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仁宇文集-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避免的步骤。与鸦片战争后之全无反应对照,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

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

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

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尚要从

编撰最基本的数学教科书做起,学习语言的学生也限在14岁以下。这使我们想起其

道路是如何的遥远!自强运动以接受科技作基点。30多年之后。公元1898年的“百

日维新”,已准备写宪祛,在制度上求改革。再过21年,中国进入民国时代,知识

界也猛省到改革不仅应从他们自身着手,而且要从他们自身的思想开始。虽然无计

划,这一套事情向前推进,似有阶梯,使我们感受着历史力量之大。它有它的逻辑;

它的长期之合理性也让中国的革命多出一点时间作充分的准备,更给它相当压力使

它贯彻到底。以目下问题之大,这一切庞大的规模与纵深只能算是合理而有实效。

①通常很少提及的,英国本身也须经过一段改造才能为一个商业性的国家。宗

教改革之前,意大利之银行家经理在英收入之汇兑,他们通常先预付于教廷,再利

用各地所收集与英国之牧羊者构成契约。于此,他们操纵了英国羊毛向欧洲大陆之

出口。伦敦之银行衡称“朗巴德街”(LombardStreet),乃因当日之意大利人混

称为“朗巴德人”(Lombards)。因此意大利人之区域已有日后在中自出现之“租

界”的现象,因条约而开的通商口岸内有特别区域,由西方人管理。在上述情形之

下,意大利人亦享受“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名义上治外法权为互

惠,可是对英国人缺乏意义。因英人在威尼斯、热那亚及酉安纳居住者少。英国站

在劣势之地位,因为商业法律无法在乡村实行。因之当时英国不能说可以在过国字

上管理,或在货币上管理。这种情形一直到内战期间及斯图亚特(Stuart)王朝后

朝方得改正。

②此次战乱死伤估计达2000万人。

中国大历史 第十九章 百日维新、民国成立和五四运动

前言

甲午战争的挫败,不仅使清廷颜面扫地,民族自信心尽失;战后的割地、赔款

更使中国从此成了列强的俎上肉,变法图强的主张乃在知识界中日益高涨。从甲午

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在保守派、改革派、革命派三种势力互相激荡的情形

下,传统的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激烈的变化。

中国在1894年和1895年被日本从海上到陆上战败,产生了严重反响。中国作战

的目的在保持朝鲜为属国,经此一战,这局势已失去而再不复返。辽东半岛、台湾

和澎湖因此割让与战胜国。战败赔款银2亿两是一种极难承受的财政负担。中国向日

本商业上的让步除了向欧美国家提出的之外,尚加上日本可以在中国城市开设工厂

的条款,写入马关条约。当然,因为最惠国的规定,这特权也为其他国家分享。总

算有了俄、法、德三国干涉,辽东半岛的割让未成事实,由中国再加添赔款3000万

两算数,可是沙皇的政府仅候3年即提出整个半岛租与俄国25年的要求。从此之后这

地区落入俄国手中,又从日俄战争之后转交日本,第二次大战之后再度由前苏联掌

握,直到1955年中国才收回主权,至此前后已60年。

甲午败绩之辱

被日本打败,中国感到深耻奇辱。中国过去曾和日本作战,可是未曾认为日本

人是优势的对头。不用说,种族优越感双方都无从避免,这也是1894年战争起因之

一。此时尚未及注意的一点是,一个国家之现代化,主要是以商业组织之原理加于

国事之上,因之公众事务之分工合作也和私人生活之分工合作异途而同归,所增加

之效率,使这国家的功能提高。所产生的机动能力与品格无关。日本在德川幕府后

期本来已朝此方向发展,与中国无法分类的大多数农民相比,显然效率要高,此中

差异也在战场上表现无余。

在两个世纪相交之际,世界上遍处展开的人种主义达到了最高潮。德皇威廉第

二是它热烈的发言人。日本人很容易接受了他的解说。日人爱国而好战,好像比

懒惰而无气息的中国人要强得多。伊藤博文与李鸿章交涉的时候,确切的掌握着机

会报复。过去中国不少作家笔下提及日本时很少注意到日人的敏感,一味以轻蔑字

眼写出。李鸿章及中国的高级官员受胜者粗鲁待遇,也早有其原因。

这深耻奇辱使中国群众的反响注入相反之极端。一派主张接受日本人之优越,

应聘请伊藤为中国首相。另一派主张不承认和约。日本对中国的要求不妨分作数份,

赠予沙俄和其他国家作为报酬,只要他们向日本交兵。虽说李鸿章没有采取后说,

他已受这说法影响。他于1896年与俄国外务大臣签定密约,西方称为李与罗拔诺甫

条约(Li…LobanovTreaty),所给帝俄的让步,包括修筑中东铁路贯穿满洲北部。

谣传俄方曾以丰厚贿赂酬答李鸿章签定比约。

这战败给中国当前最大的困难仍在赔款。只有向外借款能解决问题。愿意向中

国放贷的大有人在。可是他们每一个代表一个外国政府,他们的目的,在以中国海

关关税和内地工矿的权利作为贷款的保障。中日战争之前中国所负外债不多。兹后

中国行政完全被外国银行团把持。凡出口进口之关税,盐税之收入,以及内地之转

口,同为外债之抵押品。此后因修筑铁路也涉及外债,才激起了1911年的革命。以

上情形在中国进人民国时代后基本上未有更变。也因为对关税收入的处理,孙中山

与西方各国争执,才决定与苏联联合。

回头再叙19世纪。1898年为诸事纷至沓来之际。英法德俄日五国都于此时在中

国构成势力圈。如果中国任何行省划入某一国家之势力范围,中国必须申明此省永

远不割与其他国家。当中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若是租借给享有势力范国的国家,租

用期间为99年。中国不得在内外设防,也不得派兵进入附近地区,通常以15英里为

度。此外,列强也在省内独享铁路工矿和敷设电讯的权利。要是中国本身在省内营

建此类工程,则不得由第三国投资,也不得雇用其他国家的工程师。当中此类的条

件有由外强以最后通牒方式提出限48小时内承允的例子。这情形使孙中山称中国为

次殖民地,亦即低于一般的殖民地,他们与中国不同,只服侍一个主子。当世纪之

交中国受着列强压迫,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Hay)于1899年及1900年两次提出

的中国“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很少实际裨益。

百日维新

1898年夏天,北京的官僚圈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情形。从6月11日到9月21日,

一共103天,御前颁发了200多件诏令与批示,宣称政府之组织必须改造,预算将要

编制,海陆军将要现代化,所有教育制度和文官组织也要改组,所有农工商业一并

都要提高以符合世界标准。如果这套工作可能因皇帝龙椅前之公告而完成,则中国

应当立即成为一个现代国家。可是这西化之决心以与西方习惯相反的姿势提出。

“百日维新”如传统以意志力事,并且引用了真理由上至下的原则。这种办法相信

一项工作由皇帝诏令宣布,即等于工作已实际完成。

维新人士并不是全不了解此中的毛病,他们还是做了。103天之后,全部运动突

然终止,皇帝被软禁,终身再未重享自由。6位维新人士被处死刑,两个最显著的领

导人亡命海外,又有约40个官员被革职。

光绪皇帝(本名戴湉,1875—1908在位)乃慈禧太后之妹与老醇亲王的儿子。

醇亲王奕譞乃是道光的儿子。堂兄同治皇帝于1874年无嗣而终的时候,光绪才3岁。

被意志坚强而好卖弄权力之慈禧指定为皇嗣而继位。可是迄至他在1908年去世,慈

禧未曾放弃她为事实上的国君之地位。她即使不垂帘听政,也仍在幕后揽握大权。

利用亲信大学士和宦官与廷臣联系。在这朝代进入暮期之际,凡是满清的总督等重

臣及海陆军高级将领要不与这后门发生关系,则官位难保。

光绪帝颇为明智,也容易动感情,他看到一本说得剀切的奏呈,就会流泪。以

这位有志改造一个庞大国家命运的君主而言,他在宫廷里幽居的生活与自孩提之日

未曾有机会执行本身决策,都可算作严重缺陷。他维新的赞助人为康有为和梁启超,

同为广东省人。康是古典学者,擅于使用古籍里利于改革的文字推陈出新,翻作今

朝之标榜。梁比较趋向实用主义,他的文字流畅而有普及性,所叙也不只古典。在

1898年之前,他们至少已提倡改革3年。他们以普及新式教育为论坛,曾组织会议,

到处演讲,发行期刊,捐募款项以贯彻这宗旨。也有西方传教士赞助,使这运动传

播甚广。如果自强运动可称为造船制炮的改革,则百日维新不妨称为编预算写宪法

的改革,虽说康梁等人胸中另有城府,他们的志向超过目前之规划。

慈禧深切注意侄儿所作的一套,只是在短期间之内没有直接干预。一个使她采

取行动之近因似与人事有关。当皇帝一贯的排挤反对维新的人物而提拔亲信的时候,

新旧两派之冲突终不可免。也因此触发了满汉大臣的互相嫉妒。据说皇帝将接见伊

藤博文,可能被劝说游览日本,成了一时的警报。最后导至政变之原因为皇帝召见

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密商,不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后者为满洲人,也是大

后亲信。

在这里我们要相信袁世凯数年后给《伦敦泰晤士报》的谈话,他在这里提出:

他出卖各人的原因乃是改革者唆使他谋杀太后,事实上她也是皇帝之养母。或者我

们应当相信《上海字林西报》和《申报》的报道,内中提及光绪密令袁世凯向御躬

保驾。事实之发展则是袁世凯成了告密人,他出卖了皇帝和维新人士而站在慈禧太

后和荣禄一边。慈禧突然由颐和园回到北京宫内时,维新人士的计谋为之挫折。他

们被整肃,有关国事的政令全部作废而恢复百日维新前的情形,光绪皇帝和他的亲

信要付出前后行动和秘密交往之代价。

提到目下历史之题材,作者别无他法,在叙述时不得不循照以前历史家之铺陈,

可是他要再三提醒今日读者,在解释以上情事时,前人之论点大体已失去用场。因

为他们批判以上事迹时,缺乏今人眼见之纵深,是以强调当事人物之人身关系,而

低估组织与结构上的原因。百日维新使全部武职人员震惊,他们的官衔职位由八旗

绿营的背景而取得,也使全体文官失色,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

发迹。这点,以前的历史家也重视。我们还要更进一步讲出:他们不仅保持了既得

利益,事实上他们也代表着这帝国和中国社会组织的逻辑。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种

世袭的武职人员,他们在技术上的教养不深,也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

他们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成了这永久组织的磐石。这样的安排不斤斤计较技术上之进

步,只图赢得社会的安定,因之构成了全国的均匀一致,使帝国无可动摇。如果将

这些支援的力量消除,则全国的组织也将立即垮台。可是另一方面的难处是,若不

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换,就无庸谈及改革。

百日维新失败,光绪被批评为犹疑胆怯。可是没有历史上的证据可以解说他有

别路可走。他因为皇帝,就以人身为表率,代表着传统的道德。这种德行从村舍里

甲一路上来,透过整个社会,而以“孝”为先。稍一决断,他就会损坏了他在臣下

心目中的观感和皇帝这一职位。他或者可如康有为在9月上旬的建议,出走上海。可

是那样一来他既背叛了社会习惯,也逃避了自己的朝代。如果改革者愿意做到那样

彻底,那他们又何必一定要依附着光绪皇帝和清朝,两者已不过是改革的累赘?他

们难道不能直截地树立民国,问题简化?以后事实之演进也表示历史终于肯定的容

纳了这条路线。

只是以问题之大,使其程序无从简化。革命前途之任重道远,已由谭嗣同看出。

他是慈禧大后一怒之下被判死刑的6人之一。他决心为烈士,也不愿逃避。他在遗书

中提及除非新旧两党流血遍地,中国永远无指望:“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今中

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中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公元1898年9月28日他实践了他的预言当日被派往监刑的刚毅,不久即成为支持

义和团的清朝大员之一。

经过9月21日的政变,慈禧企图褫夺光绪皇位,另以一小童皇帝替代。可是她遇

到几位南方总督和一群社会上文教领袖反对,后者以上海为中心,有西方各国的支

持。百日维新首要人物康有为逃至香港,有英国人援助,梁启超则由日本使馆的保

护离开北京出国。各国使节犹且一再询问光绪帝下落,也带着质问的态度。太后的

企图无法实现,她反外的心理激热化,以后影响到她对义和团的判断。

义和团

义和团照字面上的解释是仗义又拥护和平的集团。它不过是华北人民秘密结社

中之一种,会员练习武术,主持神秘的集会仪式,所以也被称为“拳民”城“拳匪”。

当中有些自称练气功可以阻挡子弹。在世纪末年,山东居民和德国侨民暨华人基督

教徒发生冲突,义和团参杂其间,乘机生事扩展。不久之后,他们见外人即攻击,

对一切由外洋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