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申天变-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四百年之后。从血缘上来说和江南朝廷有着天然地亲近长平公主“觉悟”足够高地话。只要等到李四一死。朝廷那边再用些拉拢地手段。赴死军就有可能投靠到朝廷那边。起码会有一部分投靠过去。
    “涧儿。你怎么看?”四微笑着问路涧。
    如今地路涧已经满脸络腮胡。把面上地伤疤掩去了大半。虽然还被大帅以小名相称。却绝对不是个小人物了。
    统赴死军西路。手中大军近七万是苦战十年地百战精锐。又有海量地火炮和经验丰富地火器兵。放到哪里都是可以扭转乾坤地人物。更重要地是路涧已经是整个西域诸邦和五分之一个白食帝国地太上皇句话就能决定那些国家地生死存亡。实力已经强悍到了逆天地地步。
    比起当年三脚踹不出一个屁地憨后生在地路涧已经是真正地统帅。执掌着赴死军四成地武装力量地意见至关重要。
    兴武大帝为了他地外甥能够继承李四地衣钵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可路涧手中地实力实在恐怖要是为了自己地外甥……
    不过现在的路涧已经沉稳的可怕了:“大帅怎么看我就怎么看。”
    李四一笑。
    虽然现在还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可李四也不得不为赴死军挑选未来的主人了。因为李四本人是赴死军的缔造者和灵魂,他的影响不是任何的军中实力派可以取代的,无论是什么样雄才大略的将军,都不可能真正统赴死军全军。
    现在的赴死军已经近二十万的庞大规模,牵扯到的后勤、谋划、辅助等等人员则更多,统着山、陕、甘、宁、鲁、湘、鄂、川等以及中原各地,管辖着内外蒙古和西域各邦,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人绝对不行。
    在未来,统领整个赴死帝国的人选只能从李四的子嗣之中选出,长子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长子的母亲是刀把村的娥子,和赴死军的高层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有路涧这个强有力的支持,继承李四的衣钵最为稳妥。可要是说起加强和江南的联系,也少不了次子这层关系。
    好在李四已经有了成算。
    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有了今日的局面,多少壮士埋骨他乡多少英雄化为护国之神,思之念之怎不叫人长叹?
    这么些年以来,赴死军中的元老们多已成为节制一方的大人物,几年几年的难得见到一回,趁此天下初定的机会,聚于一堂。
    当年的小兵已经成为中坚骨干,当年的骨干多已退了下来,符二瞎子退的最早,已经成为一名不太合格的教官,整天带着一帮子年轻的学兵“东游西逛”……
    如今群英荟萃,多是赴死军早期起家的元勋……
    “亲爹……”素来如影子一般追随大帅的死狗,已经从当初的半大孩子成长为魁梧壮汉,或许是因为久为护卫的缘故身上的剽悍之气更胜往昔。
    死狗捧着一柄雪亮的叉子,大踏步上前。
    赴死军的叉子早已名动天下,在场的诸人,包括李四在内,都使用过这样的叉子。只不过这些年身居高位,更多的时候是运筹帷幄经很少有拿叉子的机会了。
    “亲爹,有人送来了这柄叉子。”
    跟着李四这么多年,死狗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心里也知道一些。一柄寻常的叉子能被死狗送到这样的场合之中,其事不小。
    李四方一接过叉子,脸色登时就为之一变,腾的站起身子:“送叉子的人呢?”
    “就在外面。”
    在这些年中,叉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是一个荣耀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资历和历程。现在的新兵早把当年的叉子兵视为开天辟地的先辈父兄,就是这样一柄柄叉子硬生生杀出一个局面,杀出一个希望,思之令人血热。
    对于那些老兵来说,叉子比他们的生命还要宝贵,只要人在,叉子就在。哪怕是人不在了,会把叉子传承给子弟。如今这柄叉子被送了,就明又一个战友已经陨落。
    这十几年的战争于军队的淘汰更替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
    当年的叉子兵所剩无几。忽然之间就又有一柄叉子这里,大家都明白的很:又少了一个曾经并肩战斗的好兄弟……
    李四无言的把这柄蕴含了无数含义的叉子交给众人,众人一个挨一个的传看……
    无论是谁,看罢了了叉子之后都是如李四一般无语。
    叉子颈上刻着几个歪歪斜斜的小字:庚营,鲁识字。
    鲁识字死了!
    对于这个名满下的大汉奸,赴死军中的叛徒,大家的心思都很复杂。随着这么多年过去,虽然大帅从来也没有挑明过鲁识字的身份,可大家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个大概。
    鲁识字和大帅本人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只不过大帅带着赴死军继承了刚硬如铁绝不妥协的一面儿,而鲁识字则代表着宽容和仁慈的软弱一面儿。
    一见这柄叉子家也就明白了,鲁识字一直把这柄叉子带在身边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赴死军,从来就是大家的兄弟。
    叉子对于士的含义早已不言而喻既然叉子都送了回来,那就说明鲁识字已经带着很多东西陨落了。
    送叉子过来的是一个材瘦小的女娃娃着两个小抓髻,还没有用钗,穿一袭粗葛的无染裙子。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纯净的很,面对在场这么多风云人物,虽是有些怯怯,却也显出落落大方的模样。
    李四起身到这女娃身边,看着这个孩子,极力的想从她脸上找到鲁识字的面容,虽是心潮澎湃,已经把声调放的平缓和蔼:“你叫什么名字?”
    “鲁萍水,先父鲁字。”
    小女孩子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说起话来却稳重的很,仿佛小大人儿一样。
    一听到“先父”二字,李四心里还是软了一下,算起来鲁识字才三十九岁呀,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后来万人唾骂的败类,就这么去了。
    “鲁识字是怎么死的?”
    “病故。”小女孩看着半蹲下身子的李四:“先父临终之时,曾有遗言,说这柄叉子是大帅之物,怕我拿不起来,所以要我给大帅送回来,好让大帅决断这柄叉子的去留……”
    好个鲁识字!
    心中一股暖流流淌而过,险些当场落泪。
    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在场这些个雄霸一方的将帅才真正明白了鲁识字的心思。不管鲁识字是不是英雄,绝对不是叛逆,大家都懂了。
    李四伸手抚摸这个孩子的头顶,仿佛是自己亲出一般。
    “先父还有遗言是留给大帅的……”
    “说。”
    鲁识字必然还有遗言,这是李四可以断定的,十七年前李四对鲁识字说了什么,现在也只有李四一个人知道了。经过十七的磨砺和苦难,鲁识字已经不可能再对当年之言做出回复是让他的后人来交付当年的嘱托。
    “我不苦。”
    这是鲁识字的原话。
    到底是什么意思,普天之下也只有李四一个人能够明白。
    “很好,鲁识字是个好兵,好的很,好的很……”李四想疯狂的纵声大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对面前的这个女娃娃说点什么,却又无从开口。
    在场众人皆是如此,似乎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要对面前的这个女孩子念叨,话都口边却吐不出来。
    “我明白了,我很明白你爹爹的意思。”李四取过那柄决定了鲁识字命运的叉子,交在鲁萍水的手中:“按照咱们赴死军的规矩,这柄叉子就是你的,我说你拿的起你就拿的起……”
    小女孩显然已经受过了鲁识字的教诲,知道她的使命是什么,稚嫩的脸上满满盈盈的都是肃穆之色双眼中的泪水已经划落脸颊,以清脆脆的童音大声尖叫:“赴死军鲁识字请求归队!”
    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一颤。
    新一代的赴死军要崛起了。
    李四心中何等澎湃已不必多言,所有的情感化做一句话:“鲁识字归队—”
    “你……林千金……还好吧?”
    “家母身体康健,带着八岁的妹妹……”
    林千金还是不愿意见到李四,或许这也是鲁识字长女孤身前来的一个原因吧。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要是缺什么……算了,我知道你母亲的想法……”李四还想说点儿什么,终于没有说出。
    在这一年的冬天白食帝国终于派遣使团和赴死军商议和谈之事。
    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赴死军已经稳固了占领区,各地的移民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在混杂的民族之中,虽然还经常有零星的摩擦甚至是流血冲突,可民族的融合已经不可阻挡。
    有鉴于在欧战日渐不利的战事,有鉴于东线赴死军的实际统治,白食帝国承认了赴死军的占领,条件是共同对付日渐扩张的罗曼诺夫俄人王朝。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失去了大量人口和财富的白食帝国,已经不能再对俄人的扩张做出有力的反击得不委曲求全。
    同样是在这一年年关将近的时候,张大贼头痛病复发,无医可治死于远征印度的路途之中。也有传言说张大贼根本就不是引病而亡,完全就是被自己的部下给谋杀的。到底真相如何以不可考,唯一知道的就是张大贼十几年辛苦打拼出来的庞大“地盘”儿陷入了内乱日三惊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立刻举行欢庆大典儿,感谢神佛把一个威胁佛国的东方盗贼消灭了。
    对于张大贼的死亡李四确实没有想到,极是果断的派遣黄冕部武力介入,平息了张大贼内部的纷争,带着这一股铺天盖地的蝗虫继续南下……
    莫卧儿王朝很快就发现这些早就对佛国垂涎三尺的盗贼更加残暴,也更加贪婪。
    受神佛保佑的军队根本就受不住敌人的一次冲锋,即使是身披佛衣的僧兵也不堪一击,这些强盗拥有更好的纪律性和更高的组织度,破坏力也更加惊人。
    对于民间的疯狂掠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人简直就是魔鬼,连佛像上的金子和宝石都抠下来带走,同时把无数的稻米、香料、黄麻等物运送回去……
    官方还没有做出反应,拥有最敏锐嗅觉的商业力量就已经掺和了进来,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这些眼里之后利益的人们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或是低价购买或是敲诈勒索,更有甚者,直接就以武力压服,不择手段的掠夺让当地百姓身在水深火热……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连庙里的和尚他们都敢拿绳子拴了带走,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对于抵抗力量,则是更加血腥和残酷的杀戮……
    眼看着大军就要到来,莫卧
    不得不做出退让。
    战争算是暂时结束了,双方的争夺已经从战争转移到了谈判桌上不管怎么说,老百姓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小口气儿了……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盘踞在云南已经几百年的沐家再也坐不住了,起一部精锐开始南征,接连破了两个小国之后,兵锋直指佛国边陲……
    莫卧儿王朝一边抵抗沐家军边遣使朝华,希望李四能够调停此战事。
    对于佛国的掠夺让赴死军实力空前,也让对外扩张的大戏演到了**。
    在秋季里,一向这种战争持反对态度的南都朝廷终于坐不住了,第一次参与到战争之中。
    只不过朝廷的战争不会死军这么**裸,而是以收复的形势出现的。
    联合浙,或者说是两浙联合了朝廷,以福建郑家的水军为主体,再加上旧黄部的人马和两浙的力量,收复台湾的大战已经正式展开。
    “你说朝廷能打的顺么?”听说台湾那边的红毛鬼火器犀利害的很呢。
    李四笑答长平公主:“红鬼不过是跳梁之辈罢了,怎当的起朝廷的雷霆天威?”
    郑家凭着一己之力,把红毛鬼打的鸡飞狗跳举旗而降。现在的江南比以前要强大的多,又联合了两浙,三股力量打红毛鬼,已是巨锤砸蚊没有什么悬念了。
    李四心里清楚很,凭借着这三家的力量,打红毛鬼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这些势力能够在这里头尝到多大的甜头不会保持这种心态……
    现在的长平公主很以前大有不同,在书房中整理钻研的时间最多,然后就是陪伴世子的时候居多,至于李四,已经很少有说话的时候了。
    和埋首书堆中的长平公主相比,娥子则要活跃的多。王府之中,不管是前院还是后院,就是后花园里头,也有娥子带着孩子开辟出来的大片菜地,每日挑水灌溉担肥滋养是乐在其中。
    长子已经能读书了,最多就是能读一些通俗易懂的简单语句,远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是什么“天纵奇才”“学贯古今”。李四的孩子和平常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样是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也时常被母亲按住打的鬼哭狼嚎。
    长子和长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娥子淳朴和厚道的性子本看不到李四身上那种精密算计深远谋划的影子……
    总的来看,大局是好的。
    对于俄人的战争要光明正大的多人的扩张必须得到强有力的反击。无论是白食帝国还是蒙古人,和俄人之间的战争一直在持续虽然从来也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可也让俄人疲于应付了。
    喀尔喀的步代活上成了最高首领,只不过他这个位子来的有点儿……那啥,因为很多迹象表明前任的部落首领楚虎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对于这种部落内部的变故,赴死军从来也不做过多干涉,或者说是步代活上吃准了赴死军的这个态度,才敢篡夺了部族的领导大权。
    现在的步代活上已经是喀尔喀的汗王了。
    作为反击俄人的主力军,北线是程子栋已经和俄人打了这么多年,拓展的地盘儿极大,对于物资的消耗也是惊人。
    那边是广袤的荒原,没有惊人的财富更没有密集的人口,所以也不被那些如苍蝇一般追逐利润的商业力量所重视,也只有程子栋一直在打着亏本钱的战争。
    在这一年的冬天,李四忽然就停止了北线军团的大举扩张姿态,而是准备从西线直接发起猛攻……
    程子栋接到的命令是肃清当面之敌,原地驻守,准备东征。
    东征?征哪里?东边已经是大海了,还怎么征?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