围,不惜孤军深入,奔袭千里,火烧黑阳山。这次为平定南方之乱,也是尽心竭力,这些功劳,也许有人穷尽一身,也无法建立,不可谓不忠。如果是在正常时候,他也许能成为卫青、李靖、郭子仪那样的名将,成为大宋的忠臣,名垂千古。但若是为情势所激,环境变化,只怕也会成为第二个王莽或是曹操。何况他现在在广南,掌拥大军十余万,举足轻重,完全有条件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因此朕才说;对他也不得不防。”
赵惇迟疑了一下,道:“即然是这样,这一次官家将杨炎诏回临安,为何不索性就解除了他的兵权,将杨炎闲置起来,或者……”
他虽然没有说出来;赵昚却也明白他的意思;摇摇头,道:“此议绝不可行,现在金人南侵,临安危在旦夕,想要击退金人,保住江山社稷,现在大宋国朝之中,唯有杨炎一人有这个能力,因此你不仅不能将他闲置,而且必须受于他全权,凡军中之事,可自行处置,方才有可能打败金军,保住大宋江山。何况就算是打败了金人,只要宋金对持,就难免不再生战端,因此还需要杨炎这样的将材。”说着又叹了一口气,道:“我朝自开国以来,一直抑制武将,多方制衡。虽说在也没有唐朝武将专权的现像,但也正因为如此,却使将材不得尽用,所以我大宋历来与外族征战,也是败多胜少。便何况前朝岳飞枉死,不仅自毁长城,也大失人心,而且杨炎至今,累有大功于朝廷,又无反叛之意,因此绝不可无故将其处死。”
赵惇低下头,道:“儿臣当谨记官家的教诲。”
走昚点点头,道:“若是朕尚在,或许还能控制得住杨炎。你为人温和有余,刚强却不足,虽然这几年随朕习学过一些处理政事,但还是年轻了一些,如果是在太平时节,到也无大碍,只是现在正值金人入,侵国家纷乱,一但朕不在了,由你主政,只怕就难说。不过朕也为你做了一些安排,相信应该可以帮助你控制住杨炎。”说着又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一切听凭天意吧。”
赵惇身子一颤,道:“官家何出此言?儿臣……”
赵昚打断他;道:“你不必说了;朕不是早就说过,临安城破,朕将在城中以死殉国。那时太上皇自会下召,立你为新君,那时兴复大宋的重任就全在你身上了。车仗东西都以经准备好了,明天你就离开临安,到潭州去暂免一时。”
赵惇跪倒在地,叩首杵地;道:“儿臣肯请官家收回成命,随儿臣一起离开临安吧。”
赵昚摆了摆手,道:“朕意以定,你就不必再多说了。只是你到了潭州之后,切记一定要任用杨炎,授以兵权主持全面抗击金军,不过一但击退金军之后,宋金两国必会罢兵数年,你可以委任杨炎以高爵厚禄,赐其良田美宅,但一定要解除杨炎一部份的兵权;分散给别人。”
赵惇却有些疑惑,道:“为何是解除他一部份兵权,而不是全部。”
赵昚心中暗叹,太子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其中的微妙关系,耐心解释道:“一但能够击退金军,杨炎自然居功置伟,如果解除杨炎的全部兵权,只会让杨炎心中不满,也会让其他武将寒心。何况金军虽退,难免不在卷土重来,到那时你还需要用杨炎来抵抗金军。因此千万不可解除其全部兵权。”
赵惇道:“儿臣明白了。只是到那时儿臣是该把杨炎留在临安,还是让其驻守边境?”http:///
四 全线崩溃2
赵惇有些疑惑道:“为何是解除他一部份兵权,而不是全部。”
赵昚心中暗叹,太子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其中的微妙关系,耐心解释道:“一但能够击退金军,杨炎自然居功置伟,如果解除杨炎的全部兵权,只会让杨炎心中不满,也会让其他武将寒心。何况金军虽退,难免不在卷土重来,到那时你还需要用杨炎来抵抗金军。因此千万不可解除其全部兵权。”
赵惇道:“儿臣明白了。只是到那时儿臣是该把杨炎留在临安,还是让其驻守边境?”
赵昚点点头,十分满意,道:“问得好,到那时你可以将杨炎留在临安,可以受他出任殿前司都指挥使,或是枢密副使均可,这样一来,杨炎乃然可以受朝廷重任,不至生出怨心,而他人在朝中,与军队分开,也便于控制。只是千万不可让他驻守边境,手握重军。”
赵惇道:“多谢官家教诲,儿臣知道了。”
赵昚道:“另外,朕以经决定,将六娘也嫁给杨炎,因此一但两国战事结束,你可以立刻赐婚,准许他们完婚。”
赵惇微微一怔,不解道:“这又是为何?杨炎不是以经和九娘成亲了吗?为什么又要把六娘许嫁给他;岂不是娶了两位公主?”
赵昚道:“杨炎为人并不贪财物,但年少风流,不访多赐其美女,加以笼络。只是九娘终是藩王之女;并非朕的亲生女儿。而六娘是你的亲妹妹,将她嫁给杨炎,一来可以显示朝廷对杨炎的恩宠,二来有六娘在杨炎身边,也可以时时劝解杨炎,使他保持忠于大宋。虽然将两名公主下嫁一人,有损朝廷尊面,但却可以更显朝廷对杨炎的信任,如果这样能够换来杨炎对大宋永远忠心,那也是值得的。”
赵惇道:“儿臣尊命。”
赵昚又道:“还有,六娘为人聪颖,见识卓著,文材武略都是上佳之选,只可惜是一个女子。不过这样也好,正因为她是女子,才不会对皇位有非份之想,因此你也可以完全信任她,不需要有所顾忌。如果有重大难以决断之事,到不妨多和她商议;听一听她的建议,一定不会有错的。”
赵惇道:“儿臣尊命;以后凡事一定与六娘多商议。”
赵昚道:“还有,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妃,她性子泼野善妒,喜怒无常,而且飞扬跋扈,骄横蛮悍而你为人懦弱,性子温和;将来只怕是管束不住她。宫帷之乱为取祸之根本,仍为历朝所忌,而有六娘在,日后她还可以帮着你管束一下李妃;震慑后宫,让她不至太过于张扬,也不置于生大乱。而且你要记住一但你继承皇位,李妃一定会让你重任李氏族人,但这一点千万不可行,以防外戚传权。”
赵惇道:“儿臣一定牢记官家的教诲。”
赵昚点点头,道:“好吧,我父子今日就言尽于此,日后朕不在你身边了,你当好自为之。”
接着赵昚立刻招集文武大臣,当朝宣布,由陈俊卿、史浩、龙大渊、杨沂中等人保护太上皇赵构及太子赵惇,明天先离开临安,前住潭州躲僻金军。其他的大臣如韩彦直、梁克家、洪适、胡铨等人暂时仍然留在临安驻守,静观其变。
其他众大臣都苦劝赵昚随太子一道离开临安,有不少人甚至叩头碰地,流血不止。韩彦直甚致表示,愿惫代赵昚留守临安,誓死抵抗金军,但赵昚心意以定,持意不从。对于大臣们的苦劝只是一笑了之。其他大臣见皇帝心意以决,知道劝也无用,只得做罢。
******************************
秋雨如注,宋军都在冒雨赶路。
杨炎一面催动人马赶路,一面沉思。直到现在他才有时间静静思考,这一次回临安发生的事情。
这一次回临安其实只有一天时间,因此行程匆匆忙忙,以致于在临行前连虞允文用那里也没有去告别,不过回来的时间虽短,但发生的事情却是不少,而最令杨炎意外的莫过于赵昚忽然许婚,将赵月如也嫁给自己。而且还要自己当面去对赵月如说明。
想到这里,杨炎不禁又摸了摸怀中那块刻着赵月如生辰八字的玉佩,忍不住想到;这一次如果和赵月如见面,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自己又该怎么样去对赵月如说明。赵月如无疑是一个好胜的女子,她会不会拿起棍子,又逼自巳和她比武,一定要打赢了她,才肯答应嫁给自已呢?
想到这里,杨炎心里也觉得忍不好有些好笑,但自己与赵月如相识的经历,又一幕一幕在头脑中回想起来。尽管自已与赵倩如成亲以后;就刻意不再去想起,但杨炎却惊异的发现,现在回想的每一幕,竟都那么清晰,就好像昨天才发生过一样。
当然现在杨炎经历的事情多了,不会相信赵昚是真的因为自己喜欢赵月如,或是赵月如喜欢自已的理由,才许下这一桩婚事,将赵月如也嫁给自己。杨炎心里明白,赵月如也好,赵倩如也好,和自己的亲事其实都充满了政治目地。说穿了,也就是赵昚笼络自己的一种手段罢了。而现在大宋的局势卮机,几乎和当年完颜宗弼“搜山检海”相似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对于大宋的作用,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赵昚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过尽管如此,杨炎心里仍然对赵昚十分感激,毕竟赵昚这样做,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个人同时娶两位公主,这样的事情可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做出的决定。而最主要的,还是赵昚决定以死殉国的决心也使杨炎感动,因为大宋历代的皇帝都缺少这样的血性。
因此杨炎心里也下定决心,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扶保将来的新君,击退金军,保住大宋。
不过杨炎也清楚,这一次的形势十分危机。虽然自己向赵昚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计划方案,但能否成功,也未必可知。既使是自己,最多也只有五成的把握,其他五成,就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尽管自已奉命平定广南以来,横扫摩尼教,平定大理,迫降交趾,剿清海盗,似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那对阵不是流寇海贼就是偏邦小国,无论是那一方,论整体实力都无法与大宋相比,自已拥有的各种资源远比对手要多,因此只要战略正确,在战术上没有大的失误,就不难取胜。
而现在自已将面对的,确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金国的整体实力不在大宋之下,甚至在有些方面还强过大宋。他们的士兵都是受过严格专业的军事训练,有很高的素质,装备与器械都不比宋军差,还有远比大宋要多得多的骑军,他们的将领都有居有相当丰富的指挥经验和实力能力,远不是摩尼教,大理,交趾那种乌合之众可以相比的。而且大宋一直赖以防御金军的长江天险,也因为金军的海上突袭失去了作用。
而策划和指挥这一次海上突袭作战的完颜长之更是一个罕见的大将之材。杨炎于心自问,这一次自己再次对上完颜长之,是否还有必胜的把握呢?这样想当然并不表示杨炎惧怕完颜长之,而且一种对于一个强大对手的尊敬,在杨炎心里,完颜长之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手。
杨炎在马上摇了摇头,自已是不是想得太远了,眼下尽力守住崇德,为临安的军民撤走多争取几天时间才是当务之急。以后的事情,等从崇德退到隆兴府去再说吧。
不过,自已还能守住崇德几天,又能不能安全的撤走呢?金军是以骑军见长的,一向善于追击作战。自己这四千骑兵到是好办,但驻守崇德的其他宋军怎么办,他们也都是大宋的精锐士兵,日后对金军作战还能派上大用,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都平安撤退。另外还有湖州那边怎么样?那边驻守的是刘宝和魏胜,他们能守住几天,是否又有办法平安撤退呢?不过魏胜也是身经百战,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应该会有办法,而刘宝为人,杨炎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曾是韩世忠的部将……
杨炎正想着,这时忽然看着前方一阵大乱,只见一队衣甲不整,形像狼狈的宋军出现在前方。
杨炎心中疑惑,催马上来,道:“你们是那里来的人马,主将是谁。”
这时只听败军之中有人大叫道:“杨驸马,你是杨驸马吗?”
杨炎顺声看去,只见一个大汉分开人群,冲到杨炎马前。不过这人满身血污,一身泥浆,混合着雨水,也看不清他的面目。杨炎道:“我就是杨炎,你是什么人,你们又是从那里来的人马。”
那大汉道:“杨驸马,真的是你,我是魏郊啊。”http:///
四 全线崩溃3
    杨炎听了,不禁大吃一惊,立刻就认出来,果然是魏郊,赶忙跳下海东青,一把拉住魏郊道:“魏郊,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原来这魏郊是魏胜的长子,魏昌的兄长。远征之后,魏胜的次子魏昌因为善制工器,在户部为官,杨炎平定南方也将他带去,在南方改进器械,制造利器,也立下不步功劳。而魏郊一直跟着魏胜驻守海州,这一次也随魏胜放弃海州,回救临安,在湖州驻守。而现在看见魏郊这个样子,杨炎心中猛的一惊,莫非湖州危险了吗?
    果然魏郊大哭道:“杨驸马,湖州巳经失守,我爹中箭身亡,为国尽忠了。”
    原来完颜长之率领水军南下之后,金军为了牵制宋军,分兵三路猛攻江淮各地。其中完颜陈和尚率大军五万余众,进攻宿州。而李显忠派大将毕再遇镇守宿州,毕再遇指挥宋军守卫得十分严密,完颜陈和尚猛攻数日,都无功而返。
    这时候魏胜率军回援临安之后,海州只剩下归宋的李全和杨妙真夫妻带领红沃军驻守。金将完颜霆趁机率六万大军进攻海州。李全手下只有五千余人,根本守不住,因此只好放弃海州,退守徐州。
    而攻取了海州之后,完颜霆又立刻率军猛攻徐州。徐州也吃紧,李全遂向刘宝求援。但刘宝本来就惧怕金军,不敢与金军交战,以无朝廷调令为由,在楚州按兵不动,不去救援徐州。而完颜陈和尚见况,自已在宿州与毕再遇对持,却派浦察定住率军两万,配合完颜霆进攻徐州,连夺丰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