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剑平天-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封什么?”尹治平心里嘀咕一句,却还是上前一步,道:“臣在。”他现在已被封了官,对着皇帝也能自称“臣”了。
  理宗道:“朕再加封你为金门羽客,并赐金牌一面。凭此金牌,可随时出入宫禁。”
  尹治平又再顿首而拜,领旨谢恩。
  尹治平这些天对宋朝的官制也作了些了解,尤其对于此前历代皇帝对于道士、和尚等方外之人的封赏。他进宫面圣就是冲着襄阳大捷的封赏来的,自然要多加了解,不然到时封了什么他却全然不知是高是低,那可就抓瞎了。
  做足了功课,现在他对于自己眼下得到的封赏便十分清楚了。这个封赏,他还是十分满意的。
  宋朝最为崇道,自号道君皇帝的宋徽宗,其在位时最为得宠的神霄派道士林灵素,最初见宠于宋徽宗时所得的封赏,大致也就是如此了。不过人家林灵素又更高一招,就是凭着两瓣嘴皮子一张口,就得了徽宗青睐,得了这等封赏。他尹治平,却还是要靠阵斩了忽必烈这场功劳打底。
  不过认真说来,林灵素那个是虚的,未必人人相服。他这个却是实打实的,建此大功而受赏,满朝文武并无半个人反对。(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初见贾贵妃 再见赵志敬

  进宫面圣后的第二日,次日午后,理宗皇帝又着一名宦官召尹治平入宫单独面见。
  这次召见非是朝会,召见的地点也不是在文德殿这等殿堂之上,而是在后苑的御花园中。
  入得宫中,尹治平一路随那宦官绕过文德殿、垂拱殿等数重大殿,行往后面的御花园。到得御花园门前,宦官手指着那上面刻着“御花园”三字的月亮门,向尹治平道:“真人,到了,这便是御花园。官家正跟贾贵妃在园内赏景。”
  “贾贵妃?”尹治平听他提到贾贵妃,不由心中一动,默念了一遍,暗道:“这个贾贵妃应该就是蟋蟀宰相贾似道的那个姐姐了,贾似道也是因为他的这个姐姐,后来才能官至宰相,很得皇帝信任。听闻这个贾贵妃,现在便很是得宠,倒也不知有多美貌?”
  他一边想着,一边随那宦官行进园去。入得园中,放眼打量,但见这园子颇大,正中间有一座人工小湖,模仿的是西湖景色,有小西湖之名。这御花园的布景都依这座小西湖展开,沿岸有假山飞泉、亭台楼阁等。更是遍植四时花卉、奇花异草,还有丹桂、香樟、合欢、垂柳等观赏树木。
  时值秋季,正是金桂飘香、菊花盛放之时。这御花园中,便以这两花开得最盛,满园飘着桂花的清香。忽闻得丝竹之声响起,有一清丽的女声随曲唱道:
  “葺金细弱。秋风嫩,桂花初著。蕊珠宫里人难学。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清香不与兰荪弱。一枝云鬓巧梳掠。夜凉轻撼蔷薇萼。香满衣襟。月在凤凰阁。”
  这是一首《醉落魄》的词,乃北宋时的一位大词人周邦彦所作。正是写桂花的一首佳词。尹治平以前曾听李莫愁吟唱过,而那周邦彦相传曾为北宋时东京名妓李师师的入幕之宾。跟宋徽宗这位道君皇帝争过女人,因此这首周邦彦的词他却倒留心记得。
  乐声响起时,他便早随声望去,发现那乐声、歌声都是传自小西湖边的一艘舫中。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临岸的水面上建造的一种船型建筑。看起来就跟停在岸边的一艘船也似,但实际上并非真船,不能在水中划动,是固定的建筑。因其不能动,固也叫作不系舟。也有称为石舫的。
  那舫长有六、七丈,宽有丈余,上下两层,两侧开长窗,上层状似楼阁。船头敞阔,有一干人等正在船头,或站或坐。他的角度瞧去,那些人是背对着他,因此他眼力虽好。却也瞧不见那些人的面孔,只能依身形、衣着判断,中间软榻上所坐的一人乃是理宗皇帝。
  皇帝身旁,与他同榻而坐的是一名宫装女子。从背后看去,体态妖娆,身形极好。正与皇帝携手而握,料来便当是贾似道的那个姐姐贾贵妃。方才那首《醉落魄》。正是贾贵妃所唱。
  贾贵妃一曲唱罢,理宗便拍手大叫了声“好”。两人身旁侍立的太监、宫女也都是交口称赞。
  待这些人称赞罢,理宗向贾贵妃道:“爱妃再唱一首罢!”
  贾贵妃柔声应道:“好,这一首便由官家选。”
  理宗沉吟着思索了一会儿,道:“就唱辛稼轩的那首《清平乐。再赋木犀》。”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木犀乃是桂花的别名。
  贾贵妃又应了一声,便命那几个执着乐器的宫女奏乐。
  乐曲奏响之时,尹治平已随着那领路的宦官行到小西湖旁,但理宗皇帝兴致正高,贾贵妃便要唱下一首,他们却也不便开口打拢,遂在一旁相候,等着贾贵妃这曲唱完。
  乐曲响过几声,但听得贾贵妃又张歌喉唱道:“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一枝枕畔开时,罗帏翠幕垂低。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风儿。”
  听得这一曲唱罢,那领路的宦官当即小跑上前去,站在岸边向舫上躬身行礼道:“启禀官家,卑臣罗贵前来复命,尹真人已到了。”
  “哦,尹真人来了吗?”理宗轻呼了一声,在榻上转过身望来,他身旁的贾贵妃也随着转身望来。
  尹治平看了那贾贵妃一眼,见她二十八、九岁的样子,生得杏眼桃腮、颊酡如桃,肌肤白晰胜雪,眉目如画,当真极是美貌,有倾国之姿。尤其神态柔媚,年纪适中,正是他所钟爱的御姐美妇人型,忍不住多看了眼,这才走上前去,向舫上的理宗与贾贵妃躬身打个稽首道:“臣尹治平见过官家与贵妃娘娘!”
  宋时可不是后世奴清那般,见了皇帝动不动就是下跪口称“奴才”。眼下并非正式的朝会,也不是什么典礼之时,像这等私下场合的召见,便不必大礼跪拜,只需躬身揖礼便可。尹治平是道士的身份,昨日又得赐“玄化真人”号,这时便只竖掌当胸,姆指扣着无名指,行了个道家的稽首礼。
  理宗伸手虚扶,含笑道:“真人不必多礼,请上舫来。”
  尹治平谢过,直起身来,又往舫上打量了一眼,这一打量下,却是不由一惊。
  理宗与贾贵妃身旁左右侍立的宫女、太监听得尹治平到来,也全都转过身来打量尹治平。而尹治平直起身后的一打量,也是把这些人扫了一眼。他随意一扫之下,本是不甚在意,却不料竟是在这些人中瞧到了一张熟面孔。
  那是侍立在贾贵妃身旁的一名宦官,那人白面无须,长眉细目,竟然是没了胡须的赵志敬那厮。
  自前年腊月初八日大胜关陆家庄英雄大会上,赵志敬被霍都施展的“狂风迅雷功”一扇扫落掉胡须,之后金轮法王逃走,他随后追出去后,便自此再未回返,而且也始终未有音迅传回。江湖之上,也没有他的消息,仿佛突然消声匿迹,凭空消失了。
  当时丘处机等人还猜测,赵志敬多半是因追金轮法王,被金轮法王返身给杀了。尸体没召见,可能是打下了山崖之类隐蔽地方。但尹治平却不信赵志敬会明知不是金轮法王的对手,还跑去自己寻死。他当时便猜到赵志敬追金轮法王只是借口,借机逃跑才是真,以免得他私练别派武功之事败露而遭重罚。只是赵志敬逃便逃了,他却也不甚在意,并未怎么留意过。未曾想分别一年多后,今日竟会在这南宋的皇宫大内的御花园中瞧见赵志敬,而这厮竟然真的做了太监。(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欲让天子为信众

  竟然在此处见到了赵志敬,尹治平这抬头的一扫下何止是吃了一惊,简直是非同小可的大吃一惊。
  但他心中虽大为吃惊,可此刻当着理宗皇帝与贾贵妃在前,却是强自忍住未曾表露出什么,也只是眼神中显得稍稍一讶,便即垂下眼睑,转身看着脚下的路,登上舫去。
  瞧见尹治平上舫来,理宗指着对面的一张小榻,道:“真人请坐。”
  尹治平又再谢过,盘膝坐于小榻上。榻前有张矮几,几上摆放着瓜果、点心、酒水、饮子等,理宗与贾贵妃便并肩坐在他对面的小榻上。借着瞧向二人之际,他又不动声色地扫了眼侍立在贾贵妃身旁的赵志敬,但见赵志敬亦正自盯着他瞧。
  初时他还猜测有可能是个与赵志敬长得十分相像之人,但这时瞧见赵志敬盯着他的目光,他便知没有这等奇事,眼前之人确是赵志敬无疑。赵志敬显然早就知道他会来,在见到他时并没显露出什么惊讶的神色。但或者也可能是如他一般,面上不显而心中大惊。
  不过,既然赵志敬没有开口点破两人是旧识,并且还是同门师兄弟的身份,尹治平便也只装作不认识。
  从他最初穿越过来时,他便知道,赵志敬早一开始就把他视之为敌对看待,而他也从没对赵志敬有过多少好感。虽不知道此刻赵志敬在打着什么心思,但他敢肯定绝非是想着要来与他叙同门之谊。可毕竟猜测不到,便也只好存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思了。
  反正无论如何,他是绝不会怕赵志敬的。他的武功。也始终高过赵志敬一线。不论赵志敬来明的也好,暗的也罢。他都接得住。既然心无所惧,而赵志敬眼下也没有点破二人关系的意思,他便不怎么去担心赵志敬的问题了。眼下此刻,还是要用心应对好理宗皇帝。他今日来此,可是受理宗召见而来,这事才是正事。
  理宗今日单独召见他来的目的,是为了昨日朝堂上他所说的愿将延年益寿之法献于陛下之言。说了些闲话后,理宗便直入正题,谈到了此事上。
  尹治平在来之前。其实也早有猜到理宗皇帝今日单独召见自己的目的是为此,自然是早有准备。当下应道:“我全真教有套‘大道拳法’,只要久久习之,便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这套大道拳乃是全真教武功的入门拳法,也是《全真内功》配合《全真大道歌》所练习的第一层功夫。这门拳法招式十分简单,也没什么威力可言,甚至整套拳法中根本就没有进手的招数。
  此拳法研创出来,就是专门用作强身健体之用,以为之后正式练习武艺而打好基础。所侧重的方向。就是强身健体,不是用来与人争斗的。尽管用于打斗基本上没有威力可言,但其强身健体的作用却是不小,久久行之。体质得到改善,也确实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而且能保身体健康。百病不生。便是寻常的普通人日常习练不辍,也有功效。
  因是之故。这一门大道拳拳,也是全真教在信众中所极为推广的一套拳法。这拳法招式简单。动作舒缓,十分易学上手,而功用却又不小。有些人身上有些小病小痛,身体不适,学会了这套拳法练上十天半月,便有明显的作用。一些积年沉疴,也有缓解之效,久久行之,也有治愈之望。
  再加上练习之后身子康健,气色饱满,每日都神清气爽,食量与胃口也皆都大增。因此,这大道拳法在信众中的口碑极好。而因从中得到好处,信众们对全真教便也更加信服。有闻之者,也慕名而来,拜求学习这套拳法,成为了全真教的信众。
  全真教之所以能够传播广泛,自王重阳创教伊始到现在的几十年间就迅速发展,崛起壮大,分院道观遍及北方诸地,信众不下十数万,这一套大道拳法,实可说是居功至伟。
  尹治平现在就是要把这套简单易学的拳法教给理宗皇帝,其实他自昨日在朝堂上说出那句话,便是有存着这个打算。打算用这套拳法,把皇帝也发展成全真教的信众。如果当今大宋天子都成了全真教的信众,那全真教在南方的传教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传播的又快又广,说不定被立为国教都未为可知。
  当然,这只是他所预想的最佳效果。可皇帝也不是傻子,更不是寻常的村夫愚妇,不会只得这么点好处,就会对全真教感恩戴德,成为其虔诚的信徒。而且皇帝所处之位以及影响力实在太过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皇帝自己肯信、愿信,大臣们也会相拦阻止,不会让皇帝一意孤行。
  所以,这最佳的成效,尹治平也只是想一想,并没期盼能达到这预想的最佳效果。不过即便不能得到最佳,让皇帝通过练习这套大道拳法而改善身体,得到好处,自然也会对全真教以及他尹治平更加好感大增,并渐为信服。便是这一点,对于他在南方传教打开局面也是大有帮助的。
  “练拳啊!”不料理宗皇帝一听,却是微一皱眉头,表现得有些兴趣缺缺,“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服之便可延年益寿的吗?”
  尹治平本是大有野心地想要把皇帝发展为全真教的信众,即便做不到,也有信心通过这套大道拳法能够让皇帝对他好感大增,却不料这才刚一开口向皇帝推荐,就先碰了个钉子。看理宗皇帝的这个态度,明显是有些不想学的。
  对于理宗的这个反应,他先是不由心下一愣,随即却便反应过来地暗道:“我靠,这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生活过惯了,想要延年益寿,却又连动都不想动,只想着靠吃药就能多活个几十年。哪有这么好事的,也太米虫了吧!失策啊,我可真没想到这理宗皇帝是这么懒的。怪道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信道,十个里面有七、八个瞎吃丹药死的,原来都特么是自找的。”
  延年益寿之术其实自古便有,辟如华佗所创的“五禽戏”,长久练习,也有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之功。可为什么没有人人练习,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个懒了。人人天生都有惰性,都想要不劳而获,或者只要简单轻松的付出就能收获巨大的成果。但世上却哪有这等好事,在这世上,付出与收获往往是成正比的。
  其他人或者还有别的原因,或事务繁忙,为生活而整日奔波,没有时间去练习,或者根本就没心思想什么延年益寿。但做为皇帝,并且又不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那就没什么其它原因,唯懒之一字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李观颐”书友的打赏。


第三十章 有心卖弄 荷上演拳

    其实,也并不能过于苛责皇帝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