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申天变-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时间依旧紧迫,现在都进入甲申年的冬季了,满清早就破了李自成称之为金汤要塞的潼关,多铎的大军已经南下……
    做了三百六十五年的扬州血梦一直是在心头挥之不去,如山一般沉重压的李四喘不过气来,就是睡觉也能梦到那无边的血色……
    “亲爹,魏无牙回来了。”在李四神游天外的时候,童子军的头目,那个大脑袋小身子的镇南已经跑了进来:“还带来不少人呢,要不要让那老东西来这里见亲爹?”
    “这老东西跑趟凤阳都这么久,有这时日北京都能走到了,”李四笑着骂了几句。
    一提到魏无牙总是忍不住的笑骂,虽然知道这老神棍去凤阳是办正经事情,还是忍不住拿他说笑。
    “不必让他过来,我去看看他,看他把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李四起身跟着镇南出来,回头对七斤等几个孩儿兵说道:“你们几个留在这里,以后我若是过来,你们负责我的安全。”
    “是。”孩子们极力的把瘦小的胸膛挺的更高,抬左臂行个军礼,鲜红如血的臂章更加触目惊心。
    “嗯,那些点心归你们了。”李四头也不回的和镇南出来。
    七斤等孩儿兵依旧保持行礼的姿势,站的笔直,直到李四的身影拐出后院,这才爆发出一声欢呼,见肉的恶豺一般扑向那些精细的点心。
    这些孩子早就闻到了点心的香味,却目不斜视的看也不敢看一眼。
    李四的规矩极大,谁也不敢表露出贪吃的嘴脸,直到亲爹发了话,这才展露出贪嘴的孩儿本色。
    刚走到抄手游廊处,就见小丫鬟春兰捧着个大纸包:“这是老爷要的潮烟……”
    “嗯。”
    “老爷……今晚是不是回来用饭?我好叫厨子早做准备……”
    李四抬头望天,想了想才道:“好,今天我过来吃饭。”
    正文 第九十七章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更新时间:2009…9…18 9:37:25 本章字数:2698
    三几十名精壮的汉子或坐或站,长衫短褂的都有,年岁也是有老有幼。虽然他们已经把兵器放在了外面,可身上的镖囊和挂刀扣无不显示这是习武的江湖中人。
    老神棍魏无牙似乎和这些人很是熟络,大声的打着哈哈儿,看李四过来急忙引荐:“李……兄弟,这位就是唐王千岁。”
    “唐……唐……唐王?”李四听到唐王这个名字本是要准备行礼的,可一看这位唐王的模样,礼没有行下去,反而呆住了。
    唐王,和福王、桂王、鲁王一样高的爵位,怎么说也是正根子皇室血脉,可眼前的这位……这是唐王还是唐大侠?
    被魏无牙称为唐王的这个汉子人高马大,比李四还要略略的高出两寸。穿件子密排扣的土黄褂子,勉强还算干净,腰里束着巴掌宽的牛皮带,下身是黑色的滚裆裤。看这打扮分明就是准备出去的卖艺的练家子,哪有一点象唐王的样子?
    这是唐王吗?
    魏无牙老家就是凤阳,而唐王在凤阳也十几二十年多了。要是连唐王都能弄错的话,老神棍绝对会自己找块石头撞死在上面。
    李四并不怀疑老神棍的办事能力,只是想不到唐王会是这个样子。
    唐王朱聿键一点也不拿大,反而冲着李四一抱拳:“这位就是格杀皇太极的大英雄李四吧,久仰,久仰了。”
    “赴死军指挥……忠诚……在下给唐王见礼。”唐王用的是江湖礼节,李四也不能动官衔儿,只能含含糊糊的自称在下,干脆也免了正式的礼节,冲着唐王一抱拳。
    “这位是三香会的项当家,这位是猛虎帮的刘帮主……”唐王给李四一一引荐身边的汉子们,都是有名有姓的江湖大豪,引荐完毕之后说道:“这些都是我的结义兄弟,刎脖子的交情,今天过来是帮衬着太子做大事的。”
    李四是汗流浃背呀。
    这哪是什么唐王呐。分明就是江湖一大哥呀。
    虽说唐王在历史是上是出了名地好任侠。李四心理上多少有了些准备。可还是没有想到在整个后崇祯时代。最铁血最仗义地唐王竟然是这个样子。
    当年李自成在河南闹地天昏地暗地时候。手中无一兵一卒地唐王曾组织武力抗击闯军。就在誓师大会上和一众地江湖好汉义结金兰。烧黄纸斩鸡头地拜了把子。
    一个堂堂王爷怎么可能这么做?原以为这不过是后世人地艺术加工。今天才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道理。
    从历史上来看。在整个后崇祯时代地几十年里。朱氏一脉可谓衰微到就极点。太子踪迹扑朔迷离生死难知。福王就更不必说。这头只会祸害老百姓地肥猪可以直接忽略。年龄和辈分最高地潞王朱常淓刻意装出来地那几分“贤者之相”在满洲人地刀子面前丢地干干净净。剩下地鲁王、桂王等皇家子弟眼珠子都死死地盯着皇位。自己人打自己人地事情就让他们忙不过来了。哪里还有闲工夫办正事儿?
    也只有这个唐王朱聿键算是个真正的人物,准确的来说,是老朱家唯一一条有血性的汉子。
    李闯在河南折腾正欢的那时候,天下诸王哪个不是跑的远远?唯有这个唐王敢领着些江湖汉子誓师讨伐李闯,并且和闯军真刀真枪的干了一仗。
    闯军再不堪,终究是军队;唐王手下的弟兄们武艺再高,终究是乌合之众,和李闯打的那一仗,唐王毫无悬念被打的惨败。
    可这等血气确实让天下颓废之情为之一振。
    可惜呀可惜,这个唐王和别的王爷不同,他既没有封地也没有实力,完全就是依靠个人威望聚集起来一些江湖人物而已。
    为什么唐王没有封地呢?就算他没有封地在地方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吧?
    都没有。
    因为这个唐王本身就是大明朝的一个高等囚犯。
    朱聿键是大明朝唯一一个有骨气的王爷,同时也是大明朝第一倒霉蛋儿。
    从十二岁开始,就因为莫名其妙的家族之争被圈禁起来,一下就被囚禁了十余年。后来因为老唐王死去,才终于重见天日。
    要不怎么说朱聿键是个倒霉孩子呢,才出来没多少日子的朱聿键就又二进宫了。原因很简单,老唐王的弟弟也就是朱聿键的嫡亲叔叔眼热这个王爷的位子,自然要想方设法的把朱聿键再折腾进去。
    这一进去有囚禁了七年。
    真算是倒霉到家了。
    崇祯十二年,朱聿键再次被释放。
    获得自由的朱聿键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经过三年多的奔走,对大明的司法体系彻底失望之后。二话不说,亲自拿把刀子把他的叔叔捅成了血葫芦。
    闹市之中捅死王爷,当年的这场风波闹的极大,这位饱受苦难的凤子龙孙纠集起一帮江湖兄弟,就去打闯贼,结果吃了败仗。
    崇祯也知道朱聿键的苦楚,可实在是无法容忍这样的异类,趁这个机会把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按说崇祯做的还算比较地道,你确实是正根子的唐王嫡脉,那就由你做唐王好了,不过你这个唐王也忒无法无天了点,就让你戴着唐王的帽子进监牢吧。
    唐王朱聿键这样罪犯因为身份实在特殊,自然不能真正的关进监狱,而是按照祖制圈禁起来。说是圈禁,其实就是发配到凤阳守祖宗陵墓,人身自由上受到一定限制而已。朱聿键这一辈子有一大半的时光是在凤阳度过,又整天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再加上这么些年的经历,尤其是他本人的豪爽作风,使得各地草莽竞相来会,隐然就是大明朝的江湖总扛把子。
    要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唐王朱聿键这一辈子也就在凤阳和那些江湖豪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顺便做些行侠仗义的举动而已。
    偏偏就出了意外:崇祯皇帝殉国,大明朝江山倒了半壁。
    以朱聿键的身份和实力自然不可能和诸王争夺剩下的这江南半壁,所以也没有哪股势力搭理这个没有政治前途的唐王。
    直到弘光称帝之后,才想起凤阳还有这么一位爷,于是下旨放他出来。
    唐王是恢复了自由之身,可封邑地盘儿一类的东西是不可能有了,好在他也不在乎这些,愈发明目张胆的在凤阳做起了大侠。
    凤阳是老神棍魏无牙的老家,当然知道朱聿键这个大明朝中的异类,和李四一商量,认为这位朱大侠是能够撬动局面的重要人物,这才赶去凤阳把这位大侠请过来。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忽悠,接着忽悠
     更新时间:2009…9…18 9:37:25 本章字数:2790
    唐王耷拉着两条大长腿,一点尊严仪表也没有,更像是个走州过县的江湖镖师。说话也是堂音十足,隔着八丈远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论年龄,唐王比已经大行的崇祯皇帝还要大几岁,可这一幅健硕的身材和强壮的体格,远不是面色青白身子瘦弱的崇祯皇帝所能比的。
    唐王,李四心里认为唐大侠这个称谓更合适一些。
    唐大侠脾气直爽,开门见山的说道:“方才和我诸家弟兄已经见过太子了,不知道你李老弟是怎么个意思?有什么话就直说,我们能帮太子做点什么?”
    虽说崇祯关了唐大侠几年,可唐大侠是个公私分明的真汉子,晓得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小节。大行皇帝去了之后,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君主。以前不知道太子在什么地方,你福王做了弘光帝也就做了吧,可现如今太子都找上门来,你福王还赖在皇帝的位子上,这算怎么个意思?
    唐大侠的观点很明确:没有太子之前,谁爱做皇帝谁做,抢不不了龙椅那怨你没本事。有了太子在,谁再抢这把龙椅就是不上道了,说难听一点就是谋逆。
    和唐大侠这种人打交道,就得直来直去。
    “大伙儿也都看见了,我们赴死军是拥护太子的。闯贼破京之时,大行皇帝曾嘱于托孤之重,要在下想方设法护送太子南来。为的就重整河山再振大明,我等历经艰难到了这里……”李四双手摊开:“福王已经成了弘光帝,这把太子置于何地?”
    “哼,福王也不是个晓事的,他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更没有一个好货色。”敢这么在大庭广众之下直眉白眼大骂南京那些君君臣臣的也没有几个,唐大侠绝对是其中之一:“祖宗的江山落在他们手里,迟早都要败光。”
    这个话茬儿李四当然不能接,只能大诉苦水:“如今建奴进逼,时局更是艰难,本指望太子整合江南,可谁想到……我们这些先皇的臣子纵是有些血诚之心也无处报效。”
    “是这么个道理,你说你的打算吧。”
    “我想地是。南京方面终究是天家地事情。我们这些做臣子地不好做。纵是拼着性命护送太子去了南京。肯定有许多人要为难我等。我们受些苦罪不算个甚么。万一太子要是有个闪失。我李四可就是天下第一大罪人了。就是身死也无颜去见先皇。”李四说地好像自己是天大地忠臣一般:“唐王同是太祖嫡血。南京那些宵小自不敢为难。若是唐王能护送太子去到南京和福王摆摆道理……”
    谁做皇帝是你们老朱家地家务事。我们这些外姓人不好插手。还是你唐大侠做一会真正地侠客吧。
    “唐王护着太子在内。赴死军呼应在外。正统恢复或许可期。”李四摆开一幅宏伟蓝图:“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无论正统嫡位之事成于不成。百年之后。世人定然会提起大明“侠王”地英名……”
    侠之大者!一句话让唐王地脑子都是热地。
    “说地好。今天你要不说。我还真回不过这个味道了。”唐大侠使劲一拍大腿:“什么才是真正地大侠?为国位民才是侠之大者。我算是明白了。以前我做地那些都是芝麻绿豆地小事情。能做一回侠王。也不枉我这一百多斤……”
    唐王唐大侠也是豪气蓬勃。意气风发地站起身来说道:“铲除恶霸惩戒贪官不过是小侠。这回我要做一回真正地大侠。哥儿几个。愿意在史书上留一笔地跟我去南京。和那群乌龟王八闹一回?把咱们大明正统树起来。让江湖朋友也让后世子孙知道真正地大侠该做些什么……”
    这些游走在社会边缘的江湖大豪,哪个不是一腔热血?哪个不是以行侠仗义位己任?一直以为打打闯贼就是最盛声威的壮举,李四这么一说,才知道什么才是侠之大者。
    要是能把正统的位子给太子搏回来,这些汉子们还真不怎么稀罕高官厚禄的封赏,这个“侠之大者”可是比封赏更让人血热的。
    一哇声的叫好:“就这么干了,保着太子去南京,咱们猛虎帮弟兄要做留名青史的大侠。”
    “南京城里漕帮和盐帮的弟兄和咱们都拜过门贴,一会我就去联络他们……”
    ……
    这些单纯粗犷的汉子们很快就被李四煽动起来,又有大义的名分摆在那里,嗷嗷叫着这就行动起来。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在一旁的老神棍魏无牙仔细琢磨着李四的这句名言,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想,这句都是精辟深奥,忍不住伸出拇指赞叹:“好,说的真好,比我老魏诓人的功夫还要高明,我是真的服气了。”
    要说忽悠人,魏无牙自认是个中奇才,被他哄骗过的愚夫没有一千,最少也有八百。
    在大局观方面,老神棍自认不如李四,可要是说起忽悠人这种旁门左道,魏无牙自认比李四要略胜个一筹两筹的。
    不想李四一句“侠之大者”就鼓噪的唐王等人血热心沸,远比自己摇唇鼓舌的念叨半天要高明的多。
    “我这是诓人?我这是给他们指明方向,弄好了还能这些江湖好汉留名青史哩!”李四笑骂道:“你那些哄骗欺瞒的手段才是诓人,我这是正途大道,所以说你不过就是个神棍而已……”
    “神棍就神棍吧,当年的大汉高祖也不过是个村氓,还不是做下斩白蛇歌大风的壮举?所以说嘛,英雄不怕出身低……”老神棍摇头晃脑的架势十分好笑。
    “就你这样的还想做英雄?”李四看着玩笑,忽然神色一肃:“老魏,你不是一直想要个正经的名分么?”
    老神棍最期待的就是能够得到李四的承认,做赴死军的正式军师,只不过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得到满足而已。
    “怎?忠诚伯想礼聘我老魏做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