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释之想起他看到的诸将轻松的笑容,洗然大悟,连连点头,露出欣喜的笑容:“有理,这么说,倒是值得的。”
    “兄长说说刘季的情况吧。”共尉岔开了话题,“我很好奇,他离开陈留之后。究竟去了哪里。”
    “他啊,大概是回沛县了吕释之皱起了眉头:“要说他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九节 成竹在胸
    微 毛尉和昌婴毋昌释之纹么说,不禁也笑了。异口同声的愕!“他的运气究竟怎么个好法?”
    吕释之晒了晒嘴,眉头蹙了一下,扫了一眼共尉,边想边说:“我也是接到斥候的回报猜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太准确,可能是误传的地方,一直没太想明白。正好告诉你们,一起参详参详。”
    “快说快说。”吕婆被他吊起了胃口,笑嘻嘻的催促道。
    吕释之见吕翌那副模样和未嫁之前的撒娇没什么两样,估计她和共尉成亲以来的这段时间一直过的很开心,至少没有像吕雉那样天翻地覆,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一边替吕翌感到庆幸,一面又为吕雉难过。吕雉的能力比吕夏强,可是命却比昌翌差了好多。
    “章邯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出人意料的没有去围大粱,反而围了陈留。照理说,就算陈留城坚固,但是有近十倍的人数优势,以秦军的战斗力,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肯定能拿下陈留。刘季的手下再善战;也挡不住凶悍的关中子弟军。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不知道章邯是不愿意伤亡过大,还是防备身后的大粱,刘季居然在陈留坚守了足足一个月,而且还没有任何破城的迹象。”
    听了吕释之这话,就连共尉和吕翌都觉愕有些不可思议了,知道刘季,但是没想到他们这么能打。
    “章邯大概还是想把刘季逼出城,在野战中击杀他,所以遵循兵法中的围三厥一古,留下了陈留的南门。刘季挑了一个夜晚,黎明时分突然带着大军出了南门,可是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一出南门走了没多远;就折向了东。说来也巧的很。那天鸿沟上全是秦军运粮的船,那些秦军忙了一夜,网睡下不久刘季就杀到了,踩着船渡过了鸿沟,然后放了一把火,把船全给烧了。等章邯闻讯带着大军赶到,刘季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以后就再也没听到过他的消息。我本来还想再打听打听的,却等到了章平带着三万大军奔陈县而来的消息,我就没敢再多呆,立刻从陈县撤出来了。”
    共尉和吕翌听了,大眼瞪眼,都觉得刘季这运气也太好了;居然有秦军的运粮船这么巧就停在鸿沟上,让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从三十万大军的包围中跳了出去,除了运气,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可惜二字,网要说话,却听到吕释之拍了一下大腿,叹了一声:“可惜。”两人心领袖会的笑了笑,转过头看向吕释之。吕释之话一出口,也觉得有些不妥,自己说这话好象到是盼着刘季被秦军干掉似的。见他们看过来,有些尴尬的咧了咧嘴,三人怔了片刻,各自哈哈一笑,撇过这个话题不提。吕释之干笑了两声,又提醒共尉道:“章平率三万秦军已经占领了陈县,章邯随后可能也会赶到,向东他可以攻击彰城,向南他可以攻击宛城,阿尉你可要做好准备。”
    共尉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你放心好了,章邯不会到陈县的,他最多攻克了大梁就会渡河,我们要对付的,也就是章平带领的三万前锋,真正要注意的倒是三川郡的李由,韩国方面有消息说,章邯在定陶大胜,李由又坐不住了,最近可能有向颍”出兵的可能。”
    吕释之不解的看着共尉:“为什么章邯不会到陈县?就算他不到陈县;他也可能从颍”南下啊。陈留失守,大梁已经失去了支援;魏豹他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大粱一下,章邯和李由东西两路夹击;颍”岂不是更难抵挡?”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共尉淡然的点点头,重新坐回到那副地形图面前,手指着洛阳和夫梁之间的太室山:“不过有这座山夹在中间,李由想要和章邯共进退,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了,只怕他们也没有共进退的想法。章邯出关以来,风头一时无两,只怕已经有很多人眼红他了。李由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不会让章邯抢了他的功
    “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为上。”释之也走到地形图前,越看越觉得稀奇,他一手抱在胸前,另一手支着下巴,啧啧有声:“早就知道关中四塞这地,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四塞是个什么模样,这么一做出来,果然是个大好的地形,秦人数次拒山东六国联军于函谷关前,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看了半晌,忽然说道:“这个宝贝究竟叫什么名字
    共尉犹豫了片刻,挠了挠头:“叫沙盘。”
    “俗!”吕释之脱口而出。连连摇头:“这么好的宝贝,怎么叫这么个名字,怎么也得大气点,要有”要有”他翻着眼睛想了片刻,得意的笑了:“叫九范吧。”
    “九范?”共尉一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吕翌却白了吕释之一眼:“兄长,你也孟浪了。当此是非之时,岂能叫这种招人忌讳的名字。”
    吕释之哈哈大笑,连连摆手:“那我就不管你们了,谁你们叫什么吧;反正我是这么叫他了。”他笑了两声,忽然收住了笑容:“阿尉,你对彰城的形势怎么看?”
    共尉不答反问:“兄长又怎么看?”
    吕释之也不以为意,他抚着胡须,严肃的看着共尉说:“阿尉,你现在的处境很微妙啊。”
    “何以这么说?”共尉不动声色的看着他。
    “如果大王以伯父等人的性命逼你交出兵权,你如何应付?”
    共尉没有答他,抬手示意田伦取来了一些酒食,一边招呼吕释之饮用,一边沉思着,过了片刻,这才说道:“不瞒兄长,我已经急书阿媚,只要没有危急到性命,大可以委屈一下。我想以大王的城府。大概不会做出逼我跳墙的事情来。
    吕释之叩着酒,咀嚼着共尉的话,半晌无语。
    “大王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楚国对他来说是第一重要的,一切事务,都不能损伤到复兴楚州”大业。项梁那么跋扈,他都忍了。我又没有明确反对逃。也又何必把我逼到绝路上去?”共尉虽然说得很有把握。但是心里却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的一切布置,都是基于怀王是个理智的人;是个和项粱一样知道权衡的人,万一这个人是个愣头青呢?那可真砸锅了。不过这一切都不能露出来,不管在什么人面前,他都要表现出一种成竹在胸的气势,即使是在吕释之和吕翌面前。“何况目前他要对付项家,暂时恐怕还没有考虑到怎么对付我的问题。”
    吕释之长叹了一口气:“富贵险中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和大王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前一直以为他是个没用的人,一听到他以雷霆手段迁都彰城的事,我还真是看错他了。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不提就不提。”共尉展颜一笑:“说实在的;我一直在等着你来。赵青到南郡去了。宛城没有信得过的人镇守,我不放心。你来了,我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颍川了。”
    “去颍”?”吕释之很茫然:“韩国已经来求援了?”
    “还没有。”共尉摇摇头:“不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既然肯定会出手,我就早点做准备了。我准备近期带着大军到鲁阳去,就算要打仗,也要在颍川打,如果秦军进了南阳,今年的收成可就全完了,大军还指着今年的收成过冬呢。军无粮可不行啊。”
    吕释之摇着头笑了,他无奈的叹了口气:“我还准备跟着你去前线呢。
    在陈县呆了几个月,一仗没打,章平一来,我连他的战旗都没看到就跑了。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的上战场打一仗。”
    共尉摇头苦笑:“打仗有什存好的,不是杀人,就是被人杀,每一仗打下来,都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消失了。你要真想打仗的话,我在宛城呆着,你去鲁阳吧。”
    吕释之连连摇头:“还是我在宛城吧,你手下那帮骄兵悍将可不是那么好带的,我这一仗没打过,连秦军影子都没看到就弃城而逃的人,怕是指挥不动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看着宛城吧。”
    “也好,你先去休息,趁着我还有两天再走,我把南阳的情况给你交个底,你也好方便一点。”共尉摆了摆手,示意吕翌带吕释之去休息,吕释之刚刚起身要走,共尉却又象是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脑袋,皱着眉头说:“你等等,我有个什么事要问你的,刚才说了半天,却把这件事给忘了。唉呀。这两天真是忙糟了,嘴边上的一件事,就是想不起来。算了算了。你先去休息吧,等我想起来再问你。”
    吕释之啼笑皆非的看了看愁眉苦脸的共尉,又看了看吕婆,摇了摇头,举步出了房间。共尉一个人坐在沙盘前,眼神逡巡不停,一会儿看向关中,一会儿又看向山东,一会儿看向南阳,一会儿又看向河北的邯郸,反复推演着可能的结果。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司马田伦拱着手站在一旁,带着一丝敬畏的看着沉思的共尉。虞子期抚着剑柄,脚步轻无声息在外面来回走动着,不时的向房内膘一眼。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宛城陷入了夜色之中,浑厚的鼓声从远处传来,提醒着人们已经入夜,宵夜开始了,大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百姓们早早的休息了。陈胜起义之后,从桓腑驻守宛城开始,宛城就开始实行宵禁政策,入夜之后,闲杂人等不得上街走动,只要天一黑,所有的百姓就会关上门,留在自己的家中,宽阔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共尉击败桓腑,带着数万大军进驻宛城,宛城的百姓更是小心谨慎,虽然说共尉的军纪很严,除了陷阵营之外的所有人马又都驻在城外,但是百姓们还是很小心,生怕惹着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当兵的,遭受无妄之灾。
    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正在来回巡视的虞子期迎了上去,低语了几句,不一会儿,陈恢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珠,两步迈到共尉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腊丸递到共尉面前:“大人,急报到。”
    如同一段朽木一样正在沉思的共尉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几乎是抢一般的接过腊丸。手指一用力,已经捏破了腊丸,露出中间的一片帛,展开来是一个宽约一指、长约五寸的小布条,上面写着寥寥可数的几个。字。共尉迅速的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站起身来,走到青铜灯前,将布条凑在火苗上点燃。帛条一接触到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明亮的火光照的共尉的眼睛闪闪发光。
    站在两步之外的陈恢看着脸色被火光照得明灭不定的共尉,强忍着自己的好奇心,没敢去打听是什么事。虽然他现在是共尉的亲信,负责最机密的事宜,可是这件事却连他也不知道,就连这个腊丸是从什么地方送来的他都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是共尉一件极隐秘的事情。
    共尉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陈恢,十分满意,这个人很知道轻重分寸,是个可用的人。
    “去请桓将军来。”共尉摆了摆手,重新坐在沙盘前,不过这一次他的神情变得轻松了许多,眉眼之间隐隐的有些笑意。
    “喏。”陈恢连忙应了一声,脚步又轻又快的退了出去。
    九月末,攻克了陈留之后的章邯移师大梁,魏豹和项伦面对着近三十万的秦军,惊惶失措,他们又想据城而守,又怕被秦军围住了之后想跑也跑不到,君臣激烈争论了几个时辰之后,终于得出了结论,放弃大梁,向南退入颍川郡,同时向韩王成和共尉派出使者,请求他们出兵支援。
    魏豹本来是不想向共尉求援的,因为薄姬的事情,他对共尉恨之入骨,可是形势逼人。他又不得不向共尉低头。他投靠了项梁,本来以为能因此不用理睬共尉,可是谁想到势头正劲的项梁居然一战就死了,刘季从他这里捞丫切旷好外,在陈留苦撑了大半个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偷慌。丁傲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大梁,要面对士气正盛的秦军,他实在没有这个。胆气。他不想再重复兄长魏咎在临济城的遭遇,他自忖也没有兄长那种为国为民的勇气。他只能逃,在秦军合围之前逃之夭天。至于看到共尉时怎么办,那是后一步的事情了。
    韩王成接到魏豹的消息时,也正焦头烂额,他刚刚接到太尉韩信的消息。三川守李由不知道抽了什么风,调集了三万人马出螺辕关,取道纶氏、阳人,似乎有意从梁县进入颍川。韩王成正在考虑是不是耍向正在家修身养性的张良请教呢,又接到了魏豹退出大梁的消息,急得他直跳脚,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陈县的章平扑向召陵,似乎想从东路切断他的后路。这样一来,秦军三面夹击,大有将韩国一举歼灭之势。吓的纬王成再也不敢犹豫了,立剪驾车赶往张良的府中。
    张良从大梁回来之后。就辞去了司徒之职,不再关心政事,静心在家调养身体。每天不是和共乔弹琴读书,就是自己焚香静坐,再不然就由王祥陪着练练导引术。一个多月调养下来。他的身体明显有了起色,本来有些腊黄的双颊变得红润起来,他的面容本来就长得很柔美,脸色再一好,就更象个女子了。
    韩王成的车驾停在门外的时候,张良正弹着琴,共乔闭着眼睛,如痴如醉的坐在对面,不知是沉醉于琴声,还是沉醉于弹琴的这个人。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张良轻轻的按住了琴弦,琴声嘎然而止,共乔也诧然的睁开了眼睛。
    杜鱼大步走了进来。冲着张集拱了拱手:“先生,大王来了。”
    “大王?。张良很诧异,韩王成忙得很,很少有空亲自到他的府上来,一般是派一个近侍来问问消息,今天这是怎么了?张良抬起头,看了看外面阴沉的天空。忽然觉得有些不安。韩王成这么放下架子,恐怕不是来探望的,而是有急事。他思索片刻,站起身来对面带失望的共乔说:“你先暂避一时。等我和大王谈过事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