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北方有昔里吉、脱脱水儿和撒里蛮的起兵,东面有斡赤斤诸王与忽必烈争夺对辽东地区控制权的斗争,乃颜已经早就心怀不满,暗暗和自己联系。而南方忽必烈对于残存的南蛮却是耿耿于怀。却又不能解决。如果在这个时候。西边海都自己起兵驰马草原。那个蒙古人的叛徒能有多少兵力可以调配呢?
    在这个时候,海都决定不在犹豫了,昔里吉、脱脱水儿和撒里蛮他们的叛乱在他眼里看来根本不是忽必烈这只老狐狸的对手,自己还不愿意卷入,但是现在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就很痛快的答应了贵族们的请求,同意出兵天山,恢复窝阔台家族的荣光。
    但是这些,是姜明和蒲家兄弟都不知道的,最巧的是,大家都能同时发现自己的利益所在,蒲氏是以经商起家,可以落入开发一项富可敌国的财源,大宋可以利用这个时间间隙,休养生息,甚至可以在忽必烈失势的情况下,乘机谋取江南之地,反正在那些牧民的眼里,江南天气酷热,水路纵横,不适合养马放牛,得到得不到都是随心所欲。
    而海都呢?成功了就可以做全蒙古的大汉,就算是失败,亦可以退至自己的汗国,料想他忽必烈也无可奈何。至于其他,就没有什么在意的了。
第一第八章 拖
    “诸蕃国列居东南岛砦者,皆有义慕之心,可因蕃舶人宣布朕意,或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忽必烈的诏令
    **************************************************************************************************
    一切都在皆大欢喜中进行,但是姜明却是心里感到确实的太侥幸了,但是看着作为老政客陈宜中那高兴的模样,自己却又偏偏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妥当。总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一切太简单了吧,要是这样的话,相信就算自己不穿越回来,南宋也不会灭亡了。
    崖山之战还怎么可能打的起来呢?想不到杀了一个塔出,就能引起那么多的连锁反应,难道自己穿越回去的已经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个时空,一切都已经变了。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想那么多的时间了。没有留蒲寿晟在台湾久留,甚至连去珠海暂时盘桓也没有说出口,就匆匆的将其送别,因为蒲寿晟又说了两个很重要的消息,然后一是为了尽可能不暴露蒲家兄弟的身份,二是自己这一方面也要更多的时间准备。所以蒲寿晟只是在岛上军营内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坐着来时的船返回泉州。
    两个很重要的消息,第一个就是从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方面传出消息,现在是秋季,由于路途遥远,冬天也快来了,牧民们抓住这个机会在秋天里给牲口积膘,所以不利于长途兴兵,要等到明年才可以讨伐忽必烈,但是在这个期间,江南却是不妨事,要尽量的给忽必烈所谓的元朝造成更大的压力,迫使他还要向江南调兵,有些贵族言下之意,最好是江南能把那伯颜再调回江南去和大宋打仗,那样,他们的海都大汗更会觉得颠覆忽必烈的政权更为容易,出兵的心思会坚决一些,否则什么事情都不好说。
    第二个消息则是一个好消息,忽必烈诏命造战船600艘,其中泉州负责200艘、福州200艘、漳州200艘。要的十分紧急,没有办法,蒲氏也只能从自己家族船队中挑选改装,现在基本上已经筹备完毕,就等漳州和福州的船只一起,择日押送往丽江浦交割。问姜明该如何处理。
    姜明他们当时没有回答,送走蒲寿晟后,有限知道情况的几个人就陷入了狂热,午后回到珠海,马上就碰头开了一个小会,还是陈宜中、侯强、鸿儿他们几个参加。本来陈宜中是不想让鸿儿这个女流之辈参加的,但是刚提出来,就被姜明以鸿儿现在最清楚内陆情况为由留了下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次和鸿儿的相遇,虽说是必然,但是从今以后就再也不想和她分开了。
    吩咐好守卫在远处警戒之后,他们随即对于这次蒲寿晟的突然出现做出了商议,姜明才知道忽必烈任命蒲寿庚为福建行省中书左丞“镇抚濒海诸郡”。同时诏令:“诸蕃国列居东南岛砦者,皆有义慕之心,可因蕃舶人宣布朕意,或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意思就是让蒲寿庚加大招商的力度,正巧鸿儿赶到泉州言姜明现在琉球,蒲寿庚脱身不得,派别人又害怕没有分量,所以才让自己的哥哥随鸿儿一起乘家族商船,一路寻访而来。
    正好赶到珠海附近时,遇见所派遣出装扮成打渔的斥候小船,要不是曾经在广州做知府时见过鸿儿,侯强看见来船走走停停,向岸上东张西望的,就险些引起一个误会,还以为元水军又尾随而来探听消息。一个措不及防,侯强就率领船队将其围住,准备大杀一场,谁知道没有遇见反抗,引上岸后,才看见鸿儿和一个胡人走了出来,那时间侯强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得将船扣押起来,去通知钦差大人,谁知道姜明不在,陈宜中听说后就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陈宜中虽然没有见过鸿儿,但是对于蒲寿晟却是毫不陌生。姜明也是现在惊讶的知道,蒲寿晟原来从咸淳七年就开始任广东梅州知州,为政颇为清廉。元军到福州时,因梅州武将失踪,蒲寿晟身为文官又无能为力,只好弃官隐居于泉州东郊法石乡。
    提到蒲寿晟。陈宜中身为丞相怎么能不熟悉呢?不住口地夸奖其身为胡人。却熟悉汉族地历史、传说。擅长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多种诗文词赋和书法。尤精于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一副遇见同道中人地模样。
    姜明知道陈宜中为了台湾建府政院地事情操心很多。也没有了闲情逸致去吟诗作赋。只是每天和诸多部族长老和现有文吏打交道。头发显得已经花白了许多。
    几个人商议了很久。结合鸿儿带来地内陆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从海都那边传过来地消息。应该是真地。蒙古人以放牧为生。嗜好肉食。一般打仗都是赶着牛羊群一起出发。一边放牧一边打仗。秋季一旦来临。草原上都是一片枯黄。这个时间打仗。不要说兵士们吃地肉食。就算是放牧地牛羊和马匹所要吃地草料。都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说。从海都那里传来地这个消息。应该是有一定地根据。
    姜明也想到过。要不是忽必烈这样汉化过地蒙古皇帝。换成其他人还真地不能让大宋覆灭。蒙古人这些逐水草而居地生活习性。以放牧为生地传统观念。注定了他们这些骑在马背上地蝗虫。攻击有季节性和范围性两种限制。而这两种限制制约了他们只能再草原上奔跑。烧杀掠夺。而不能够长久支持。不能够攻入中原腹地。至少是对于江南无可奈何。
    这个蝗虫般地族类。一向是以骄傲自大而著称。不屑于学习。不事生产。只学会了掠夺和毁灭。只是出了忽必烈这个异类。才弄地大宋手忙脚乱。
    姜明摇摇头。不在想这个问题。道:“我觉得。虽说海都和忽必烈都是浪子野心。但是忽必烈是尽量学习我们礼仪之邦地治国**。对于蒙古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大宋而言。却是为祸不浅。而海都他们固步自封。坚持自己民族地习性。虽然不利于蒙古发展。但对于大宋却是天赐之机。两者相害取其轻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地。我觉得对于大宋来说。海都掌权蒙古。比忽必烈强地多。”
    陈宜中点点头,道:“大人说的话,大家都明白,但是要做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现在国事如此,虽然秋至冬来,对于北方蒙古战事不利,他们都要休养生息,但是对于我们四季如春的江南来,却是会带来灭顶之灾,在广州闲谈时,我们判断张弘范等就是在等待冬季来临,到时间可能会从北方调来援军。趁北方无战事,一举而下,来解除后顾之忧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都能看出忽必烈此时的危机,难道作为一个曾经四处征伐的皇帝看不出吗?难道他还会放弃江南吗?”陈宜中说着,露出一丝苦笑。继续道:“忽必烈以我大宋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篡逆,才击败阿里不哥。在这个时候,他更加不会放弃我江南之地,来支撑他的军队,所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撑到明年春暖花开。”
    侯强和鸿儿皆不说话,他们现在一个是军职,按照宋律不能言政,本来参加这次商议的资格也没有,但是姜明让他来了,在陈宜中的积威之下,一句话也不敢说。
    而鸿儿则是只看着姜明,有问必答,但是身份悬殊,不能说话。此时姜明站起身来,在房间里面走了几步,缓缓的道:“其实当初我就曾经想过让行朝远避海外,静待时机,看到丞相大人提出的往占城一说就遭到朝中诸臣的抵制,就没有敢说出口。”
    说着,朝陈宜中歉意的笑了一下,好像在为提到他的伤心事而道歉一般,继续道:“现在一切皆已明了,看来在年内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了。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打不打?因为主动权已经不操控在我们手里,我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拖,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这半年中,相信元军一旦进攻,就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挨过这半年的时间,是我们首要的问题。”姜明说的很慢,也很仔细,几乎是一字一句的说了出来。然后吩咐鸿儿道:“你拿出纸笔出来准备记录一下,我们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你记好就是。”
    鸿儿依言准备,片刻看见妥当后,姜明抱拳向陈宜中和侯强道:“论远见,我不及陈先生,论打仗,不如侯将军,但算是抛砖引玉吧。我先说几点,请二位指正。”
    当下,也不理会二人的回礼。径直道:“行朝迁移至台湾已经是必须的,但是怎么迁移,在什么情况下请皇上和太后移驾。这个问题我大胆的说一句,只能等待到大将军和文大人力尽时我们才能做到,否则至少是大将军绝对不同意移驾台湾的。”
    看见两人点头沉思状,姜明继续说道:“先姑且不论这个问题,我们把移驾看成必然,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行宫的建设,第二,自己水军的加强。前者就拜托陈先生,后者水军的事情,就交给侯将军了。”
    “至于什么时间去迎接圣驾,首要是要看时机,具体什么时间我和陈先生在议定,随后再商议。今天主要是对侯将军做出一些要求。”
    侯强在一旁抱拳道:“请大人吩咐。”
    鸿儿在一旁飞快的记录着,一直到夜色渐渐的来临。
第一第九章 飞雷炮
    琉球,也有过三国分立的时代,即以冲绳岛为中心,从北到南,划分为北山、中山、南山三个国家。——琉球群岛简况
    *************************************************************************************
    第二天一早,在鸿儿的提醒下就早早的起床了,洗漱后,姜明就要去临时的府政院,顺便看看文壁一行出使日本准备的怎么样了。
    昨天给侯强的任务就是三天后,也就是八月十五,他就要带领赤红军进行实战大练兵了,届时赤红军、蕃军全体出动,同时还带领勇军二千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掠夺。由台湾岛向南沿岛清剿周围海盗。遇见海盗不降皆杀之。然后巡岛一周,在基隆附近和文壁所带领的出使日本的船队一起北上日本,沿途起到护卫的作用。
    到了日本后,除了留下相应的两艘护卫船,其余的直接返航,沿途在各岛宣扬大宋天威,只有简单的一些地图,姜明凭借记忆在日本和台湾之间画了一个圈,应该就是现在琉球群岛的位置,强调这一片必须要纳入大宋版图,带去的二千勇军可以留在那里一千五百人左右用于镇压和协助治安。然后就是征收硫磺和硝石。
    姜明还记得当时自己说这些话时那狰狞的模样,还有陈宜中那哭笑不得的表情,皱着眉头告诉他,那里有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在诸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的心目中,那里应该还只是蛮夷未开化之地。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那小小的琉球群岛已经分成三个小国家了。
    进一步的了解,原来其实大宋的商业已经遍及东南亚各个地区,通过泉州或广州的商船要去日本或者高丽的,经常在那一带作为临时歇脚或者增加淡水的地方,所以一度十分热闹。虽然是一群小小岛屿分成的三个国家,却是彼此不相征战,十分团结,对外统称“琉球国”。
    不过就算是姜明知道这些,也抵挡不住硫磺和硝石的诱惑,只是将纳入大宋版图改为保护属国,算是由占领改为殖民了。料想不过数万人的群岛国家,驻扎那里一千五百的勇兵。他们也没有力量反抗。这块肥肉抓在手里,对于以后的火药生产量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提升。
    姜明就这样想着走出门口,迎面一个人马上走了出来拱手便拜道:“大人,下官在此静候多时了!”仔细一看,却是顶着一头露水的张鹤,才想起前天在军营的时候就吩咐他来找自己,事情一多,竟然忘了,忙回礼道:“原来是张大人,昨日由于有要事未能相见,没有想到今天你来那么早。”
    嘴里虽然这样说着,心里也是有些过意不去,看着张鹤后背已经被露水打湿,就知道他已经等了很久,否则是早上初来,一路行来竹林的露水应该打湿前胸的衣襟才是,而张鹤是后背湿了,那就证明着已经在他的住所等了不短的时间,忙歉意的将其又带回屋里,吩咐鸿儿准备一些热茶。
    张鹤与其说是为了姜明的吩咐,还不如说是为了新的火药配方心急如焚。昨天就赶到了珠海,但是姜明回来后,就和陈宜中几个人钻进房间议事,负责警戒的亲兵得到命令,任何事情不得打扰,所以连通报的机会也没有得到。没有办法,只好留住一宿,但是满脑子装的都是对新配方火药的期待。睡也睡不着,所以天还没有亮就在姜明的住所前等着,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时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