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冰心作品集-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国佐仓地方,连年遭受灾荒。二十九个村的代表木内宗五郎,和农民们一起到领主公馆,

请求免税。为首的农民被押起来了。为营救那些受害的农民,宗五郎决心冒灭门之罪,到江

户越衙上诉。结果他在江户被捕,处了磔刑,他的妻儿也同时处斩。

这出悲剧,每幕都有震动人心的场面。第一幕是无数披着蓑衣,憔悴褴褛的农民,在领

主门外匍匐哀求,被领主家奴鞭打凌辱的一段。在第二幕里,宗五郎决定越衙上诉,准备乘

夜逃回与妻儿诀别。他和义勇的老船夫,在间不容发之顷,雷轰电掣地一同劈死渡口差役,

砍断船锁,在纷飞的大雪中急遽开船的一段。第三幕里宗五郎和妻儿诀别,走出家门,又是

在大雪纷飞之中,他的忠贞的妻子,搂着两个小的孩子,隔窗呜咽招手,他的大儿子却追了

出来,在雪地上连跌带爬地抱住父亲的腿,不肯放走的一段。第四幕是在最激昂紧张的法场

上,无数气急败坏地哭着跑着赶来的农民,都被刑场守卫们刀刺棒打地撵出竹栅外去。宗五

郎被绑在磔刑架上,看着妻儿一一处斩,最后监斩官要蒙上他的眼睛,准备施刑,他奋然地

拒绝了,他愤怒地叫:“你们能蒙上我的眼睛,但是你们不能永远蒙上这二百八十四个村的

农民的眼睛……”他在磔架上伸着被绑的双臂,目眦欲裂,声嘶气咽。这一段使人看了血脉

奋张、同情的眼泪都被怒火烧干了!

这出戏后,是二十分钟的休息。在休息室中,大家的心情,都还不能平静。一位日本朋

友对我说:“中国的青年人看到这里,一定奇怪为什么日本的农民群众不一拥而入抢进法

场?”我认为在今天,不但中国的青年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日本的青年人也会有这样的

疑问。六十年代的人民,到底不同于故事发生的十七世纪了。

长久地忍受着残酷的剥削压迫的、善良纯朴的日本农民,他们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当

我一九五五年在日本境内旅行,从飞机的小窗中下望,我看见连海中的小岛顶峰上,也种上

了庄稼。八百个美军基地不断地往外扩张,农民的耕地越来越小。挤到他们无地生存的时

候,这些善良纯朴的人,也会发出冲天的怒吼的!

占日本人口百分之三十的农民,处于美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剥削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他

们的政治觉悟已因着饱受痛苦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已经摆脱了从无组织的状态,开始投入

全国一致的反对祸国殃民的岸信介政府,和争取独立民主的浩大斗争中了。

这出戏感人之深,是前进座改编剧本和演员表演艺术的成功。雪景等等的艺术处理,配

合着剧中的紧张情节,也显得加倍地动人。扮演宗五郎的中村履右卫门,对于这个角色的思

想感情,有很深刻的体会,演来真是淋漓尽致、悲壮激昂!使观众在高昂的愤激情绪之中,

加倍地对农民深切同情,对领主切齿痛恨,大家都惊醒起来,感奋起来,一起推动人民群

众,改造自己的环境,而走向团结和斗争!

小札》。)戴着丝手套的贼手

美帝国主义者,让他的国务院向窃踞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伸出戴着丝手套的贼手,要把

蒋介石集团从大陆上卷逃的两千九百多箱中国历代人民劳动创造的文化艺术的珍品,送到美

国去“展览”。这个万恶的掠夺阴谋,是站起来了的中国六亿五千万人民所决不能允许的!

解放以前,我们祖国仿佛是一座大门洞开的宝库,那些强盗冒险家到了中国,简直是惊

喜欲狂,目迷五色。他们在军事侵略之下所抢掠去的,不必说了,北京的人民,至今心目中

还沸腾着愤怒的记忆!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城的洗掠,把我们的珍贵文物不知卷去多少。这些

年来,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博物院里,看到的中国的铜器、石像、玉器、磁器、字画……几

乎都是他们在中国豪夺巧取的赃物。看到我们无价的国宝,被强盗们恬不知耻地陈列在玻璃

橱里,当作自己的财富来炫耀的时候,总引起我心中熊熊的怒火!

就是在私人的收藏室里,只要是到过中国的富商、外交官、传教士、邮政海关的人员、

旅行家……他们的橱里架上所摆的佛像、陶俑等等,都不是在琉璃厂,或其他庙会小摊上,

所能买到的。当我想起云冈或龙门千千万万大小无头的佛像的时候,我知道我们被盗的珍

物,都在什么地方了!

在这些人中,尤其是美国强盗,他们自以为是有势有钱,恨不得据天下的宝物为己有。

他们披起宗教和文化的外衣,在旧中国全境到处侨居或旅行,见到要拿的就拿,拿不到就抢

就偷。几十年来,真是从心所欲,满载而归。中国解放了,这个宝库的大门,对这班强盗严

严地关起了。他们失望之余,想到了在他们魔爪下的台湾,那蒋介石集团的手里,还有一批

窝藏着的中国文化财富的精华。盗心一起,不顾全中国和世界人民雪亮的眼睛,公然打起

“不可逃避的国际义务”的旗幡,两个无耻的盗窃集团订起“合同”,想用海盗式的军舰来

劫运,把这些宝物全部收入世界最大的盗窟里去!

我们要大声地警告这些强盗,无论他们取的是什么方式,盗劫行为总是盗劫行为!作为

宝物主人的中国人民是决不轻轻放过的。在台湾的爱国人民和文化工作者,以及全世界爱好

和平的正义的人士,包括美国人民在内,也不会轻轻放过的!我们向全世界人民宣告这个无

耻“合同”的完全无效,同时我们还要不断的斗争,直到这些宝物,像我们的领土台湾一

样,全部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

小札》。)《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后

魏巍同志的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原载《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4日第八

版,选在中等专业学校《语文》下册。

它歌颂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通篇回旋激荡着中朝两国人民在浴血的抗美战争中结成

的深厚的、坚如金石的感情。这感情,在共同抗击侵略者的时候表现得那样地英勇坚强,而

在自己朋友之间的别离时刻却变成这样地深沉而婉转。只有从心里咬牙切齿地痛恨敌人的

人,对于自己的亲人才会自然地生出刻骨铭心的热爱。这是崇高的阶级感情的两个方面。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而自然。头一句话“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朝鲜”,就使读者心头立

刻涌出“人唱凯歌还”的印象。

浩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侵略者可耻的失败告了结束,朝鲜国土上是一片宁静的复兴的气

象,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要离开这八年捍卫的地方回到时刻想念的祖国去了。

在强敌面前屹立不屈、像钢铁一样坚强的战士,到了“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

朝鲜人民,却一下子变得那样地细致而温存。他们日夜奔忙,千方百计地替朝鲜人民做一点

点事来表达自己“一颗赤诚的心”。他们替接防的人民军粉刷了营房,擦亮了水壶……用尽

力量和智慧来美化营地。他们把八年来贴肉连心的祖国亲人赠别的礼物一下子献出来作为送

给人民军战友的礼品。另一些战士却费尽心思用别的东西送给朝鲜战友。

民军。他们没有布,就扯了包袱皮,又找来颜料,染了几绺彩线,染的时候还放了碱,

让它永不褪色。杀敌勇士就这样拿起了绣花针,变成了绣花姑娘。绣呵,绣呵,两条绣花手

绢终于绣成了。他们还题了下面的诗:

……针针线线心相印,中朝友谊比海深。

这是多么感人的情景!

作者又把读者从志愿军的营房引到营房周围的村庄。在那里,志愿军给当地人民架桥,

挖河,修房,做家具,……

心灵手巧的战士们还给老人们雕制手杖,给孩子们做玩具,使得老人们流着感激的泪,

称颂“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教导得好”,赞美“这些中国孩子的心”。

最美丽的还是在日岩里战士们替一个有四个孩子的孤苦妇人赶修一座房子的故事。“战

士们怀着深切的爱,把廊柱染成红的,还在飞檐下绘了鸟虫花卉,……”这使我们想到北京

颐和园湖边的长廊,不过檐下画的不是别的故事,而是中朝“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彩画”。

战士们把这一家送进这美轮美奂的新居的一段,描写得十分热闹而动人。这位孤苦的妇人

“伏在战士肩上,倾流着自己的眼泪”,她的老母亲斟起酒,捧到政委的唇边,说出自己昨

夜做的充满诗意的梦。这是朝鲜人民对我们志愿军的依恋的精诚所幻化结成的童话般的美丽

的梦。

从这段美丽的梦起,作者尽情地描写朝鲜人民对即将别去的中国志愿军的依恋。他们眠

食无心、昼夜不安地再三探问行期。阿妈妮们把自己收藏的珍贵的饰物和好吃的东西,热情

地送到志愿军的怀里、嘴里。老爷爷们写出一首首的汉文诗,装在自己糊好的白纸信封里来

赞颂这无比珍奇的友谊。

送不完的礼物,写不尽的诗。但是最后的别离时刻终于来到了。在一个深秋的拂晓,一

夜未睡的朝鲜人民穿着单薄的衣裳,举着深红的枫叶——这枫叶,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本来

是离人的眼泪染红的!——伫立在寒气袭人的晓风里,夹道送行。

这些勇敢的朝鲜人民,他们牢牢地记住昨天晚上战士们和里(村)干部们的叮嘱,为着

不让行人难受,他们忍住眼泪向集合的部队分赠礼物,在大炮上插上红色枫叶,在吉普车上

缠上彩色纸花。出发号响了,部队开动了,向夹道的人群走过。我们读到这里,要感动得流

泪了,而英雄的朝鲜人民挥舞着火红的枫叶,喊着“荣光”和“万岁”,还是没有哭!

最坚强的是母亲的心,最柔软的也是母亲的心呵!“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

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

到这里文章也像方生的春水一般,让那再三强制住的泪雨尽情奔注。所有的送行的人都流泪

了,战士们就在滂沱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

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英雄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里是那样地坚强,到了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为他们

的工作而感怀的时候,却激动得倾洒出对中国战士最崇高的评价的泪水。不,这不是泪水,

这是给予中国战士无上光荣的、万金难买的珍珠啊!

最后一段写得特别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战士们也都忍不住下泪了,在惜别的依恋中,

他们甚至顺从地、让朝鲜的儿童和妇女也夺去他们的背包,背在肩上,顶在头上。这个“不

像队伍”的不分行列、不分军民、不分男女、相搀相扶、边说边哭、错落而迟缓的队伍,是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强有力的队伍”,它是一股心连着心、肩并着肩地奔涌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的洪流,任何高山深堑都不能阻止它的前进。

作者以像战士们那样的思想情感,把自己所深切感到看到的情景细致地、生动鲜明地呈

现在读者面前。他一开头就随着自己情感的奔放写下去,把当时当地的一切描绘得栩栩如

生。篇首提到的:明丽的秋天、宁静的田野、火红的枫叶、飘荡的彩裙,和篇中篇末的深秋

的拂晓、高高的乌纱帽、枫林红遍的山野……这些突出的地方色彩正像发光的珍珠一样,被

中朝人民惜别深情这条红线牢牢地贯穿起来了。这样的叙写是成功的。可敬可爱的苏联妇女

从我这一生和许多国家的妇女接触之中,使我深深地感到,只有具有共产主义的伟大与

崇高理想,而勇敢乐观地为建设新社会终身奋斗的苏联妇女,才是新中国妇女的光辉的榜

样。

在一九五五年瑞士洛桑城的世界母亲大会上,我隔座望见在苏联代表团中,有一位白发

苍苍慈祥静穆的极其可爱的母亲,有人告诉我说,这位就是柳鲍夫·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这伟大的名字对于中国和全世界的母亲们是多么亲切呵!

有谁看过她的那本震撼人心的《卓娅和舒拉》,而不在热泪横流之中同时激起了最崇高

的母性的感情和理智呢?她不像战后的普通母亲那样,只知道痛悼儿女,畏惧战争,在悲伤

哭泣孤寂绝望中,消磨掉自己垂老的光阴。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所代表的苏联的母亲,是乐

观的,勇敢的,她们把母爱的心,扩大到拥抱起全世界的孩子,她们知道在以和平为外交政

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日益强大之下,人类前途不是没有希望的,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只

要全世界的母亲有组织地坚决站起,反抗新战争制造者的万恶阴谋,她们的孩子就可以得到

拯救。苏联妇女的坚强信心鼓舞了全世界的母亲,使她们感到在保卫和平事业上,有苏联妇

女和她们站在一起,就有了最坚强的保证。

在一九五七年冬天在开罗召开的亚非团结大会和一九五八年秋天在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

家大会中,我两次会见了苏联乌兹别克的卓越女诗人祖利菲亚。这位温柔雅淡的诗人,是个

凌厉的和平战士,她以一支生动有力的笔,唱出了苏联人民对于和平的热爱和愿望。在塔什

干我还会到著名的女舞蹈家哈农,她曾访问过中国,对于中国有说不尽的热爱。我永远也忘

不了那天晚上在诗人古良姆家的招待盛宴。哈农女士给我们表演了最精彩的民族舞蹈,还唱

了好几支她在中国学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歌曲。她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和我们尽情地跳

舞,一双热情横溢的眼睛里,放射着友爱的光辉。

在费尔干纳城,我们受到了乌兹别克最高苏维埃副主席阿列摩娃·哈来达的亲切的款

待。这位精干活泼的年轻主席,和我们一见如故,她带领我们参观纺织厂,孤儿院,不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