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外,气氛十分热烈。
    “将军!”共尉对景驹举了举酒杯,饮了一杯酒,然后向他凑近了些,恳切的说道:“将军深明大义,免动刀兵,尉深感佩服。现在将军既然已经向陈王称臣,理当派使者去陈县觐见,并且解释武平君的事宜,不知将军以为然否?”
    景驹一惊,杯中的酒差点撒出来,他胆怯的看了一眼秦嘉,惶恐的点点头:“将军所言甚是。”
    “呵呵……”共尉笑了,也看了一眼秦嘉:“既然将军也是如此想,那么就请将军回去收拾一下,指定人选,尉好派人护送他们起程。”
    “哦……”景驹心虚的低下了头。秦嘉看着场中的舞女,轻轻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他对景驹的死活并不是很关心,反正楚国的后人又不是他一个,就让他去陈县做替罪羊好了。陈胜如果处死了景驹,他正好煽动朱鸡石等人重新自立。他呷了一口酒,漫不经心的说:“共将军,既然我们都向陈王称臣,景将军理当亲自前去觐见,何必再选什么使者。”
    景驹顿时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嘉会这么没义气,让他去陈县送死,一时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诸将见了,也十分意外,可是不管是秦嘉去还是景驹去,都与他们无关,谁也不想把祸事往自己身上扯,当下埋头喝酒,一声不吭。
    共尉也不强求要秦嘉去,只是暗自冷笑,点头允了。
    两天后,景驹在公孙庆的陪同下,起程前往陈县。共尉特地安排了白媚带兵护卫,顺便让她去一趟家中,见见阿翁和娘。白媚心知肚明,羞怯的应了,随即带着人起程。
    景驹一走,共尉聚将议事,讨论如何攻打郯县。秦嘉等人已经围了近三个月的城,一直没有得手。站在大帐里,秦嘉觉得面子无光,一声不吭,静听共尉安排。
    “诸位,城中只有两千多守军,而我军现在有近四万人,二十倍于敌。”共尉朗声说道:“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可以不分主次,全面进攻。四门齐攻,让守军无法互相支援,一鼓而下。”
    “将军,我军围城已久,士气低落,恐怕很难担当主攻的任务。”秦嘉不阴不阳的笑道:“听闻将军勇猛善战,不如就请将军主攻南门吧。”
    共尉看了一眼秦嘉,不动声色的笑了:“承蒙秦将军看得起,共尉正有此意。诸位如果自觉难以承担攻城任务的,不妨先提出来。尉可以让你们休息一阵子。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头,入城之后的犒赏,不参与攻城的就免开尊口了。”
    秦嘉面色一僵,有些难堪。他只是想为难一下共尉,没想到共尉却直接了当的一口答应了。他们围了几个月的城,付出了几千人的伤亡,如果入城之后没有好处可分,只能看着共尉的人分赃,那么他们的手下肯定要吵翻天,说不定会改换门庭,投到共尉帐下。
    他看了一眼朱鸡石等人,他们的脸上都有些犹豫,舍不得城里的财物。共尉扫了一眼众人,淡淡的笑了,他声音很平静,但是态度很坚决:“诸位可以考虑一下再做答复,但是入城之后论功行赏的规则是不会变的。郯县四个城门,南门最难攻打,功劳也就是大。既然你们士气不足,我共尉就当仁不让,到时候亲自杀上城头,抢了这第一功。”
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三十节 大出意外
    白公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将军,割鸡焉用牛刀。老夫不才,愿为将军前驱,拿下南门。请将军稳坐帐中,等候我的好消息吧。”
    韩信也站了起来,轻描淡写的说道:“既然白公愿意攻打南门,韩信不敢与长者争功,退而求其次,就攻打东门吧。”他冲着白公拱了拱手,微微一笑:“白公,万一韩信侥幸率先入城,这首功……哈哈哈,韩信就不客气了。”
    白公仰天大笑,豪气干云,伸出手掌与韩信一击:“韩司马,咱们城里见。”
    共尉无奈的摇了摇头,摆了摆手,打断了韩信和白公的话:“既然二位把南门和东门都抢了,本将只好去西门了。还剩下北门,不知道哪位愿意担任?”
    他这话一出口,帐下的几个千人将都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站了出来,要求担当攻打北门的任务。朱鸡石、余樊君也坐不住了,共尉的人已经抢到三个门的攻打任务,如果他们再迟疑,那么郯县里的财物就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他们顾不上看秦嘉的脸色,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将军,朱鸡石愿攻北门,请将军准允。”
    共尉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自己手下那几个面红耳赤的千人将,有些为难。那几个千人将见朱鸡石要抢任务,大声叫道:“你们士气低落,这任务还是别抢了吧,我们帮你们代劳了。大不了等破了城,我们吃肉,你们喝汤就是了。”
    朱鸡石头摇得象拨浪鼓一般,大手一摆,一个箭步冲到共尉面前,大声叫道:“将军,我等既然都归属将军帐下统率,难道将军还要分出亲疏故旧吗?”
    他这么一说,共尉只好应,把北门的攻打任务交给了他。秦嘉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气得七窍冒烟,却又无法可想。那些将领见他将景驹推出去当替死鬼,已经对他有些寒心,现在利益当前,更没有人愿意还站在他的身边了。此时见秦嘉看他们,一个个视而不见。
    白公用眼角瞟了一下秦嘉,撇了撇嘴,不屑一顾。
    陈乐这几天带着辎重营的将士日夜赶工,造了上百架云梯,数十架楼车,分配到四个城门。朱鸡石十分意外,他虽然话说得漂亮,可是并没有以为自己真是共尉的人了,本来以为共尉不会把攻城器械分配给他用,没想到共尉一点偏心也没有。他拿到手的器械虽然没有南门多,但是却和东门的韩信、西门的共尉相当,并无故意歧视他的意思。
    朱鸡石十分感慨,两相一比较,对秦嘉的旧情又淡了几分。
    攻城开始,四门的情况泾渭分明。南面是白公的主攻队伍,足足有六千多人,军阵严整,蓄势待发。西门是共尉的人马,虽然人数没有白公的多,但是有最精锐的亲卫营,一千五百多人全部身穿重甲,带手戟和长剑,共尉全副武装,在田锦江和敦武的护卫下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杀气腾腾。北门是朱鸡石等人的人马,他们虽然没有白公和共尉的军阵齐整,但是胜在人数多,足足有一万三千多人,看起来就够吓人的。
    只有东门的韩信所部形象最差,他拒绝了共尉给他添兵的要求,就带着属下的两千多人,其中还包括一些原本归属白公的降卒,松松垮垮的站在城下,韩信自己扶着剑站在城下,用手挡在额头向城上观看,黄元安和张安平一个站在那里,一个干脆坐在地上,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闲话,一点战前的气氛也没有。
    东海郡守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全是虚张声势的,他留下了三百士卒守城,把其他人全分配到了其他三门。战斗一打响,韩信一跃而起,第一个敲响了战鼓,那些士兵们大声的喊叫着,向城门奔来,推动着云梯和楼车,一副卖力攻城的模样,把城头负责的百人将吓了一跳,一面让人射箭,一面让人向郡守请救兵。他的命令刚刚传出去,却发现韩信他们又退回去了,比来的时候还快,云梯、楼车全扔在城下,活象是打了败仗逃跑似的,让百人将哭笑不得。
    郡守带着援兵匆匆的赶来了,看到的却是韩信在射程以外晒太阳,气得把百人将大骂了一通,又带着援兵匆匆的跑了。现在其他三门都打得热火朝天,特别是西门最紧张,共尉亲自带着亲卫营猛攻,要不是郡守不惜代价的堵击,只怕西门已经破了。
    郡守刚走,韩信又开始进攻了,两千多人举着盾牌奔到城下,扛起地上的云梯,推动着楼车,飞快的向城墙靠近。百人将大惊,连忙让人放箭,扔石头、擂木,没想到城上一放箭,韩信又跑了,象潮水一样,来得快,去得更快。
    连着搞了几次,百人将也明白了,这些家伙就是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根本不可能真正攻城。于是在郡守再一次派人来问情况的时候,他听说其他三门吃紧,伤亡过重,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他随即抽调了两百多人去增援,只留下一百人左右守城。
    韩信眯着眼睛打量着城头,看着城头的旗帜一阵乱动之后,他笑了。
    “让将士们准备,即刻攻上城头,拿下郯县。”他用力的握紧了拳头:“这首功,是我们的。”
    黄元安和张安平早就等他这句话了,当下兴奋得嗷嗷叫,各自带着手下的人马,蜂拥而至。城上的士卒以为他们又是来胡闹,也不当回事,随意的放了几箭,扔下几块石头,就等着他们自己退去。但是让他们大吃了一惊的是,这次韩信不退了,弓箭手在盾手的掩护下,疯狂的向城头射箭,其他步卒飞快的竖起了一架架云梯,吆喝着推动着楼车,迅速的逼近了城墙,宽大的跳板轰然一声,架在了女墙上,木楼的门刚刚打开,黄元安带着十几个亲卫就咆哮着杀了过来。
    守军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堵截,拼命的想把跳板掀翻。黄元安长剑飞舞,连斩三人,最终还是被三柄长戟捅在盾上,硬生生给挤下了跳板,栽到了城下,楼车也被推翻了。守军刚刚松了一口气,张安平又带着人从那一架楼车上杀了过来。
    守城的百人将急得汗如浆出,他这时才明白上了韩信的当,急忙派人向郡守求援。可是郡守这时也是自身难保,其他三门情况都十分紧急。还没等郡守的话传回来,大难不死的黄元安再次杀上了城头,带着亲卫迅速在城头站稳了脚跟,摆开小阵,牢牢的守住了跳板,将士们沿着跳板涌上了城,很快就将一百多守军斩杀大半,打开了城门。
    城破了。
    不到半个时辰,人数最少的韩信首先攻破了东门。这个消息象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传遍了全城,已是强弩之末的守军随即崩溃,白公、共尉、朱鸡石三人几乎在同时攻破了城门。
    白公看着满面笑容的韩信,挑起了大拇指,赞了一声:“后生可畏。”
    朱鸡石的脸红得真象鸡血石,如果是共尉或者白公首先破城,他都觉得可以接受。毕竟他们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可是偏偏是韩信首先破城,他实在不能理解。韩信只有两千多人,怎么可能先破城?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不服也不行。
    共尉升帐,当着众将的面,将首功给了韩信,随即任命他为裨将,将城中的降卒全部划归他统领。然后开始论功行赏。立了首功的韩信拿到了最丰厚的一份奖赏,他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匹帛,一枚半两钱,全部分给了参战的将士。他的奖赏最多,可是人数最少,每个将士所得的都是其他人的几倍。最少的就是朱鸡石所部,他虽然也将得到的奖赏全部分掉了,但是他有一万三千多人,每个将士只能分到很有限的有个钱,连韩信部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利益面前,原本有些犹豫的将领们彻底动摇了。在随后召开的向周边地区扩展势力的作战会议上,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请战,生怕自己又抢不到任务。
    只有秦嘉,失落的坐在一旁,如丧考妣。
    共尉下令,由副将白公坐镇郯县,韩信带着几名将领,总共一万人,向东攻击朐县等沿海地带,他自己带着朱鸡石等人共两万大军向西进发,攻击襄贲、兰陵、缯县。
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三十一节 引君入瓮
    共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东海郡治郯县,威名大震,原属秦嘉的诸将奋勇争先,唯恐落后又捞不到好处。襄贲、兰陵诸县望风而降,共尉都没有出手的机会,就已经平定了东海郡西部。
    共尉听从了陆贾的建议,在兰陵拜访了大儒荀子的故居。荀子曾任过兰陵令,虽然时间并不长,可是因为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兰陵人十分尊敬他,特地保留了他曾经住过的地方。秦朝虽然不准民间藏书私学,但是他的弟子李斯位高权重,倒也没有人敢来打扰。
    共尉虽然对古典文化并不太熟悉,但是荀子他还是知道的,那篇《劝学》印象深刻,看着眼前那几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落,他感慨不已。按照陆贾所说的礼仪,他真心诚意的在拜祭了荀子,然后又在院落里大会群生,十几个儒生围成一圈,说文论礼,谈笑风生,气氛十分和谐。
    共尉对他们说的那些之乎者也并不太懂,儒家经典他只读过论语,还没有兵书读得多,可是这并不影响他在儒生中间高谈阔论。在陈县时,他连博士孔鲋都辩过,哪里会怕这些普通的儒生。何况还有陆贾在一旁帮衬,他又名声在外,就算有些语柄,那些儒生也不敢过份挑剔。
    会后,共尉热情的邀请儒生入营,他的人马现在急剧增加,原先培训出的军官不够用了,营里识文断字的人实在太少,迫切的要求征召文士入营。那些文士见他虽然不精通儒家经典,但是彬彬有礼,很敬重有学问的人,也十分满意,当场就有几个儒士同意入营。共尉大喜,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位置和待遇,以示优待,同时也在军中鼓励学习之风。他原本带出来的那些人还好,在陈县时在共尉的威逼利诱、以身作则的带头示范下,对学习文化已经能够接受,但是新征召的和纳降的就没那么听话了,他们一听到打仗,一个个抢着往前冲,一听到要学习文化,一个个推三阻四的,借口军事紧张,没时间。共尉现在特地对几个儒生礼待,就是想扭转这个风气。
    在兰陵休息了两日,朱鸡石率部拿下了缯县,彻底扫平了东海郡北部。很快韩信又传来捷报,他已经平定了朐县,现在挥兵南下,向淮水推进。共尉知道韩信急着去攻打淮阴,衣锦还乡,也没有阻止他,随即派人去拜他为次将,位在白公之下,授权他南下征战,收取东海全境。
    “将军,我们如今已经拿下了东海郡淮水以北的地区,韩将军善战,淮水以南指日可定。我们还是向西攻击泗水郡吧。”陆贾心情不错,满面笑容的说道。
    共尉微笑着点头同意,他看着从郡守府搜出来的地图,心思却在地图以外。在兰陵县的西面,也就是六七百里以外就是沛县,那个后来做了汉高祖的流氓刘邦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