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夜间放出的斥候回来说,元军似乎十分悠闲,浑然没有把宋军放在眼里,除了对于海面上行舟的禁止之外,警戒似乎十分宽松。
    此时,张达站出来要求前去偷袭,但是张世杰还是觉得元军是兵之计,不可轻信,现在保留实力最为重要,反正水军大寨背靠崖山,不缺饮水以及粮食补给,就这样与元军对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元军不清楚自己的虚实。不敢妄自调动兵卒前往别处,反而可以牵制其的行动。
    就这样,一直到了月底,马上就要进入二月间,元军除了用回回炮砸毁了不少甲板和物品之外,对宋军一筹莫展。所造成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此情况,军心又暂时稳定下来,人人皆称赞大将军布阵得当。
    ——————————————————————————————————
    张世杰这里如果可以称为以静制动的话,那么姜明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动作就可以被称为闪电之战了。
    为了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在大军发动之前,泉州、漳州两个方向都已经开始了对于自己主攻方向的进攻。
    陈吊眼仗着自己的舟船之力,将兵卒运至云霄山自己的大本营近乎一半,从那里又是招兵买马一番,沿梁山直接杀往漳浦县,克日即复。然后挥师北上,与从漳州一路北上,刚刚收复漳州旁边长泰县地陈壁娘所领大军在南靖县会合,两路大军一路北上,三天之内,直奔华安、漳平等地。竟然没有遇见什么有效的抵抗,一直杀到汀州边界的龙岩县,才停留了下来。
    至此,漳州全境基本全部被陈吊眼占领,大军边放出警戒,边兵分两路,一路从龙岩县出发北上,由陈壁娘率领,目标是汀州的莲城。一路有陈吊眼亲自率领,越过钟鼓山,直奔上杭而去。
    汀州招讨使正是当初出卖文天祥地黄去疾。听闻两路大军压境。但是自持有数万大军。又是当初文天祥和自己共同训练之精兵。当下也不胆怯。当下也是兵发两路。往上杭县和莲城县杀去。要将叛军诛杀干净。
    黄去疾这一举动也是他勇猛善战。他实在也不愿意面对忠于大宋地军队。但是没有办法。陈吊眼和陈壁娘兵锋所指之处。正是他必救之处。上杭县有金山。钟寮金场可是汀州地一大财源。元帝亲自下过圣旨要保留地。而在莲城县。却是有个铁矿。也是必争之地。他这也是没有办法。丢失了这两个地方。就算是自己保住汀州城。等元帝追问下来。也是死罪。没有办法地情况下。只好自己领一军前往上杭县前往救援。派手下吴浚领一军前往莲城救援。
    兵发之时。派出使者分别向福州和广州发出消息。报告本地地情况。希望能够得到援助。
    但不知道派往福州地信使早就被蒲寿庚地手下所截获。蒲寿庚和姜明约定之后。就开始筹谋着试探性攻击。兴化军他不用去管。有姜明亲自前去。而在泉州附近地惠安县、晋江县早就在自己地控制之下。而在漳州和泉州之间地同安县地驻军和一方县长。却早在泉州和漳州宣布归附大宋地时候。就逃往北方。只用派少量地人去接受就好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泉州兵锋所指。不过是安溪、永春和德化几个地方而已。而安溪和德化地青阳铁场、倚洋铁场和赤水铁场本来就是商家必争。早就在蒲寿庚地控制之下。还没有等蒲寿庚命其子蒲师文等人率兵到达。几个铁场地矿工就纷纷揭竿而起。将几个县城控制在手中。蒲师文倒是捡了一个大便宜。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泉州全境。并陈兵南剑州边界。做出马上要挥师北上地样子。
    不过蒲寿庚这支大军是做出一种姿态。并未准备真地攻击。当初商议。姜明也很知道自己地斤两。泉州境内原本就在蒲氏地控制之下。想要夺取是十分容易。但是要挥师进攻南剑州。却是力不从心。因为南剑州是福州地门户所在。元军陈兵必重。强行攻击得不偿失。万一吃了败仗。可能会给蒲氏一族留下心理上地阴影
    只需陈兵南剑州边界,做出威胁之态,不使其驻军~州、兴化之地便可。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在这个机会,利用台湾的空余战船,将青阳铁场、倚洋铁场和赤水铁场这些地方已经开采出来地矿石和成品都统统运往台湾备用。
    基本上是清洗一番,对于这一点蒲氏虽然有些意见,但是在姜明的坚持之下,又许与今后地重利方才能得到蒲氏的配合,但是其中地克扣就不用多说了。
    同样的道理,陈吊眼和陈壁娘所领地两路大军,也是抱有同样目的的,台湾虽然暂时需要不了那么多的矿产,但是缺乏的是人手,就拿武器来说吧,以台湾的人力来说,要做到人人装备精良,武器、盔甲和造船几个方面一起张嘴,凭借着台湾那区区数百人的铁匠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除了搬空铁场的矿石和成品之余,另外还可以趁势招募工匠前往台湾,以壮大自己的军工事业。
    想来忽必烈还没有腾出手来治理东南之地,反正是宋军所到之处,民众纷纷起义相应,泉州还不用说,就说漳州的陈吊眼和陈壁娘所领之军,直奔上杭县和莲城县而去,而黄去疾和吴竣也是快马加鞭,双方都想早些到地方好屯兵驻守,那样可是容易的多了。
    但是黄去疾和吴竣还没有到地方,身后的汀州城却已经陷入了一团战火当中,原来,文天祥当时在汀州经营,颇得人心。
    黄去疾兵变投奔蒙古人,文天祥顺势而走,带领了一批精壮善战之士前往广州增援姜明。但是却留下了相当一部分老兵隐藏在市井山川之间,看到黄去疾和吴竣同时领兵出城而去,而汀州城却只留下不到三千人的军队。
    可能是太平了近一年的时间,黄去疾一时没有防备吧,但却是给这些老兵留下了可乘之机,黄去疾出兵不到一日,城内外就相互呼应,将汀州城据为己有,并宣布已归入大宋管辖,选出了之间的统领将军,叫李立,号称五万人马,倒是热闹非凡。
    将拨口银矿和龙门银矿掠夺一空,矿工也纷纷并入军队,然后收集粮草,退回汀州城内防守,在城内大肆的分发金银。很是快活,一时间,四处纷纷闻讯来投。声势也是壮大了不少。
    不过汀州起义,倒是在姜明的预料之外,完全是意外的收获,而陈吊眼和陈壁娘也不知道情况,只顾埋头行军。希望比元军早些到地方,也做好防务,完成姜大人交付给自己搬空矿产的命令。
    黄去疾刚刚走了不到两天,就看见后方是烟尘滚滚。仔细看时,却是自己留在汀州城的守将,正在奇怪的时候,那一彪兵马就跑到了自己面前,很是狼狈。
    等守将说明情况,黄去疾不由的一阵头痛,他现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是回去收复汀州,还是继续赶往上杭县迎战陈吊眼,不管是那边丢失,都是死罪啊。
    两边都是死罪还不算,不管面对哪一方,他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否则也会那么为难了。权衡了半天,还是要收复汀州。因为金矿、铁矿被占领,始终宋军不可能开采,而在上杭和莲城的城墙又是低矮非常,不利于防守,估计宋军得到便宜就会退走,但是汀州城的丢失,长时间不收复的话,那么就是丢失驻地的大罪,而且时间越长,叛军就越能稳固城内防务,还不如趁叛军立足未稳,回头杀他个措手不及。
    当下打定主意,派出信使前往梅州招讨使处寻求援兵,望能看在同朝为官的情分和唇亡齿寒、相互援救的道理上,能支援其一把,帮助自己攻打上杭的陈吊眼,最不济牵制住宋军也行,只要自己能顺利收回汀州城,那么再回师收复上杭,应该是容易的多了。
    对于前去截击陈壁娘的吴竣也发出召回的命令,索性集中精力收复汀州再说,莲城也暂时不去管它了。
    对于这个情况,二天后,顺利占领上杭和莲城的陈吊眼等人,也是感到莫名其妙。做出的防守之态,基本上没有得到回应,原来是汀州城内出了问题,在搬运矿产和成品武器等物件的同时,心里也不由的发痒。
    连忙飞鸽之姜明处,告知汀州的情况,希望能允许自己去支援在汀州城间接支援了自己的义军,但是没有得到姜明明确答复的情况下,还是只能在那里做搬运工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六十二章 崖山海战(六)
    姜明接到陈吊眼发来的信件之前,兴化城已经在大中,此时,姜明站在城楼之上,看着萧条的街道,不由的从心里发出愤怒。
    就在二个时辰之前,他带着柳七伤和王阿强二人,走在兴化的大街上,但是无论手下的亲兵怎么叫喊,都不见一个人出来。更不要说大军进城时的夹道欢迎了。
    在一瞬间,姜明甚至认为兴化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城,要不是从九仙山上下来的义军告诉他,兴化城里面的人已经被杀怕了,有些血性的都被杀的一干二净,要不就是跑到九仙山上聚众对抗元军,城内所剩之人,只不过是原居民的两成而已,就是这两成的居民,也变得十分木讷、没有生气。
    姜明没有想到会遇见这种情况,望着街道两边破旧凌乱的门板,还有街边水沟的边缘还隐隐的透出褐红色的痕迹。不禁双手开始颤抖起来。
    就这样一步步的走到菜市口,本该是一个城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一个人影也没有看见,却看见在菜市口中央所立的旗杆之上,用五个绣笼分别装着分明是人的骸骨。都是不完整的骸骨。
    姜明开始愤怒了,命令亲兵踢开了几家居民的房门,将里面的人拉了出来,当亲兵夹着几个人过来,往他面前一放,那几个人却是又软绵绵的缩成一团,大家注意看时,却发现这几个人眼里发着灰茫茫的颜色,面部一点表情都没有,甚至连抬头看是谁把他们架出来地都没有看一眼。
    一股寒气顿时从在场所有的人身上升起,柳七伤走近姜明,偷偷的告诉他说,这就是所谓的死气,只有在临刑之前的人人上可以看到。这些人已经没有思想了,柳七伤说道。
    姜明真的想不出到底是什么把他们折磨成这个样子,也想不出这些人怎么能活到现在。看着那空洞的眼神,心里既是怜惜,又是愤怒。但是旗杆上挂的到底是什么呢?看来只有通过稍后问一下九仙山上的义军才能知道了。
    无奈的苦笑一下。正想吩咐人将这几个人再拖回房内,柳七伤又凑过来说他有办法让这几个人开口。而且决不危害这些人地身体,姜明也只得让他尝试一下。
    他也没有时间耗费在这个上面。
    柳七伤得到许可。吩咐几名亲兵将佩刀都拔了出来。在街角地岩石上来回摩擦着。发出刺耳地“嚯嚯”声。果然。那几个人有了反应。但不是恢复正常地反应。而是颤抖地更加厉害。连嘴角都在抽搐。
    姜明心里有些不忍起来。他明白柳七伤要用什么办法了。果然。柳七伤顺着“嚯嚯”地佩刀摩擦声。大声地喝问道:“告诉我。旗杆上挂地是什么?”
    接连问了几句。随着柳七伤地语调升高。亲兵们地磨刀声也逐渐地加快起来。那几个早就没有了人地模样。在地上几乎是趴着。像一滩烂泥一般。脸部地肌肉抽搐着说不出话来。
    终于。有一个稍微年轻地人嘶哑着喊了出来:“那是逆贼陈瓒。大将军杀地好。那是逆贼陈瓒。大将军杀地好……。”
    喊着喊着。在裆部地位置就湿了。一股恶臭弥漫在空中。周围地亲兵不由地皱起了眉头。但是姜明地眼泪却是流了下来。狠狠地瞪了柳七伤一眼。遂阻止了几名亲兵地动作。过了一会。那几个人才又恢复方才初见时地死气沉沉。又不复言语了。
    吕师夔不知道什么时间来到了姜明地身后。看着这一情景。默然不语。突然对姜明说道:“这些人。已经不行了。”
    姜明叹息了一声,原来身临这样的境地是那么的令人难受,他已经不忍心再看着几乎不成*人形的同胞,连忙让几个亲兵将其搀扶走,然后在命人将在旗杆上高悬陈瓒的骸骨取了下来。并没有理会吕师+的话语。
    他真的没有想到,唆都屠城兴化军,到现在已经过去有两年的时间了,先不说元军将城内的居民祸害成什么样子,单凭将陈瓒将军五马分尸后的骸骨依旧在菜市口示众这一点上看,就可以得出当时情况的惨烈和凄凉。
    遂问吕师夔其中到底城内居民会变成如此的景象。
    回道:“当日,唆都就攻兴化不下,损失惨重,唆都砍伐山中树木扎成了数百艘巨大的木:,然后乘坐木筏顺护城河而下,发动夜袭。兴化城破后,陈瓒率领家僮、壮丁五百余人巷战终日,元兵死者千余。终因众寡悬殊、全军覆没,陈瓒被抓后骂不绝口。唆都大怒,把他五马分尸于菜市口,将城内居民连同婴儿在内三万余人全数杀光。”
    吕师+说着说着也有些不忍起来,姜明虽然说是知道
    史,但是看过城中的惨状之后再回想一下,也觉得真的是令人发指。就拿陈瓒的遗骨来说,人都已经死了两年了,还是不肯让其入土为安。
    两国交战,真的有那么大的仇恨吗?姜明心里这样想到,问吕师+道:“那城内怎么还会有居民呢?”
    “我在元军供职时曾经听说,兴化城空无一人,元军觉得十分的无趣,也害怕此事传到元帝的耳朵里面被其训斥,所以从城外各地有迁移过来一些人填补兴化空虚,但是受到反抗后又杀,杀完之后又迁入,这不知道是第几拨了,所以才会有必死之心。显得如此死气沉沉。”
    姜明不敢再多问下去,遂一言不发走到一旁,命令亲兵将陈瓒将军的遗骨收拾到妥当地点,同时,传令下去,寻找兴化居民被屠杀后的骸骨,到时一起安葬。
    然后就来到了城楼之上,看着城外的青山绿水,又看看城内的阴风阵阵,他觉得自己的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和愤怒,对于蒙古人的残暴。只能用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办法才能平复汉人的愤怒。
    其中时间,有亲兵前来禀报说,在城北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